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莫過於在赤壁之戰,檢閱百萬大軍完畢、誌得意滿的大漢丞相曹操,舳艫千裏,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作了一首“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卻被樂官師勖勸諫說此詩不祥,曹操勃然大怒,反而將師勖斬首,但果然隨後就被東吳大都督周公瑾火燒赤壁,百萬大軍灰飛煙滅。
從那,人們更加篤信烏鴉半夜啼鳴,乃不祥之兆。
更有嚴寒之霜,滿天而落,空氣極冷,滴水成冰!
寒山寺之上,驟然受到三重打擊。
月落,烏啼,霜滿天。
如果說雙方在戰場上對陣,原本寒山寺一眾佛僧,擁有絕對的自信,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優勢,勝券在握,如今卻惴惴不安起來。
月光消失,意味著他們看不清戰場,無法判斷杜預的位置和行動。
烏啼,意味著不祥之兆,即將降臨在寒山寺。
霜滿天,意味著冰凍三尺,滴水成冰,哪怕在寒山寺寬厚的城牆上,僧兵也被凍得瑟瑟發抖、手腳冰涼。
“好,好詩啊!”
薛濤卻脫口而出,滿眼都是迷妹、崇拜小星星,稱讚道:“光是這開頭,就勝過人間無數。滿懷愁緒,殘月銜山、烏鴉悲啼,滿目寒霜,灑遍江天,何等迷茫、淒清、寂寥?”
杜預一開口,越國山川河流、城鎮村落,已響徹傳遍!
詩成鎮國!
開頭第一句,杜預已詩成鎮國。
貫休渾身僵直、目光呆滯。
他狀態大佳,能作出【獻錢尚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這等千古佳句,原本得意的很,覺得自己無愧詩僧美名,必然能力壓詩仙,讓杜預黯然失色。
誰知,杜預仿佛文思泉湧,鎮國詩好像不要錢一般(杜預:本來就不要錢),突突突瘋狂往外冒,給可憐的貫休徹底整不會了。
這是什麽情況?
為何杜預狀態這麽好,第一句就詩成鎮國?
他到底想幹什麽?
殘月已給貫休一絲莫名的預示,更兼烏鴉悲鳴的不祥之兆,滿天飛霜又怎能不令詩僧一陣陣心寒?
法海也心驚膽戰。
他吃杜預詩詞虧已經太多了,都被杜預打出心理陰影了,忍不住道:“不如,我們主動出擊?擊殺杜預?”
貫休猶豫片刻,搖頭道:“不可!或許這正是那小賊的引蛇出洞之計,以詩詞才氣逼著我們出城。我寒山寺有佛門第一鍾這等鎮國之寶護持,萬無一失,還是穩守為上。”
法海看了一眼空中的阿羅漢們,點點頭。
杜預淡淡道:“江楓漁火對愁眠。”
人們驚訝望去,經霜後鮮紅似火的楓葉,與漁船上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霜天夜晚呈現出一種朦朧美,給這幅秋江月夜圖平添幾分悅目賞心的風姿,繪景已達到美得無瑕的境界。
整個越國,人人都如癡如醉。
“美,太美了。”
“我寒山,有這麽美嗎?”
“這是誰在作詩?為何意境如此悠遠?”
“我這輩子都沒聽過如此美不勝收的詩。”
“杜預,是大唐詩仙杜預啊。”
杜預一個“愁”字,如若無形無質的刀,殺人誅心,將寒山寺上萬僧眾的心,狠狠斬了一刀!
一個“愁”字!
秋風秋雨愁殺人!
此時已經是秋天,萬物肅殺,冰寒刺骨,即使麵對美景,僧眾們卻沒有半點的歡樂,愁得輾轉反側。
俗話說天黑怕鬼,他們心中的“鬼”是什麽?
一幕幕,一迴迴,迴蕩在這些原本篤信佛祖、不畏鬼神的僧眾心中。
屍山血海!
流血漂櫓!
佛像毀滅!
佛寺燃燒!
他們也成為了殉葬、陪葬的犧牲品,倒在血泊之中。
人非聖賢,誰能不怕死?
哪怕天空有金身阿羅漢,腳下是金城湯池的寒山寺,這些僧眾心中也猶如漫天飛霜、冰寒刺骨,各個腳下發軟,心中發怵,戰戰兢兢,各懷鬼胎。
寒山寺僧眾戰意,在瘋狂下降。
恐懼感,在飛快上升。
杜預隻是短短兩句詩,竟然將金山寺僧眾堅不可摧的篤信和戰意,直接摧毀,打擊地全麵崩潰。
僧眾鬱結難抒,畏懼烏啼,心煩意亂。
夜空中,寒風刺骨,玉屑般的飛霜,讓他們倍感“不妙”、心寒、意亂心煩,陣腳大亂。
僧眾們議論紛紛。
“這,此人到底何人?”
“是,是大唐詩仙杜預啊。”
“他幹嘛要與我佛門過不去?”
“不知道,應該是我佛門法海方丈,之前攻擊過他。聽說此人伶牙俐齒、詞能殺人、詩能破軍,橫掃我佛門江南四百八十寺,滌蕩了數萬師兄弟,連佛門江南根基都動搖了。”
“啊?這麽可怕?我們怎麽不知道?”
“真的很可怕啊。你沒看法海、貫休兩位方丈,都如臨大敵?”
寒山寺,已然被風雪覆蓋、寒風包裹。
連空中金身阿羅漢,都察覺到情形不對,齊聲口宣佛號,念誦大乘妙法蓮華經。
貫休、法海也如夢方醒,咬牙切齒,念誦大乘妙法蓮華經。
佛經一響,人心浮動才得到遏製。
僧眾才從杜預“秋風秋雨愁殺人”詩詞才氣中掙脫出來,勉強站穩腳跟,但眼神畏懼,依舊戰戰兢兢。
貫休咆哮道:“杜預,你有本事休要囉嗦?敢衝殺上來,與我大戰三百合否?”
杜預微微笑道:“貫休大師,莫要心急。待我念完這首詩。”
他站在自己烏篷船上,一笑指天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夜,靜得可怕,靜得令人恐懼。
半晌。
什麽也沒有發生。
“噓··”
法海長出一口氣,摸著自己怦怦直跳小心髒。
他剛才都出了一身冷汗,唯恐杜預詩詞才氣,又搞出什麽驚天動地幺蛾子。
好在,這次看起來失敗了。
貫休與他慶幸相視一笑。
也是,寒山寺畢竟有【佛門第一鍾】至寶坐鎮,豈是杜預詩詞才氣,能隨便撼動的?
“哈哈,杜預,你詩詞這次失敗了。也不過如此!”
貫休高聲怒喝,聲音在寒冷的夜裏悠遠傳開。
姑蘇城,越國全境十來個州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杜預笑了笑:“我這首【楓橋夜泊】,失敗了?何以見得?”
“你一首詩做完,什麽也沒發生,還不是失敗了?”
貫休嘴角高高翹起,一臉傲然。
杜預歎道:“時候未到,你等一等。”
貫休冷笑不止。
突然,隻聽得寒山寺十二座鍾樓,突然鍾聲齊刷刷大作!
“咚,咚,咚!”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在杜預的詩詞命令下,寒山寺原本防禦無敵、佛門至寶十二金鍾,竟然同一時間鍾聲大作。
而這些鍾聲,同頻共振,形成了可怕的震動波。
佛門第一鍾,乃是采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佛陀現世,菩薩讚歌,天女獻花,堪稱神跡的佛門至寶。
這至寶,原本是用來對付入侵之敵,守護寒山寺,永遠成為佛門深入聖元大陸橋頭堡的一大妙手。
但。
在杜預詩詞才氣之下,此寶竟然不受寒山寺方丈貫休控製,反而變成了杜預的幫兇,在寒山寺上空鍾聲大作,震耳欲聾。
貫休臉色震驚,雙手結印,連連催動法印:“怎麽搞的?停下來!快停下來啊!”
法海低吼道:“貫休師弟,佛門第一鍾怎麽不聽你的了?快,讓它停下。”
他一邊怒吼著,從耳鼻喉眼中一邊鮮血狂湧、小蛇般噴出。
十二金鍾,每個時辰隻有一個響,寒山寺僧眾習以為常,也不覺得如此厲害。
但十二金鍾,一起作響,又該如何?
那當真是毀天滅地、震耳欲聾、連腦漿都給你搖勻了!
兩人都是方丈級修為,都如此狼狽,普通僧眾慘狀可想而知。
到處都是慘叫著,滿地打滾、亂滾亂爬的僧眾。
他們一個個猶如音波地獄中的鬼,在地上狂哭、亂爬,卻禁不住十二座金鍾齊鳴的震動,耳膜破裂,血管破碎,七竅流血,爬不到多遠就慘死在地上,屍骨還在地上狠狠抽搐。
寒山寺,一瞬間陷入了滅亡邊緣、悲慘境地。
別說寒山寺,就算姑蘇城都鍾聲如雷、洪鍾大呂,將居民震得五內俱焚,身體中筋骨皮肉都隨著一起顫抖起來。
誰能想到,寒山寺固若金湯,卻被杜預一首【楓橋夜泊】,詩成鎮國,直接從內部毀滅?
原本守護神的十二金鍾,卻一眨眼變成了毀滅寒山寺的罪魁禍首。
這真應了那句話——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貫休捂著耳朵大叫:“快,快讓這些鍾停下!別再響了!”
僧人們七手八腳,衝向鍾樓,試圖安撫這些嗡嗡作響的鍾,讓他們安靜下來。
可惜事與願違。
十二座金鍾,佛門第一鍾,齊刷刷震顫起來,左右搖晃,衝天而起。
每一座鍾,都有十萬斤重!
十萬斤,換算成現代重量,便是50噸重!
50噸巨鍾竟然劇烈搖晃、前後搖曳、狠狠衝撞。
從那,人們更加篤信烏鴉半夜啼鳴,乃不祥之兆。
更有嚴寒之霜,滿天而落,空氣極冷,滴水成冰!
寒山寺之上,驟然受到三重打擊。
月落,烏啼,霜滿天。
如果說雙方在戰場上對陣,原本寒山寺一眾佛僧,擁有絕對的自信,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優勢,勝券在握,如今卻惴惴不安起來。
月光消失,意味著他們看不清戰場,無法判斷杜預的位置和行動。
烏啼,意味著不祥之兆,即將降臨在寒山寺。
霜滿天,意味著冰凍三尺,滴水成冰,哪怕在寒山寺寬厚的城牆上,僧兵也被凍得瑟瑟發抖、手腳冰涼。
“好,好詩啊!”
薛濤卻脫口而出,滿眼都是迷妹、崇拜小星星,稱讚道:“光是這開頭,就勝過人間無數。滿懷愁緒,殘月銜山、烏鴉悲啼,滿目寒霜,灑遍江天,何等迷茫、淒清、寂寥?”
杜預一開口,越國山川河流、城鎮村落,已響徹傳遍!
詩成鎮國!
開頭第一句,杜預已詩成鎮國。
貫休渾身僵直、目光呆滯。
他狀態大佳,能作出【獻錢尚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這等千古佳句,原本得意的很,覺得自己無愧詩僧美名,必然能力壓詩仙,讓杜預黯然失色。
誰知,杜預仿佛文思泉湧,鎮國詩好像不要錢一般(杜預:本來就不要錢),突突突瘋狂往外冒,給可憐的貫休徹底整不會了。
這是什麽情況?
為何杜預狀態這麽好,第一句就詩成鎮國?
他到底想幹什麽?
殘月已給貫休一絲莫名的預示,更兼烏鴉悲鳴的不祥之兆,滿天飛霜又怎能不令詩僧一陣陣心寒?
法海也心驚膽戰。
他吃杜預詩詞虧已經太多了,都被杜預打出心理陰影了,忍不住道:“不如,我們主動出擊?擊殺杜預?”
貫休猶豫片刻,搖頭道:“不可!或許這正是那小賊的引蛇出洞之計,以詩詞才氣逼著我們出城。我寒山寺有佛門第一鍾這等鎮國之寶護持,萬無一失,還是穩守為上。”
法海看了一眼空中的阿羅漢們,點點頭。
杜預淡淡道:“江楓漁火對愁眠。”
人們驚訝望去,經霜後鮮紅似火的楓葉,與漁船上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霜天夜晚呈現出一種朦朧美,給這幅秋江月夜圖平添幾分悅目賞心的風姿,繪景已達到美得無瑕的境界。
整個越國,人人都如癡如醉。
“美,太美了。”
“我寒山,有這麽美嗎?”
“這是誰在作詩?為何意境如此悠遠?”
“我這輩子都沒聽過如此美不勝收的詩。”
“杜預,是大唐詩仙杜預啊。”
杜預一個“愁”字,如若無形無質的刀,殺人誅心,將寒山寺上萬僧眾的心,狠狠斬了一刀!
一個“愁”字!
秋風秋雨愁殺人!
此時已經是秋天,萬物肅殺,冰寒刺骨,即使麵對美景,僧眾們卻沒有半點的歡樂,愁得輾轉反側。
俗話說天黑怕鬼,他們心中的“鬼”是什麽?
一幕幕,一迴迴,迴蕩在這些原本篤信佛祖、不畏鬼神的僧眾心中。
屍山血海!
流血漂櫓!
佛像毀滅!
佛寺燃燒!
他們也成為了殉葬、陪葬的犧牲品,倒在血泊之中。
人非聖賢,誰能不怕死?
哪怕天空有金身阿羅漢,腳下是金城湯池的寒山寺,這些僧眾心中也猶如漫天飛霜、冰寒刺骨,各個腳下發軟,心中發怵,戰戰兢兢,各懷鬼胎。
寒山寺僧眾戰意,在瘋狂下降。
恐懼感,在飛快上升。
杜預隻是短短兩句詩,竟然將金山寺僧眾堅不可摧的篤信和戰意,直接摧毀,打擊地全麵崩潰。
僧眾鬱結難抒,畏懼烏啼,心煩意亂。
夜空中,寒風刺骨,玉屑般的飛霜,讓他們倍感“不妙”、心寒、意亂心煩,陣腳大亂。
僧眾們議論紛紛。
“這,此人到底何人?”
“是,是大唐詩仙杜預啊。”
“他幹嘛要與我佛門過不去?”
“不知道,應該是我佛門法海方丈,之前攻擊過他。聽說此人伶牙俐齒、詞能殺人、詩能破軍,橫掃我佛門江南四百八十寺,滌蕩了數萬師兄弟,連佛門江南根基都動搖了。”
“啊?這麽可怕?我們怎麽不知道?”
“真的很可怕啊。你沒看法海、貫休兩位方丈,都如臨大敵?”
寒山寺,已然被風雪覆蓋、寒風包裹。
連空中金身阿羅漢,都察覺到情形不對,齊聲口宣佛號,念誦大乘妙法蓮華經。
貫休、法海也如夢方醒,咬牙切齒,念誦大乘妙法蓮華經。
佛經一響,人心浮動才得到遏製。
僧眾才從杜預“秋風秋雨愁殺人”詩詞才氣中掙脫出來,勉強站穩腳跟,但眼神畏懼,依舊戰戰兢兢。
貫休咆哮道:“杜預,你有本事休要囉嗦?敢衝殺上來,與我大戰三百合否?”
杜預微微笑道:“貫休大師,莫要心急。待我念完這首詩。”
他站在自己烏篷船上,一笑指天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夜,靜得可怕,靜得令人恐懼。
半晌。
什麽也沒有發生。
“噓··”
法海長出一口氣,摸著自己怦怦直跳小心髒。
他剛才都出了一身冷汗,唯恐杜預詩詞才氣,又搞出什麽驚天動地幺蛾子。
好在,這次看起來失敗了。
貫休與他慶幸相視一笑。
也是,寒山寺畢竟有【佛門第一鍾】至寶坐鎮,豈是杜預詩詞才氣,能隨便撼動的?
“哈哈,杜預,你詩詞這次失敗了。也不過如此!”
貫休高聲怒喝,聲音在寒冷的夜裏悠遠傳開。
姑蘇城,越國全境十來個州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杜預笑了笑:“我這首【楓橋夜泊】,失敗了?何以見得?”
“你一首詩做完,什麽也沒發生,還不是失敗了?”
貫休嘴角高高翹起,一臉傲然。
杜預歎道:“時候未到,你等一等。”
貫休冷笑不止。
突然,隻聽得寒山寺十二座鍾樓,突然鍾聲齊刷刷大作!
“咚,咚,咚!”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在杜預的詩詞命令下,寒山寺原本防禦無敵、佛門至寶十二金鍾,竟然同一時間鍾聲大作。
而這些鍾聲,同頻共振,形成了可怕的震動波。
佛門第一鍾,乃是采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佛陀現世,菩薩讚歌,天女獻花,堪稱神跡的佛門至寶。
這至寶,原本是用來對付入侵之敵,守護寒山寺,永遠成為佛門深入聖元大陸橋頭堡的一大妙手。
但。
在杜預詩詞才氣之下,此寶竟然不受寒山寺方丈貫休控製,反而變成了杜預的幫兇,在寒山寺上空鍾聲大作,震耳欲聾。
貫休臉色震驚,雙手結印,連連催動法印:“怎麽搞的?停下來!快停下來啊!”
法海低吼道:“貫休師弟,佛門第一鍾怎麽不聽你的了?快,讓它停下。”
他一邊怒吼著,從耳鼻喉眼中一邊鮮血狂湧、小蛇般噴出。
十二金鍾,每個時辰隻有一個響,寒山寺僧眾習以為常,也不覺得如此厲害。
但十二金鍾,一起作響,又該如何?
那當真是毀天滅地、震耳欲聾、連腦漿都給你搖勻了!
兩人都是方丈級修為,都如此狼狽,普通僧眾慘狀可想而知。
到處都是慘叫著,滿地打滾、亂滾亂爬的僧眾。
他們一個個猶如音波地獄中的鬼,在地上狂哭、亂爬,卻禁不住十二座金鍾齊鳴的震動,耳膜破裂,血管破碎,七竅流血,爬不到多遠就慘死在地上,屍骨還在地上狠狠抽搐。
寒山寺,一瞬間陷入了滅亡邊緣、悲慘境地。
別說寒山寺,就算姑蘇城都鍾聲如雷、洪鍾大呂,將居民震得五內俱焚,身體中筋骨皮肉都隨著一起顫抖起來。
誰能想到,寒山寺固若金湯,卻被杜預一首【楓橋夜泊】,詩成鎮國,直接從內部毀滅?
原本守護神的十二金鍾,卻一眨眼變成了毀滅寒山寺的罪魁禍首。
這真應了那句話——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貫休捂著耳朵大叫:“快,快讓這些鍾停下!別再響了!”
僧人們七手八腳,衝向鍾樓,試圖安撫這些嗡嗡作響的鍾,讓他們安靜下來。
可惜事與願違。
十二座金鍾,佛門第一鍾,齊刷刷震顫起來,左右搖晃,衝天而起。
每一座鍾,都有十萬斤重!
十萬斤,換算成現代重量,便是50噸重!
50噸巨鍾竟然劇烈搖晃、前後搖曳、狠狠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