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東宮,崇仁殿。


    昨日踏青郊遊令人身心愉悅,但卻不可沉淪於此,終究這一切還是要迴歸到正道上的。


    此時此刻的李承乾就在學習自己那便宜太子少傅蕭瑀交給他的一本經典。


    沒辦法,穿越了也躲不過看書,看吧。


    太子少詹事趙弘智就在一側侍立,若是李承乾遇到不懂之處,便立馬站出來為大唐太子解惑。


    “太子殿下,時辰到了,您該休息休息了。”


    不知過了多久,趙弘智輕聲開口提醒道。


    他覺的李承乾這個太子乃是大唐的福氣,學是真真正正的學習,認認真真地吃透。


    你換個其他人家的八九歲的孩子,一個個的恨不能鬧得雞飛狗跳!放眼天下又有幾個人能在八九歲時踏踏實實的認真學習?


    遠的不說,就那衛王李泰,每天眼一睜,就是玩兒!


    “好,今兒個也學的差不多了,辛苦趙卿了。”


    (正式場合;太子會直接稱其官職全名“少詹事”,以示對其職位的尊重。非正式場合或書麵文書;敬稱“卿”:太子對親近或重要的東宮屬官可能稱“卿”,體現禮賢下士的態度。)


    趙弘智搖頭失笑,他哪裏辛苦了?


    “殿下,此本就是少詹事之責,明日臣再來。”


    “好。”


    李承乾目送趙弘智離開,嘴角噙著一絲笑容。


    趙弘智此人於曆史上並不出名,很正常,能名留青史的,那個不是絕豔之才?


    但其才學卻是相當不錯,最起碼指導他李承乾沒什麽問題,趙弘智此人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極為長壽。


    其生於陳宣帝太建四年,卒於唐高宗永徽四年,年八十二歲。


    別說放到如今的唐朝,你就算是擱到後世,那也是長壽啊!


    相比之下,他爹趙軌倒是更為出名且有政治能力一些。


    北周時期,起家蔡王(宇文兌)記室,遷衛州治中。隋文帝即位,授齊州別駕,頗有能名,考績連年第一。入朝為官,配合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曆任原州(楊爽)司馬、硤州刺史,累遷壽州長史。


    “小想子,孤要的那鐵鍋弄好沒?”


    李承乾來到院落之中活動了活動身子,然後看向角落的小太監樂道。


    現在他李承乾的生活逐漸規律起來,那,也是時候提升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了。


    “殿下,昨日便好了,小想子這就去給殿下拿來!”


    “別急,帶著孤的教令去趟內侍省,弄些茶葉來!”


    “明白。”


    別看小想子柔柔弱弱的,跑起路來倒是飛快地一匹,李承乾就喜歡他這個辦事麻溜的性子。


    瞧瞧,當太子還是有好處的吧?


    動動嘴,下麵的人跑斷腿,哈哈!


    (貞觀元年,皇室茶葉的供應體係尚未形成中晚唐時期成熟的貢茶製度,但已存在初步的貢賦體係與管理機構。)


    茶葉來源有二,一為地方土貢,此時施行‘土貢製度’,各州郡須將本地特產按例進獻皇室。


    此時產茶區不少,巴蜀(今四川)、荊州(今湖北)、淮南(今安徽)所產茶葉都殊為不錯。


    一般由由地方官員(如刺史)負責征收優質茶葉,經驛道運抵長安。


    還有一處來源,長安周邊(如終南山)設有皇家茶園,但規模較小,主要供內廷使用,類似漢代“上林苑”的果蔬供應模式。


    至於這管理機構,剛剛李承乾所言內侍省便是其一。


    內侍省本職侍奉皇室起居,下設“尚食局”具體負責茶飲烹製。茶葉最終由尚食局的“茶博士”(專職茶人)煎煮,供皇帝及後妃飲用。


    太子嘛,也是可以的,問題不大。再說了,他早就從自家老爹李世民那邊得了許可了,穩妥的一批。


    少府監,管理宮廷手工業與物資儲備,下設“掌冶署”負責器物製作。雖不直接管茶,但負責提供茶碾、茶鐺等煎茶器具(如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茶具)。


    上次李承乾賞給四大金剛的裘衣,也是從此處取走的。


    光祿寺,這個最他娘的富裕!


    掌管“邦國酒醴膳羞”,負責宮廷飲食原料的接收與分配。地方貢茶入庫後,由光祿寺下屬的“太官署”登記造冊,按需調配至內廷。


    他李承乾今日用的茶量少,便沒讓小想子跑一趟光祿寺。


    畢竟,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炒成了不是?還得研究研究。


    不過,前世他就愛喝茶,對於炒茶倒是有所了解,想來問題不會很大。


    不多時,小想子氣喘籲籲的拎著一鐵鍋,一袋茶葉出現在東宮,這模樣成功讓四大金剛好奇起來。


    四個大漢圍在小想子周圍,麵帶好奇之色。


    隻是,他們不知道,以他們四人的體格,對於這位小太監來說簡直壓迫感十足!


    李承乾也沒管,輕飄飄的將鐵鍋撈到了手裏仔細觀察。


    生鐵淺鍋,直徑50cm、深15cm的弧形鍋,壁厚0.5cm左右,雖然此時沒有如此細致的單位劃分,但你大可以相信皇室工匠的本身。


    隻要能做,他們必然給你做的登峰造極!


    “不錯,很合適!”


    李承乾臉上帶著笑容,輕輕的拍了拍這寶貝,從現在開始,這鐵鍋,就是他李承乾的寶貝了!


    什麽能改善他李承乾的生活,什麽,就是寶貝兒!


    “張龍,把鬆木炭取來!”


    “趙虎,去角上壘個臨時火灶。”


    “王朝,把那竹製茶帚,棕櫚掃把,杉木案板拿來。”


    “馬漢,呃,你去幫忙壘灶台。”


    李承乾動動嘴,手底下的人就開始忙活起來,他們四個現在唯李承乾命是從,如此簡單的活計,可比上戰場殺人來的簡單輕鬆。


    去年若不是李承乾給他們上賜了裘衣,怕是家中孩童得受幾次風寒......


    他們四個是知恩的人。


    這炒茶流程相對繁瑣,但對於李承乾來說,他有人能用,倒是也能簡單一些。


    待到將這幾人教會了,日後他也方便了不是?


    這炒茶流程基本有三步,第一,炒青殺青;第二,揉撚;第三,炭火幹燥。


    “得了,你們四個看好了,學會了孤以後就交給你們了,若是誰能做的最好,孤便賜他一機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闌牽絲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闌牽絲戲並收藏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