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倒是真的,隻可惜流淌的方向是從上而下,直奔穀底,傾瀉萬水!


    所謂廬山,根本不存在!


    所謂廬山瀑布,隻是從平地飛流直下,深\/入穀底的一條壯闊河流!


    之前他們苦苦攀爬的廬山,隻是一個巨大而陡峭的盆地。


    眾人深深震撼:“·····”


    書山,給他們製造了幻境和迷霧,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在高山之上,實際在深深的穀底。


    如果不是杜預這首詩,他們將南轅北轍,陷入更深亂圈之中,越陷越深。


    最終,隻有二選一的困境——要麽放棄,要麽死亡。


    項羽都瞠目結舌:“原來,先生是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唯有你站得高、看得遠,而我們都當局者迷?”


    杜預白駒過澗,跳上了穀底最高處,迴頭凝望眾人,停留在禽滑厘臉上少許,搖搖頭微微笑,脫吾帽向君笑,施施然走了。


    禽滑厘氣得發愣,猛然跳上鳶鳥,就騰空而起!


    他直奔杜預消失之處,要故伎重演,再憑借飛禽之功,將杜預找出來,碎屍萬段。


    這世界上,沒有人能輕視墨家之術。


    禽滑厘乃是墨子門下第一得意高徒,更不允許墨家之術被人小覷。


    誰知·····


    他剛剛乘鳶而起,到了空中就聽得一聲聲淒厲嘶鳴!


    破風之聲,驟然而起。


    從更高處襲來。


    耳邊,響徹杜預的詩情:“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一詩句,不光破開了廬山的迷霧,讓一眾秀才能跳出三界,破開當局者迷的困境,更全麵、客觀地觀察環境、思考問題,得出準確結論,但同時也讓外部文獸看清了裏麵的內容、進而入侵!


    所謂迷霧,也是雙刃劍。


    固然浮雲遮望眼,擋住了當局者迷,但也擋住了外部虎視眈眈的兇猛文獸。


    一旦天高雲闊、雲開日出,秀才們固然看清了去路,但也讓外麵的文獸看到了他們。


    文獸,還有空中的飛行文獸!


    所謂槍打出頭鳥。


    站在最高處、飛舞在空中的禽滑厘,自然首當其衝成為了飛行文獸的眼中釘!


    一群頭部尖尖、翼展如蝙的怪鳥,尖喙如槍、利爪鋒銳,展開薄膜般飛翅,足足十丈有餘,鷹隼般向空中禽滑厘發動猛攻。


    禽滑厘嚇出一身冷汗!


    他這才知道,自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書山這麽多年,從未聽說過有人能從空中突破,並非沒有人想到這一點,而是想到這一點的讀書人,都變成了這群空中霸王的腹中肉、盤中餐!


    誰敢翱翔空中,走天空之路,在毫無遮蔽的天空上,都要成為空中文獸的餌食。


    禽滑厘嚇得急忙降落,向山中逃去。


    但那些怪鳥文獸,窮追不舍,猛烈追擊。


    噗!


    一頭怪鳥飛掠而至,將禽滑厘的肩膀啄穿。


    鮮血噴飛。


    血肉模糊。


    哪怕是十大秀才、非攻學院第一人的禽滑厘,也難以抵擋如此恐怖的飛行文獸攻擊。


    他一咬牙,虛空跳落。


    而以才氣操縱,遙控鳶,主動高飛,吸引文獸火力。


    果然,飛行文獸的仇恨高度集中在飛行物體上,看到禽滑厘跳機,便不再攻擊,而將目標聚集在鳶上。


    可憐的鳶,很快被四麵八方俯衝而來的怪鳥撕成碎片。


    禽滑厘摔得七暈八菜,眼前發黑,昏了過去。


    這一下,禽滑厘損失慘重。


    杜預卻逃出生天,奔馳而去。


    項羽在一旁,心有不甘道:“先生何必要點醒這些人?讓他們繼續迷失在廬山中,兜兜轉轉,豈不更好?”


    杜預笑了笑,意味深長道:“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項羽嘀咕道:“你這不是什麽都沒說嗎?”


    他突然猛醒,嚇出一身冷汗。


    誰告訴你,杜預解開的新一層“真麵目”,就是此地的真麵目?


    要知道,這詩句可是杜預自己做的。


    杜預的詩書才氣,成為了一把利刃,破開了整個廬山上空的迷霧。


    說白了,杜預的規則,取代了書山的規矩,成為了此地眾人能看到的情形。


    至於是真是假?亦真亦幻?


    那唯有杜預知道!


    杜預破開了一道迷霧,是否又營造了另一層迷霧?


    想到這裏,項羽突然覺得自己主動示好,靠近杜預,乃是絕頂大聰明!


    他之前的狂傲,一掃而光,變得更加謙虛起來:“先生,你這些東西沉不沉?需要我幫你分擔一點不?嘿嘿,之前說見麵分一半,那是小子無知,跟你開玩笑的。先生你可千萬不要與我黃口小兒一般見識·····”


    杜預瞪了他一眼。


    這小子倒是機靈得緊,懂得見勢不妙,就見風使舵。


    我還是喜歡你桀驁不馴的樣子。


    前麵多傲氣衝天,現在就多卑躬屈膝。


    這就是以後橫行天下、亡秦必楚的西楚霸王?


    哪裏有半點骨氣了?


    項羽幹笑道:“我雖狂,但不蠢。誰強誰弱,我分的清楚。適才我狂傲無知,有眼不識泰山,在先生麵前班門弄斧,先生卻暗中助我一臂之力,如今看到先生前無古人、書山詩成雙鎮國,我哪裏還不知道厲害?”


    “以後,懇請先生教我!”


    “項羽飄零半生,未遇明師,如若先生不棄,我願拜為義父!”


    項羽這小子果然能屈能伸,看到杜預如此神人下凡,居然滾鞍下馬,噗通一聲,跪在杜預麵前,磕了三個響頭。


    杜預直翻白眼。


    這貨,動輒就要認義父?


    讓人聯想起三國時期“嘌呤半升”“滅爸狂人”某布?


    凡是被他拜為義父的,莫不橫死。


    這沒骨氣的東西,真的是日後不肯過江東的西楚霸王?


    不過,也很好理解。


    他畢竟隻是十五六歲毛孩子,少年心性,還沒有日後橫行天下的霸氣。


    “起來吧。什麽義父義父的不吉利。”


    杜預冷哼道:“以後,你就跟在我身邊,當個小班跟。為師說的話,你要往心裏去,不然我就將你逐出門牆!”


    “好嘞!”


    項羽想了想,還是不死心:“既然先生認定義父不吉利,那就····改口叫亞父吧。”


    噗通。


    杜預又差點掉下馬去。


    項羽的亞父,不就是範增嗎?


    亞父範增,輔佐項羽,貌似也沒什麽好下場。


    “我是你老師,不是什麽亞父、義父,再叫爹就打死你!”


    杜預一通狠錘。


    項羽低眉順目,逆來順受,又冒出一句:“那,我就仿效周武王,叫你尚父如何?將來我統一十國,得了天下,你就是我尚父了。”


    杜預直翻白眼。


    這項羽,到底多想要個爹?


    算了,由的他去吧。


    要不是屈原屈子,非要自己來當這熊孩子的老師,還以重獎誘\/惑自己,自己才不會教這混小子呢。


    哼,老子才不是為了屈原的獎勵。


    “隨便你吧。”杜預淡淡道:“你現在想要學習了?”


    “嘿嘿···”


    項羽從地上爬起來,一臉諂媚道:“我現在才知道,我崇尚的萬人敵兵法,在真正的讀書人麵前,也不算什麽。”


    “教練,我想打籃球!啊呸,尚父,我想跟你做詩啊。”


    項羽一臉謙虛,嘿嘿直笑。


    杜預:“·····”


    蒼天啊,大地啊,這是什麽劇情啊?


    西楚霸王項羽看到書山之戰,感到萬人敵兵法沒有前途,改為虛心向學,想學作詩?


    這可太雷人了。


    杜預沒好氣道:“你想學詩可以,但書山中學詩,臨時抱佛腳,我也沒工夫教你。你慢慢跟著我,細細揣摩吧。”


    項羽哪裏是真的要學詩?


    他分明是抱大粗腿!


    跟著杜預,遲早能走出第一重山。


    這才是他拜師認爹的終極目標。


    杜預和項羽騎著各自神駒,突破廬山,一路向東。


    “識得廬山真麵目”後,幻境消失,此地已經是平原,最便於展開馬力。


    杜預的龍駒和項羽的烏騅,在平地上都能日行千裏,根本不是尋常的秀才能追殺地上。


    加上杜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又讓一眾不懷好意的對手、秀才們陷入重圍,兜兜轉轉,走出不來,兩人更是快馬加鞭,將追兵遠遠甩在後麵。


    杜預與項羽,一文一武,可謂強強聯手,一路橫掃如風。


    遇到文獸,他們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很少有文獸能追得上。


    杜預並不戀戰,更不貪財,主打一個隨緣。


    他的目標,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後麵的詩與遠方,山與海的彼岸,有更美的風景、更強的寶物。


    而廬山中,各路才子氣急敗壞。


    “我認出來了!”


    王倫麵容猙獰道:“剛才那人,什麽宋佳霖,他分明就是杜預假扮的!”


    “什麽?”


    眾人石化。


    “杜預?”歐陽斌目光冰寒,猛然一拍額頭:“我怎麽沒認出來?這混蛋,隻有這混蛋才以區區秀才,詩成鎮國啊。他作第一首鎮國詩,我就該認出來的!”


    賈玉也同樣氣急敗壞。


    身為情敵,他與杜預爭奪林星河林妹妹,發誓在書山一見麵,就要將杜預碎屍萬段。


    誰知,杜預卻狡猾的很,竟然偽裝成一個普通秀才。


    在爭奪寶山關鍵時刻,在他們紛紛失敗之餘,杜預卻橫空出世,將關鍵文寶奪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