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何物?”


    杜預皺起眉頭。


    “此物,乃是【元謀令】。我當年隨著太祖起兵時,被封為【十七元謀功臣】,隻要在大唐憑著此物,無論多大罪狀可免死一次。”


    武士彠咬牙。


    杜預皺眉:“武家正需要此物,為何給我?”


    武士彠苦笑:“太後要殺我全家,隻有一枚,就算我能僥幸不死,也會廢為庶人,活著比死了更難受。先生前途遠大,不如贈送給你。”


    他壓低聲音道:“此令在荊州都督府轄區內,見此令如見我,也可無條件調兵。”


    杜預也不客氣,收下【元謀令】。


    他知道武士彠話定有很多水分,但給大家彼此一個台階。


    “我武家,該如何?”武士彠眼巴巴道。


    杜預笑了笑:“我錦囊妙計,早已寫好,依計行事,必然無恙。”


    說完,杜預起身就走,跳下小船。


    武士彠靜靜望著黑暗中,遠去的小舟,沉吟不語。


    武三思殺氣騰騰道:“父親,此人如此無禮,竟然不服拉攏。不能為我所用,應該殺之。孩兒可帶人,假扮成江洋大盜,悄悄尾隨以弓箭射殺。”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雷便化龍。”


    武士彠苦澀道:“他早已看穿,除非我武家不想活了。連皇帝都要征召太後都要阻止的人,豈是我武家能殺的?”


    “隻能希望他錦囊妙計,真能生效,媚娘在宮中能起死迴生。”


    而此時此刻。


    武媚娘被打入冷宮,正在心心念念,仰頭望明月,低頭淚千行。


    鐵窗淚。


    侍女泄氣道:“小姐,那杜預真是害人不淺。”


    “什麽神機妙算?”


    “他說的根本不是那麽迴事。”


    “皇上早就把你給忘了。”


    “咱們要在這冷宮,過一輩子了。”


    武媚娘咬牙道:“錦囊。是時候打開第二個黃色錦囊了。”


    黃色錦囊中,又是一首詩。


    武媚娘看完,驚為天人!


    “這,這是?”


    “杜案首,天下奇才啊!”


    “隻要這首詩,傳到皇帝之手,便一定能讓我起死迴生。”


    “但···”


    武媚娘美眸凝重,滴溜溜轉動:“杜案首說了,此詩發布的時機,一定是太後要殺我,我死到臨頭方可。”


    “可太後至今沒有下詔啊。”


    侍女皺眉:“再說,就算你詩詞寫得再好,我們困在冷宮中,送不到皇帝手中又能如何?”


    “此事,簡單。”


    武媚娘何等機靈,美眸一轉:“明日,你就出首告我!”


    “啊?”


    侍女驚呆了。


    武媚娘森然道:“明日\/你去喊冤,向太後告我怨懟。太後拿到這罪狀,一定會來殺我。”


    侍女垂淚:“小姐,我是武家世代家生子。”


    “我知道。”


    武媚娘決絕道:“不然,我也不會帶你入宮。今晚,你要受皮肉之苦。”


    冷宮中,傳來女子慘叫聲。


    第二天一早,一個消息震動後宮。


    被打入冷宮的武媚娘,身邊侍女突然向大太監出首,告發舊主。


    太後當麵審問此女。


    她告訴太後,武媚娘對太後恨之入骨,天天指天咒罵,詛咒太後不得好死。


    她隻是勸說武媚娘,少說兩句,武媚娘就遷怒與她,將她打得遍體鱗傷,險些活活打死。


    太後親眼看到,這侍女被毀容,身體受傷極重。


    王太後勃然大怒,賜下一尺白綾,令大太監去送武媚娘上路。


    王皇後喜形於色,重賞了那位背叛武媚娘的侍女,不光赦免她無罪,更賜予她一座住處,讓她養傷。


    誰都沒有注意到,那背主侍女重獲自由後,不顧傷勢,連夜消失。


    沒多久,皇帝手捏一張香紙,吟誦著上麵纏綿悱惻的詩句。


    “【長恨歌】?”


    “這是,媚娘寫的?”


    台下,跪著那遍體鱗傷的侍女:“是,我家小姐日夜思念君王,夜夜杜鵑泣血,才寫出如此詩句。”


    皇帝點點頭。


    他對武媚娘雖然印象深刻,也頗為舍不得,但如今太後勢大,他雖然在朝中安插親信,一步步奪權,卻自覺火候沒到,還需要時間。


    所以,皇帝對太後處置武媚娘,無動於衷,準備犧牲掉武家,換取更多政\/治利益。


    別以為皇帝單純,無情最是帝王家。


    能用一個武家,換取太後對自己一點愧疚之心,完成一兩個關鍵官位的利益交換,就是皇帝的底線。


    他漫不經心,拿起【長恨歌】,瞟了兩眼,就身不由己被吸進去了!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武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妙,妙啊!”


    皇帝吟誦到激動之處,忍不住拍案稱奇,豁然站了起來!


    “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虧得這武媚娘,怎麽想得出來如此絕妙佳句?”


    皇帝笑吟吟,想起武媚娘給他寫的三首【清平\/調】,各個精彩絕倫,千古名篇。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皇帝哈哈大笑。


    這長恨歌,都是名場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寫的好,寫的妙。”


    皇帝越看越是津津有味。


    侍女表情,漸漸震驚。


    她大戶人家出身,見慣了爾虞我詐,殘酷無情。


    在她看來,太後下詔,一尺白綾賜死小姐。小姐危在旦夕。


    皇帝根本冷血無情。


    他要是想救,早就救了。


    至今紋絲不動,便是壓根不想救人。


    光憑這首詩,能讓無情冷血的帝王,改變初衷?


    難,難比登天。


    誰知,皇帝看地越發入神,如癡如醉。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好一個三千寵愛在一身!”


    皇帝迴想起武媚娘三次承\/歡的旖\/旎場麵,越想越覺得···


    沒錯。


    朕確實好多年都沒有如此寵愛過一個女人。


    記憶,被喚醒了!


    後麵,都是描寫武媚娘如何被皇帝寵愛的事實。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但話鋒一轉,詩詞開始淒淒慘慘戚戚起來。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麵救不得,迴看血淚相和流。”


    皇帝拿著信箋的手,微微顫\/抖。


    特別是那句“君王掩麵救不得”,深深刺痛了皇帝那顆年輕、驕傲又敏\/感的心!


    這裏就能看出杜預心思縝密,文心周納。


    武媚娘越是不埋怨皇帝,越是替皇帝開脫,皇帝越是心中不是滋味。


    這君王掩麵救不得,說的是皇帝無能為力,而不是說皇帝不想救。


    但年輕的皇帝,偏偏最受不了的,就是這種“無能為力”的激將法啊。


    “可惡!該死!”


    皇帝猛然一拍桌子,逼問侍女:“朕不是打入冷宮嗎?為何談及生死?”


    侍女哭拜道:“皇上,太後已經下令,三尺白綾,賜死我家小姐!”


    皇帝的心,一陣抽搐。


    但他還是沒有采取行動。


    太後,是他的母親。


    哪怕他身居九五至尊之位,太後手握大權,對他依舊有生殺予奪、廢立之權。


    他隻能鐵青臉,繼續看下去。


    但後麵的內容,越發將“長恨歌”,寫得纏綿悱惻、動人至深。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一句接一句,杜鵑啼血,聲聲斷腸。


    最妙的是,這詩詞發自肺腑,因太後已經下詔賜死武媚娘。


    武媚娘很快就要與皇帝天人永隔。


    在得知這消息之後,武媚娘寫出這等纏綿悱惻、情真意切、詩句,


    哪怕鐵石心腸的帝王,都哭得淚人一般。


    “杜鵑啼血淚悲聲,聲怨霜寒夢乍驚!”


    “這首詩哪裏是詩,句句都是斷腸聲。這是要了朕的命啊。”


    但高\/潮還在後麵。


    杜預寫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皇帝繃不住了!


    淚崩。


    潸然淚下,滾滾熱淚。


    一旁的高力士,看到皇帝如此悲痛,急忙上去道:“陛下,節哀啊。不要傷了身子。”


    “朕連一個如此癡情的女子都護不住,還要這身子、這江山作甚?”


    皇帝氣衝牛鬥,拍案而起!


    高力士嚇得癱軟在地。


    皇帝拿著信箋,顫聲讀出最後一句詩。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無絕期···”


    “嗚嗚嗚!”


    皇帝哭了。


    帝王淚,是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門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炮並收藏儒門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