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工商業的困境和解決之道
末世之我能召喚鋼鐵洪流 作者:千古唯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議繼續。”所有人都迴到會議室之後,李海林敲了敲話筒。
劉同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拿著一個激光筆走到了電子大屏前:“各位,下麵由我來談談安全區未來工商業發展規劃。當然,以安全區目前的情況而言,談什麽恢複工商業還為時過早。”
劉同的話,讓會議室裏響起了一陣低聲的議論。
不理會下麵的雜音,他接著說道:“大家都清楚,蘭州地區的大規模工業,要麽在西固區,那裏有蘭煉、蘭化這樣的大型化工企業。
要麽就是蘭州新區,聚集了眾多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而我們所處的榆中縣範圍內,可發展的工業其實極其有限。
就算未來我們有能力收複整個蘭州地區,工業生產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重新恢複的。”
說這裏,他頓了頓,神色有些凝重:“其中,有兩大製約因素,一時半會根本就解決不了。
首先就是技術工人的缺口,隨著病毒爆發,大量的熟練工人屍變,那些在工廠裏摸爬滾打十幾年、幾十年的老師傅們,都變成了嗜血的怪物。
現在我們想要重新發展工業,重新培養熟練工人,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
劉同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無奈:“我們沒有現成的人才儲備,隻能從零開始,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教起,再到實際操作,這個過程注定漫長而艱難。”
“其次就是原料供應的問題,這些現代化工廠需要成體係的供應鏈支撐,不是咱們扛著扳手就能複工的。
在沒有大麵積收複國土,打通交通運輸線的情況下,工廠也隻能是處於停工狀態。
要知道這裏是大西北,不是長三角、珠三角或者川渝地區,那裏可以在三百公裏的區間內,完成工廠生產的全流程配套。
在我們這裏,想要獲取生產所需的原料,可能要橫跨幾百公裏,甚至上千公裏。像如今這樣屍潮遍地,交通斷絕的情形,恢複起來難如登天。”
“以蘭石重裝為例,生產大型壓力容器所需的特種鋼材,過去60%來自酒鋼,40%依賴包鋼等省外鋼鐵企業運輸。而現在這些企業同樣因為人員和原料的原因,陷入了停產的境地。”
“所以,現在的局麵,有點陷入了死循環的意思。”
說到這裏,劉同抬起頭,目光堅定的看著眾人:“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這也不行,那也做不到,那你說這些還有什麽意義?”
“但我想說的是,難不代表不去做,而且我們也不能放棄規劃。隨著部隊一步步收複領土,咱們總有終結末世的那一天。
到時候,一些長遠的規劃,就可以直接投入實施了。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而且,事情也不都是絕對的,畢竟人是活的,總能想到解決辦法!”
“比如在培養人才的問題上,教育中心正在籌建技工學校,工業組計劃從幸存者中選拔有機械基礎的青壯,從理論學起。”
“隨著蘭州攻略戰的開啟,我們總能救出一批幸存的熟練工人。到時候以老帶新,成長速度也會加快。”
“至於原料的問題嘛,大家可別忘了,甘肅有自己的資源,而且還挺豐富。”
“全省保有儲量位居全國排名第一位的礦產有11種,煤炭、石油、天然氣、黃金等儲量也位居全國前列。”
“就拿石油來說,剩餘探明技術可采儲量3.83億噸,全國排名第4,集中分布在慶陽地區。”
“此外,省內部分城市礦產資源較為富集,比陸書記的老家金昌市。那裏擁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硫化銅鎳礦床。
金川礦山中,鉑、鈀、鋨、銥、釕、銠等稀貴金屬儲量冠絕全國,一直以來都有著“中國鎳都”的美稱。”
“所以,隻要咱們不怕困難,艱苦奮鬥,很多問題都能找到替代方案。”
“而且就目前而言,我們也並非毫無作為。”劉同提高聲調,展示出了高崖水泥廠的實時監控畫麵。
三台球磨機正在轟隆運轉,戴著防毒麵具的工人正用鐵鍬將熟料鏟入輸送帶。
“經過艱難搶修,高崖水泥廠已經初步複工複產,完全可以滿足當前的建設需求。”劉同作為親曆者,太清楚其中的艱辛了。
隨後,他快速劃過後續規劃圖:“下階段,我們將重啟榆中縣的一些小型機械廠,重點用於生產和維修農用機械。”
“除此之外,縣域範圍內的一些小型輕工業企業也會陸續複產,用於輔助安全區的建設。”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先打好基礎,再謀求更大的發展。”
聽到劉同的這番話,台上台下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說完工業,劉同又開始介紹商業方麵的計劃:“目前,我們安全區實施的是計劃經濟,一切都采取配給製。
食堂會為幸存者提供一日三餐,管委會還會定時發放一些生活用品。這種製度雖然保證了大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他拿出一份手寫的報告,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幸存者們的反饋,“大家參與勞動之後,積累的工分值,暫時還沒有可以用的地方。這就導致一些人勞動積極性不高,反正幹多幹少,得到的東西都一樣。”
“於是,工商中心計劃在下一步,成立一批對幸存者開放的兌換點。”說到這裏,劉同的聲音提高了一些。
台下的代表們,也紛紛眼睛發亮。
末世前,物質極度豐富,現在這樣的狀態,讓大家多少有些不適應。
“兌換點會供應一些配給之外的商品,由大家使用工分來兌換。比如一些生活用品、零食,甚至是書籍、娛樂用品。
這樣一來,既能提升大家的勞動積極性,也能適當的提高一下生活水平。讓大家知道,隻要努力勞動,就能獲得更多更好的東西。”
“這一計劃,我們打算分三步:第一步,在鎮政府一樓設臨時兌換點,先用香煙、糖果、飲料等物品試水。
而第二步,就是盤活大學城的商業街,讓有手藝的幸存者開理發店、裁縫鋪、修理攤,憑手藝來吃飯。
第三步嘛,等更多的工廠複產,咱們就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進而擴大商業門類。”
說完了眼前的事情後,那些長遠規劃因為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全實現的,劉同講得比較簡略迅速。
快到十二點的時候,第四議題審議通過,大會再次休會,代表們全部前往食堂用餐。
劉同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拿著一個激光筆走到了電子大屏前:“各位,下麵由我來談談安全區未來工商業發展規劃。當然,以安全區目前的情況而言,談什麽恢複工商業還為時過早。”
劉同的話,讓會議室裏響起了一陣低聲的議論。
不理會下麵的雜音,他接著說道:“大家都清楚,蘭州地區的大規模工業,要麽在西固區,那裏有蘭煉、蘭化這樣的大型化工企業。
要麽就是蘭州新區,聚集了眾多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而我們所處的榆中縣範圍內,可發展的工業其實極其有限。
就算未來我們有能力收複整個蘭州地區,工業生產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重新恢複的。”
說這裏,他頓了頓,神色有些凝重:“其中,有兩大製約因素,一時半會根本就解決不了。
首先就是技術工人的缺口,隨著病毒爆發,大量的熟練工人屍變,那些在工廠裏摸爬滾打十幾年、幾十年的老師傅們,都變成了嗜血的怪物。
現在我們想要重新發展工業,重新培養熟練工人,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
劉同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無奈:“我們沒有現成的人才儲備,隻能從零開始,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教起,再到實際操作,這個過程注定漫長而艱難。”
“其次就是原料供應的問題,這些現代化工廠需要成體係的供應鏈支撐,不是咱們扛著扳手就能複工的。
在沒有大麵積收複國土,打通交通運輸線的情況下,工廠也隻能是處於停工狀態。
要知道這裏是大西北,不是長三角、珠三角或者川渝地區,那裏可以在三百公裏的區間內,完成工廠生產的全流程配套。
在我們這裏,想要獲取生產所需的原料,可能要橫跨幾百公裏,甚至上千公裏。像如今這樣屍潮遍地,交通斷絕的情形,恢複起來難如登天。”
“以蘭石重裝為例,生產大型壓力容器所需的特種鋼材,過去60%來自酒鋼,40%依賴包鋼等省外鋼鐵企業運輸。而現在這些企業同樣因為人員和原料的原因,陷入了停產的境地。”
“所以,現在的局麵,有點陷入了死循環的意思。”
說到這裏,劉同抬起頭,目光堅定的看著眾人:“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這也不行,那也做不到,那你說這些還有什麽意義?”
“但我想說的是,難不代表不去做,而且我們也不能放棄規劃。隨著部隊一步步收複領土,咱們總有終結末世的那一天。
到時候,一些長遠的規劃,就可以直接投入實施了。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而且,事情也不都是絕對的,畢竟人是活的,總能想到解決辦法!”
“比如在培養人才的問題上,教育中心正在籌建技工學校,工業組計劃從幸存者中選拔有機械基礎的青壯,從理論學起。”
“隨著蘭州攻略戰的開啟,我們總能救出一批幸存的熟練工人。到時候以老帶新,成長速度也會加快。”
“至於原料的問題嘛,大家可別忘了,甘肅有自己的資源,而且還挺豐富。”
“全省保有儲量位居全國排名第一位的礦產有11種,煤炭、石油、天然氣、黃金等儲量也位居全國前列。”
“就拿石油來說,剩餘探明技術可采儲量3.83億噸,全國排名第4,集中分布在慶陽地區。”
“此外,省內部分城市礦產資源較為富集,比陸書記的老家金昌市。那裏擁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硫化銅鎳礦床。
金川礦山中,鉑、鈀、鋨、銥、釕、銠等稀貴金屬儲量冠絕全國,一直以來都有著“中國鎳都”的美稱。”
“所以,隻要咱們不怕困難,艱苦奮鬥,很多問題都能找到替代方案。”
“而且就目前而言,我們也並非毫無作為。”劉同提高聲調,展示出了高崖水泥廠的實時監控畫麵。
三台球磨機正在轟隆運轉,戴著防毒麵具的工人正用鐵鍬將熟料鏟入輸送帶。
“經過艱難搶修,高崖水泥廠已經初步複工複產,完全可以滿足當前的建設需求。”劉同作為親曆者,太清楚其中的艱辛了。
隨後,他快速劃過後續規劃圖:“下階段,我們將重啟榆中縣的一些小型機械廠,重點用於生產和維修農用機械。”
“除此之外,縣域範圍內的一些小型輕工業企業也會陸續複產,用於輔助安全區的建設。”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先打好基礎,再謀求更大的發展。”
聽到劉同的這番話,台上台下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說完工業,劉同又開始介紹商業方麵的計劃:“目前,我們安全區實施的是計劃經濟,一切都采取配給製。
食堂會為幸存者提供一日三餐,管委會還會定時發放一些生活用品。這種製度雖然保證了大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他拿出一份手寫的報告,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幸存者們的反饋,“大家參與勞動之後,積累的工分值,暫時還沒有可以用的地方。這就導致一些人勞動積極性不高,反正幹多幹少,得到的東西都一樣。”
“於是,工商中心計劃在下一步,成立一批對幸存者開放的兌換點。”說到這裏,劉同的聲音提高了一些。
台下的代表們,也紛紛眼睛發亮。
末世前,物質極度豐富,現在這樣的狀態,讓大家多少有些不適應。
“兌換點會供應一些配給之外的商品,由大家使用工分來兌換。比如一些生活用品、零食,甚至是書籍、娛樂用品。
這樣一來,既能提升大家的勞動積極性,也能適當的提高一下生活水平。讓大家知道,隻要努力勞動,就能獲得更多更好的東西。”
“這一計劃,我們打算分三步:第一步,在鎮政府一樓設臨時兌換點,先用香煙、糖果、飲料等物品試水。
而第二步,就是盤活大學城的商業街,讓有手藝的幸存者開理發店、裁縫鋪、修理攤,憑手藝來吃飯。
第三步嘛,等更多的工廠複產,咱們就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進而擴大商業門類。”
說完了眼前的事情後,那些長遠規劃因為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全實現的,劉同講得比較簡略迅速。
快到十二點的時候,第四議題審議通過,大會再次休會,代表們全部前往食堂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