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一個男娃娃,日後是崔家人,可以永遠拉拔著宋家。
可若是女娃娃,一副嫁妝就能嫁出去,將來有夫家有娘家,一個外祖家,那不得靠邊站。
孩子有些弱,需得精心養幾日,許老太太帶著兩個孫女看過孩子之後就離開了。
到了第二日上午,崔姒讓人準備了一份禮,去看望金小娘。
金小娘與康小娘都住在頗為偏離主院的一處一進院中,院子不大不小,有侍女伺候著,一個人住也算是寬敞,屋中沒有地龍,但也燒了炭火,冬日裏也不算太冷。
金小娘病得起不來身,得知崔姒來了,受寵若驚,慌忙讓侍女扶自己起來。
崔姒走進了寢室,見她要起來,便道:“不必多禮,你還病著,躺著吧。”
“婢妾謝過六娘子。”金小娘心中有些惶惶,但實在是起不來,隻好作罷。
金小娘今年不過三十六歲,原本也是清白人家的女郎,隻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家裏要賣了她,正好當年顏氏要給崔二爺納妾,見她白白淨淨的,性子柔和,便留下了她。
她生得五官一般,但是人白淨,跟麵團似的,性子也確實柔和,這些年在府中伏低做小,謹慎小心,從來不敢礙著主子的眼。
因為病得不輕,她人清減了許多,兩眼凹陷,神情惶惶,很是悲切。
有侍女搬來一張椅子請崔姒坐下說話,崔姒便問她:“可是請大夫來看了?”
金小娘點頭:“多謝六娘子關懷,平郎君孝順,已經請人過來看過了,藥也在吃,隻是我這身子不爭氣,連累了他。”
金小娘說到這裏,十分的自責,直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孩子。
崔姒勸她道:“一世母子,何談什麽連累不連累,你生了他,將他帶來這世間,他孝敬你也是應該,小娘若是真的為平族兄著想,就應該好好照料好自己的身子,趕緊好起來才是。”
“有你在,平族兄才有生母,你不在了,還有誰心疼他。”
金小娘整個人都哆嗦了一下,忍不住淚如雨下:“六娘子說得對,說得對......”
她的兒子不過是個庶子,或許在大家氏族之中,衣食不會缺了他的,但也沒有人會真的關心他。
崔二爺連嫡出的幾個孩子都不怎麽管,一年到頭崔平估計都見不到一麵,許老太太或許對庶孫有愛惜,但也隻是一點。
若說五指有長短,崔景、崔易、崔姒是手指,崔平也不過是指甲蓋。
“我隻是害怕自己拖累了他,都是我沒用,是我沒用啊......”
金小娘哭得傷心又絕望,崔姒微微蹙眉,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對,便看向一旁伺候的侍女,問她:“金小娘這是怎麽了?”
那侍女猶豫了一下,咬了咬唇,突然跪了下來:“請六娘子恕罪,請六娘子救救小娘吧。”
金小娘聞言哭聲驟停,喊了一聲:“小芝。”
崔姒掃了她一眼,然後道:“金小娘,不必害怕,且讓她說吧,若是你受了委屈,小事我管不著,但若是大事,我倒是可以幫忙一二的。”
為人妾室,受委屈也是正常,想要過得好一些,需得自己保護好自己,別人可幫不了你。
但若是生死大事,若不是她犯下大錯,崔姒也是願意幫她一把的。
那叫小芝的侍女道:“六娘子,是...是因為夫人......”
小芝說到宋柔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惶恐不安,等過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下去。
“先前有傳言,說二爺與三郎君有心想要將平郎君過繼給五爺,繼承五爺那一脈的香火。
平郎君原本還是有些猶豫的,若是過繼了,他便隻是五爺與五夫人的兒子,再也不是小娘生的了。”
“平郎君也是個有孝心的,生怕自己不能照顧小娘,也是小娘對他勸了又勸,這才下了決心。”
“可怎知夫人竟然不同意此事,前些日子還來找過小娘,拿小娘來威脅平郎君,讓平郎君自己拒了此事。”
“小娘不同意,又覺得是自己連累平郎君,於是就病倒了,這些日子...這些日子雖然大夫開了藥,可小娘是一口沒喝。”
“六娘子,您救救小娘和平郎君吧。”
金小娘隻是坐在床榻上落淚,她一邊哭一邊伸手抹淚都抹不急,沒一會兒就滿臉的淚。
“我...我隻是怕拖累了他......”
世家之中,嫡庶分明,嫡子才是正主,庶子不過是陪襯,是嫡子的左臂右膀,是下人是管家。
以庶為嫡,若沒有天大的機緣,那是絕不可能的。
崔平如今便得了這難求的機緣。
若是崔平過繼給了崔五爺,日後他的子嗣便能為嫡,是崔氏一族的主子,再也不是半主半仆的庶出了,這是崔平以及後代能改變命運的關鍵。
所以金小娘是寧死也不願成為崔平的拖累。
也正因為她實在是病得不輕,那日崔二爺迴來之後,崔平請了崔二爺前來看望,不曾想,宋柔知道之後,便鬧了起來,於是便動了胎氣,孩子早產了一些日子。
不得不說,確實也有一些善惡因果在身的。
宋柔也是有點活該。
也不知宋家是怎麽給她洗腦的,就算是崔平過繼給崔五爺做了嫡子,要分一份家產給他,對龐大的崔家而言,能有多少?
崔姒有些頭疼,歎了一口氣道:“說起來,此事我也有一些責任,當初夫人懷孕,父親便與夫人商議,說若是兒郎,便過繼給五叔父。”
“夫人不同意,說她的孩子不能喊別人為父母,便是要過繼,那也是該過繼我五兄,兩人吵了起來,我去勸架,便提了三兄有意將平族兄過繼給五叔父之事,以為能解決此事,隻是沒想到,反而埋下禍根。”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若不是她將事情捅了出來,就沒有後來這些事,到了該做這事的時候,崔平便能順順利利地過繼。
金小娘聽罷,連連搖頭:“此事怎麽能責怪六娘子呢,三郎君與六娘子有意抬舉平郎君,是他的福氣,眼下發生這麽多事,也大概是我們福薄。”
可若是女娃娃,一副嫁妝就能嫁出去,將來有夫家有娘家,一個外祖家,那不得靠邊站。
孩子有些弱,需得精心養幾日,許老太太帶著兩個孫女看過孩子之後就離開了。
到了第二日上午,崔姒讓人準備了一份禮,去看望金小娘。
金小娘與康小娘都住在頗為偏離主院的一處一進院中,院子不大不小,有侍女伺候著,一個人住也算是寬敞,屋中沒有地龍,但也燒了炭火,冬日裏也不算太冷。
金小娘病得起不來身,得知崔姒來了,受寵若驚,慌忙讓侍女扶自己起來。
崔姒走進了寢室,見她要起來,便道:“不必多禮,你還病著,躺著吧。”
“婢妾謝過六娘子。”金小娘心中有些惶惶,但實在是起不來,隻好作罷。
金小娘今年不過三十六歲,原本也是清白人家的女郎,隻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家裏要賣了她,正好當年顏氏要給崔二爺納妾,見她白白淨淨的,性子柔和,便留下了她。
她生得五官一般,但是人白淨,跟麵團似的,性子也確實柔和,這些年在府中伏低做小,謹慎小心,從來不敢礙著主子的眼。
因為病得不輕,她人清減了許多,兩眼凹陷,神情惶惶,很是悲切。
有侍女搬來一張椅子請崔姒坐下說話,崔姒便問她:“可是請大夫來看了?”
金小娘點頭:“多謝六娘子關懷,平郎君孝順,已經請人過來看過了,藥也在吃,隻是我這身子不爭氣,連累了他。”
金小娘說到這裏,十分的自責,直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孩子。
崔姒勸她道:“一世母子,何談什麽連累不連累,你生了他,將他帶來這世間,他孝敬你也是應該,小娘若是真的為平族兄著想,就應該好好照料好自己的身子,趕緊好起來才是。”
“有你在,平族兄才有生母,你不在了,還有誰心疼他。”
金小娘整個人都哆嗦了一下,忍不住淚如雨下:“六娘子說得對,說得對......”
她的兒子不過是個庶子,或許在大家氏族之中,衣食不會缺了他的,但也沒有人會真的關心他。
崔二爺連嫡出的幾個孩子都不怎麽管,一年到頭崔平估計都見不到一麵,許老太太或許對庶孫有愛惜,但也隻是一點。
若說五指有長短,崔景、崔易、崔姒是手指,崔平也不過是指甲蓋。
“我隻是害怕自己拖累了他,都是我沒用,是我沒用啊......”
金小娘哭得傷心又絕望,崔姒微微蹙眉,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對,便看向一旁伺候的侍女,問她:“金小娘這是怎麽了?”
那侍女猶豫了一下,咬了咬唇,突然跪了下來:“請六娘子恕罪,請六娘子救救小娘吧。”
金小娘聞言哭聲驟停,喊了一聲:“小芝。”
崔姒掃了她一眼,然後道:“金小娘,不必害怕,且讓她說吧,若是你受了委屈,小事我管不著,但若是大事,我倒是可以幫忙一二的。”
為人妾室,受委屈也是正常,想要過得好一些,需得自己保護好自己,別人可幫不了你。
但若是生死大事,若不是她犯下大錯,崔姒也是願意幫她一把的。
那叫小芝的侍女道:“六娘子,是...是因為夫人......”
小芝說到宋柔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惶恐不安,等過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下去。
“先前有傳言,說二爺與三郎君有心想要將平郎君過繼給五爺,繼承五爺那一脈的香火。
平郎君原本還是有些猶豫的,若是過繼了,他便隻是五爺與五夫人的兒子,再也不是小娘生的了。”
“平郎君也是個有孝心的,生怕自己不能照顧小娘,也是小娘對他勸了又勸,這才下了決心。”
“可怎知夫人竟然不同意此事,前些日子還來找過小娘,拿小娘來威脅平郎君,讓平郎君自己拒了此事。”
“小娘不同意,又覺得是自己連累平郎君,於是就病倒了,這些日子...這些日子雖然大夫開了藥,可小娘是一口沒喝。”
“六娘子,您救救小娘和平郎君吧。”
金小娘隻是坐在床榻上落淚,她一邊哭一邊伸手抹淚都抹不急,沒一會兒就滿臉的淚。
“我...我隻是怕拖累了他......”
世家之中,嫡庶分明,嫡子才是正主,庶子不過是陪襯,是嫡子的左臂右膀,是下人是管家。
以庶為嫡,若沒有天大的機緣,那是絕不可能的。
崔平如今便得了這難求的機緣。
若是崔平過繼給了崔五爺,日後他的子嗣便能為嫡,是崔氏一族的主子,再也不是半主半仆的庶出了,這是崔平以及後代能改變命運的關鍵。
所以金小娘是寧死也不願成為崔平的拖累。
也正因為她實在是病得不輕,那日崔二爺迴來之後,崔平請了崔二爺前來看望,不曾想,宋柔知道之後,便鬧了起來,於是便動了胎氣,孩子早產了一些日子。
不得不說,確實也有一些善惡因果在身的。
宋柔也是有點活該。
也不知宋家是怎麽給她洗腦的,就算是崔平過繼給崔五爺做了嫡子,要分一份家產給他,對龐大的崔家而言,能有多少?
崔姒有些頭疼,歎了一口氣道:“說起來,此事我也有一些責任,當初夫人懷孕,父親便與夫人商議,說若是兒郎,便過繼給五叔父。”
“夫人不同意,說她的孩子不能喊別人為父母,便是要過繼,那也是該過繼我五兄,兩人吵了起來,我去勸架,便提了三兄有意將平族兄過繼給五叔父之事,以為能解決此事,隻是沒想到,反而埋下禍根。”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若不是她將事情捅了出來,就沒有後來這些事,到了該做這事的時候,崔平便能順順利利地過繼。
金小娘聽罷,連連搖頭:“此事怎麽能責怪六娘子呢,三郎君與六娘子有意抬舉平郎君,是他的福氣,眼下發生這麽多事,也大概是我們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