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盤點下一位!】


    【他被稱為晚唐第一風流才子!】


    【他的詩歌兼具豪邁與婉約,曆史縱深與人間煙火氣。】


    “好大的口氣!”


    李白抬頭看著天幕,不由地皺眉說道。


    風流如他,都不敢自稱第一才子。


    他倒要看看,這人是否能當得天幕如此誇獎!


    【他就是曆史十大詩人第九名,杜牧!】


    “竟是杜牧之!”


    陸遊隻感覺嗓子發幹,這天幕排的都是比他厲害的人?


    這還怎麽玩!


    “牧之兄上榜了!”


    天幕下,李商隱看到杜牧上榜後,非常高興地說道。


    他一直拿杜牧當偶像,隻是對方似乎不怎麽待見他。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人,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政治家,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他的一生交織著顯赫家世、政治抱負、仕途坎坷與文學輝煌。】


    “什麽?!”


    “後世人竟然將吾與李商隱那小子並稱小李杜?”


    “還是李商隱在前麵?!”


    時任司勳員外郎的杜牧,看著天幕中的內容,不由得皺眉說道。


    他和李商隱關係複雜,李商隱是他堂哥杜悰的表弟。


    兩人之前並無交集,去年還是第一次見麵,不過李商隱似乎很是推崇他的詩還寫了兩首詩送給他。


    杜牧對李商隱的印象就是對方的政治頭腦太差了,夾在在牛李黨爭中左右為難,


    至於李商隱的詩,杜牧不太喜歡,認為太過含蓄細膩,像是深閨怨婦一樣。


    【杜牧出身京兆杜氏,祖父杜佑為三朝宰相,著《通典》開中國典章製度史先河。家族熏陶使其自幼熟讀經史,心懷“致君堯舜”之誌。】


    “咦?京兆杜氏?!”


    “這杜牧豈不是和杜子美一個宗族!”


    天幕下,李白一愣,驚訝萬分地說道。


    好好好!


    你們一個個都是出身名門望族。


    就我李太白是商人的兒子!


    這不公平啊!


    “這杜牧竟然也是京兆杜氏族人?”


    杜甫看到這裏,也傻眼了。


    他去世的時候,杜牧還沒出生。


    現在的杜甫,連杜牧的祖父杜佑也不認識。


    京兆杜氏是個龐大的家族,有許多旁係分支,家族弟子直接不認識也屬於正常現象。


    【杜牧十歲時祖父去世,家道漸衰。十五歲研讀《孫子兵法》,作《注孫子》,展露軍事才華。】


    【二十三歲時,杜牧作《阿房宮賦》,借秦諷唐,文采與批判鋒芒震動晚唐文壇。】


    【雖然阿房宮賦不是詩歌,但是也能看出杜牧的文學水平。】


    【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嗚唿!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胡鬧!狗屁的阿房宮!”


    “朕就打了個地基,都沒有建造一點房子!”


    秦始皇嬴政看到這裏,徹底繃不住了,直接對著天幕開始罵了起來。


    他根本就沒有像史書說的那樣,建造了大片的宮殿!


    這杜牧倒是好想象力,還繪聲繪色地描述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合著他上輩子還是項羽不成?!


    “好文采!這杜牧不愧是能上得此榜的才子!”


    曹植看著這篇《阿房宮賦》,眼睛一亮,讚歎連連地說道。


    相比於詩,他更喜歡賦,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在寫賦上麵。


    【杜牧二十六歲中進士,同年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授弘文館校書郎,步入仕途。】


    【為求仕進,杜牧先後入江西、宣歙、淮南節度使幕府,任掌書記等職。】


    【他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中任職時,寫下大量揚州風情詩,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風流之名由此傳世。】


    “好一個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李白看到這句詩,頓時把酒碗扔在地上,拍手稱讚道。


    他如今困頓在長安,連一官半職也未求得,每天渾渾噩噩地喝酒作詩,和杜牧倒也有共同的心境。


    都怪王維那小子!


    若不是王維,他恐怕已經成為玉真公主的入幕之賓,取得一官半職簡直如同喝水一般簡單!


    而王維出身太原王氏,那可是比京兆杜氏更顯赫的世家門閥!


    “唉!”


    李白鬱悶地歎了口氣,又給自己倒了一碗酒。


    【為官期間,杜牧作《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策論,主張削藩強兵,預言澤潞鎮叛亂,但未被朝廷采納。】


    【37歲時,杜牧任監察禦史,後因弟病棄官,輾轉任宣州團練判官。】


    【42歲起,他連續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任上關心民生,興修水利,卻自嘲“三守僻左,七換星霜”,感慨壯誌難酬。】


    【因與牛黨領袖牛僧孺交好,杜牧被李黨排擠,終身未居要職。】


    “豈有此理!”


    唐太宗李世民一掌拍在桌案上,勃然大怒地說道。


    “後世的大唐朝堂,官員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地拉幫結派,互相傾軋!”


    “這置皇權於何地?”


    “又置大唐皇帝於何地?!”


    李世民的虎目中蘊含著憤怒,對著天幕怒喝道。


    他是萬萬沒想到,晚期的大唐竟然會成為這副模樣!


    看來,不爭氣的大唐皇帝,不止李隆基一個人,甚至還有更懦弱無能的皇帝。


    【46歲時,杜牧迴長安任司勳員外郎,後遷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令,達到仕途頂峰。】


    【他晚年整理畢生詩文,自編《樊川文集》,收作品450餘篇,奠定文學地位。】


    【大中六年冬,杜牧卒於長安,享年49歲,葬少陵原。】


    “什麽?!”


    “吾竟隻有兩年的壽命了?”


    杜牧聞聽此言,如遭雷擊,整個人都快傻了。


    我剛踏上仕途的巔峰好不好?


    天幕你竟然說我兩年後就死了?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下麵,我們來欣賞一下杜牧的詩作!】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安迴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天幕!朕恨你!”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這首詩後,頓時氣得手都在哆嗦,指著天幕罵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鳥風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鳥風月並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