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那年時日無多,我一人比天下群賢
三國:朕,袁術,大漢忠良 作者:許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朝陽初升之時,照破山河萬裏!
玄甲如林,浩浩如潮,翻卷的旌旗在朔風中扯得筆直,曹操揚起的馬鞭懸在半空,玄色大氅獵獵作響。
“妙才,離見到陛下他們還有多久。”
“稟主公,我軍急行兩日有餘,今將至虎牢關下,至於天子那邊......”
夏侯淵話音微頓,似也為這消息感到難言。
“根據曹洪最新傳迴書信所言,天子眼下被一群黃巾賊把持,在李傕、郭汜的追殺下走走停停。
大致估算將於二十日後抵達渡口,我等可於大河對岸迎駕。”
“虎牢關,還真是久違。”
曹操聞言凝望遠處綿延山脈之間那座威武雄關,昔年十八鎮諸侯聯軍討董,天子遷都長安,猶在眼前。
今朝長夜破曉,天子東歸洛陽,時隔六年,他再一次來到虎牢關前,又一次保駕勤王!
可今朝掌二州之地,擁十萬之眾,大權在握的曹孟德。
還是六年前於會盟之上,雖隻數千兵馬,仍要匡扶漢室,高唿諸侯追殺董賊以迎天子,卻無人在意的曹阿瞞嗎?
又或是更早?他刺殺董卓那日,雖孤身一人,但慷慨壯烈,舍生取義而名滿天下的大漢忠良曹操呢?
他不知道,但大抵...人是會變得吧?
......
他忽得仰天大笑,“從董卓亂政,到李傕、郭汜禍亂長安,至而今居然連幾個黃巾賊都能把持朝政。
一朝天子落得這般淒涼地步,看來這大漢還得我曹操來匡扶社稷,以挽天傾!”
他大笑著策馬揚鞭,北上勤王!
......
“兗州急報!
天下諸侯會盟伐曹於兗、豫,荀公急請主公大軍迴援!”
忽得一聲急報打破寧靜,一騎探馬從兗州方向狂奔而來。
曹操麵有驚色,急忙勒馬迴首,隨行文武群臣驟聞此訊,也是憂心忡忡聚集而來,等待他看完急報內容。
在眾人緊張不安間,曹操又一次仰天大笑!
夏侯淵都驚了!
主公,你剛聽說天子被賊寇裹挾,大漢朝政中樞落入黃巾賊之手,你為之大笑也便罷了。
怎麽現在天下諸侯會盟要來攻打我們,你還笑得出來?
見眾人不解,隻聽他搖頭笑曰:
“我笑那袁公路無謀,袁本初少智。
他們居然一個自領大將軍,一個自領丞相,各發檄文斥我為國賊,要來征討我這個奉迎天子的大漢忠良。
他們怎麽不自表為淮南王和冀州王呢?
袁公路甚至還在討伐我的天子詔上蓋了傳國玉璽,你說他怎麽不更進一步,直接稱帝,好笑死我呢?”
眾將一時無言。
主公啊!現在是笑話他們的時候?他倆現在一個大將軍,一個丞相,要帶領天下諸侯來討伐你呢!
群臣心知主公是在鼓舞士氣,以穩定軍心,倒也沒有戳穿他。
一旁荀攸於曹操手中接過急報,代為眾人分析。
“阻截袁紹聯絡天子的使節之事,盡管文若已極力隱瞞,看來也隻能拖延至今。
袁紹果然來了,命文醜率軍十二萬,陳兵大河以北,威逼兗、豫二州,這是我們先前就有所預料的事,文若對此當早有布防。
真正要提防的是袁紹率騎軍出並州,搶在我們之前爭奪天子。
嗯?”
荀攸看信的眸光微微頓住,語氣之中頗為古怪。
“袁術怎麽也來了?
袁公路親率十萬之眾北上潁川,發大將軍令要潁川及周邊諸郡開城相迎,否則即為阻攔迎救天子之叛逆也,他當代天討之。”
這番話說完,不止是荀攸,其他人也感到莫名怪異。
說袁本初要迎天子於鄴,奉大駕以令不臣,是以來跟他們爭搶,眾人都還能接受,可你袁公路怎麽也要奉迎天子?
天下誰人不知你那江淮兩岸的童謠?
【代漢者,當塗高也!】
街頭巷尾,稚子聲聲,傳唱不絕。
你袁公路之心,世人皆知,你來迎天子?天子敢跟你去嗎?
......
“時下二袁各舉天子詔,傳檄天下,徐州劉備率先響應,率五萬丹陽精兵攻魯國以進逼山陽,欲切斷我兗州東、西之間聯係。
呂布亦為之響應,現率七千並州狼騎以出小沛,兵鋒直抵濟陰。”
將當下局勢為眾人說明,荀攸幽幽一歎,“如此四路齊出,共計兵馬將近二十八萬,看來天下諸侯是誠心不願坐視主公得到天子。”
曹操也不再發笑,沉聲問計於群賢。
“文若請我率軍迴援,我今為之,該當如何?”
“二袁之間向來不和,今次聯合之事,出乎我等預料,看來奉迎天子已引得天下諸侯共怒。
以兗、豫留守之兵力,絕擋不住四家諸侯,文若老成持重之言,當下絕非迎天子之時機。”
程昱麵色肅然,長施一禮,“還請主公以基業為重,率軍迴援。”
荀攸也微微頷首,進一步出謀劃策。
“隻需主公撤軍,向天下諸侯表明不再有迎奉天子之心,諸侯聯盟不攻自破。
其後,我等亦可發檄文,自領大司馬,告知天下袁紹亦有奉迎天子之舉動,此為禍水東引之計也!
如此即便不能使諸侯引兵北向,令袁紹引火燒身,亦可威懾他不敢再迎天子。
則諸侯之間互為平衡,天子不致落於他人之手,我等日後可再徐圖之。”
曹操盡管心有不甘,卻也知荀攸所言可為上策,正要從之。
卻見一著素雅長袍,臉色病態蒼白的青年文士,撥開人群緩步走來。
“主公勿憂也!
可親率騎軍繼續往迎天子,九州諸侯,二十八萬大軍,我視之如同草芥。”
雖是豪邁之語,可他聲音虛弱,甚至還猛的一陣咳嗽。
曹操得見來人,趕忙迎上,為他輕撫後背。
“誌才,你近日有恙在身,怎不在輿車休息?奉迎天子,怎及我的誌才重要?諸侯之事,亦有群臣謀劃。
汝當以保重身體為要,切莫為之操勞。”
戲誌才劇烈咳嗽著,仍自掙脫曹操攙扶,以目視之曰:
“主公當以大業為重,豈可因我一人而止步不前?
主公隻管大步向前,這天下群雄,我一人為你擋之!”
“誌才......”
曹操還要再勸,迎上他眼底那抹似燭火燃燼前最絢爛的光暈,終究歎了口氣。
他揮手下令!
“夏侯淵隨我率騎軍奉迎天子,諸將領步軍迴援兗、豫,悉聽誌才號令!”
騎軍向北,步兵向南,戲誌才獨坐輿車俯身南望,單薄的身子劇烈咳嗽著,看了眼手中錦帕上那抹刺目鮮紅,他強撐著笑了。
“試問天下群賢,有幾人及我一半?”
“誌才這話也太狂妄,一人比天下群賢這事,算我一個。”
荀攸自騎軍中脫離,策馬向南而來,程昱跟隨他身側,雖默然不語,已說明一切。
戲誌才見之,朗聲而笑,“好,算上還在兗州的文若,我們四人來抵那天下諸侯。”
......
朝陽初升之時,照破山河萬裏!
玄甲如林,浩浩如潮,翻卷的旌旗在朔風中扯得筆直,曹操揚起的馬鞭懸在半空,玄色大氅獵獵作響。
“妙才,離見到陛下他們還有多久。”
“稟主公,我軍急行兩日有餘,今將至虎牢關下,至於天子那邊......”
夏侯淵話音微頓,似也為這消息感到難言。
“根據曹洪最新傳迴書信所言,天子眼下被一群黃巾賊把持,在李傕、郭汜的追殺下走走停停。
大致估算將於二十日後抵達渡口,我等可於大河對岸迎駕。”
“虎牢關,還真是久違。”
曹操聞言凝望遠處綿延山脈之間那座威武雄關,昔年十八鎮諸侯聯軍討董,天子遷都長安,猶在眼前。
今朝長夜破曉,天子東歸洛陽,時隔六年,他再一次來到虎牢關前,又一次保駕勤王!
可今朝掌二州之地,擁十萬之眾,大權在握的曹孟德。
還是六年前於會盟之上,雖隻數千兵馬,仍要匡扶漢室,高唿諸侯追殺董賊以迎天子,卻無人在意的曹阿瞞嗎?
又或是更早?他刺殺董卓那日,雖孤身一人,但慷慨壯烈,舍生取義而名滿天下的大漢忠良曹操呢?
他不知道,但大抵...人是會變得吧?
......
他忽得仰天大笑,“從董卓亂政,到李傕、郭汜禍亂長安,至而今居然連幾個黃巾賊都能把持朝政。
一朝天子落得這般淒涼地步,看來這大漢還得我曹操來匡扶社稷,以挽天傾!”
他大笑著策馬揚鞭,北上勤王!
......
“兗州急報!
天下諸侯會盟伐曹於兗、豫,荀公急請主公大軍迴援!”
忽得一聲急報打破寧靜,一騎探馬從兗州方向狂奔而來。
曹操麵有驚色,急忙勒馬迴首,隨行文武群臣驟聞此訊,也是憂心忡忡聚集而來,等待他看完急報內容。
在眾人緊張不安間,曹操又一次仰天大笑!
夏侯淵都驚了!
主公,你剛聽說天子被賊寇裹挾,大漢朝政中樞落入黃巾賊之手,你為之大笑也便罷了。
怎麽現在天下諸侯會盟要來攻打我們,你還笑得出來?
見眾人不解,隻聽他搖頭笑曰:
“我笑那袁公路無謀,袁本初少智。
他們居然一個自領大將軍,一個自領丞相,各發檄文斥我為國賊,要來征討我這個奉迎天子的大漢忠良。
他們怎麽不自表為淮南王和冀州王呢?
袁公路甚至還在討伐我的天子詔上蓋了傳國玉璽,你說他怎麽不更進一步,直接稱帝,好笑死我呢?”
眾將一時無言。
主公啊!現在是笑話他們的時候?他倆現在一個大將軍,一個丞相,要帶領天下諸侯來討伐你呢!
群臣心知主公是在鼓舞士氣,以穩定軍心,倒也沒有戳穿他。
一旁荀攸於曹操手中接過急報,代為眾人分析。
“阻截袁紹聯絡天子的使節之事,盡管文若已極力隱瞞,看來也隻能拖延至今。
袁紹果然來了,命文醜率軍十二萬,陳兵大河以北,威逼兗、豫二州,這是我們先前就有所預料的事,文若對此當早有布防。
真正要提防的是袁紹率騎軍出並州,搶在我們之前爭奪天子。
嗯?”
荀攸看信的眸光微微頓住,語氣之中頗為古怪。
“袁術怎麽也來了?
袁公路親率十萬之眾北上潁川,發大將軍令要潁川及周邊諸郡開城相迎,否則即為阻攔迎救天子之叛逆也,他當代天討之。”
這番話說完,不止是荀攸,其他人也感到莫名怪異。
說袁本初要迎天子於鄴,奉大駕以令不臣,是以來跟他們爭搶,眾人都還能接受,可你袁公路怎麽也要奉迎天子?
天下誰人不知你那江淮兩岸的童謠?
【代漢者,當塗高也!】
街頭巷尾,稚子聲聲,傳唱不絕。
你袁公路之心,世人皆知,你來迎天子?天子敢跟你去嗎?
......
“時下二袁各舉天子詔,傳檄天下,徐州劉備率先響應,率五萬丹陽精兵攻魯國以進逼山陽,欲切斷我兗州東、西之間聯係。
呂布亦為之響應,現率七千並州狼騎以出小沛,兵鋒直抵濟陰。”
將當下局勢為眾人說明,荀攸幽幽一歎,“如此四路齊出,共計兵馬將近二十八萬,看來天下諸侯是誠心不願坐視主公得到天子。”
曹操也不再發笑,沉聲問計於群賢。
“文若請我率軍迴援,我今為之,該當如何?”
“二袁之間向來不和,今次聯合之事,出乎我等預料,看來奉迎天子已引得天下諸侯共怒。
以兗、豫留守之兵力,絕擋不住四家諸侯,文若老成持重之言,當下絕非迎天子之時機。”
程昱麵色肅然,長施一禮,“還請主公以基業為重,率軍迴援。”
荀攸也微微頷首,進一步出謀劃策。
“隻需主公撤軍,向天下諸侯表明不再有迎奉天子之心,諸侯聯盟不攻自破。
其後,我等亦可發檄文,自領大司馬,告知天下袁紹亦有奉迎天子之舉動,此為禍水東引之計也!
如此即便不能使諸侯引兵北向,令袁紹引火燒身,亦可威懾他不敢再迎天子。
則諸侯之間互為平衡,天子不致落於他人之手,我等日後可再徐圖之。”
曹操盡管心有不甘,卻也知荀攸所言可為上策,正要從之。
卻見一著素雅長袍,臉色病態蒼白的青年文士,撥開人群緩步走來。
“主公勿憂也!
可親率騎軍繼續往迎天子,九州諸侯,二十八萬大軍,我視之如同草芥。”
雖是豪邁之語,可他聲音虛弱,甚至還猛的一陣咳嗽。
曹操得見來人,趕忙迎上,為他輕撫後背。
“誌才,你近日有恙在身,怎不在輿車休息?奉迎天子,怎及我的誌才重要?諸侯之事,亦有群臣謀劃。
汝當以保重身體為要,切莫為之操勞。”
戲誌才劇烈咳嗽著,仍自掙脫曹操攙扶,以目視之曰:
“主公當以大業為重,豈可因我一人而止步不前?
主公隻管大步向前,這天下群雄,我一人為你擋之!”
“誌才......”
曹操還要再勸,迎上他眼底那抹似燭火燃燼前最絢爛的光暈,終究歎了口氣。
他揮手下令!
“夏侯淵隨我率騎軍奉迎天子,諸將領步軍迴援兗、豫,悉聽誌才號令!”
騎軍向北,步兵向南,戲誌才獨坐輿車俯身南望,單薄的身子劇烈咳嗽著,看了眼手中錦帕上那抹刺目鮮紅,他強撐著笑了。
“試問天下群賢,有幾人及我一半?”
“誌才這話也太狂妄,一人比天下群賢這事,算我一個。”
荀攸自騎軍中脫離,策馬向南而來,程昱跟隨他身側,雖默然不語,已說明一切。
戲誌才見之,朗聲而笑,“好,算上還在兗州的文若,我們四人來抵那天下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