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二三事
退圈失敗後,我靠慢綜爆紅全網 作者:青衫隱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聊完天後被陳朝他們帶著去了吃飯,當天錄歌的行程也就給耽擱了。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顧言都在錄歌和補往期節目的過程中度過。
新的綜藝片酬已經簽了,按照一期百萬的價位,一共會出十二期的節目,這和當初花少相比翻了兩倍不止。
最重要的是,因為跟河圖的合約已然結束,現在這筆錢就不用再給對方了。
新成立的工作室分成比例改為二八,百分之二十用於平時的日常經營和活動經費。作為工作室目前唯一的員工,除了薪水之外,顧言給了陳誠部分的股權比例。
畢竟以後工作室方麵的人員管理和其他一應事宜,都得由陳誠處理。
這筆投資肯定是不得不給的。
陳誠也沒推脫,畢竟從河圖出來,他肯定也得為自己的未來做考慮。顧言給的夠多,他也能更專心地去處理人員招聘這些雜活。
最後扣除掉稅收和工作室分紅外,到顧言手裏的依舊是筆一個月前他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按理說他應該為此感到高興的,可看過了第一季的歡樂探險隊後,發現這節目可比花少還要累人。
他處於既快樂又痛苦的二重態中。
知道顧言過段時間要錄節目,沒了經紀公司之後人員也比較短缺,黃柏那頭讓人加急把他的這些歌都給錄出來了,還特意把自己跟平台的對接人推給了他。
發行的平台選在企鵝音樂,華國兩大音樂平台當中目前稍微領先一點的平台。
以前公司的歌經常在這個平台發布,黃柏推薦的對接人也是這平台的,顧言也就懶得去換了。
這次發行的專輯一共兩張,一張是從他錄節目這段時間內唱過歌曲的雜燴,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主題。
可顧言倒也沒有特別在乎。
另一張則是‘他’以前自己製作的那些歌,顧言依照陳誠轉述的粉絲願望,重新將這些歌曲錄了一次。
音樂專輯的發行比實體專輯快的不是一點半點。
企鵝音樂很配合,知道顧言要上線專輯之後,也將這當成了打壓競爭對手的宣傳方式,一路開燈之後,隻是一天時間就處理好了相應工作。
分成比例是陳誠去談的,和音樂平台之間的分成比例是三七開,兩張專輯中老的免費上線,新的定價二十。
按照這個價位,隻要賣出去一張專輯,就能拿到14塊錢。
這裏頭同樣還得再扣掉工作室的分成和其他的雜費。可即便如此,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一般新人音樂平台發行的比例自己拿到的都會更少一些,畢竟兩家近乎壟斷了的平台雖然競爭,但在這方麵還是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想要在這發歌,那就得老老實實付出對價,平台也會視情況給予一定的內置廣告宣傳。
當然,顧言在這方麵自然還是得到了優待的。
大家都很清楚現在的他是一棵怎樣的搖錢樹,與其在分成比例上摳摳搜搜的,不如拉攏他跟自家平台加深合作。
這樣以後那些找他寫歌的歌手音樂人,說不定也都會慢慢地被虹吸過來。樂迷就更不必說了,換平台是肯定的。
這種看不見的隱性收入,對於平台運營來說,可遠比分成賺的更多。
專輯上線前夕,顧言難得登上一次微薄發了消息。
“最近並不是什麽事情都沒在做,我還是很刻苦的。兩張專輯明天在企鵝音樂上線,一張是過去的歌,一張是現在的歌,歡迎來聽。”
幹巴巴地像是隻把微薄當成了個通知平台,這樣的宣發方式在很多歌手看來實在有些簡單。
可底下的評論卻是瘋狂地在上漲著,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們,很多聽眾支持。
花少的那幫朋友顧言沒有特意通知,但時刻在網上摸魚衝浪的家夥循著消息就過來了。
“胡先陽:新專輯這就要上線啦,怎麽不提前說一聲。看在朋友的份上這專輯我必買一份。隻不過說好的新歌呢,什麽時候給我。”
“秦音:太好了,我還在跟他們說現在聽你的歌很麻煩呢,專輯終於發了,我這就給你去宣傳一下。”
“辛玉妍:好聽愛聽,買!”
“繁花少年時綜藝節目組:我的主題曲終於上線了嗎,感謝顧言奉獻了幾首好歌。順便說一下,剩下的幾期節目很快上線,大家別罵我了。有事請找@黎超。”
宋雨薇在群裏人艾特顧言的時候知道了這個消息,等她打開微薄的時候,發現評論數量早破十萬。
羨慕之餘,她也看到了大家在評論區裏發的內容。
於是果斷跟隨:“說到新歌我倒想起來了,@顧言好像也差我一首新歌來著,打算什麽時候給我!!”
像以往錄製的很多節目,嘉賓在節目上客客氣氣的,迴去之後直接不聯係不互動的情況也是有的。
這種所有人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出來搖旗呐喊的場麵其實也不常見。
原本那些覺得節目組沒有售後的節目粉絲,連帶著顧言的歌迷們都滿足了。
“節目組超絕售後,大家的關係看來是真的很好啊。”
“不過顧言什麽時候欠了兩首歌啊,小胡那個我是知道的,宋雨薇這……河圖怎麽想的。這不會就是說好的之後會繼續合作的方式吧?他們還怪聰明的嘞。”
“顧言真的,我哭死。他把兩年前的那些歌全都重新錄了一遍,還全都設置成免費了,樂迷狂喜。”
“同樣一首歌不同時期唱真的很不一樣,我期待很久了,原來他一直都有在看我們的評論。”
“這麽多歌定價就二十塊,這也太值了吧。前段時間那誰十首歌都敢賣四十,顧言你是怎麽定價的啊?”
娛樂圈裏有一件略顯奇怪的事,明明都是高薪,但有些藝人的收入爆出來後往往會收到不少人的抨擊,說他不配,說他是怎麽敢的。
而另外一撥人,其實賺的也算不少,可粉絲們還會上趕著要求他多賺點,比如現在就有一撥人不斷建議顧言把歌曲定價改到三十。
這些歌明明他們都是聽過的。
甚至《同行的我們》和《赤伶》當時他還發在了微薄音樂,雖說音質會差一些。
但這種提升了些許音質就重新收費的模式也是顧言真不敢想的。
……
專輯還沒發布,顧言的微薄就像是開始衝鋒的號角聲一樣。
嘹亮悠遠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給拉了過來,很快其他一些曾經合作過的藝人都開始自發地替顧言宣傳起來。
而這其中,黃柏,陳朝,陸寒以及陳賀這四人的轉發推薦是最讓人意想不到也是最興奮的。
如果轉發的人隻有黃柏的話,大家其實也能想到原因。
顧言目前可以查詢到的專輯信息當中,負責製作處理音源的工作室正是黃柏的那家柏風雅韻。
作為老板出來替顧言宣傳也是合理的,畢竟怎麽說這也是一次聲勢浩大的合作了。
後三者卻不同。
他們三個人連帶著王正餘深夜到京城的消息好幾天前就傳出來了。這兩天雖然討論度下來了,大家卻都還記得當時猜測是為新節目來的。
眼下這轉發推薦就幾乎是明牌了,因為顧言以前跟他們可沒什麽往來。
粉絲也不糾結,直接到歡樂探險隊的官微底下詢問,這一季顧言是不是會成為節目的固定嘉賓。
對方的評論更是直接,隻一個“是”字便讓那些前來詢問的觀眾嗨了起來。
顧言和經紀公司解約讓他們開心之餘也在擔心他會不會擺爛,眼下這又是專輯又是新綜藝節目的,大家才發現這都是對顧言的誤解。
緊接著,歡樂探險隊第二季節目部分嘉賓名單公布的官微,也讓眾人對此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顧言還真去參加節目了啊,很好,就得這樣才對。他還這麽年輕,正是拚搏的好時候。”
“這個周然是誰,之前怎麽都沒聽說過,這是誰的朋友?”
“我好像聽過這個名字,是個說唱比賽出來的冠軍,最後跟河圖簽的約。”
“難怪之前河圖信誓旦旦地說之後會有新的合作呢,原來說的是這個節目?顧言提前解約的條件不會就是要帶新人上綜藝吧。”
“這是什麽人都想蹭熱度,想踩著顧言的名氣上位啊,這傻鳥經紀公司能不能做次人啊。”
“放寬心吧朋友們,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蹭顧言熱度的。要沒有這次的捆綁,其實我都不確定顧言這憊懶的貨願不願意上節目呢。”
“難道隻有我一個人覺得這交易其實還挺值的嗎?”
“先不評價這個人了吧,等節目播的時候看看再說。”
對周然的評價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過往許多娛樂圈的罵戰,往往都是由粉絲之間對噴所引起的。
不過粉隨正主,顧言的粉絲隻是說了兩句之後態度就變成了“先看看這家夥節目裏是個什麽樣的成色,要是不會做人的話到時候再來罵他也來得及”。
罵人也是需要有大義的,眼下他們這一股腦地罵過去了,自己的心情是舒坦了。於路人而言,對顧言的評價說不定就會下降。
本來這段時間顧言的熱度就太高了,大家自然也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麵出現。
至於周然的那些粉絲,數量雖然不多,一個個自認為很有戰鬥力。可其中一些對顧言的歌還是挺有認可度的,也就很難全情投入去進行罵戰。
大家都在想躲過去也就算了,畢竟自家這次確實有點蹭了人家熱度的感覺。結果這場罵戰沒開始就結束了倒讓他們一個比一個地驚奇。
周然看到網上的聲勢後,第一時間也找到了經紀人黃定詢問對策,結果對方卻是一臉毫不在乎的樣子。
他當時還不理解這是為什麽,隻覺得是不是公司不夠看重自己,可歡樂探險隊這樣的資源都推給他了,這不應該啊。
眼下一切止息之後,他才明白了為什麽。
“老黃,你這是早就知道這事鬧不起來了嗎?”周然二十四五的年紀,好不容易出道了,對自己的前程還是很看重的。
一想自己剛才緊張的樣子,又一看經紀人這麽淡定從容。
饒是見識過地下說唱的攻擊性,也對此有了很高的免疫,可還是不由得尷尬起來。
合著就他一個人著急是吧?
“那我還轉不轉發他的微薄,粉絲們不會又覺得我這是在蹭他的熱度吧。”
“微薄照轉,不用擔心粉絲評價。”黃定在公司裏也是個資深的經紀人,他和陳誠進公司的時間就差了三個多月。
“陳誠,也就是顧言的經紀人離開公司之前,我跟他交流過。”
“雖然公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蹭顧言的熱度漲漲粉絲,但他其實不太在意這些。事情要鬧得不太好看的話,他那邊也會出來幫著說話。”
包括在節目裏遇到粉絲時說的話,還有他當初自己發的微薄,都能讓人看出顧言對娛樂圈的大抵態度是怎麽樣的。
不主動惹事,但也不害怕事。
知道這點後,黃定對陳誠這樣的說辭也沒怎麽懷疑。
“至於他的那些粉絲。你不主動上趕著去招惹他的話,慢慢地對你的討論度也會下來的,畢竟顧言身上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挖掘了。”
“你對他們來說不算重要。”
說到這的時候黃定還有些難言的羨慕。
陳誠出公司後的待遇他們這些老朋友這幾天明裏暗裏也算是打聽到了,收入比以前翻倍不止,重要的還是有了顧言工作室的股權。
有這樣一個可以穩定發展的藝人,對於他們這些經紀人而言何嚐不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一念至此,他看了麵前的周然幾眼,繼續道:“你在節目裏不用刻意去討好他去拉攏關係,隻要認真交朋友的話,他不會介意你是不是河圖出來的。”
“明後天我帶你去拜訪一下節目組的導演和其他固定成員,爭取節目錄製前先熟悉一下,讓他們對你有個好的初始印象。”
“這樣錄節目之後你的麻煩會少很多,也不用太擔心鏡頭的事。”
“知道了。”
周然老老實實點了點頭,心裏卻也在期待起了和他們的見麵。
作為他的綜藝首秀,他不期望於能夠像顧言那樣瞬間爆火,引發全網的討論。他隻希望能夠認識一些新的朋友,獲得更多的粉絲關注。
隻要能夠有一個好好做歌,讓更多人能夠聽到自己作品的機會,他其實就已然知足了。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顧言都在錄歌和補往期節目的過程中度過。
新的綜藝片酬已經簽了,按照一期百萬的價位,一共會出十二期的節目,這和當初花少相比翻了兩倍不止。
最重要的是,因為跟河圖的合約已然結束,現在這筆錢就不用再給對方了。
新成立的工作室分成比例改為二八,百分之二十用於平時的日常經營和活動經費。作為工作室目前唯一的員工,除了薪水之外,顧言給了陳誠部分的股權比例。
畢竟以後工作室方麵的人員管理和其他一應事宜,都得由陳誠處理。
這筆投資肯定是不得不給的。
陳誠也沒推脫,畢竟從河圖出來,他肯定也得為自己的未來做考慮。顧言給的夠多,他也能更專心地去處理人員招聘這些雜活。
最後扣除掉稅收和工作室分紅外,到顧言手裏的依舊是筆一個月前他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按理說他應該為此感到高興的,可看過了第一季的歡樂探險隊後,發現這節目可比花少還要累人。
他處於既快樂又痛苦的二重態中。
知道顧言過段時間要錄節目,沒了經紀公司之後人員也比較短缺,黃柏那頭讓人加急把他的這些歌都給錄出來了,還特意把自己跟平台的對接人推給了他。
發行的平台選在企鵝音樂,華國兩大音樂平台當中目前稍微領先一點的平台。
以前公司的歌經常在這個平台發布,黃柏推薦的對接人也是這平台的,顧言也就懶得去換了。
這次發行的專輯一共兩張,一張是從他錄節目這段時間內唱過歌曲的雜燴,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主題。
可顧言倒也沒有特別在乎。
另一張則是‘他’以前自己製作的那些歌,顧言依照陳誠轉述的粉絲願望,重新將這些歌曲錄了一次。
音樂專輯的發行比實體專輯快的不是一點半點。
企鵝音樂很配合,知道顧言要上線專輯之後,也將這當成了打壓競爭對手的宣傳方式,一路開燈之後,隻是一天時間就處理好了相應工作。
分成比例是陳誠去談的,和音樂平台之間的分成比例是三七開,兩張專輯中老的免費上線,新的定價二十。
按照這個價位,隻要賣出去一張專輯,就能拿到14塊錢。
這裏頭同樣還得再扣掉工作室的分成和其他的雜費。可即便如此,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一般新人音樂平台發行的比例自己拿到的都會更少一些,畢竟兩家近乎壟斷了的平台雖然競爭,但在這方麵還是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想要在這發歌,那就得老老實實付出對價,平台也會視情況給予一定的內置廣告宣傳。
當然,顧言在這方麵自然還是得到了優待的。
大家都很清楚現在的他是一棵怎樣的搖錢樹,與其在分成比例上摳摳搜搜的,不如拉攏他跟自家平台加深合作。
這樣以後那些找他寫歌的歌手音樂人,說不定也都會慢慢地被虹吸過來。樂迷就更不必說了,換平台是肯定的。
這種看不見的隱性收入,對於平台運營來說,可遠比分成賺的更多。
專輯上線前夕,顧言難得登上一次微薄發了消息。
“最近並不是什麽事情都沒在做,我還是很刻苦的。兩張專輯明天在企鵝音樂上線,一張是過去的歌,一張是現在的歌,歡迎來聽。”
幹巴巴地像是隻把微薄當成了個通知平台,這樣的宣發方式在很多歌手看來實在有些簡單。
可底下的評論卻是瘋狂地在上漲著,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們,很多聽眾支持。
花少的那幫朋友顧言沒有特意通知,但時刻在網上摸魚衝浪的家夥循著消息就過來了。
“胡先陽:新專輯這就要上線啦,怎麽不提前說一聲。看在朋友的份上這專輯我必買一份。隻不過說好的新歌呢,什麽時候給我。”
“秦音:太好了,我還在跟他們說現在聽你的歌很麻煩呢,專輯終於發了,我這就給你去宣傳一下。”
“辛玉妍:好聽愛聽,買!”
“繁花少年時綜藝節目組:我的主題曲終於上線了嗎,感謝顧言奉獻了幾首好歌。順便說一下,剩下的幾期節目很快上線,大家別罵我了。有事請找@黎超。”
宋雨薇在群裏人艾特顧言的時候知道了這個消息,等她打開微薄的時候,發現評論數量早破十萬。
羨慕之餘,她也看到了大家在評論區裏發的內容。
於是果斷跟隨:“說到新歌我倒想起來了,@顧言好像也差我一首新歌來著,打算什麽時候給我!!”
像以往錄製的很多節目,嘉賓在節目上客客氣氣的,迴去之後直接不聯係不互動的情況也是有的。
這種所有人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出來搖旗呐喊的場麵其實也不常見。
原本那些覺得節目組沒有售後的節目粉絲,連帶著顧言的歌迷們都滿足了。
“節目組超絕售後,大家的關係看來是真的很好啊。”
“不過顧言什麽時候欠了兩首歌啊,小胡那個我是知道的,宋雨薇這……河圖怎麽想的。這不會就是說好的之後會繼續合作的方式吧?他們還怪聰明的嘞。”
“顧言真的,我哭死。他把兩年前的那些歌全都重新錄了一遍,還全都設置成免費了,樂迷狂喜。”
“同樣一首歌不同時期唱真的很不一樣,我期待很久了,原來他一直都有在看我們的評論。”
“這麽多歌定價就二十塊,這也太值了吧。前段時間那誰十首歌都敢賣四十,顧言你是怎麽定價的啊?”
娛樂圈裏有一件略顯奇怪的事,明明都是高薪,但有些藝人的收入爆出來後往往會收到不少人的抨擊,說他不配,說他是怎麽敢的。
而另外一撥人,其實賺的也算不少,可粉絲們還會上趕著要求他多賺點,比如現在就有一撥人不斷建議顧言把歌曲定價改到三十。
這些歌明明他們都是聽過的。
甚至《同行的我們》和《赤伶》當時他還發在了微薄音樂,雖說音質會差一些。
但這種提升了些許音質就重新收費的模式也是顧言真不敢想的。
……
專輯還沒發布,顧言的微薄就像是開始衝鋒的號角聲一樣。
嘹亮悠遠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給拉了過來,很快其他一些曾經合作過的藝人都開始自發地替顧言宣傳起來。
而這其中,黃柏,陳朝,陸寒以及陳賀這四人的轉發推薦是最讓人意想不到也是最興奮的。
如果轉發的人隻有黃柏的話,大家其實也能想到原因。
顧言目前可以查詢到的專輯信息當中,負責製作處理音源的工作室正是黃柏的那家柏風雅韻。
作為老板出來替顧言宣傳也是合理的,畢竟怎麽說這也是一次聲勢浩大的合作了。
後三者卻不同。
他們三個人連帶著王正餘深夜到京城的消息好幾天前就傳出來了。這兩天雖然討論度下來了,大家卻都還記得當時猜測是為新節目來的。
眼下這轉發推薦就幾乎是明牌了,因為顧言以前跟他們可沒什麽往來。
粉絲也不糾結,直接到歡樂探險隊的官微底下詢問,這一季顧言是不是會成為節目的固定嘉賓。
對方的評論更是直接,隻一個“是”字便讓那些前來詢問的觀眾嗨了起來。
顧言和經紀公司解約讓他們開心之餘也在擔心他會不會擺爛,眼下這又是專輯又是新綜藝節目的,大家才發現這都是對顧言的誤解。
緊接著,歡樂探險隊第二季節目部分嘉賓名單公布的官微,也讓眾人對此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顧言還真去參加節目了啊,很好,就得這樣才對。他還這麽年輕,正是拚搏的好時候。”
“這個周然是誰,之前怎麽都沒聽說過,這是誰的朋友?”
“我好像聽過這個名字,是個說唱比賽出來的冠軍,最後跟河圖簽的約。”
“難怪之前河圖信誓旦旦地說之後會有新的合作呢,原來說的是這個節目?顧言提前解約的條件不會就是要帶新人上綜藝吧。”
“這是什麽人都想蹭熱度,想踩著顧言的名氣上位啊,這傻鳥經紀公司能不能做次人啊。”
“放寬心吧朋友們,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蹭顧言熱度的。要沒有這次的捆綁,其實我都不確定顧言這憊懶的貨願不願意上節目呢。”
“難道隻有我一個人覺得這交易其實還挺值的嗎?”
“先不評價這個人了吧,等節目播的時候看看再說。”
對周然的評價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過往許多娛樂圈的罵戰,往往都是由粉絲之間對噴所引起的。
不過粉隨正主,顧言的粉絲隻是說了兩句之後態度就變成了“先看看這家夥節目裏是個什麽樣的成色,要是不會做人的話到時候再來罵他也來得及”。
罵人也是需要有大義的,眼下他們這一股腦地罵過去了,自己的心情是舒坦了。於路人而言,對顧言的評價說不定就會下降。
本來這段時間顧言的熱度就太高了,大家自然也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麵出現。
至於周然的那些粉絲,數量雖然不多,一個個自認為很有戰鬥力。可其中一些對顧言的歌還是挺有認可度的,也就很難全情投入去進行罵戰。
大家都在想躲過去也就算了,畢竟自家這次確實有點蹭了人家熱度的感覺。結果這場罵戰沒開始就結束了倒讓他們一個比一個地驚奇。
周然看到網上的聲勢後,第一時間也找到了經紀人黃定詢問對策,結果對方卻是一臉毫不在乎的樣子。
他當時還不理解這是為什麽,隻覺得是不是公司不夠看重自己,可歡樂探險隊這樣的資源都推給他了,這不應該啊。
眼下一切止息之後,他才明白了為什麽。
“老黃,你這是早就知道這事鬧不起來了嗎?”周然二十四五的年紀,好不容易出道了,對自己的前程還是很看重的。
一想自己剛才緊張的樣子,又一看經紀人這麽淡定從容。
饒是見識過地下說唱的攻擊性,也對此有了很高的免疫,可還是不由得尷尬起來。
合著就他一個人著急是吧?
“那我還轉不轉發他的微薄,粉絲們不會又覺得我這是在蹭他的熱度吧。”
“微薄照轉,不用擔心粉絲評價。”黃定在公司裏也是個資深的經紀人,他和陳誠進公司的時間就差了三個多月。
“陳誠,也就是顧言的經紀人離開公司之前,我跟他交流過。”
“雖然公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蹭顧言的熱度漲漲粉絲,但他其實不太在意這些。事情要鬧得不太好看的話,他那邊也會出來幫著說話。”
包括在節目裏遇到粉絲時說的話,還有他當初自己發的微薄,都能讓人看出顧言對娛樂圈的大抵態度是怎麽樣的。
不主動惹事,但也不害怕事。
知道這點後,黃定對陳誠這樣的說辭也沒怎麽懷疑。
“至於他的那些粉絲。你不主動上趕著去招惹他的話,慢慢地對你的討論度也會下來的,畢竟顧言身上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挖掘了。”
“你對他們來說不算重要。”
說到這的時候黃定還有些難言的羨慕。
陳誠出公司後的待遇他們這些老朋友這幾天明裏暗裏也算是打聽到了,收入比以前翻倍不止,重要的還是有了顧言工作室的股權。
有這樣一個可以穩定發展的藝人,對於他們這些經紀人而言何嚐不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一念至此,他看了麵前的周然幾眼,繼續道:“你在節目裏不用刻意去討好他去拉攏關係,隻要認真交朋友的話,他不會介意你是不是河圖出來的。”
“明後天我帶你去拜訪一下節目組的導演和其他固定成員,爭取節目錄製前先熟悉一下,讓他們對你有個好的初始印象。”
“這樣錄節目之後你的麻煩會少很多,也不用太擔心鏡頭的事。”
“知道了。”
周然老老實實點了點頭,心裏卻也在期待起了和他們的見麵。
作為他的綜藝首秀,他不期望於能夠像顧言那樣瞬間爆火,引發全網的討論。他隻希望能夠認識一些新的朋友,獲得更多的粉絲關注。
隻要能夠有一個好好做歌,讓更多人能夠聽到自己作品的機會,他其實就已然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