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人鬥,直攻其短。


    他一直假借提前布局,從而彰顯自身料人於先,明為震懾,實為掩蓋。


    便是要以此讓我等忌憚,不敢輕舉妄動,以免暴露他為袁術謀事時,無法臨機決斷、耳提麵命的致命破綻。”


    燭火搖曳,明滅不定,戲誌才眸光落於桌案旁的袁術資料,意味深長。


    “袁術自得傳國玉璽,早有稱帝之心,所以不稱帝者,定是為那謀主所勸。


    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細觀袁術生平三十多年,他絕非能忍住不稱帝的人。


    一個背後謀主,能勸住袁術一次兩次,讓袁術奮發一時,短暫偽裝出英明神武的表相。


    難不成還能徹底讓袁術改了性子,與此前三十多年本性一刀兩斷,重獲新生不成?


    誠如是,那麽是否稱帝,可輪不到他一個謀主決斷。


    我等隻需趁他不在袁術身側,書信往來延遲之際,另請一才華高絕之人,假意為袁術獻【稱帝登基以令天下】之策。


    隻需陳述利弊,讓袁術明白稱帝諸般好處,將那位背後之人原先說服他不要稱帝的理由一一駁倒,以袁術妄自尊大之心,安不從之?


    倘使袁術稱帝,一來忙於安定內部及登基諸事,自無閑暇強攻我等,二來遭到諸侯共伐的我們,轉而可以挾天子以令天下共討袁術。


    屆時無有基業落腳,不得不來豫州立足的劉備,就算心中再怎麽不想打,他也隻能奉詔討賊。


    此番大義在手,袁術焉能不敗?”


    “軍師此計,不費一兵一卒,破袁術十萬大軍!”


    樂進連稱妙計,轉而相詢。


    “不知又該派誰作為說客,說服袁術稱帝?此番人選千萬仔細,可萬不能重蹈蔣子翼覆轍。”


    “此計人選至關重要,我亦深知。”


    戲誌才微微頷首,略一沉吟。


    “首先此人絕不能再出自曹營,以免若先前蔣子翼般,讓人有了防備,憑白遭了算計,尤不自知。


    最好本就是袁術麾下之人,才能不致讓他生疑,如此,我倒是有一人選。”


    “願聞其詳。”


    “此前被元讓所斬劉勳麾下,有一謀士名為劉曄,乃江淮名士,遠見卓識非同一般。


    其早看出袁術並非明主,心向曹營,故此嚐與主公書信,言說將說劉勳自立通曹,以為晉身之階。


    未曾想此計尚未功成,袁術已率軍北上,劉勳亦為元讓所斬。


    劉曄此前則稱病在家以避袁術,今我可書信一封,讓他假意獻【稱帝】之策,為袁術言說諸般妙處,以他在江淮之地的名聲,此事定能成功。”


    “劉曄名聲,我亦有耳聞,有他蠱惑,料也無妨。


    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倘使袁術果真不願稱帝......”


    “萬一?”


    沒等樂進說完,戲誌才幹裂的嘴唇輕抿,泛起一抹冷笑。


    “他袁公路不願稱帝?這話出說來,你自己信嗎?”


    樂進一想袁術為人,頓時深以為然。


    “軍師妙計!”


    ......


    不久之後,魯國。


    “使君,徐州丟失的消息已被曹軍傳得人盡皆知,我軍士卒人心惶惶,毫無戰心。


    反觀曹軍有荀攸、典韋領三萬援兵相助,如今氣勢如虹,接連收複魯國失地,即便關、張二將軍奮勇,也難抵我大軍頹勢。”


    孫乾神色焦急,問計於劉備,曰:“使君事到如今,魯國不能久守,我等何去何從,該當何為?”


    劉備不語,隻一味望著孫乾。


    孫先生,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才是謀主呢?你問我怎麽辦?你倒是給個計策啊!


    所幸糜竺在一旁及時諫言,“眼下前不得勝,後又無基業退路,我軍所剩之糧已不足半月,還望使君早做打算,否則一旦糧草告竭,我等數萬大軍恐全軍覆沒於此。”


    劉備:“......”


    先生說的很對,那麽我該怎麽辦呢?你倒是也給個計策啊!


    幸有張飛還在,隻見他罵罵咧咧,挺身而出。


    “大哥,依俺老張看來,不若咱們調迴頭去打呂布,哪怕萬死我也要將徐州再搶迴來,絕不便宜了呂布這個背義小人。”


    關羽適時撫須而歎,“三弟不可逞一時之氣,若此時同呂布交戰,一旦曹軍也從背後來攻,我等腹背受敵,頃刻間死無葬生之地。”


    “這也不可,那也不行,在此進退不得,當真難受。”


    張飛氣的大飲一酒壇清水解饞,好生憤懣。


    “早知今日,我當初就該將陳元龍一塊綁來,他若在此,必有主意。”


    劉備對此也是一陣發愁,好半晌才謂之眾人。


    “依備觀之,無有基業,斷不能久,為今之計,也唯有選一路諸侯投靠,暫且屈身。


    目下我為響應袁公路號召,才致今日地步,若去投他,礙於伐曹聯盟大義,料也不致害我。


    呂布此前亦多蒙我恩義,倘使我不計前嫌,為他奪徐州之事正名,主動表他為徐州牧,想來也能得厚待。


    或是投袁術,亦或投呂布,諸位以為,今當如何?”


    幾人正議論間,隻聽士卒通傳,徐州有使節至。


    見到那位峨冠博帶的儒雅文士,自外間緩步而來,劉備不由眼圈一熱,搶步上前緊握其手。


    “備以為此生難得再見元龍,不想此時相見,夫複何求?


    幾日不見,元龍無恙否?”


    見自己已經背棄而投呂布,劉備仍舊如此熱情,態度無有絲毫變化,這叫陳登又怎不感懷舊事,心生感泣。


    “使君,非登搖擺不定,實乃情勢所逼,且屈身於呂布,營圖反正,以效天下正朔。”


    他說著忙讓人將隨行人等請來同劉備相見,朝他長施一禮。


    “幸不辱命,我以說服呂布將使君妻子送還,全程由登親自看護,絕不使其有絲毫損傷。


    今當完璧歸趙,以全使君恩義。”


    劉備見到妻子家小,也是一陣動容,但他仍緊握陳登雙手不放,淚眼已潸然。


    “為了些許家小,使我一位至交手足屈身事賊,叫備於心何安?”


    陳登心知自己是為了家族才留在徐州,到了劉備口中卻完全成了一位為全朋友之義,護至交家小,才忍辱負重的賢人。


    玄德公啊!你這又教登怎不動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朕,袁術,大漢忠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君.並收藏三國:朕,袁術,大漢忠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