“噔噔噔……”
樓梯間響起爬樓的聲音,伴隨著急促的喘息聲。
與此同時,七樓外麵的了望台,風聲驟起,掛著風聲,從下麵飛上來四個人。
錢佩定睛觀瞧。
是四個千戶,梁龍、樊英紅、胡瑤、李修錦。
幾息間,樓梯也跑上來了十幾個,都是黑甲近衛。
想是都以為金刺閣七層出了刺客才趕來的。
這警惕程度,不比皇宮差呀……
錢佩暗自感歎。
“寧公……”
梁龍欲言又止,想問發生了什麽,但一眼看過去,好像什麽都沒發生。
“不必緊張,正好你們來了,都坐吧,”見千戶們飛進來,寧公索情邀請幾位入座,然後吩咐:“衛哨都退下吧。”
聞言,樓梯口的近衛紛紛退去。
“寧公,剛剛那是什麽聲音?”
樊英紅也不客氣,直接入座,順便問道。
其他幾位千戶也都很好奇。
寧公麵露玩味:“猜猜看,猜對有獎。”
幾位千戶互相對視。
這誰能猜出來。
“聲音渾厚,底氣很足”
李修錦描述。
“早些年在武州深山中試煉,我曾聽到過類似的聲音,當時實力尚淺,未敢探索。”
梁龍也跟著坐下。
“沒聽過。”胡瑤倒是很直接。
“這是龍吟之聲。”
寧公端起茶盞。
“龍吟?”
“龍吟……”
幾位千戶齊齊嘟囔出聲。
“沒錯,龍吟。也是我早些年遊曆九州時,有幸見過一次真龍,那吼聲跟方才的一般無二。”寧公繼續道。
寧公在聊以前的事,這很反常……
胡瑤用眼神瞟了另外幾個千戶一眼。
樊英紅和梁龍也相互對視。
還沒等幾位千戶再次用眼神傳遞信息,屏風後的寧公再次說話了:“英紅,把屏風挪走吧。”
一句話,幾位千戶徹底全愣住了。
幾人先是齊齊的一瞪眼,瞪著屏風後的那個人,然後又齊齊的相互對視。
“在屏風後坐久了,總有種大家閨秀的感覺,今後屏風就挪了吧。”
寧公語氣暢然。
樊英紅緩緩起身,單膝跪地:“寧公三思。”
另外三位千戶也都紛紛起身,然後單膝跪地:“請寧公三思。”
一旁的錢佩一頭霧水。
不就挪個屏風嗎,至於這麽大陣仗。
“都起來吧,挪走無礙。”
寧公語氣裏帶著威嚴。
這是命令,屏風外的五人都第一時間嗅到了。
四位千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緩緩起身。樊英紅嫉妒的側目看了一眼錢佩,然後起身自顧搬起了屏風。
“當年,高祖定國之後,給了鎮寧府司無上的權利,這讓朝堂諸公人人自危,”
寧公放下茶盞,伸手指了指靠牆的方向,告訴樊英紅:“放在那裏吧。”
樊英紅會意。
屏風慢慢挪開。
一個小木桌、一把太師椅、一個身著青色長錦的男人端坐於太師椅之上。
仔細一看,錢佩也有些懵。
那人的麵容,跟梁龍一般無二。
見錢佩在愣神,寧公笑了笑:“為了自保,第一任寧公薨逝之後,諸公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在朝堂上逼著高祖對鎮寧府司削權,後來還是高祖妥協了,不過府司的權利依舊沒有動,隻是孤立了“寧公”這個任職。”
說到這,寧公享受的看了看這沒有屏風阻礙的一整層空間。
平日裏,整個七層靜悄悄的,有人的時候也都是坐在屏風後。
這時,樊英紅也搬完屏風迴來了,語氣有些悲傷:“大寧振國必英雄,四十進,一人出。”
“嗬嗬,坐,”寧公示意樊英紅坐下,繼續道:“高祖降旨,此後的寧公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拔,這選拔機製呀,除了武修層次、資曆外,為了讓寧公成為孤臣,最後會選出四十個寧公候選人,就在這金刺閣裏,四十人入,相互廝殺,一人出,出來的人要戴上麵具。”
“從此,天下人隻知道寧公是這四十人之一,卻不知具體是誰。而寧公本人由於斬了另外三十九人,也不會輕易承認自己是誰,不然會遭到三十九個有實力家族的報複。”梁龍補充。
相互廝殺,太殘忍了……
錢佩聽的一陣寒毛聳立。
“道修有一秘法,可易容。得寧公者,朝廷會賜下易容秘法。”
寧公看著錢佩,笑了笑。
意思很明確,這張臉是易容的。
“那盞屏風乃高祖禦賜,寓意瑞獸鎮四方,寧公在屏風後處理政務,可無需易容。可如今這大寧,轄權失治、朝綱混亂,長此以往,山河動蕩。是時候做些事啦,有屏風擋著礙手礙腳的,以後就收起來吧。”
寧公目光突的變得有些冷厲。
“屬下願追隨寧公,赴湯蹈火。”
四個千戶齊齊單膝跪地,拱手叩首。
“天下亂則刺客生,眼下先追查刺客,胡遙去辦,”頓了頓,寧公追加了一句:“去三清寺時帶上錢佩,見見世麵。”
“得令。”
胡瑤鏗鏘有力。
“呃,得令。”
錢佩也跟著有樣學樣。
“對了,陛下口諭:擢小卒錢佩升小旗,”寧公隨意的傳旨,打了五人一個猝不及防,都沒來得及跪接。
“有些乏了,都去休息吧。”
寧公揉了揉眼角,吩咐道。
五人得令,紛紛退下。
……
金刺閣樓下。
“寧公今日有些反常。”
李修錦好奇的看向梁龍和樊英紅。
畢竟這倆是寧公一手帶大的。
“別看我,我也不知為何。”
梁龍旁光都沒停留一下。
“還能為啥。”
樊英紅斜斜的看著走在最前麵不遠處的小卒。
“有一說一,錢佩在同輩裏確實比較突出,但也不至於引起寧公的注意吧。”
胡遙跟著望過去。
“所以你以為,剛剛那聲龍吟是怎麽來的?”
樊英紅長長的望著錢佩的背影,有嫉妒,也有好奇。剛剛出宮後,寧公便將今夜平陽宮之事說與兩位兒徒。
楊政道的卷宗胡瑤並沒有看過,他也不知道昨夜平陽宮的事。
聞言,他有些驚愕:“是他……”
……
金刺閣頂。
隻剩下寧公一個人。
他獨自站在了望台,凝視著那個小卒的背影。
手裏,握著那串念珠,楊政道私通西域案中的那串念珠。
八品巔峰的龍吟並未撼動念珠的威力,彼時他還不到巔峰……
寧公長歎一聲,又望了望寧山大營的方向:是誰暗中出手了?
今夜之後,金刺閣頂層再無屏風。
後世史書記載:承德50年,金刺閣頂一聲龍吟,高祖禦賜瑞獸屏風自此撤銷。
樓梯間響起爬樓的聲音,伴隨著急促的喘息聲。
與此同時,七樓外麵的了望台,風聲驟起,掛著風聲,從下麵飛上來四個人。
錢佩定睛觀瞧。
是四個千戶,梁龍、樊英紅、胡瑤、李修錦。
幾息間,樓梯也跑上來了十幾個,都是黑甲近衛。
想是都以為金刺閣七層出了刺客才趕來的。
這警惕程度,不比皇宮差呀……
錢佩暗自感歎。
“寧公……”
梁龍欲言又止,想問發生了什麽,但一眼看過去,好像什麽都沒發生。
“不必緊張,正好你們來了,都坐吧,”見千戶們飛進來,寧公索情邀請幾位入座,然後吩咐:“衛哨都退下吧。”
聞言,樓梯口的近衛紛紛退去。
“寧公,剛剛那是什麽聲音?”
樊英紅也不客氣,直接入座,順便問道。
其他幾位千戶也都很好奇。
寧公麵露玩味:“猜猜看,猜對有獎。”
幾位千戶互相對視。
這誰能猜出來。
“聲音渾厚,底氣很足”
李修錦描述。
“早些年在武州深山中試煉,我曾聽到過類似的聲音,當時實力尚淺,未敢探索。”
梁龍也跟著坐下。
“沒聽過。”胡瑤倒是很直接。
“這是龍吟之聲。”
寧公端起茶盞。
“龍吟?”
“龍吟……”
幾位千戶齊齊嘟囔出聲。
“沒錯,龍吟。也是我早些年遊曆九州時,有幸見過一次真龍,那吼聲跟方才的一般無二。”寧公繼續道。
寧公在聊以前的事,這很反常……
胡瑤用眼神瞟了另外幾個千戶一眼。
樊英紅和梁龍也相互對視。
還沒等幾位千戶再次用眼神傳遞信息,屏風後的寧公再次說話了:“英紅,把屏風挪走吧。”
一句話,幾位千戶徹底全愣住了。
幾人先是齊齊的一瞪眼,瞪著屏風後的那個人,然後又齊齊的相互對視。
“在屏風後坐久了,總有種大家閨秀的感覺,今後屏風就挪了吧。”
寧公語氣暢然。
樊英紅緩緩起身,單膝跪地:“寧公三思。”
另外三位千戶也都紛紛起身,然後單膝跪地:“請寧公三思。”
一旁的錢佩一頭霧水。
不就挪個屏風嗎,至於這麽大陣仗。
“都起來吧,挪走無礙。”
寧公語氣裏帶著威嚴。
這是命令,屏風外的五人都第一時間嗅到了。
四位千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緩緩起身。樊英紅嫉妒的側目看了一眼錢佩,然後起身自顧搬起了屏風。
“當年,高祖定國之後,給了鎮寧府司無上的權利,這讓朝堂諸公人人自危,”
寧公放下茶盞,伸手指了指靠牆的方向,告訴樊英紅:“放在那裏吧。”
樊英紅會意。
屏風慢慢挪開。
一個小木桌、一把太師椅、一個身著青色長錦的男人端坐於太師椅之上。
仔細一看,錢佩也有些懵。
那人的麵容,跟梁龍一般無二。
見錢佩在愣神,寧公笑了笑:“為了自保,第一任寧公薨逝之後,諸公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在朝堂上逼著高祖對鎮寧府司削權,後來還是高祖妥協了,不過府司的權利依舊沒有動,隻是孤立了“寧公”這個任職。”
說到這,寧公享受的看了看這沒有屏風阻礙的一整層空間。
平日裏,整個七層靜悄悄的,有人的時候也都是坐在屏風後。
這時,樊英紅也搬完屏風迴來了,語氣有些悲傷:“大寧振國必英雄,四十進,一人出。”
“嗬嗬,坐,”寧公示意樊英紅坐下,繼續道:“高祖降旨,此後的寧公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拔,這選拔機製呀,除了武修層次、資曆外,為了讓寧公成為孤臣,最後會選出四十個寧公候選人,就在這金刺閣裏,四十人入,相互廝殺,一人出,出來的人要戴上麵具。”
“從此,天下人隻知道寧公是這四十人之一,卻不知具體是誰。而寧公本人由於斬了另外三十九人,也不會輕易承認自己是誰,不然會遭到三十九個有實力家族的報複。”梁龍補充。
相互廝殺,太殘忍了……
錢佩聽的一陣寒毛聳立。
“道修有一秘法,可易容。得寧公者,朝廷會賜下易容秘法。”
寧公看著錢佩,笑了笑。
意思很明確,這張臉是易容的。
“那盞屏風乃高祖禦賜,寓意瑞獸鎮四方,寧公在屏風後處理政務,可無需易容。可如今這大寧,轄權失治、朝綱混亂,長此以往,山河動蕩。是時候做些事啦,有屏風擋著礙手礙腳的,以後就收起來吧。”
寧公目光突的變得有些冷厲。
“屬下願追隨寧公,赴湯蹈火。”
四個千戶齊齊單膝跪地,拱手叩首。
“天下亂則刺客生,眼下先追查刺客,胡遙去辦,”頓了頓,寧公追加了一句:“去三清寺時帶上錢佩,見見世麵。”
“得令。”
胡瑤鏗鏘有力。
“呃,得令。”
錢佩也跟著有樣學樣。
“對了,陛下口諭:擢小卒錢佩升小旗,”寧公隨意的傳旨,打了五人一個猝不及防,都沒來得及跪接。
“有些乏了,都去休息吧。”
寧公揉了揉眼角,吩咐道。
五人得令,紛紛退下。
……
金刺閣樓下。
“寧公今日有些反常。”
李修錦好奇的看向梁龍和樊英紅。
畢竟這倆是寧公一手帶大的。
“別看我,我也不知為何。”
梁龍旁光都沒停留一下。
“還能為啥。”
樊英紅斜斜的看著走在最前麵不遠處的小卒。
“有一說一,錢佩在同輩裏確實比較突出,但也不至於引起寧公的注意吧。”
胡遙跟著望過去。
“所以你以為,剛剛那聲龍吟是怎麽來的?”
樊英紅長長的望著錢佩的背影,有嫉妒,也有好奇。剛剛出宮後,寧公便將今夜平陽宮之事說與兩位兒徒。
楊政道的卷宗胡瑤並沒有看過,他也不知道昨夜平陽宮的事。
聞言,他有些驚愕:“是他……”
……
金刺閣頂。
隻剩下寧公一個人。
他獨自站在了望台,凝視著那個小卒的背影。
手裏,握著那串念珠,楊政道私通西域案中的那串念珠。
八品巔峰的龍吟並未撼動念珠的威力,彼時他還不到巔峰……
寧公長歎一聲,又望了望寧山大營的方向:是誰暗中出手了?
今夜之後,金刺閣頂層再無屏風。
後世史書記載:承德50年,金刺閣頂一聲龍吟,高祖禦賜瑞獸屏風自此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