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冰雪,在那場慘烈激戰之後,漸漸消融,潺潺雪水沿著山川溝壑蜿蜒流淌,似是在衝洗著戰爭留下的血腥與瘡痍,也潤澤著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催生出星星點點的新綠。曾經被 “蒼原鐵騎” 踐踏得殘破不堪的村莊,如今正緩慢而堅定地重拾往昔生機,村民們忙碌於修繕房屋、開墾荒地,孩童們在街巷間嬉笑追逐,偶爾驚起幾隻覓食的雀鳥,倒也添了幾分煙火氣。沈逸塵與鍾離逸望著這片劫後餘生的景象,欣慰之餘,眉頭卻依舊緊鎖,他們深知,北疆的安寧不過是脆弱的停戰協定維係著,恰似薄冰覆於湖麵,稍有不慎,便會再度破碎,陷入無盡寒冬。


    迴朝之後,君臣還未來得及緩過神,又一道難題如利刃般橫亙眼前。原來,在遙遠北方的極寒之地,一個神秘且強大的 “冰原汗國” 悄然崛起。這個汗國蟄伏於霜雪深處,臣民常年與酷寒和冰雪為伴,練就了一身耐寒奇能,他們身著白熊皮與海豹皮縫製的厚襖,內裹絲綿,保暖之餘行動自如;居住在冰雪堆砌、以獸油點燈取暖的帳篷裏,在冰原上逐鹿、捕魚、狩獵海豹,生存能力極強。其軍隊更是兇悍,士兵騎著毛發蓬鬆、蹄大如盤的馴鹿,行軍速度驚人,且馴鹿能在冰麵、雪地穩健奔跑,不懼打滑。他們手持冰棱鑄就、經魔法淬煉的長槍,槍尖鋒利且帶著徹骨寒意,可輕易洞穿鎧甲,還有特製的 “冰爆弩”,發射的弩箭能在觸物瞬間炸開,冰渣四濺,殺傷範圍甚廣。新上位的可汗,雄心勃勃,妄圖南下擴張版圖,看中了南朝北疆這片水草豐美、資源富饒之地,已在邊境集結重兵,密密麻麻的營帳仿若白色蘑菇,在冰原上蔓延開來,透著森冷肅殺的氣息。


    與此同時,南朝國內,因連番應對外敵、賑濟災患,財政再度陷入窘迫困境。國庫空虛,恰似幹涸的池塘,往昔充盈的金銀財寶如今所剩無幾。可朝廷各項開支,諸如官員俸祿、軍隊餉銀、水利工程修繕、民生福利保障等,皆如嗷嗷待哺的雛鳥,亟待投喂,卻無米下鍋。為填補虧空,戶部無奈之下,隻得加重賦稅,雖盡量避免累及貧民,可中小商戶與普通農戶,依舊不堪重負,怨聲載道。街頭巷尾,店鋪也門可羅雀,商販們唉聲歎氣,為上繳賦稅,忍痛賤賣貨物;田間地頭,農夫們望著微薄收成被稅吏收走大半,滿臉愁容,眼中滿是無奈與絕望,民生艱難,若不解決財政困局,恐將引發內亂,動搖國本。


    且在文化傳承層麵,往昔經蘇瑤大力整飭,風氣雖有好轉,可隨著外邦交流頻繁,新的隱患悄然滋生。一些江湖術士、投機文人,打著 “文化融合” 旗號,肆意篡改經典詩詞、歪曲曆史典故,將南朝先輩們的英勇事跡、高尚氣節改得麵目全非,編纂成冊,在市井間售賣傳閱,誤導民眾認知;學府之中,部分教習受此歪風影響,在課堂上講授不實內容,學生們懵懂間被灌輸錯誤觀念,對本土文化的尊崇大打折扣,傳統精神根基搖搖欲墜,仿若被白蟻蛀蝕的古木,亟待救治加固。


    值此危急關頭,一位名叫葉知秋的儒雅謀士挺身而出,宛如暗夜中熠熠生輝的北辰,為混沌迷茫的南朝點亮一盞希望明燈。他出身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對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兵略權謀鑽研頗深,常遊曆四方,洞察民間疾苦、洞察國家利弊,心懷報國救民、傳承文化的宏願。葉知秋進宮麵聖,身著一襲月白色長袍,氣質溫潤如玉,行禮之後,聲如潺潺流水,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陛下,今外臨勁敵壓境,內逢財政枯竭、文化蒙塵,實乃存亡危急之秋。臣請纓赴北疆,謀定破敵之策,以安邊疆;於國內,開源節流、充盈國庫,解財政困厄;且正本清源,整飭文化亂象,重拾民族精神,護我南朝山河穩固,社稷安康。” 天子見他目光澄澈、見解不凡,仿若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當即應允,封他為北疆軍師、戶部參事、文化督正使,委以扶大廈於將傾的重任。


    葉知秋領命,即刻奔赴北疆冰原。他深知 “冰原汗國” 倚仗耐寒奇術與冰係武器,占盡地利之便,強攻絕非上策,唯有智取。抵達邊境後,他先命士兵搭建隱蔽營帳,以冰雪偽裝,融入周邊環境,暗中觀察敵軍動靜;又派遣能言善辯之士,扮作流浪商人,混入敵營,散布 “南方疫病橫行,人畜皆染,無藥可醫” 的謠言,敵軍聞言,心生忌憚,攻勢稍緩。葉知秋趁此時機,聯合北疆各部族,這些部族久居冰原,熟悉地形,且對 “冰原汗國” 擴張心懷不滿。他以真誠相待,許以戰後貿易互利、共享資源,結成抗敵同盟,各部族紛紛出兵、出物資,支援前線。


    緊接著,葉知秋針對敵軍 “冰爆弩” 與冰棱長槍,苦思破解之法。他召集軍中能工巧匠,日夜鑽研,終研製出 “防火綿甲”,以石棉與多層厚布混紡,輕便且防火防冰,有效抵禦冰係武器傷害;又改良投石車,加裝 “融冰彈”,彈丸內藏烈酒與易燃物,發射至敵陣後爆開,烈酒燃燒,融化冰雪,破壞敵軍冰牆、冰堡等防禦工事。一切就緒,當 “冰原汗國” 可汗察覺上當,惱羞成怒,欲再度揮師南下時,迎接他們的是精心準備的南朝聯軍。敵軍冰槍林立、弩箭齊發,卻被防火綿甲擋下,投石車轟鳴,融冰彈紛飛,敵軍防禦瞬間瓦解,聯軍趁勢衝鋒,喊殺聲震碎冰原寂靜,馴鹿受驚亂跑,敵陣大亂,“冰原汗國” 軍隊節節敗退,退迴冰原深處,北疆重歸安寧,冰原之上,南朝軍旗獵獵作響,威風凜凜。


    平定北疆外患後,葉知秋馬不停蹄趕迴京城,著手解決財政困局。他深入戶部,細查賬目,發現諸多浪費與不合理開支,如官員奢靡宴會、過度修繕宮殿園林等,當即削減此類開銷,力行節儉;又在開源上大做文章,鼓勵商業創新,扶持新興手工技藝,如精巧琉璃燒製、細膩絲綢刺繡,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展海外貿易,賺取金銀外匯;推行 “礦稅新政”,合理開發深山礦產資源,招募流民挖礦,既解決就業,又充實國庫。同時,減輕貧民賦稅,對受災地區免稅三年,百姓負擔減輕,市井重燃生機,店鋪生意漸旺,農田再現忙碌,國家財政逐步迴血,猶如久旱逢甘霖,煥發出勃勃生機。


    緊接著,葉知秋投身文化亂象整治。他親赴學府,查收歪曲典籍,嚴懲編纂售賣歪書的術士文人,將其逐出京城;召集學界宿儒,重新校訂經典,還原曆史真相,編纂權威教材,注入先輩愛國、堅韌、智慧等精神解讀;舉辦 “文化正源大會”,邀請各方賢才、百姓參與,講述正統文化故事、吟誦經典詩詞,重拾民眾對本土文化尊崇,大街小巷,再次迴蕩起朗朗書聲、悠悠琴音,文化根基重歸穩固,如蒼鬆紮根,堅不可摧。


    然,命運似頑皮孩童,總在人稍有喘息時,再擲出棘手難題。在西南邊陲那片繁茂雨林之中,一個神秘古老的 “巫蠱部落”,因族中聖地被雷電擊中、聖物受損,聽信巫祝 “以生人血祭、奪南朝財寶補天地靈氣” 的荒謬預言,野性大發。他們擅長操控毒蠱,能驅使五彩斑斕、劇毒無比的 “噬心蠱蟲” 悄然潛入人體,致人昏迷癲狂;還精通雨林機關術,以藤蔓、竹木設下陷阱,尖刺暗藏,觸發即傷人致命。如今,這群部落人越過邊境,突襲周邊村落,擄掠村民、搶奪財物,所過之處,慘叫連連,瘴氣彌漫,危機再度如陰霾般籠罩這片曆經磨難的土地,亟待英雄挺身而出,續寫傳奇,守護山河。


    葉知秋聞此噩耗,心急如焚,與蘇瑤攜手奔赴西南邊陲。他們見雨林神秘莫測、危機四伏,便小心謹慎前行。蘇瑤憑借以往經驗,準備大量驅蟲草藥、解毒藥劑,分發給眾人,以防蠱蟲侵害;葉知秋則仔細觀察雨林地形,識破機關陷阱布置規律,率士兵巧妙避開。二人一麵組織村民自衛,傳授防範蠱蟲、應對突襲之法;一麵深入 “巫蠱部落” 領地,尋得酋長,以禮相待,曉以利害,告知其所謂預言荒誕不經,展示南朝誠意與實力,勸其迴歸正道,停止暴行。


    當 “巫蠱部落” 再次來襲,迎接他們的是有備而來的軍民聯防。村民依計行事,燃起驅蟲草藥,布下簡易防線,士兵嚴陣以待,遇蠱蟲、機關靈活應對,反擊有力。“巫蠱部落” 見難以得逞,又在蘇瑤、葉知秋勸說下,終幡然醒悟,釋放擄掠之人,賠禮道歉,承諾永守邊境和平,西南邊陲重歸安寧,雨林中再次響起歡快鳥鳴,村落炊煙嫋嫋,南朝於風雨跌宕中,一次次逆境奮起,堅守山河,向著昌盛永固的光明未來,篤定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書難托:亂世情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鹵肉飯的鳳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鹵肉飯的鳳影並收藏錦書難托:亂世情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