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再見薑寶華兄妹
八零:被棄少婦轉身隨軍被嬌寵 作者:楊梅餜紅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邊的事情搞定了之後,薑綰抽空去了一趟義縣。
節氣已經過了春分,天氣漸漸轉暖,且越來越熱。薑綰要準備起來賣夏日的用品,比如說蒲扇、團扇、折扇各種扇子,竹席、麻將席,有一種裝水的枕頭用來消暑特別流行。此外,還有花露水、清涼油、痱子粉等等。
這一趟來到義縣,薑綰的心情又與上一次不同。
上一迴她到義縣來進貨,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擺攤的情景並不明朗。
但這一次,薑綰卻是帶著一個月能賣掉一萬到兩萬的搪瓷臉盆的戰績來到義縣的,身上滿是銷售能手的自信。
人坐在車中,看著車窗外麵一間又一間的商鋪、小作坊,一個個廠區從眼前晃過。
薑綰有一種,自己也參與到時代的洪流當中,成為經濟騰飛一朵小浪花的感慨。
下車之後,薑綰目標明確,馬上就廠觀看樣品,準備下單。
由於薑綰之前一段時間訂貨多,工廠這邊已經把薑綰歸類到大客戶一欄,招待薑綰特別熱情,薑綰也能把進價壓到最低。
甚至有幾個廠的銷售部經理,聽說薑綰來到義縣,主動找到她的招待所的。
除了上述常規的日用品,薑綰此行還想做一些價格稍微貴一點的,電風扇。
這個年代雖然有空調,但是價格十分昂貴,要5000元一台。一台空調相當於半套房子了,普通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電風扇便成了家庭重要的電器之一。與手表、自行車、收音機等成為先富起來人群的標配。
薑綰之前沒有在類似電風扇的工廠打工過,不過她知道義縣肯定是有生產電風扇的工廠。
通過一些熟人介紹,薑綰找到一家電風扇廠。
這是一家合資電器廠,規模不小,生產的風扇質量也過關,外殼都是鐵藝的,台式的風扇可以一人高,能在一定限度內調節高度,並且左右搖頭,風力大小分成三檔,吹風的聲音很輕。
目前市場上賣的類似風扇價格在100塊上下。
但商店中常常缺貨,很難買到。
由於物資緊缺,市場價格不透明,有的小店鋪會抬高價格到一百五六一台。
這邊給薑綰的進貨價格是50,建議零售價89左右。
薑綰覺得這個價格挺美麗的。
薑綰初步要定300台,總計貨款一萬五千,也是一筆不小的訂單了。
工廠這邊的意思是撥給薑綰一個經銷的名額,在臨城經銷的名額隻有五個,但要求薑綰必須簽訂合同,完成每月的銷售任務。
而不是按薑綰的需求訂貨。
這是一種新型的合作模式,跟薑綰之前其他日用商品訂貨不同。
薑綰尚在考慮,主要是風扇是季節性用品,過了夏天,冬天肯定賣不動了。問工廠能不能把月銷售任務改成年銷售任務。
工廠這邊道冬天有小太陽這種取暖器,完成取暖器的銷售額就行。
薑綰在工廠這邊呆了一下午。
約定次日簽合同。
當天晚上,由虹達電器的一個銷售經理攢了一個局,請薑綰到飯店吃飯。
除了虹達電器這邊,還有薑綰之前合作過的幾個日用品的工廠老板也約在一起。
薑綰心想,好家夥,她以前在義縣(後來是義市),都是以打工仔的身份,螻蟻一樣,哪裏會有經理請她吃飯啊。
現在她竟然享受到大老板的待遇了。
義縣這邊小商品發達,到此地辦廠和進貨的老板很多,所以這裏的飯店也造得比別處大一些,燈紅酒綠的。
沒想到來到預定的飯店包廂之後,薑綰竟然看到了薑寶華和薑寶珠兄妹倆。
薑寶華和薑寶珠兩個人這段時間應該是過得很狼狽,身上穿的是藏藍色的滌卡中山裝,皺巴巴舊兮兮的,還是借的別人的,大小不合身。
薑綰進來的時候,兄妹兩個人正在跟其中一個小老板說話。
看樣子是在訴苦,一個愁眉苦臉,一個義憤填膺。
薑綰驚訝之餘,不由得內心發笑,想不到薑寶華兄妹還有這個本事,竟然能混到這裏來。
義縣與豐縣距離不遠,很多人在這裏打工,或者幫老板看場,甚至有的義縣的老板,就是豐縣過來到這邊辦的,其中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薑寶華不知道使了什麽神通托了哪重關係。
既然到了這裏,薑綰料定薑寶華兄妹肯定不是來吃個飯那麽簡單,一定是衝自己來的了。
是想要敗壞自己的名聲呢?還是想要什麽好處?
薑綰倒也不怕。
不過,有一點薑綰還是料錯了,薑寶華能來到這裏,不是因為他太有本事了托到什麽人,而是太沒有本事了。
自從薑家被搬空之後,薑家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後來薑綰帶著秦澤去到豐縣,那一行讓薑福厚夫妻坐了牢,更讓豐澤村的人堅信薑家、陸家坑害傅君寒這個有大功德在身的人是得罪了神明,所以薑家和陸家都被趕出了祠堂。
薑寶華兄妹倒是不用坐牢,但是家裏什麽東西都沒有,隻能今天到這個親戚家打秋風,明天到那個親戚家打秋風。
薑家的本家親戚都被打擾了個遍。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薑家的下場是罪有應得,可時間久了,被不斷打秋風的親戚也有點煩不勝煩,這兩夥不會一直依附他們這些親戚過生活吧?
漸漸的,親戚們的思想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覺得薑綰雖然被逼婚,把陸家一家人送進牢就算了,把自己的父母也送進牢也太過分了。
而且又聽說薑綰自從去了臨城之後就開始做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在義縣天天拿大批大批的貨,貨款都是上萬。
那親戚們覺得,作為女兒,薑綰自己過得那麽好,得解決一下哥哥和妹妹的生活呀。
親戚們完全是把薑寶華兄妹當成累贅,四處找人托關係。
在本地務農的托到外麵打工的。
小打工仔托到小組長。
小組長找關係找到小老板。
終於打聽到薑綰到義縣來了,於是趕緊把這兩貨塞了過來。
當天的聚餐由電風扇廠的經理許卓牽頭,許卓的老婆是跟豐澤村搭上一點遠方親戚的,至於其他的小老板,有的是跟豐澤村八竿子沾親帶故的,有的純粹是聽說薑綰要貨多,還大有來頭,想要跟薑綰合作,讓薑綰幫著賣貨的。
不管是怎麽個來路,但知道薑綰和家裏的恩怨,倒也不在意說叨說叨,一來是八卦心使然,人人都有打聽別人家隱私用以茶餘飯後閑談聊天能獲得無窮樂趣;二來,他們覺得跟薑綰談談家事,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三麽,要把言行偏離社會道德準則的人,拉迴到軌道上來,讓薑綰變成他們一樣的一份子,所謂統一思想,傳統就是傳統。
義縣到底是剛發展起來的縣城,周圍都是農村,小老板很多都是農村人,自然有農村人的作風。
這段時間薑綰這一向都在臨城,忙著學習和做生意。而落魄的薑寶華兄妹漸漸用可憐的下場取得不少的同情,薑綰和薑家的恩怨已經傳了個遍了。
薑綰上輩子基本都在義縣打工,對於這些習俗,卻也了解。
原來這還是一場鴻門宴啊!
薑綰在門口,目光從薑寶華兄妹二人身上一掃而過,又把在場的人一個個打量過去。
薑寶華被薑綰這一眼,身上好像被針紮了一樣,心虛、膽怯、慚愧-------種種複雜的感情,讓他把頭深深低了下去,不敢與薑綰對視。
薑寶珠倒是很恨得瞪了薑綰一眼。
短短一個月不見,薑綰就好像脫胎換骨了一樣,她穿著一身火紅的連衣裙,外麵套一件更紅的呢子風衣,烏發紅唇,襯得皮膚雪白,整個人就跟崖壁上一枝紅梅一樣,纖瘦,但滿身都是傲骨。
這真的是薑綰?
薑寶珠那恨意便如黃河滔滔一樣傾瀉。
節氣已經過了春分,天氣漸漸轉暖,且越來越熱。薑綰要準備起來賣夏日的用品,比如說蒲扇、團扇、折扇各種扇子,竹席、麻將席,有一種裝水的枕頭用來消暑特別流行。此外,還有花露水、清涼油、痱子粉等等。
這一趟來到義縣,薑綰的心情又與上一次不同。
上一迴她到義縣來進貨,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擺攤的情景並不明朗。
但這一次,薑綰卻是帶著一個月能賣掉一萬到兩萬的搪瓷臉盆的戰績來到義縣的,身上滿是銷售能手的自信。
人坐在車中,看著車窗外麵一間又一間的商鋪、小作坊,一個個廠區從眼前晃過。
薑綰有一種,自己也參與到時代的洪流當中,成為經濟騰飛一朵小浪花的感慨。
下車之後,薑綰目標明確,馬上就廠觀看樣品,準備下單。
由於薑綰之前一段時間訂貨多,工廠這邊已經把薑綰歸類到大客戶一欄,招待薑綰特別熱情,薑綰也能把進價壓到最低。
甚至有幾個廠的銷售部經理,聽說薑綰來到義縣,主動找到她的招待所的。
除了上述常規的日用品,薑綰此行還想做一些價格稍微貴一點的,電風扇。
這個年代雖然有空調,但是價格十分昂貴,要5000元一台。一台空調相當於半套房子了,普通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電風扇便成了家庭重要的電器之一。與手表、自行車、收音機等成為先富起來人群的標配。
薑綰之前沒有在類似電風扇的工廠打工過,不過她知道義縣肯定是有生產電風扇的工廠。
通過一些熟人介紹,薑綰找到一家電風扇廠。
這是一家合資電器廠,規模不小,生產的風扇質量也過關,外殼都是鐵藝的,台式的風扇可以一人高,能在一定限度內調節高度,並且左右搖頭,風力大小分成三檔,吹風的聲音很輕。
目前市場上賣的類似風扇價格在100塊上下。
但商店中常常缺貨,很難買到。
由於物資緊缺,市場價格不透明,有的小店鋪會抬高價格到一百五六一台。
這邊給薑綰的進貨價格是50,建議零售價89左右。
薑綰覺得這個價格挺美麗的。
薑綰初步要定300台,總計貨款一萬五千,也是一筆不小的訂單了。
工廠這邊的意思是撥給薑綰一個經銷的名額,在臨城經銷的名額隻有五個,但要求薑綰必須簽訂合同,完成每月的銷售任務。
而不是按薑綰的需求訂貨。
這是一種新型的合作模式,跟薑綰之前其他日用商品訂貨不同。
薑綰尚在考慮,主要是風扇是季節性用品,過了夏天,冬天肯定賣不動了。問工廠能不能把月銷售任務改成年銷售任務。
工廠這邊道冬天有小太陽這種取暖器,完成取暖器的銷售額就行。
薑綰在工廠這邊呆了一下午。
約定次日簽合同。
當天晚上,由虹達電器的一個銷售經理攢了一個局,請薑綰到飯店吃飯。
除了虹達電器這邊,還有薑綰之前合作過的幾個日用品的工廠老板也約在一起。
薑綰心想,好家夥,她以前在義縣(後來是義市),都是以打工仔的身份,螻蟻一樣,哪裏會有經理請她吃飯啊。
現在她竟然享受到大老板的待遇了。
義縣這邊小商品發達,到此地辦廠和進貨的老板很多,所以這裏的飯店也造得比別處大一些,燈紅酒綠的。
沒想到來到預定的飯店包廂之後,薑綰竟然看到了薑寶華和薑寶珠兄妹倆。
薑寶華和薑寶珠兩個人這段時間應該是過得很狼狽,身上穿的是藏藍色的滌卡中山裝,皺巴巴舊兮兮的,還是借的別人的,大小不合身。
薑綰進來的時候,兄妹兩個人正在跟其中一個小老板說話。
看樣子是在訴苦,一個愁眉苦臉,一個義憤填膺。
薑綰驚訝之餘,不由得內心發笑,想不到薑寶華兄妹還有這個本事,竟然能混到這裏來。
義縣與豐縣距離不遠,很多人在這裏打工,或者幫老板看場,甚至有的義縣的老板,就是豐縣過來到這邊辦的,其中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薑寶華不知道使了什麽神通托了哪重關係。
既然到了這裏,薑綰料定薑寶華兄妹肯定不是來吃個飯那麽簡單,一定是衝自己來的了。
是想要敗壞自己的名聲呢?還是想要什麽好處?
薑綰倒也不怕。
不過,有一點薑綰還是料錯了,薑寶華能來到這裏,不是因為他太有本事了托到什麽人,而是太沒有本事了。
自從薑家被搬空之後,薑家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後來薑綰帶著秦澤去到豐縣,那一行讓薑福厚夫妻坐了牢,更讓豐澤村的人堅信薑家、陸家坑害傅君寒這個有大功德在身的人是得罪了神明,所以薑家和陸家都被趕出了祠堂。
薑寶華兄妹倒是不用坐牢,但是家裏什麽東西都沒有,隻能今天到這個親戚家打秋風,明天到那個親戚家打秋風。
薑家的本家親戚都被打擾了個遍。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薑家的下場是罪有應得,可時間久了,被不斷打秋風的親戚也有點煩不勝煩,這兩夥不會一直依附他們這些親戚過生活吧?
漸漸的,親戚們的思想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覺得薑綰雖然被逼婚,把陸家一家人送進牢就算了,把自己的父母也送進牢也太過分了。
而且又聽說薑綰自從去了臨城之後就開始做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在義縣天天拿大批大批的貨,貨款都是上萬。
那親戚們覺得,作為女兒,薑綰自己過得那麽好,得解決一下哥哥和妹妹的生活呀。
親戚們完全是把薑寶華兄妹當成累贅,四處找人托關係。
在本地務農的托到外麵打工的。
小打工仔托到小組長。
小組長找關係找到小老板。
終於打聽到薑綰到義縣來了,於是趕緊把這兩貨塞了過來。
當天的聚餐由電風扇廠的經理許卓牽頭,許卓的老婆是跟豐澤村搭上一點遠方親戚的,至於其他的小老板,有的是跟豐澤村八竿子沾親帶故的,有的純粹是聽說薑綰要貨多,還大有來頭,想要跟薑綰合作,讓薑綰幫著賣貨的。
不管是怎麽個來路,但知道薑綰和家裏的恩怨,倒也不在意說叨說叨,一來是八卦心使然,人人都有打聽別人家隱私用以茶餘飯後閑談聊天能獲得無窮樂趣;二來,他們覺得跟薑綰談談家事,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三麽,要把言行偏離社會道德準則的人,拉迴到軌道上來,讓薑綰變成他們一樣的一份子,所謂統一思想,傳統就是傳統。
義縣到底是剛發展起來的縣城,周圍都是農村,小老板很多都是農村人,自然有農村人的作風。
這段時間薑綰這一向都在臨城,忙著學習和做生意。而落魄的薑寶華兄妹漸漸用可憐的下場取得不少的同情,薑綰和薑家的恩怨已經傳了個遍了。
薑綰上輩子基本都在義縣打工,對於這些習俗,卻也了解。
原來這還是一場鴻門宴啊!
薑綰在門口,目光從薑寶華兄妹二人身上一掃而過,又把在場的人一個個打量過去。
薑寶華被薑綰這一眼,身上好像被針紮了一樣,心虛、膽怯、慚愧-------種種複雜的感情,讓他把頭深深低了下去,不敢與薑綰對視。
薑寶珠倒是很恨得瞪了薑綰一眼。
短短一個月不見,薑綰就好像脫胎換骨了一樣,她穿著一身火紅的連衣裙,外麵套一件更紅的呢子風衣,烏發紅唇,襯得皮膚雪白,整個人就跟崖壁上一枝紅梅一樣,纖瘦,但滿身都是傲骨。
這真的是薑綰?
薑寶珠那恨意便如黃河滔滔一樣傾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