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經過北京之後,一路南下,途經直隸省保定府、正定府,進入河南省,穿過彰德府、衛輝府、開封府。而後渡過黃河,繼續前行至汝寧府。離開河南,踏入南直隸省,經過鳳陽府、廬州府,越過淮河。接著進入湖廣省,終於來到了長江北岸。


    這一路行程中,他們雖未遭遇起義軍正麵衝突。畢竟隊伍浩浩蕩蕩幾萬人,起義軍也不願輕易招惹,選擇避其鋒芒。然而,一路所見景象,卻讓眾人心中滿是沉重。


    在北方諸地,所過之處一片殘破。昔日繁華的城鎮與村莊,如今大多十室九空。斷壁殘垣在風中孤寂而立,仿佛在無聲訴說著曾經的苦難。道路兩旁,隨處可見廢棄的房屋,門窗洞開,像是一張張絕望的大口。有些地方甚至百裏無人煙,荒草叢生,偶有幾具白骨散落在野地,在陽光下泛著森冷的光,讓人不寒而栗。曾經肥沃的農田,如今雜草瘋長,不見莊稼的影子,全然沒了往日生機勃勃的景象。


    當隊伍經過鳳陽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衰敗之景。鳳陽城牆千瘡百孔,好幾段已然倒塌,城內守軍稀稀拉拉,無精打采,破舊的鎧甲難掩他們眼神中的疲憊與迷茫。


    而城外的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處更是慘不忍睹。這座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修建。崇禎八年正月,張獻忠率部攻克鳳陽,將皇陵焚毀,震驚天下。官兵收複後,因明朝內憂外患、財政匱乏,無力全麵修複。僅是簡單清理了顯眼區域,規整倒塌建築的廢墟,移開橫在路上的殘梁斷柱,讓陵區勉強能夠通行。被大火燒得焦黑的宮殿主體建築,依舊破敗不堪,搖搖欲墜的梁柱僅以簡易支撐物稍作固定。大量精美的石雕、碑刻,或斷裂成數段,或表麵砸得坑窪不平,破碎石塊隻能集中堆放,無法拚接修複。原本整齊的神道,石板路已坑窪不平,雜草從縫隙中肆意生長。周邊圍牆多處倒塌,隻能用臨時找來的木板和柵欄簡單圍擋,勉強維持陵區邊界。整個皇陵一片破敗荒涼,令人感歎世事無常,王朝興衰。


    隨著逐漸接近湖廣地區,情況開始好轉。踏入湖廣境內,人口漸趨稠密。官道上行人絡繹不絕,有挑擔售賣貨物的商販,有趕著牛車運送糧食的農人。田野裏,良田縱橫,翠綠的稻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田埂間,灌溉的水渠縱橫交錯,清澈的水流潺潺流淌,滋潤著這片土地。遠處,錯落有致的村莊炊煙嫋嫋,雞鳴犬吠之聲此起彼伏,呈現出安寧祥和的生活畫卷。


    望著滔滔江水,李明知道,渡過這江,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武昌。然而,這一路長途跋涉,條件艱苦,隊伍中狀況不斷。陸續有老人、孩子因體弱,加上水土不服,感染風寒等病症,最終沒能挺過來。統計下來,病死的人數大概有3000多人。


    而其中,最讓李明痛心的便是齊小天的離世。齊小天在早前研製雷汞、改良火器的過程中,頻繁接觸各類化學氣體與藥劑,肺部早已被侵蝕得千瘡百孔,常常咳嗽發燒。但即便如此,為了新式火槍火炮的研製,他依舊嘔心瀝血,每日加班加點地研究,還時刻督促工匠們生產。在此次轉移途中,作為兵工廠的負責人,他忙前忙後,強撐著早已不堪重負的身體,確保工匠與設備安全轉移。


    行至鳳陽府時,齊小天終因體力不支,病倒在路上。李明心急如焚,趕忙找來大夫為其診治,然而,齊小天的身體早已油盡燈枯。盡管大夫全力施救,卻也無力迴天。


    李明守在齊小天的病榻前,悲痛萬分,雙眼通紅。齊小天用他那瘦骨嶙峋的手,吃力地拉住李明,氣若遊絲地說道:“將軍……我怕是不行了……”


    李明緊緊握住齊小天的手,聲音顫抖地說:“小天,你別說話,你會好起來的,咱們還要一起幹大事呢!”


    齊小天微微搖頭,露出一絲苦笑:“將軍,別安慰我了……我自己的身體我清楚……我走之後,我的媳婦孩子……就拜托將軍您照顧了……”


    李明眼眶泛紅,堅定地說:“你放心去吧!你的媳婦孩子就是我的親人,我一定會照顧好他們,絕不讓他們受半點委屈!”


    齊小天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接著說道:“還有……兵工廠……將軍,一定要找個靠譜的人接手……”


    李明連忙問道:“你覺得誰合適?你盡管說,我聽你的。”


    齊小天喘了幾口氣,緩緩說道:“王大錘……他不僅是鐵匠出身,對槍炮打製極為了解,而且全程參與了新式火藥的配比、雷汞的研製,對兵工廠的運作也十分熟悉,還經常協助我處理兵工廠的事務……把兵工廠交給他,我放心……”


    李明重重地點點頭:“好,我答應你,就任命王大錘為新任兵工廠廠長!你安心走吧。”


    齊小天嘴角微微上揚,似乎了卻了最後一樁心事,緩緩閉上了雙眼。李明輕輕地合上齊小天的眼簾,站起身來,將這份悲痛深埋心底。


    此刻,麵對長江,李明極目遠望,滾滾江水裹挾著磅礴氣勢奔騰東去,似有無盡的力量在其中湧動。


    他深吸一口氣,抖擻精神,迅速組織人手征集船隻,安排軍隊、工匠及家屬有序渡江。由於隊伍龐大,渡江過程持續了數日。期間,李明時刻關注著眾人的安危,確保渡江行動平穩進行。


    終於,在崇禎八年7月28日,這支總計7萬多人的隊伍,包括多人的部隊、7000多人工匠以及近5萬家屬,成功抵達長江南岸的武昌城外。


    遠遠望去,隻見武昌城城門處一行人緩緩而來。為首的正是楚王朱華奎,身旁跟著湖廣巡撫王夢尹、武昌知府陳啟元以及鎮守參將趙弘武等一眾官員將領。


    待錢守庸、李明等人走近,朱華奎率先拱手行禮,滿臉笑意道:“錢督師一路辛勞,本王與諸位大人特來迎接,恭迎督師及各位將軍入駐武昌。”


    錢守庸趕忙還禮,恭敬說道:“殿下客氣了,守庸此番前來,還望殿下及各位大人多多支持,一同為朝廷分憂,保這一方安寧。”


    王夢尹接著說道:“錢督師威名遠揚,此次能來武昌,實乃我湖廣之幸,往後還望督師不吝賜教。”


    陳啟元也笑著附和:“是啊,督師一路鞍馬勞頓,武昌城已備好薄酒,為督師與各位大人接風洗塵。”


    趙弘武抱拳行禮:“久聞督師與李將軍用兵如神,往後還得多向二位大人討教兵法戰事。”


    一陣寒暄過後,眾人一同朝著城內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成餓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魔王康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魔王康康並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