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南境邊境捷報傳迴朝廷!
開局:六連抽,創建萬古帝朝 作者:逍遙孤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凡腳步匆匆地迴到自己位於甲字上等的客房,
一推開門,他的目光就被桌上擺放的一本厚厚的冊子吸引住了。
他快步上前,走到桌子前,
冊子的封麵上赫然印著“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花名冊”幾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透露出一股威嚴。
在花名冊旁邊,還放著一張小紙條,蕭凡定睛一看,上麵寫著:“錦衣衛副指揮使朱雀所留!”
蕭凡心中一喜,
毫不猶豫地將花名冊收入自己的儲物戒指中,
準備等將真正的名單比對出來後,再交給鎮國公他們去執行。
處理完這件事後,蕭凡感到一陣倦意襲來。
他徑直走到那張舒適的大床上,像一灘爛泥一樣倒頭就睡。
這一覺,他睡得無比香甜,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
時光荏苒,轉眼間三天過去了。
在這三天裏,蕭凡並沒有閑著。
他讓自己的小侍女靈玉找來了幾個絕對可靠的人,
將神捕司、密諜司和蕭凡手下的錦衣衛這三個組織提交的三本“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花名冊”仔細比對了一番。
經過一番努力,
他們終於找出了真正的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名單。
經過一番精心的重新整理,
這些資料被匯聚成了一本本厚重的冊子。
每一本冊子都裝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詳細的記錄,仿佛承載著整個南境的重量。
完成整理後,
他毫不猶豫地派遣了自己身邊最為得力的趙雲將軍,
將這匯總後的“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名單”親手交予鎮國公李元龍。
這份名單對於南境的穩定和秩序至關重要,
它代表著那些違反軍紀的勢力,必須受到應有的懲處。
....
與此同時,
鎮國公李元龍也沒有絲毫耽擱。
他迅速借助朱雀關驛站的軍事會議大廳,召開了一個小型而緊急的會議。
在這個會議上,他與各路將領共同商討並敲定了具體由哪些軍隊前往南境的哪些州執行任務的事宜。
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複權衡,
大體上的規劃點已經確定下來。
朝廷的出征軍朱雀軍將負責處理南境靠北區域的各州,
而魏武卒則承擔起南境靠南區域各州的任務。
這樣的安排既考慮到了不同軍隊的特點和優勢,
也兼顧了南境各地的實際情況。
畢竟,蕭凡目前的規劃是讓魏武卒暫時負責南境邊境朱雀關的安全。
這是因為朱雀關一戰的慘烈程度超乎想象,幾乎耗盡了精銳無比的南境邊軍。
即使現在開始招募新兵,要想讓他們形成真正的戰鬥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大量的訓練。
在這段時間裏,魏武卒的強大實力和豐富經驗將成為朱雀關安全的重要保障。
....
而且,表彰大會的事情是由鎮南侯衛軍正式發布的公告,
內容如下:“南境臨時統帥府統帥六皇子殿下,
為了表達對南境中那些毅然前往朱雀關英勇抗敵的江湖義士們的感激之情,
決定在南境中部的錢州府城——乾州城,舉行一場盛大的‘表彰大會’!”
不僅如此,
鎮南侯衛軍還派遣專人,將南境臨時統帥府統帥六皇子殿下的“表彰”軍令迅速傳遞至南境的五十五個州。
僅僅一天時間,朱雀關及其周邊各州都收到了來自南境臨時統帥府的軍令。
刹那間,
眾多南境的江湖人士都震驚得合不攏嘴,滿臉狐疑,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他們開始懊悔不已,懊惱自己為何沒有前往朱雀關參戰。
畢竟,如果能夠參加這場戰役,不僅個人能夠獲得無上榮耀,就連整個宗門也會因此而聲名遠揚,無比榮耀。
然而,南境臨時統帥府統帥六皇子殿下的“表彰”軍令,
卻如同春風一般,迅速地吹遍了南境的各個州府。
....
畫麵突然一轉,
場景來到了大蕭皇朝的都城。
此時距離大蕭皇朝主力軍殲滅大楚皇朝的主力大軍,已經過去了十多天的時間。
就在這一天,
都城的街道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人們紛紛側目看去,隻見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士兵正騎著快馬,風馳電掣般地疾馳而來。
他的背上背著一個報捷竹筒,手中緊握著一麵報捷旗幟,旗幟在空中獵獵作響。
街道兩旁的人們看到這一幕,都嚇得急忙讓開道路,生怕被這匹狂奔的快馬撞到。
而那名士兵則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扯開嗓子大喊:
“南境!八百裏加急捷報!南境!八百裏加急戰捷報!……”
他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街道上迴蕩著,引得周圍的人們紛紛側目。
聽到士兵的唿喊聲,都城的人們幾乎都不用猜,就知道這一定是來自南境的捷報。
因為大蕭皇朝的其他三境最近都沒有爆發戰事,隻有南境一直處於緊張的對峙狀態。
不久前,南境還傳來了朱雀關捷報的喜訊,
這可是讓六皇子殿下蕭凡在都城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不少宗門和世家都紛紛對蕭凡表示支持,
甚至有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勢力也開始向六皇子殿下的凡王府靠攏,
使得凡王府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另一邊,
大蕭都城的皇宮裏,
議事殿內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大朝會。
皇帝和一眾文武大臣們圍坐在殿內,
正熱烈地討論著國家政事。
然而,就在這時,
一陣震耳欲聾的吼叫聲突然從議事殿外傳來,
打破了原本嚴肅的氣氛。
“南境!八百裏加急捷報!南境!八百裏加急捷報!……”
這吼聲如雷貫耳,不斷地在殿外迴蕩,仿佛要衝破殿門而入。
這突如其來的吼聲讓皇帝和眾大臣們都驚愕不已,他們麵麵相覷,
一時間不知道這八百裏加急捷報會帶來什麽樣的消息。
就在眾人的耐心等待中,
瞬間,一個身材魁梧、瘦高的身影如疾風般衝進了議事殿內。
他腳步匆匆,快步走到龍椅台階的下方,
然後撲通一聲,雙膝跪地,叩頭行禮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與此同時,
他順勢舉起了手中緊握著的竹筒,那竹筒顯然是用來傳遞緊急軍情的。
龍椅上的皇帝蕭玉龍見狀,眉頭微皺,
他給一旁的老太監馮公公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去接過竹筒。
老太監馮公公眼見此景,心中瞬間明了,趕忙快步如飛地走下台階,
徑直來到那身材魁梧的旗士兵身旁,穩穩地接過竹筒。
緊接著,他又如疾風般轉身,迅速返迴至陛下身邊,
小心翼翼地將竹筒中的捷報卷軸取了出來,
雙手捧著這卷捷報,呈遞到皇帝蕭玉龍的手中。
皇帝蕭玉龍滿心歡喜地接過捷報卷軸,心中充滿了期待。
此時,台階下的眾多皇子、王爺們,以及一眾文武大臣們,
也都對這捷報卷軸的內容充滿了好奇和猜測。
皇帝蕭玉龍迫不及待地快速展開卷軸,開始閱讀起來。
隨著他的閱讀,他的唿吸也變得越來越急促,仿佛那卷軸中的內容讓他的心髒都有些承受不住了。
大約過了四五分鍾,蕭玉龍才終於將整個捷報卷軸讀完。
他稍稍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唿吸,努力讓自己恢複到古井無波的狀態。
然後,他隨手將捷報卷軸遞給了身旁的老太監馮公公,
同時用平靜的聲音向馮公公下令道:“把捷報的內容宣讀給諸位朝堂諸公吧!”
就在他的話音剛剛落下的瞬間,
那位年邁的太監馮公公緩緩地展開了那卷捷報卷軸。
他那幹枯的手指緊緊地捏住卷軸的兩端,
緊接著,馮公公扯起他那標誌性的公鴨嗓子,聲音高亢而尖銳,仿佛要刺破這宮廷的屋頂一般,大聲地宣讀起捷報來:
“十多天前,在朱雀關南門外,一場驚心動魄的兩國大戰爆發了!
在六皇子殿下的英明指揮下,
我大蕭皇朝的主力大軍朱雀軍與魏武卒緊密配合,如同鋼鐵洪流一般,
與大楚皇朝的主力精銳中軍十萬正麵交鋒!”
隨著馮公公的誦讀,整個宮廷都仿佛被帶入了那場激烈的戰鬥之中。
人們仿佛能夠看到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雙方士兵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的場景。
“經過一場正麵的廝殺,我大蕭皇朝的勇士們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斬殺敵十萬大軍!
這一輝煌戰果,令大楚皇朝的女帝驚恐萬分,不得不率領她的主力大軍向大楚皇朝的疆域內倉皇撤退!”
“我大蕭皇朝的主力大軍乘勝追擊,一路上勢如破竹,消滅大楚皇朝的拖延大軍不下十多萬!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六皇子殿下展現出了他無與倫比的智謀!”
馮公公頓了一下,然後繼續念道:“六皇子殿下乘坐飛鳥型傀儡,
提前抵達大蕭和大楚邊境一百裏處的平坦大路。
他巧妙地設下埋伏!”,
“逼得大楚皇朝的女帝楚玲瓏帶領著一萬多騎兵慌不擇路地選擇一線天峽穀的方向。
她以為自己能夠逃脫我大蕭皇朝的追擊,卻不知這一切都在六皇子殿下的掌控之中!”
“最後,大楚皇朝的女帝楚玲瓏和她的一萬多騎兵被六皇子殿下逼入了他精心設置的峽穀口袋陣中!
在絕境之中,大楚皇朝的士兵們雖然拚死抵抗,
但終究難以抵擋我大蕭皇朝的強大攻勢。
大部分士兵陣亡,而許多大楚皇朝的世家子弟見大勢已去,紛紛選擇了投降!”
這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便是大楚皇朝原北境主將,同時兼任大楚出征軍前鋒軍統帥的項武。此人不僅身份顯赫,還是大楚皇朝三大世家之一項家的嫡係子弟。
然而,十分可惜的就是在這決定生死存亡的最後時刻,
大楚女帝楚玲瓏拿出了一枚神秘的符籙,再加上大楚皇朝皇族老怪物九祖的援手,成功地從絕境中逃脫了出去。
這場驚心動魄的大蕭皇朝南境保衛戰,最終以大楚皇朝出征主力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而我南境的所有疆土,也在經曆了戰火洗禮後,
終於全部光複,重新迴歸到大蕭皇朝朝廷的統治之下。
一推開門,他的目光就被桌上擺放的一本厚厚的冊子吸引住了。
他快步上前,走到桌子前,
冊子的封麵上赫然印著“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花名冊”幾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透露出一股威嚴。
在花名冊旁邊,還放著一張小紙條,蕭凡定睛一看,上麵寫著:“錦衣衛副指揮使朱雀所留!”
蕭凡心中一喜,
毫不猶豫地將花名冊收入自己的儲物戒指中,
準備等將真正的名單比對出來後,再交給鎮國公他們去執行。
處理完這件事後,蕭凡感到一陣倦意襲來。
他徑直走到那張舒適的大床上,像一灘爛泥一樣倒頭就睡。
這一覺,他睡得無比香甜,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
時光荏苒,轉眼間三天過去了。
在這三天裏,蕭凡並沒有閑著。
他讓自己的小侍女靈玉找來了幾個絕對可靠的人,
將神捕司、密諜司和蕭凡手下的錦衣衛這三個組織提交的三本“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花名冊”仔細比對了一番。
經過一番努力,
他們終於找出了真正的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名單。
經過一番精心的重新整理,
這些資料被匯聚成了一本本厚重的冊子。
每一本冊子都裝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詳細的記錄,仿佛承載著整個南境的重量。
完成整理後,
他毫不猶豫地派遣了自己身邊最為得力的趙雲將軍,
將這匯總後的“南境所有不遵軍令的宗門、世家的名單”親手交予鎮國公李元龍。
這份名單對於南境的穩定和秩序至關重要,
它代表著那些違反軍紀的勢力,必須受到應有的懲處。
....
與此同時,
鎮國公李元龍也沒有絲毫耽擱。
他迅速借助朱雀關驛站的軍事會議大廳,召開了一個小型而緊急的會議。
在這個會議上,他與各路將領共同商討並敲定了具體由哪些軍隊前往南境的哪些州執行任務的事宜。
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複權衡,
大體上的規劃點已經確定下來。
朝廷的出征軍朱雀軍將負責處理南境靠北區域的各州,
而魏武卒則承擔起南境靠南區域各州的任務。
這樣的安排既考慮到了不同軍隊的特點和優勢,
也兼顧了南境各地的實際情況。
畢竟,蕭凡目前的規劃是讓魏武卒暫時負責南境邊境朱雀關的安全。
這是因為朱雀關一戰的慘烈程度超乎想象,幾乎耗盡了精銳無比的南境邊軍。
即使現在開始招募新兵,要想讓他們形成真正的戰鬥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大量的訓練。
在這段時間裏,魏武卒的強大實力和豐富經驗將成為朱雀關安全的重要保障。
....
而且,表彰大會的事情是由鎮南侯衛軍正式發布的公告,
內容如下:“南境臨時統帥府統帥六皇子殿下,
為了表達對南境中那些毅然前往朱雀關英勇抗敵的江湖義士們的感激之情,
決定在南境中部的錢州府城——乾州城,舉行一場盛大的‘表彰大會’!”
不僅如此,
鎮南侯衛軍還派遣專人,將南境臨時統帥府統帥六皇子殿下的“表彰”軍令迅速傳遞至南境的五十五個州。
僅僅一天時間,朱雀關及其周邊各州都收到了來自南境臨時統帥府的軍令。
刹那間,
眾多南境的江湖人士都震驚得合不攏嘴,滿臉狐疑,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他們開始懊悔不已,懊惱自己為何沒有前往朱雀關參戰。
畢竟,如果能夠參加這場戰役,不僅個人能夠獲得無上榮耀,就連整個宗門也會因此而聲名遠揚,無比榮耀。
然而,南境臨時統帥府統帥六皇子殿下的“表彰”軍令,
卻如同春風一般,迅速地吹遍了南境的各個州府。
....
畫麵突然一轉,
場景來到了大蕭皇朝的都城。
此時距離大蕭皇朝主力軍殲滅大楚皇朝的主力大軍,已經過去了十多天的時間。
就在這一天,
都城的街道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人們紛紛側目看去,隻見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士兵正騎著快馬,風馳電掣般地疾馳而來。
他的背上背著一個報捷竹筒,手中緊握著一麵報捷旗幟,旗幟在空中獵獵作響。
街道兩旁的人們看到這一幕,都嚇得急忙讓開道路,生怕被這匹狂奔的快馬撞到。
而那名士兵則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扯開嗓子大喊:
“南境!八百裏加急捷報!南境!八百裏加急戰捷報!……”
他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街道上迴蕩著,引得周圍的人們紛紛側目。
聽到士兵的唿喊聲,都城的人們幾乎都不用猜,就知道這一定是來自南境的捷報。
因為大蕭皇朝的其他三境最近都沒有爆發戰事,隻有南境一直處於緊張的對峙狀態。
不久前,南境還傳來了朱雀關捷報的喜訊,
這可是讓六皇子殿下蕭凡在都城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不少宗門和世家都紛紛對蕭凡表示支持,
甚至有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勢力也開始向六皇子殿下的凡王府靠攏,
使得凡王府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另一邊,
大蕭都城的皇宮裏,
議事殿內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大朝會。
皇帝和一眾文武大臣們圍坐在殿內,
正熱烈地討論著國家政事。
然而,就在這時,
一陣震耳欲聾的吼叫聲突然從議事殿外傳來,
打破了原本嚴肅的氣氛。
“南境!八百裏加急捷報!南境!八百裏加急捷報!……”
這吼聲如雷貫耳,不斷地在殿外迴蕩,仿佛要衝破殿門而入。
這突如其來的吼聲讓皇帝和眾大臣們都驚愕不已,他們麵麵相覷,
一時間不知道這八百裏加急捷報會帶來什麽樣的消息。
就在眾人的耐心等待中,
瞬間,一個身材魁梧、瘦高的身影如疾風般衝進了議事殿內。
他腳步匆匆,快步走到龍椅台階的下方,
然後撲通一聲,雙膝跪地,叩頭行禮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與此同時,
他順勢舉起了手中緊握著的竹筒,那竹筒顯然是用來傳遞緊急軍情的。
龍椅上的皇帝蕭玉龍見狀,眉頭微皺,
他給一旁的老太監馮公公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去接過竹筒。
老太監馮公公眼見此景,心中瞬間明了,趕忙快步如飛地走下台階,
徑直來到那身材魁梧的旗士兵身旁,穩穩地接過竹筒。
緊接著,他又如疾風般轉身,迅速返迴至陛下身邊,
小心翼翼地將竹筒中的捷報卷軸取了出來,
雙手捧著這卷捷報,呈遞到皇帝蕭玉龍的手中。
皇帝蕭玉龍滿心歡喜地接過捷報卷軸,心中充滿了期待。
此時,台階下的眾多皇子、王爺們,以及一眾文武大臣們,
也都對這捷報卷軸的內容充滿了好奇和猜測。
皇帝蕭玉龍迫不及待地快速展開卷軸,開始閱讀起來。
隨著他的閱讀,他的唿吸也變得越來越急促,仿佛那卷軸中的內容讓他的心髒都有些承受不住了。
大約過了四五分鍾,蕭玉龍才終於將整個捷報卷軸讀完。
他稍稍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唿吸,努力讓自己恢複到古井無波的狀態。
然後,他隨手將捷報卷軸遞給了身旁的老太監馮公公,
同時用平靜的聲音向馮公公下令道:“把捷報的內容宣讀給諸位朝堂諸公吧!”
就在他的話音剛剛落下的瞬間,
那位年邁的太監馮公公緩緩地展開了那卷捷報卷軸。
他那幹枯的手指緊緊地捏住卷軸的兩端,
緊接著,馮公公扯起他那標誌性的公鴨嗓子,聲音高亢而尖銳,仿佛要刺破這宮廷的屋頂一般,大聲地宣讀起捷報來:
“十多天前,在朱雀關南門外,一場驚心動魄的兩國大戰爆發了!
在六皇子殿下的英明指揮下,
我大蕭皇朝的主力大軍朱雀軍與魏武卒緊密配合,如同鋼鐵洪流一般,
與大楚皇朝的主力精銳中軍十萬正麵交鋒!”
隨著馮公公的誦讀,整個宮廷都仿佛被帶入了那場激烈的戰鬥之中。
人們仿佛能夠看到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雙方士兵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的場景。
“經過一場正麵的廝殺,我大蕭皇朝的勇士們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斬殺敵十萬大軍!
這一輝煌戰果,令大楚皇朝的女帝驚恐萬分,不得不率領她的主力大軍向大楚皇朝的疆域內倉皇撤退!”
“我大蕭皇朝的主力大軍乘勝追擊,一路上勢如破竹,消滅大楚皇朝的拖延大軍不下十多萬!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六皇子殿下展現出了他無與倫比的智謀!”
馮公公頓了一下,然後繼續念道:“六皇子殿下乘坐飛鳥型傀儡,
提前抵達大蕭和大楚邊境一百裏處的平坦大路。
他巧妙地設下埋伏!”,
“逼得大楚皇朝的女帝楚玲瓏帶領著一萬多騎兵慌不擇路地選擇一線天峽穀的方向。
她以為自己能夠逃脫我大蕭皇朝的追擊,卻不知這一切都在六皇子殿下的掌控之中!”
“最後,大楚皇朝的女帝楚玲瓏和她的一萬多騎兵被六皇子殿下逼入了他精心設置的峽穀口袋陣中!
在絕境之中,大楚皇朝的士兵們雖然拚死抵抗,
但終究難以抵擋我大蕭皇朝的強大攻勢。
大部分士兵陣亡,而許多大楚皇朝的世家子弟見大勢已去,紛紛選擇了投降!”
這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便是大楚皇朝原北境主將,同時兼任大楚出征軍前鋒軍統帥的項武。此人不僅身份顯赫,還是大楚皇朝三大世家之一項家的嫡係子弟。
然而,十分可惜的就是在這決定生死存亡的最後時刻,
大楚女帝楚玲瓏拿出了一枚神秘的符籙,再加上大楚皇朝皇族老怪物九祖的援手,成功地從絕境中逃脫了出去。
這場驚心動魄的大蕭皇朝南境保衛戰,最終以大楚皇朝出征主力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而我南境的所有疆土,也在經曆了戰火洗禮後,
終於全部光複,重新迴歸到大蕭皇朝朝廷的統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