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閉上眼睛,苦笑一聲。
“是啊。”
“我這一生,從未滿足過。”
“我原本隻是一介寒門,家徒四壁,連吃飽都是奢望。”
“驟然發跡,身登高位,我本該知足常樂,養好女兒,以告慰亡妻在天之靈。”
“可我卻一門心思,要繼續往上爬,往更高的位置上爬。”
“我要入內閣、做宰輔,成為侍讀翰林,再成大學士!”
“我連位置都想好了,我要做體仁閣大學士。”
“可一朝黃粱夢醒,我女兒已然撒手人寰,因我而死。”
“後悔,悔不當初!”
他老淚縱橫,哭到在地。
溫山連連搖頭:“事到臨頭懊悔遲。你早幹嘛去了?”
一幫人正在鬧哄哄,突然聽到一聲斷喝。
“太後懿旨到!”
眾人茫然迴頭:“???”
太後,懿旨?
怎麽太後也來湊熱鬧?還嫌滁州不夠亂?
隻見一部八抬大轎,裹挾才氣,淩空而來。
周圍前唿後擁,是上千護衛的大唐千牛衛,浩浩蕩蕩,氣勢非凡。
禮部尚書(非金陵禮部,而是正牌大唐禮部)唐文濤,一身紅袍,喜氣洋洋下了轎子。
林如海、溫山、田洪鳳、陳煒等麵麵相覷,不明白唐文濤來此地作甚?
從任何方麵,唐文濤都比溫山的品級還高。
溫山是正二品大員,大唐文院副院長,但唐文濤雖然也是正二品大員,卻是大唐禮部尚書。
能坐上禮部尚書之位,等於一隻腳邁入內閣,拜為內閣大學士隻是時間問題。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禮部職責,也比隻負責科舉考試的文院更全麵、更重要。它全麵負責文事,更負責祭祀、外\/交、禮儀等國之大事,連文院理論上都是禮部管轄範圍。
能入內閣、官居一品者,禮部尚書第一,吏部尚書第二,兵部尚書第三,其次才輪到文院院長、國子監祭酒等二品官員。
皇上能派出溫山宣旨,但太後卻派出唐文濤宣旨,顯示太後在朝中掌控力比皇帝更高一籌。
唐文濤龍行虎步,目不斜視,手拿旨意,走向杜預,含笑道:“杜預,大喜了,還不接旨?”
他展開懿旨,喜形於色,聲情並茂讀道:“哀家欣聞滁州士子杜預,品行端方,學識淵博,連中四元,正大重厚,為國為民,斬妖除魔,經緯詳明,懷才抱賢,堪為國之棟梁,不勝欣喜愛重。琅琊王家之女王異,溫柔嫻熟,文靜淑雅,德言容工。二人良緣天作,今懿旨賜婚。賜金萬兩,賜皇家宅邸,賜冊賜服。令禮部尚書唐文濤為證婚欽差,代哀家觀禮,主持賜婚。”
全場,麵麵相覷。
這是鬧哪樣?
皇帝剛剛賜婚杜預與林星河成婚,太後又賜婚杜預與琅琊王家王異成婚?
杜預這是突然變成大唐香餑餑,皇帝太後都要爭搶的節奏?
田洪鳳、溫山、陳煒等大官都懵逼,他們宦海沉浮半生,但太後皇帝同時給一人賜婚,聖旨懿旨打架,這種事情還從未見過。
問題是,該遵照聖旨還是懿旨啊?
滁州百姓可不管這些,轟然樂了,人聲鼎沸,議論紛紛。
“哈哈,這下熱鬧了!”
“皇上剛賜婚杜預,太後也來賜婚?”
“這才說明,咱杜解元是何等炙手可熱?朝廷眼中香餑餑!各方勢力都要拉攏!”
“我隻聽說榜下捉婿,各大家族權貴,會在龍門榜發布後,按圖索驥,按照榜上有名的士子去捉來成親,從沒聽說過聖旨懿旨捉婿的?”
“這陣仗,太大了,活久見。”
“嘻嘻,之前林如海還嘲諷杜解元,說他是癩蛤蟆,休想奢望吃天鵝肉,結果呢?話音未落,皇上、太後爭先恐後來搶著賜婚,不知道打腫了誰的臉?打了誰的眼?”
“我,林如海,這雙眼睛見過太多···哈哈哈!”
看著眼前這一幕,田洪鳳、陳煒強憋著笑,腮幫子都鼓起來了。
我們是專業的,不會笑,除非···
遠處,躲藏起來的賈玉,羨慕妒忌恨,眼紅無比。
“可惡,著實可惡啊。”
“為什麽太後、皇帝都要搶著給此人賜婚?而不是我?”
“我乃是堂堂國公爺嫡孫,名門之後,未來自動襲承榮國公之位,八大柱國之一。”
“這名不見經傳的泥腿子,聲勢、恩寵、名望,豈能超過我?”
賈玉心態崩了。
比他心態更崩的,是林如海。
聖旨、懿旨,一波\/波到來,林如海當場石化···
他嫌棄萬分、棄若蔽履、要踩在腳下,寧可讓女兒自殺都不肯下嫁的窮小子杜預,卻一躍成為了皇帝太後都爭搶、炙手可熱的大紅人?
他前一秒還在斬釘截鐵,貶低杜預,大罵杜預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後一秒卻被啪啪打臉,臉被打腫,甚至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後悔,他現在就是後悔!
如果他沒有說出這番話,沒有撕毀婚約,沒有強拆婚姻,沒有逼女兒自殺,現在該多好?
他簡直不敢想象,那樣自己現在該多幸福?
聖旨賜婚!
這是多大的體麵?又是多大的恩寵?
大唐臣子千千萬,唯獨我林如海的女兒,被皇帝第一個賜婚,這份體麵尊榮連正牌公主都沒有撈到。
以後,誰還敢看不起我林如海?嫌棄出身低微?
更可氣的,是一直不對付的太後,也看重了杜預!
這才是最讓林如海恐懼、跺腳、懊惱的。
他過去以為,杜預在大唐是兔子尾巴、長不了,最大的依據就是杜預疑似幹\/死王倫,弄死王導,徹底得罪琅琊王家,與王太後、王皇後不共戴天之仇,早晚必被弄死。
他不想女兒嫁杜預,也是明哲保身之舉——他可不想得罪權勢滔天的當朝太後、皇後和王家。
誰想到?
杜預才華太衝了,連太後、皇後都為之改變\/態度!
王倫之死,不提了。
王導之死,了賬了!
如此大手筆,如此大氣魄,王侄不愧是控製大唐二十多年的女強人、垂簾聽政大權在握的太後。
一看情況不對,馬上調整態度,甚至可以按下家族仇恨,殺伐決斷、舍得分明,這才是極其高明的政\/治家。
這讓林如海徹底傻眼、如墜雲霧。
連太後都180度改變了態度,自己卻傻乎乎頑固堅持打壓杜預,這不是蠢是什麽?
如果他沒有撕毀婚約,還依舊是杜預的嶽父,女兒是杜預愛妻,他林如海如今多風光?
林如海癱軟在地,噗通跪倒,祥林嫂般神經質喃喃自語:“我真傻,真的···”
而聽著賜婚的懿旨,女扮男裝的王異,也瞬間嬌靨羞紅,滿臉通紅。
她難得嬌羞,臉頰上閃過兩抹紅雲,將頭別了過去,又沒忍住偷眼看杜預。
想不到,王異自己都沒想到,太後姑姑竟然真的將自己賜婚給杜預?
琅琊王家的仇,說放下就放下了?
要殺死的仇人杜預,說變夫婿就變了?
王異芳心砰砰直跳。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嘴上答應殺杜預,但實際內心卻萬般抗拒。
一旦得到太後的旨意,她渾身輕鬆,猶如放下萬鈞重擔,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起來。
更不要提,太後真的讓她美夢成真,要與杜預喜結連理?
還讓禮部尚書來主持、證婚、觀禮?
這不是板上釘釘了?
王異羞地都不敢看杜預。
旁邊士族子弟,還在奇怪:“王公子,你怎麽了?”
“那姓杜的竟能迎娶王異小姐,真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豈有此理,豈能如此?”
“琅琊王家乃我士族魁首,怎麽能與寒門通婚?嫡女下嫁寒門秀才?”
王異冷哼一聲,狠狠瞪了這些人一眼。
這些人莫名其妙,不明白自己哪裏得罪了王陽公子?
唐文濤宣讀懿旨完畢,一如溫山般笑眯眯拉起杜預:“恭喜杜預。我在路上,聽說你還中了解元,所謂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你獨占其二,可謂人生得意,雙喜臨門,還不趕快謝恩啊?”
杜預卻默然搖頭,看這懷裏毫無反應的林星河。
唐文濤這才察覺,氣氛不太對,又轉頭看到溫山、田洪鳳等人苦笑連連:“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溫山尷尬咳嗽一聲:“唐兄,我有言在先,我可先來的。凡事都要講個先來後到。我這聖旨先到,你懿旨要不先放一放?我先賜婚杜預與林星河結婚先?”
唐文濤這才看到溫山手中的聖旨,眼中一轉,搖頭道:“不行。本朝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皇上聖旨固然大,但也大不過太後懿旨。這事,我不能答應。一定要讓杜預與王異完婚!”
“什麽?”
溫山大胖子,臉上肉山顫動:“杜預定要迎娶林星河!我代表陛下!”
“不對。他要迎娶王異!”
唐文濤聲高八度,扯著嗓子反駁:“我代表太後!”
“我先來的。誰讓你遲到了?”
“溫山,你存心吵架是不是?”
滁州百姓看著兩位堂堂欽差大臣竟然為杜預應該迎娶誰,當眾吵起來了!
兩個欽差大臣的隨從,也爭吵起來。
“你們閃一邊去。我們先來傳旨的。”
“不對,我們先出發的。”
“是啊。”
“我這一生,從未滿足過。”
“我原本隻是一介寒門,家徒四壁,連吃飽都是奢望。”
“驟然發跡,身登高位,我本該知足常樂,養好女兒,以告慰亡妻在天之靈。”
“可我卻一門心思,要繼續往上爬,往更高的位置上爬。”
“我要入內閣、做宰輔,成為侍讀翰林,再成大學士!”
“我連位置都想好了,我要做體仁閣大學士。”
“可一朝黃粱夢醒,我女兒已然撒手人寰,因我而死。”
“後悔,悔不當初!”
他老淚縱橫,哭到在地。
溫山連連搖頭:“事到臨頭懊悔遲。你早幹嘛去了?”
一幫人正在鬧哄哄,突然聽到一聲斷喝。
“太後懿旨到!”
眾人茫然迴頭:“???”
太後,懿旨?
怎麽太後也來湊熱鬧?還嫌滁州不夠亂?
隻見一部八抬大轎,裹挾才氣,淩空而來。
周圍前唿後擁,是上千護衛的大唐千牛衛,浩浩蕩蕩,氣勢非凡。
禮部尚書(非金陵禮部,而是正牌大唐禮部)唐文濤,一身紅袍,喜氣洋洋下了轎子。
林如海、溫山、田洪鳳、陳煒等麵麵相覷,不明白唐文濤來此地作甚?
從任何方麵,唐文濤都比溫山的品級還高。
溫山是正二品大員,大唐文院副院長,但唐文濤雖然也是正二品大員,卻是大唐禮部尚書。
能坐上禮部尚書之位,等於一隻腳邁入內閣,拜為內閣大學士隻是時間問題。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禮部職責,也比隻負責科舉考試的文院更全麵、更重要。它全麵負責文事,更負責祭祀、外\/交、禮儀等國之大事,連文院理論上都是禮部管轄範圍。
能入內閣、官居一品者,禮部尚書第一,吏部尚書第二,兵部尚書第三,其次才輪到文院院長、國子監祭酒等二品官員。
皇上能派出溫山宣旨,但太後卻派出唐文濤宣旨,顯示太後在朝中掌控力比皇帝更高一籌。
唐文濤龍行虎步,目不斜視,手拿旨意,走向杜預,含笑道:“杜預,大喜了,還不接旨?”
他展開懿旨,喜形於色,聲情並茂讀道:“哀家欣聞滁州士子杜預,品行端方,學識淵博,連中四元,正大重厚,為國為民,斬妖除魔,經緯詳明,懷才抱賢,堪為國之棟梁,不勝欣喜愛重。琅琊王家之女王異,溫柔嫻熟,文靜淑雅,德言容工。二人良緣天作,今懿旨賜婚。賜金萬兩,賜皇家宅邸,賜冊賜服。令禮部尚書唐文濤為證婚欽差,代哀家觀禮,主持賜婚。”
全場,麵麵相覷。
這是鬧哪樣?
皇帝剛剛賜婚杜預與林星河成婚,太後又賜婚杜預與琅琊王家王異成婚?
杜預這是突然變成大唐香餑餑,皇帝太後都要爭搶的節奏?
田洪鳳、溫山、陳煒等大官都懵逼,他們宦海沉浮半生,但太後皇帝同時給一人賜婚,聖旨懿旨打架,這種事情還從未見過。
問題是,該遵照聖旨還是懿旨啊?
滁州百姓可不管這些,轟然樂了,人聲鼎沸,議論紛紛。
“哈哈,這下熱鬧了!”
“皇上剛賜婚杜預,太後也來賜婚?”
“這才說明,咱杜解元是何等炙手可熱?朝廷眼中香餑餑!各方勢力都要拉攏!”
“我隻聽說榜下捉婿,各大家族權貴,會在龍門榜發布後,按圖索驥,按照榜上有名的士子去捉來成親,從沒聽說過聖旨懿旨捉婿的?”
“這陣仗,太大了,活久見。”
“嘻嘻,之前林如海還嘲諷杜解元,說他是癩蛤蟆,休想奢望吃天鵝肉,結果呢?話音未落,皇上、太後爭先恐後來搶著賜婚,不知道打腫了誰的臉?打了誰的眼?”
“我,林如海,這雙眼睛見過太多···哈哈哈!”
看著眼前這一幕,田洪鳳、陳煒強憋著笑,腮幫子都鼓起來了。
我們是專業的,不會笑,除非···
遠處,躲藏起來的賈玉,羨慕妒忌恨,眼紅無比。
“可惡,著實可惡啊。”
“為什麽太後、皇帝都要搶著給此人賜婚?而不是我?”
“我乃是堂堂國公爺嫡孫,名門之後,未來自動襲承榮國公之位,八大柱國之一。”
“這名不見經傳的泥腿子,聲勢、恩寵、名望,豈能超過我?”
賈玉心態崩了。
比他心態更崩的,是林如海。
聖旨、懿旨,一波\/波到來,林如海當場石化···
他嫌棄萬分、棄若蔽履、要踩在腳下,寧可讓女兒自殺都不肯下嫁的窮小子杜預,卻一躍成為了皇帝太後都爭搶、炙手可熱的大紅人?
他前一秒還在斬釘截鐵,貶低杜預,大罵杜預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後一秒卻被啪啪打臉,臉被打腫,甚至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後悔,他現在就是後悔!
如果他沒有說出這番話,沒有撕毀婚約,沒有強拆婚姻,沒有逼女兒自殺,現在該多好?
他簡直不敢想象,那樣自己現在該多幸福?
聖旨賜婚!
這是多大的體麵?又是多大的恩寵?
大唐臣子千千萬,唯獨我林如海的女兒,被皇帝第一個賜婚,這份體麵尊榮連正牌公主都沒有撈到。
以後,誰還敢看不起我林如海?嫌棄出身低微?
更可氣的,是一直不對付的太後,也看重了杜預!
這才是最讓林如海恐懼、跺腳、懊惱的。
他過去以為,杜預在大唐是兔子尾巴、長不了,最大的依據就是杜預疑似幹\/死王倫,弄死王導,徹底得罪琅琊王家,與王太後、王皇後不共戴天之仇,早晚必被弄死。
他不想女兒嫁杜預,也是明哲保身之舉——他可不想得罪權勢滔天的當朝太後、皇後和王家。
誰想到?
杜預才華太衝了,連太後、皇後都為之改變\/態度!
王倫之死,不提了。
王導之死,了賬了!
如此大手筆,如此大氣魄,王侄不愧是控製大唐二十多年的女強人、垂簾聽政大權在握的太後。
一看情況不對,馬上調整態度,甚至可以按下家族仇恨,殺伐決斷、舍得分明,這才是極其高明的政\/治家。
這讓林如海徹底傻眼、如墜雲霧。
連太後都180度改變了態度,自己卻傻乎乎頑固堅持打壓杜預,這不是蠢是什麽?
如果他沒有撕毀婚約,還依舊是杜預的嶽父,女兒是杜預愛妻,他林如海如今多風光?
林如海癱軟在地,噗通跪倒,祥林嫂般神經質喃喃自語:“我真傻,真的···”
而聽著賜婚的懿旨,女扮男裝的王異,也瞬間嬌靨羞紅,滿臉通紅。
她難得嬌羞,臉頰上閃過兩抹紅雲,將頭別了過去,又沒忍住偷眼看杜預。
想不到,王異自己都沒想到,太後姑姑竟然真的將自己賜婚給杜預?
琅琊王家的仇,說放下就放下了?
要殺死的仇人杜預,說變夫婿就變了?
王異芳心砰砰直跳。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嘴上答應殺杜預,但實際內心卻萬般抗拒。
一旦得到太後的旨意,她渾身輕鬆,猶如放下萬鈞重擔,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起來。
更不要提,太後真的讓她美夢成真,要與杜預喜結連理?
還讓禮部尚書來主持、證婚、觀禮?
這不是板上釘釘了?
王異羞地都不敢看杜預。
旁邊士族子弟,還在奇怪:“王公子,你怎麽了?”
“那姓杜的竟能迎娶王異小姐,真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豈有此理,豈能如此?”
“琅琊王家乃我士族魁首,怎麽能與寒門通婚?嫡女下嫁寒門秀才?”
王異冷哼一聲,狠狠瞪了這些人一眼。
這些人莫名其妙,不明白自己哪裏得罪了王陽公子?
唐文濤宣讀懿旨完畢,一如溫山般笑眯眯拉起杜預:“恭喜杜預。我在路上,聽說你還中了解元,所謂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你獨占其二,可謂人生得意,雙喜臨門,還不趕快謝恩啊?”
杜預卻默然搖頭,看這懷裏毫無反應的林星河。
唐文濤這才察覺,氣氛不太對,又轉頭看到溫山、田洪鳳等人苦笑連連:“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溫山尷尬咳嗽一聲:“唐兄,我有言在先,我可先來的。凡事都要講個先來後到。我這聖旨先到,你懿旨要不先放一放?我先賜婚杜預與林星河結婚先?”
唐文濤這才看到溫山手中的聖旨,眼中一轉,搖頭道:“不行。本朝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皇上聖旨固然大,但也大不過太後懿旨。這事,我不能答應。一定要讓杜預與王異完婚!”
“什麽?”
溫山大胖子,臉上肉山顫動:“杜預定要迎娶林星河!我代表陛下!”
“不對。他要迎娶王異!”
唐文濤聲高八度,扯著嗓子反駁:“我代表太後!”
“我先來的。誰讓你遲到了?”
“溫山,你存心吵架是不是?”
滁州百姓看著兩位堂堂欽差大臣竟然為杜預應該迎娶誰,當眾吵起來了!
兩個欽差大臣的隨從,也爭吵起來。
“你們閃一邊去。我們先來傳旨的。”
“不對,我們先出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