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铖心頭猛地一顫。
長安統領來辦案,他們青州不良人府衙竟然拒絕幫忙,這話要是傳到陛下耳邊,哪還得了?
元大铖誠惶誠恐:“薑大人,元某何時拒絕過啊?你也從未來過我青州不良人府衙啊!”
薑峰好整以暇的說道:“此前,我的一位下屬曾去你們府衙報案,請求你們協同辦案,不僅被你們嚴詞拒絕,還把他給趕了出來。”
薑峰眼神倏然變得淩厲起來,眸光冷肅的看著元大铖:“既然如此,薑某是不是可以認為,青州不良人拒了此案?”
“既然你們拒絕了,難道還要我低聲下氣,求你們幫忙嗎?”
元大铖歎息道:“薑大人,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呢?當時的情況是……”
薑峰直接打斷道:“當時的情況是,他的報案府衙無人接受,他的請求無人在意,他就這樣,被你們屈辱的趕出了府衙!”
元大铖沉默。
他心中已然感受到,薑峰是個難纏的對手。
他方才那番話的含義,不僅被這個少年徹底看穿,更是被毫不留情的迴懟過來。
我不去找青州不良人幫忙,不是因為我看不上你們,也不是對你們有意見,而是我的人去過了,但是被你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這件事情說破了天,哪怕鬧到了陛下那裏,你們都逃不了幹係!
這就是薑峰的底氣!
他為什麽不直接去不良人府衙興師問罪?
薑峰便是想要看看,在他查案的時候,會不會真有不開眼的跳出來阻攔。
至於元大铖的罪責……不管白家溝的冤案是否與他有關,一個監管不力,管教不嚴的罪責,他怎麽都逃脫不掉。
一旦事情捅到朝廷上麵,他這位不良人統領,以後還能不能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都很難說了。
所以,元大铖必然不能承認這件事情。
元大铖解釋道:“我知道薑大人心中有氣,想為下屬討迴公道,可這件事情也錯不在我們啊。”
“那個趙鐵柱雖是不良人,可他與白家溝一位女子相戀,自然是要向著他們說話。他所謂的報案,一沒有人證,二沒有物證,讓我們如何相信呢?”
說白了,就憑一個罪犯親屬,幾句子虛烏有,難辨真假的話,就想讓他們翻案,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情?
可單憑這套說辭還不夠。
因此,元大铖又繼續說道:“薑大人可知,趙鐵柱當日一來府衙,便是氣勢洶洶,趾高氣昂,他仗著功勞在身,便以為自己是欽差,言語之間充滿了倨傲,對府衙的同僚唿來喝去,將心比心,薑大人難道也覺得錯隻在我們嗎?”
薑峰眸光深深的看著元大铖。
趙鐵柱是個什麽性格的人,他雖不敢說完全清楚,但元大铖這番說辭,擺明了就是要模糊過錯。
我們不接趙鐵柱的報案,一來是因為趙鐵柱與白家溝村民有關聯,二來他本身的態度就有問題。
如果你非要揪著這點不放,那就雙方都有錯!
至於趙鐵柱是不是真如元大铖所說的那般行事,除了當事人誰也不知道,那還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此時薑峰也意識到元大铖的難纏。
同時他也明白,元大铖今夜過來的目的了。
他是來表態的。
如果今夜薑峰還是拒絕元大铖的提議,不想讓青州不良人插手查案,那這個案子一旦出了差錯,就與青州不良人無關了。
因為薑峰大搖大擺的進入青州城,元大铖就不能視而不見,必須表態,否則便是瀆職。
至於薑峰接不接受幫忙,對於元大铖而言都沒有關係。
還真是滴水不漏。
薑峰站起身來,他已經不想再跟這位青州統領相互拉扯下去了。
不管在趙鐵柱報案這件事情上,元大铖有著怎樣的說辭,可有一件事,他總歸無法解釋。
“元統領,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請迴吧。”
元大铖微微一怔,這就說完了?
他猶疑了片刻,再次問道:“那薑大人要辦的案子……”
薑峰打斷道:“我已經辦好了,明日便要啟程前往長安,元統領不必掛懷。”
辦好了?
難道打掉一個青龍幫,從大牢裏接走白家溝的村民,就算辦好案子了?
元大铖心中起疑,卻也隻能告辭。
……
從節度使衙門出來後,元大铖騎著馬,心事重重的迴了府衙。
白家溝的案子真相如何,他心裏比誰都清楚。
有人想讓戴青源下台,不惜引發水災,以至九縣被洪水淹沒。
有人則想保戴青源,不惜買通衙門的副統領,聯手製造了白家溝冤案……
而他這位毫無背景的統領,隻能當做什麽都不知道,兩邊都不得罪。
他向薑峰提出協助辦案,除了表態以外,又能順手把這個事情推給薑峰,讓對方打頭陣,自己就裝糊塗,安全脫身。
同時,參與辦案,也就能時刻把握案情的進展,做到進退有序,哪怕不得已之下,一定要選擇站隊,那麽無論是否協助翻案,都可以是個投名狀。
如果薑峰不同意,他就徹底不管,迴去就宣布閉關,青州就算鬧翻了天,也與他無關!
可如今薑峰竟然說案子已經辦好了……
元大铖不得不開始思考,薑峰這句話的可信度。
他走到現在這個位置,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太難了。
元大铖認真想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明哲保身,兩邊不靠。
如果白家溝的案子真的被翻過來,他就把那位副統領交出去,再向朝廷請罪,頂多領個治下不嚴之罪,罰俸三年。
如果白家溝的案子翻不過來,於他而言更沒有任何影響,就當從來都不知道真相。
於是,元大铖當即決定,從今夜開始,進入閉關狀態。
然而。
正當元大铖推開辦公堂,卻驀然見到。
他平日裏坐的位置上,竟然坐著一位長相陰柔,唇紅齒白的青年。
元大铖自認也算是閱人無數,卻從未見過,世間竟有如此俊美的男子。
美的像是個女人。
盡管見到一個陌生人出現在自己的辦公堂,可元大铖並未聲張,對方能夠避開自己的感知,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閣下深夜來訪,不知所為何事?”
元大铖在腦海中不斷思索,過往的記憶幾乎被他翻了個遍,卻對眼前之人,始終沒有半點印象。
忽然。
一塊令牌從空中劃過,自然而然的落在元大铖的手上。
他翻過令牌一看,臉色瞬間大變!
長安統領來辦案,他們青州不良人府衙竟然拒絕幫忙,這話要是傳到陛下耳邊,哪還得了?
元大铖誠惶誠恐:“薑大人,元某何時拒絕過啊?你也從未來過我青州不良人府衙啊!”
薑峰好整以暇的說道:“此前,我的一位下屬曾去你們府衙報案,請求你們協同辦案,不僅被你們嚴詞拒絕,還把他給趕了出來。”
薑峰眼神倏然變得淩厲起來,眸光冷肅的看著元大铖:“既然如此,薑某是不是可以認為,青州不良人拒了此案?”
“既然你們拒絕了,難道還要我低聲下氣,求你們幫忙嗎?”
元大铖歎息道:“薑大人,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呢?當時的情況是……”
薑峰直接打斷道:“當時的情況是,他的報案府衙無人接受,他的請求無人在意,他就這樣,被你們屈辱的趕出了府衙!”
元大铖沉默。
他心中已然感受到,薑峰是個難纏的對手。
他方才那番話的含義,不僅被這個少年徹底看穿,更是被毫不留情的迴懟過來。
我不去找青州不良人幫忙,不是因為我看不上你們,也不是對你們有意見,而是我的人去過了,但是被你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這件事情說破了天,哪怕鬧到了陛下那裏,你們都逃不了幹係!
這就是薑峰的底氣!
他為什麽不直接去不良人府衙興師問罪?
薑峰便是想要看看,在他查案的時候,會不會真有不開眼的跳出來阻攔。
至於元大铖的罪責……不管白家溝的冤案是否與他有關,一個監管不力,管教不嚴的罪責,他怎麽都逃脫不掉。
一旦事情捅到朝廷上麵,他這位不良人統領,以後還能不能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都很難說了。
所以,元大铖必然不能承認這件事情。
元大铖解釋道:“我知道薑大人心中有氣,想為下屬討迴公道,可這件事情也錯不在我們啊。”
“那個趙鐵柱雖是不良人,可他與白家溝一位女子相戀,自然是要向著他們說話。他所謂的報案,一沒有人證,二沒有物證,讓我們如何相信呢?”
說白了,就憑一個罪犯親屬,幾句子虛烏有,難辨真假的話,就想讓他們翻案,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情?
可單憑這套說辭還不夠。
因此,元大铖又繼續說道:“薑大人可知,趙鐵柱當日一來府衙,便是氣勢洶洶,趾高氣昂,他仗著功勞在身,便以為自己是欽差,言語之間充滿了倨傲,對府衙的同僚唿來喝去,將心比心,薑大人難道也覺得錯隻在我們嗎?”
薑峰眸光深深的看著元大铖。
趙鐵柱是個什麽性格的人,他雖不敢說完全清楚,但元大铖這番說辭,擺明了就是要模糊過錯。
我們不接趙鐵柱的報案,一來是因為趙鐵柱與白家溝村民有關聯,二來他本身的態度就有問題。
如果你非要揪著這點不放,那就雙方都有錯!
至於趙鐵柱是不是真如元大铖所說的那般行事,除了當事人誰也不知道,那還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此時薑峰也意識到元大铖的難纏。
同時他也明白,元大铖今夜過來的目的了。
他是來表態的。
如果今夜薑峰還是拒絕元大铖的提議,不想讓青州不良人插手查案,那這個案子一旦出了差錯,就與青州不良人無關了。
因為薑峰大搖大擺的進入青州城,元大铖就不能視而不見,必須表態,否則便是瀆職。
至於薑峰接不接受幫忙,對於元大铖而言都沒有關係。
還真是滴水不漏。
薑峰站起身來,他已經不想再跟這位青州統領相互拉扯下去了。
不管在趙鐵柱報案這件事情上,元大铖有著怎樣的說辭,可有一件事,他總歸無法解釋。
“元統領,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請迴吧。”
元大铖微微一怔,這就說完了?
他猶疑了片刻,再次問道:“那薑大人要辦的案子……”
薑峰打斷道:“我已經辦好了,明日便要啟程前往長安,元統領不必掛懷。”
辦好了?
難道打掉一個青龍幫,從大牢裏接走白家溝的村民,就算辦好案子了?
元大铖心中起疑,卻也隻能告辭。
……
從節度使衙門出來後,元大铖騎著馬,心事重重的迴了府衙。
白家溝的案子真相如何,他心裏比誰都清楚。
有人想讓戴青源下台,不惜引發水災,以至九縣被洪水淹沒。
有人則想保戴青源,不惜買通衙門的副統領,聯手製造了白家溝冤案……
而他這位毫無背景的統領,隻能當做什麽都不知道,兩邊都不得罪。
他向薑峰提出協助辦案,除了表態以外,又能順手把這個事情推給薑峰,讓對方打頭陣,自己就裝糊塗,安全脫身。
同時,參與辦案,也就能時刻把握案情的進展,做到進退有序,哪怕不得已之下,一定要選擇站隊,那麽無論是否協助翻案,都可以是個投名狀。
如果薑峰不同意,他就徹底不管,迴去就宣布閉關,青州就算鬧翻了天,也與他無關!
可如今薑峰竟然說案子已經辦好了……
元大铖不得不開始思考,薑峰這句話的可信度。
他走到現在這個位置,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太難了。
元大铖認真想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明哲保身,兩邊不靠。
如果白家溝的案子真的被翻過來,他就把那位副統領交出去,再向朝廷請罪,頂多領個治下不嚴之罪,罰俸三年。
如果白家溝的案子翻不過來,於他而言更沒有任何影響,就當從來都不知道真相。
於是,元大铖當即決定,從今夜開始,進入閉關狀態。
然而。
正當元大铖推開辦公堂,卻驀然見到。
他平日裏坐的位置上,竟然坐著一位長相陰柔,唇紅齒白的青年。
元大铖自認也算是閱人無數,卻從未見過,世間竟有如此俊美的男子。
美的像是個女人。
盡管見到一個陌生人出現在自己的辦公堂,可元大铖並未聲張,對方能夠避開自己的感知,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閣下深夜來訪,不知所為何事?”
元大铖在腦海中不斷思索,過往的記憶幾乎被他翻了個遍,卻對眼前之人,始終沒有半點印象。
忽然。
一塊令牌從空中劃過,自然而然的落在元大铖的手上。
他翻過令牌一看,臉色瞬間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