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姒對沈陌還算是寬容。
雖然有時候有點惱沈陌事事為燕行川著想,也有點遷怒他,但他這個人也沒什麽大缺點,與崔好是夫妻恩愛,對崔家也挑不出錯來。
沈陌聞言鬆了一口氣,伸手擦了擦不存在的汗:“王姬說的是,末將受教了,今日太過匆忙,明日便讓人準備一份厚禮。”
“眼下就別忙活了,累了這些日子先好好休息,等過了年,你好生準備聘禮就行。”
“此事你若是有不懂,也可以與崔家人商議,雖說親事是北燕王的意思,但結親之事,是結兩家之好,更是你們夫妻要一起過日子的,若是有什麽不高興的,也提前說清楚,免得日後夫妻有隔閡。”
沈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末將記下了。”
不過他想到了燕行川,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隻是末將也想問問王姬,王姬與主上之間,是有什麽隔閡亦或是心結,又該如何化解?”
崔姒聞言臉上的笑容斂了斂,見他神情有些忐忑又認真,似乎真的想問個明白,想了想道:“既然是心有隔閡心結,又怎能輕易化解,你這話問我,我也不清楚。”
世間之上,唯有心結最難解。
再或是,燕行川如今做的太多,可同樣的坑,她不想再跳一次了,也不想做什麽北燕王妃,擔負這個身份的重擔。
燕行川想解她心結,那真的是很難,因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解。
沈陌愣了愣,然後整個人都安靜下來了。
“真的是沒有辦法了嗎?”
他實在是見不得燕行川過得那樣苦,或許是終其一生都求不得。
“我不知道。”崔姒連自己都不知道。
以前她重獲新生,一心隻想奔向新生,隻希望與燕行川各自安好,誰也不找誰麻煩,那些事情就算是過去了。
過往前塵,再無瓜葛。
燕行川想要和她在一起,她從心裏都十分抗拒,她寧願一生一個人安靜地過,也不想再走這條老路。
除了孩子,他們之間就沒有什麽值得她去迴想留戀的了。
是他不值得。
崔姒道:“我與他的事情,你不必多管,顧好自己,前車之鑒在眼前,勿要重蹈覆轍就好。”
沈陌張了張嘴,但見崔姒一副不願多說,也不敢再問,生怕惹她不高興,再記燕行川一筆。
“迴去歇著吧。”
與沈陌分別之後,崔姒便迴了青梧院。
這會兒天都有些黑了,一路上有侍女仆人在點燈,沒一會兒,崔家便映照在一片喜慶的燈火之中。
除夕年歲,華燈初上。
轉瞬,又是一年了。
下了雪,地上有了一些還未來得及清掃的雪,崔姒走得很慢,好似在這時光之中,慢慢地看一看她度過了少女時期的宅院。
“年紀大了啊。”
她突然感慨。
若她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燕行川能這麽對她,她或許會感動得稀裏嘩啦,可她終究不是了。
鬆綠覺得奇怪:“娘子為何有此感慨,待過了年,娘子才十七,正是年華正好的時候。”
崔姒笑了笑:“對對對,我才十七啊,多年輕啊,怎麽就不能像個年輕的小娘子一樣快快樂樂呢?”
幾人一路迴到了青梧院,待喝了一盞熱茶,從屋外帶來的寒涼散去,崔姒才將燕行川的信拿出來。
在白皙宮燈的映照下,上麵的字跡倒是有些熟悉,信件也不薄。
她猶豫了一下,到底是將信封拆了,將信紙拿了出來看。
他在信上倒是沒說什麽要緊的事情,就是問了她在羨陽城過得如何,再來,便是說了他最近得了什麽東西,讓沈陌帶給她。
崔姒當時就心想,人有時候真的是...嗯,挺賤的。
上一世一年到頭都未必收到他一封信,有事說事,無事則隻有一句‘勿念安好’。
他在前方打天下,她在後方鎮守,兩人之間除了夫妻之名,還有一個孩子,然後隻剩下各自的道義了。
該珍惜的時候不知珍惜,該用心的時候不知用心,等到了失去了,才想著挽迴,想著去改變。
他將她曾經對婚姻對情愛的感情變成了一潭死水,如今又想讓這一潭死水生出對他的期待和感情。
簡直可笑。
沈陌覺得燕行川心裏苦,舍不得,放不下,求不得,往後無路可退,往前她也沒給他留路走,他就這樣被困在了這裏。
可他又不是她什麽人,勸他幾句讓他放過自己往前走,已經算是她良心,犧牲自己成全他,那是萬萬不能了。
他還沒重要到這個地步。
正在這會兒,胭脂從屋外走了進來:“娘子,北燕王給娘子送了不少東西過來,老夫人已經讓人送過來了,要放在何處。”
“有什麽東西?”
“都是一些能存放的吃的用的,有茶酒,有布料首飾,還有一些藥材補品,對了,還有不少書冊。”
“聽說北燕王拿下萊州,在謝氏一族得了不少書冊,此次沈小將軍前來,也給羨陽書院帶來了不少書冊,雖是抄錄本,但也能豐富書院的藏書,供給學子閱覽學習。”
“娘子這邊有一些遊記雜記,還有一些孤本以及畫作。”
崔姒點點頭,和他信中說的差不多,遊記和雜記是給她看打發時間的,孤本和畫作是收藏觀賞的。
崔姒歎了一口氣,有些苦惱:“你說,該讓他如何別再送了?”
“啊?”胭脂愣怔住了,想了想道,“恐怕不好拒絕。”
北燕王的麵子還是要給的,這可是主君,主君送的禮,誰能拒了讓人抬迴去?
胭脂想了想,問她:“娘子是不是覺得拿多了北燕王的東西,又不想給他好臉色,心裏不得勁?”
崔姒壓了壓嘴角:“我不喜歡虧欠別人。”
一兩次也就罷了,她收了讓他閉嘴消停些,可眼瞧這架勢,他估計會時常送東西來,這就很麻煩了。
胭脂想了想道:“婢子覺得娘子寫的那些書冊就有大用,若不然娘子得空多寫一些,北燕王送的這些東西,就當他花錢買了娘子的書冊。”
雖然有時候有點惱沈陌事事為燕行川著想,也有點遷怒他,但他這個人也沒什麽大缺點,與崔好是夫妻恩愛,對崔家也挑不出錯來。
沈陌聞言鬆了一口氣,伸手擦了擦不存在的汗:“王姬說的是,末將受教了,今日太過匆忙,明日便讓人準備一份厚禮。”
“眼下就別忙活了,累了這些日子先好好休息,等過了年,你好生準備聘禮就行。”
“此事你若是有不懂,也可以與崔家人商議,雖說親事是北燕王的意思,但結親之事,是結兩家之好,更是你們夫妻要一起過日子的,若是有什麽不高興的,也提前說清楚,免得日後夫妻有隔閡。”
沈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末將記下了。”
不過他想到了燕行川,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隻是末將也想問問王姬,王姬與主上之間,是有什麽隔閡亦或是心結,又該如何化解?”
崔姒聞言臉上的笑容斂了斂,見他神情有些忐忑又認真,似乎真的想問個明白,想了想道:“既然是心有隔閡心結,又怎能輕易化解,你這話問我,我也不清楚。”
世間之上,唯有心結最難解。
再或是,燕行川如今做的太多,可同樣的坑,她不想再跳一次了,也不想做什麽北燕王妃,擔負這個身份的重擔。
燕行川想解她心結,那真的是很難,因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解。
沈陌愣了愣,然後整個人都安靜下來了。
“真的是沒有辦法了嗎?”
他實在是見不得燕行川過得那樣苦,或許是終其一生都求不得。
“我不知道。”崔姒連自己都不知道。
以前她重獲新生,一心隻想奔向新生,隻希望與燕行川各自安好,誰也不找誰麻煩,那些事情就算是過去了。
過往前塵,再無瓜葛。
燕行川想要和她在一起,她從心裏都十分抗拒,她寧願一生一個人安靜地過,也不想再走這條老路。
除了孩子,他們之間就沒有什麽值得她去迴想留戀的了。
是他不值得。
崔姒道:“我與他的事情,你不必多管,顧好自己,前車之鑒在眼前,勿要重蹈覆轍就好。”
沈陌張了張嘴,但見崔姒一副不願多說,也不敢再問,生怕惹她不高興,再記燕行川一筆。
“迴去歇著吧。”
與沈陌分別之後,崔姒便迴了青梧院。
這會兒天都有些黑了,一路上有侍女仆人在點燈,沒一會兒,崔家便映照在一片喜慶的燈火之中。
除夕年歲,華燈初上。
轉瞬,又是一年了。
下了雪,地上有了一些還未來得及清掃的雪,崔姒走得很慢,好似在這時光之中,慢慢地看一看她度過了少女時期的宅院。
“年紀大了啊。”
她突然感慨。
若她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燕行川能這麽對她,她或許會感動得稀裏嘩啦,可她終究不是了。
鬆綠覺得奇怪:“娘子為何有此感慨,待過了年,娘子才十七,正是年華正好的時候。”
崔姒笑了笑:“對對對,我才十七啊,多年輕啊,怎麽就不能像個年輕的小娘子一樣快快樂樂呢?”
幾人一路迴到了青梧院,待喝了一盞熱茶,從屋外帶來的寒涼散去,崔姒才將燕行川的信拿出來。
在白皙宮燈的映照下,上麵的字跡倒是有些熟悉,信件也不薄。
她猶豫了一下,到底是將信封拆了,將信紙拿了出來看。
他在信上倒是沒說什麽要緊的事情,就是問了她在羨陽城過得如何,再來,便是說了他最近得了什麽東西,讓沈陌帶給她。
崔姒當時就心想,人有時候真的是...嗯,挺賤的。
上一世一年到頭都未必收到他一封信,有事說事,無事則隻有一句‘勿念安好’。
他在前方打天下,她在後方鎮守,兩人之間除了夫妻之名,還有一個孩子,然後隻剩下各自的道義了。
該珍惜的時候不知珍惜,該用心的時候不知用心,等到了失去了,才想著挽迴,想著去改變。
他將她曾經對婚姻對情愛的感情變成了一潭死水,如今又想讓這一潭死水生出對他的期待和感情。
簡直可笑。
沈陌覺得燕行川心裏苦,舍不得,放不下,求不得,往後無路可退,往前她也沒給他留路走,他就這樣被困在了這裏。
可他又不是她什麽人,勸他幾句讓他放過自己往前走,已經算是她良心,犧牲自己成全他,那是萬萬不能了。
他還沒重要到這個地步。
正在這會兒,胭脂從屋外走了進來:“娘子,北燕王給娘子送了不少東西過來,老夫人已經讓人送過來了,要放在何處。”
“有什麽東西?”
“都是一些能存放的吃的用的,有茶酒,有布料首飾,還有一些藥材補品,對了,還有不少書冊。”
“聽說北燕王拿下萊州,在謝氏一族得了不少書冊,此次沈小將軍前來,也給羨陽書院帶來了不少書冊,雖是抄錄本,但也能豐富書院的藏書,供給學子閱覽學習。”
“娘子這邊有一些遊記雜記,還有一些孤本以及畫作。”
崔姒點點頭,和他信中說的差不多,遊記和雜記是給她看打發時間的,孤本和畫作是收藏觀賞的。
崔姒歎了一口氣,有些苦惱:“你說,該讓他如何別再送了?”
“啊?”胭脂愣怔住了,想了想道,“恐怕不好拒絕。”
北燕王的麵子還是要給的,這可是主君,主君送的禮,誰能拒了讓人抬迴去?
胭脂想了想,問她:“娘子是不是覺得拿多了北燕王的東西,又不想給他好臉色,心裏不得勁?”
崔姒壓了壓嘴角:“我不喜歡虧欠別人。”
一兩次也就罷了,她收了讓他閉嘴消停些,可眼瞧這架勢,他估計會時常送東西來,這就很麻煩了。
胭脂想了想道:“婢子覺得娘子寫的那些書冊就有大用,若不然娘子得空多寫一些,北燕王送的這些東西,就當他花錢買了娘子的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