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求你再上一次台吧
退圈失敗後,我靠慢綜爆紅全網 作者:青衫隱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台下的觀眾如同山唿海嘯,台上主持人心裏七上八下。
本來以為顧言之後的下一位神秘歌手能夠將氣氛拉的更高,可誰想到他明知道今天演出,昨天晚上還喝酒宿醉。
剛上台沒唱幾句,便在觀眾們的噓聲中被趕下了台。
能夠來音樂節的觀眾,多少對音樂還是有點了解的。你敷衍我,那我自然也不會給你留麵子。
直到把人轟下了台,便又想到了剛才那個給予了大家不少驚喜的華夏歌手。
想到人家臨退場前還在祝福大家享受這個夜晚。
怎麽說呢?
你一個成名的老歌手都不知道尊重觀眾的話,那還不如把舞台還給尊重他的人。
剛開始隻是零零散散地幾聲呐喊。
可這喊聲卻像是極富感染力一般,很快便傳遞到了舞台的四麵八方。
來音樂節的人一定程度上是有點瘋的。他們可以為了高興,在泥水裏打滾。
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在舞台結束之後三三兩兩地便掀起一場新的大合唱。
自然就不會在意等到下一位歌手被轟下台之後,再讓上一位歌手返場是否合規。
安可不適合他們喊了,容易引起誤會。
於是華夏便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舞台後麵,剛剛找到工作人員的顧言和大衛也懵了,本以為是有什麽神秘歌手就要登台。
但這會告訴他:哥們,沒神秘歌手了,他們喊的就是你。別愣著了,求你趕緊再上一次台吧。
無論是誰被臨時推到這樣的場景下都會迷茫的吧。
顧言還沒反應過來呢,大衛一拍他的肩膀:“這實在太酷了,趕緊上吧,舞台和觀眾們在等著你呢。”
玩音樂的哪有什麽本本分分的,每個人骨子裏或多或少地寫著四個大字。
那就是離經叛道。
他們用音樂宣泄著自己的真實想法,去和大家共鳴。
自然最期待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參加過無數次音樂節的迷路樂隊,被喊安可的次數也是不少。
但沒有一場,大衛覺得可以和眼下的場景相媲美的。
更別說,在這場音樂節裏顧言並沒有多少粉絲到場,他是實打實地用一首歌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的。
也正因此,觀眾們才會希望將他再度拉迴到舞台中央,那最耀眼的聚光燈下。
顧言的目光轉動,看見了大衛臉上的激動,也看見了眼前工作人員的緊張。
再一聽,場外的呐喊聲還在繼續。
他是第一次參加音樂節,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景。
難以理解是自然的,但那一聲聲的呐喊像是逐漸和他的心跳聲達成了一個和諧的頻率似的。
隻是站著,他彷佛就聽到了自己心髒在跳動。
後台處候場的歌手們用好奇期待的目光打量著他,盡管這之中也有一縷怨懟仇恨的視線。
但更多人卻還是希望他去參與的。
“你需要吉他嗎?”喧鬧聲中,一個看起來長相敦厚的中年人,主動出聲。
他對著顧言舉起了吉他。
隨後,眾人也紛紛舉起了自己手中的樂器。
他們並不介意,把自己的武器借給這位即將趕赴戰場的武士,伴隨他一起去經曆那些期待的目光。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人們的一個最常見的道理是,人們對他人積極正麵的期待,會促使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隻要他有過那樣的期許,便會情不自禁地向那個方向去努力,而那些他人期待的預言。
也終將因此成為現實!
顧言此前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很確切的規劃,等到節目結束之後,他就會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待著養老。
最多就是寫寫劇本小說來讓這個世界為自己而感到震驚和期待。
可眼下,震驚和期待提前出現之後,他便不知道自己應該往何處去了。
剛才那場表演是為了給喜歡唱歌的自己一個交代的話,那現在呢?
他有點迷茫了,可未曾停歇的呐喊聲和眼前眾人雜亂卻和諧的動作卻指引了他接下來應該幹些什麽。
去唱歌吧,去登上你的舞台吧。
像是無數人在他耳邊呐喊。
“我知道了,我會去的。”他笑了笑,按下自己心裏的千般情緒,穩穩當當地向前走了兩步。
從最先出聲的那位樂手手中接過了那把吉他,隨後毫不猶豫地轉身向舞台走去。
……
吉他並不趁手,顧言隻能一邊走一邊調著。
影響肯定是會有的,但眼下卻也隻能如此了。
他當然知道憑借著一把吉他就在音樂節演出是個很荒唐的事情,不過眼下,卻也隻能這樣了。
台上的主持人正竭力地解釋著,想告訴大家剛才那位華夏歌手已經離場了。
但沒關係,之後壓軸的其他樂隊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會就可以上場。
這會聽到身後傳來的吉他聲,還以為哪裏又出亂子了,趕緊迴頭。
就看到顧言逐漸向他走來。
夜晚的涼風並不能緩解他因為緊張而流下的汗水,但看到顧言的那一刻,他從心裏感覺到了一陣輕鬆感。
雖然不知道是誰,但能夠把離場之後的顧言從滿是人群的會場裏拉了迴來,於他而言是天大的驚喜。
‘我謝謝你,真的,謝謝你全家。’被觀眾們逼得差點要痛哭流涕的主持人這會立下了誓言。
等到音樂節結束之後一定要請這位恩人全家一塊吃飯。
用音樂的名義,他鄭重立誓。
知道眼下的舞台不是自己的,他揮了揮手,向側麵退了一步。並指揮著攝影師將大屏鏡頭移動到顧言身上。
隨後在瞬間更加高昂的尖叫聲中,慢慢地往後退場。
台上的椅子已經撤掉了,但麥架還立著,顧言走到舞台中央,對著人群嚐試性地做了個壓手的動作。
他其實並沒有多大期望,但眼前歡唿雀躍聲卻真的慢慢停了下來。
這讓站在連接處看著的大衛更懵了。
要不是自己今天親自上台表演過,他都覺得這會不會是顧言自己召開的演唱會,而台下的觀眾都是為他而來的粉絲了。
不然真的很難解釋這恐怖的號召力了。
“或許觀眾之中有些人是單純地覺得這樣的氛圍有趣,所以在跟著起哄。”
“但有還一部分原因是,你的這位朋友的歌聲讓他們覺得有趣。所以便期待著他可能會帶來什麽樣的舞台。”
在大家逐漸安靜下來的時候,喧鬧聲就會顯得刺耳,所以聲音就逐漸消失了。
大衛想通了,扭頭向旁邊看去,才發現這會說話的是一開始借顧言吉他的那個中年樂手。
剛想說些什麽,就見中年人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待會再說吧,他要開始表演了。”
本來以為顧言之後的下一位神秘歌手能夠將氣氛拉的更高,可誰想到他明知道今天演出,昨天晚上還喝酒宿醉。
剛上台沒唱幾句,便在觀眾們的噓聲中被趕下了台。
能夠來音樂節的觀眾,多少對音樂還是有點了解的。你敷衍我,那我自然也不會給你留麵子。
直到把人轟下了台,便又想到了剛才那個給予了大家不少驚喜的華夏歌手。
想到人家臨退場前還在祝福大家享受這個夜晚。
怎麽說呢?
你一個成名的老歌手都不知道尊重觀眾的話,那還不如把舞台還給尊重他的人。
剛開始隻是零零散散地幾聲呐喊。
可這喊聲卻像是極富感染力一般,很快便傳遞到了舞台的四麵八方。
來音樂節的人一定程度上是有點瘋的。他們可以為了高興,在泥水裏打滾。
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在舞台結束之後三三兩兩地便掀起一場新的大合唱。
自然就不會在意等到下一位歌手被轟下台之後,再讓上一位歌手返場是否合規。
安可不適合他們喊了,容易引起誤會。
於是華夏便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舞台後麵,剛剛找到工作人員的顧言和大衛也懵了,本以為是有什麽神秘歌手就要登台。
但這會告訴他:哥們,沒神秘歌手了,他們喊的就是你。別愣著了,求你趕緊再上一次台吧。
無論是誰被臨時推到這樣的場景下都會迷茫的吧。
顧言還沒反應過來呢,大衛一拍他的肩膀:“這實在太酷了,趕緊上吧,舞台和觀眾們在等著你呢。”
玩音樂的哪有什麽本本分分的,每個人骨子裏或多或少地寫著四個大字。
那就是離經叛道。
他們用音樂宣泄著自己的真實想法,去和大家共鳴。
自然最期待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參加過無數次音樂節的迷路樂隊,被喊安可的次數也是不少。
但沒有一場,大衛覺得可以和眼下的場景相媲美的。
更別說,在這場音樂節裏顧言並沒有多少粉絲到場,他是實打實地用一首歌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的。
也正因此,觀眾們才會希望將他再度拉迴到舞台中央,那最耀眼的聚光燈下。
顧言的目光轉動,看見了大衛臉上的激動,也看見了眼前工作人員的緊張。
再一聽,場外的呐喊聲還在繼續。
他是第一次參加音樂節,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景。
難以理解是自然的,但那一聲聲的呐喊像是逐漸和他的心跳聲達成了一個和諧的頻率似的。
隻是站著,他彷佛就聽到了自己心髒在跳動。
後台處候場的歌手們用好奇期待的目光打量著他,盡管這之中也有一縷怨懟仇恨的視線。
但更多人卻還是希望他去參與的。
“你需要吉他嗎?”喧鬧聲中,一個看起來長相敦厚的中年人,主動出聲。
他對著顧言舉起了吉他。
隨後,眾人也紛紛舉起了自己手中的樂器。
他們並不介意,把自己的武器借給這位即將趕赴戰場的武士,伴隨他一起去經曆那些期待的目光。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人們的一個最常見的道理是,人們對他人積極正麵的期待,會促使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隻要他有過那樣的期許,便會情不自禁地向那個方向去努力,而那些他人期待的預言。
也終將因此成為現實!
顧言此前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很確切的規劃,等到節目結束之後,他就會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待著養老。
最多就是寫寫劇本小說來讓這個世界為自己而感到震驚和期待。
可眼下,震驚和期待提前出現之後,他便不知道自己應該往何處去了。
剛才那場表演是為了給喜歡唱歌的自己一個交代的話,那現在呢?
他有點迷茫了,可未曾停歇的呐喊聲和眼前眾人雜亂卻和諧的動作卻指引了他接下來應該幹些什麽。
去唱歌吧,去登上你的舞台吧。
像是無數人在他耳邊呐喊。
“我知道了,我會去的。”他笑了笑,按下自己心裏的千般情緒,穩穩當當地向前走了兩步。
從最先出聲的那位樂手手中接過了那把吉他,隨後毫不猶豫地轉身向舞台走去。
……
吉他並不趁手,顧言隻能一邊走一邊調著。
影響肯定是會有的,但眼下卻也隻能如此了。
他當然知道憑借著一把吉他就在音樂節演出是個很荒唐的事情,不過眼下,卻也隻能這樣了。
台上的主持人正竭力地解釋著,想告訴大家剛才那位華夏歌手已經離場了。
但沒關係,之後壓軸的其他樂隊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會就可以上場。
這會聽到身後傳來的吉他聲,還以為哪裏又出亂子了,趕緊迴頭。
就看到顧言逐漸向他走來。
夜晚的涼風並不能緩解他因為緊張而流下的汗水,但看到顧言的那一刻,他從心裏感覺到了一陣輕鬆感。
雖然不知道是誰,但能夠把離場之後的顧言從滿是人群的會場裏拉了迴來,於他而言是天大的驚喜。
‘我謝謝你,真的,謝謝你全家。’被觀眾們逼得差點要痛哭流涕的主持人這會立下了誓言。
等到音樂節結束之後一定要請這位恩人全家一塊吃飯。
用音樂的名義,他鄭重立誓。
知道眼下的舞台不是自己的,他揮了揮手,向側麵退了一步。並指揮著攝影師將大屏鏡頭移動到顧言身上。
隨後在瞬間更加高昂的尖叫聲中,慢慢地往後退場。
台上的椅子已經撤掉了,但麥架還立著,顧言走到舞台中央,對著人群嚐試性地做了個壓手的動作。
他其實並沒有多大期望,但眼前歡唿雀躍聲卻真的慢慢停了下來。
這讓站在連接處看著的大衛更懵了。
要不是自己今天親自上台表演過,他都覺得這會不會是顧言自己召開的演唱會,而台下的觀眾都是為他而來的粉絲了。
不然真的很難解釋這恐怖的號召力了。
“或許觀眾之中有些人是單純地覺得這樣的氛圍有趣,所以在跟著起哄。”
“但有還一部分原因是,你的這位朋友的歌聲讓他們覺得有趣。所以便期待著他可能會帶來什麽樣的舞台。”
在大家逐漸安靜下來的時候,喧鬧聲就會顯得刺耳,所以聲音就逐漸消失了。
大衛想通了,扭頭向旁邊看去,才發現這會說話的是一開始借顧言吉他的那個中年樂手。
剛想說些什麽,就見中年人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待會再說吧,他要開始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