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某個昏暗的房間。
一個穿著黑色長袍,頭戴兜帽的神秘人,坐在一方古怪的祭壇上。
祭壇四周,插著六根旗子。
旗麵五顏六色,畫著各類詭異的圖像。
有青麵獠牙,腹部腫脹的小鬼。
有長臂垂地,形如猿猴的小妖。
有通體漆黑,麵部兇惡的修羅。
有體型壯碩,手持狼牙的蠻人。
有跏趺而坐,喜笑顏開的胖佛。
有身如霧罩,雙目赤紅的邪魔。
祭壇中央,還擺放著一個木偶,上麵寫著某個人的生辰八字,紙條上殘留著血跡,並用一小撮的長發捆住。
此時,一道身影從門外緩緩走了進來,燭光將他的影子拉長,直至將祭壇中央的黑袍人完全籠罩。
他沉聲道:“不能再讓不良人繼續查下去了,否則,連我們都有暴露的危險。”
黑袍人低著頭,將麵容隱藏在兜帽的陰影之下。
半晌後,沙啞的聲音在祭台上緩緩傳來:“要麽,斬斷所有知情者,要麽,斬殺所有調查者。”
他微微抬起頭,一雙不見瞳孔,完全灰白的眼眸,透著陰冷的死意,望著來人問道:“你想選擇哪一個?”
前者是殺掉自己人,斬斷所有線索,讓人查無可查。
後者是殺掉想要調查此事的不良人,雖然可解一時之危,可往後還會有更多的不良人來查。
除非你能殺掉所有不良人,可那不現實。
除去不良人,不亞於顛覆整個景廷,改朝換代。
更何況,蕭淩雪來曆非凡,是想殺就能殺得掉的嗎?
上一次黑雪的刺殺,何嚐不是一次冒險的嚐試?
結果呢?
才僅僅過去一天,黑雪在江州的據點,被她帶人連根端掉,死了一個六境武夫,一個五境神通者被俘,損失何其慘重。
“蕭淩雪不能殺,殺了她,事情反而變得更麻煩。但是,有一個人卻可以先嚐試殺掉。”
來人站在祭台前,從懷裏取出一張寫了字的紙條,上麵殘留著血跡:“這是他的生辰八字和血液,他的頭發,我會想辦法弄來。”
“我隻要你告訴我,有沒有把握將他咒死?”
黑袍人默默的接過紙張,隨後伸手招來一麵鬼旗,將紙張釘在祭台上,口中振振有詞。
半晌後,他猛地抬起頭,原本死寂沉沉的眼眸,此刻竟閃過一抹詭異的精芒:“此人也是神通者?”
來人沉默了片刻,道:“我原本隻是懷疑,現在已經可以確定了。”
黑袍人眉頭緊皺:“同為神通者,在不確定他神通品級的情況下,我難有絕對的把握。而且……”
他拔出鬼旗,將紙張重新遞迴:“你上麵寫的生辰八字,與此人的命理不符。”
來人一怔:“不符?這不可能。不良人早就將他的來曆查了個一清二楚,此事絕無差錯!”
黑袍人低聲道:“又或者說,紙上殘留的血跡,並非是他的。”
來人搖了搖頭:“血跡我可以確認就是他的。”
他想了想,道:“或許,他是有意隱藏自己的生辰八字,故意謊報了出生時辰。”
不過,他也不惱:“既然如此,那就用別的方式殺他吧。不過,江州的事情已經暴露了,也是時候該撤走了。”
黑袍人沉默片刻,搖頭道:“還不能走。我來江州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來人皺緊眉頭:“什麽任務?”
黑袍人淡漠道:“與你無關的事,不要打聽,這是規矩。”
來人沒再說話,轉身離開了房間。
隻是轉過身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精芒。
……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
嬌豔的朝陽,從青雲山背後緩緩升起,漫天紅霞,與山中緩緩升騰的晨靄相互交融,閃爍著氤氳的色彩。
青雲山的朝霞,總是給人一種神聖,又充滿希望的感覺。
竹林雅閣。
文院長身穿玄色儒袍,從雅閣中緩緩走出,望著眼前隊伍整齊的書院學子,輕輕點頭:“走吧。”
今日,望江閣舉辦文會。
無論是不是江州書院的學子,但凡讀書人,自負才學者,皆可前往。
說到望江閣文會,此事卻可追溯到兩百年前,江州書院初開時期。
那一年。
景國皇子豫王遊曆天下,途經江州,為龍江洶湧澎湃的氣勢所震撼,隨口賦詩一首:
“千裏龍江水滔滔,風波逐浪勢不休。”
“百舸爭流千帆盡,借海揚帆奮者先。”
他為此詩起名,《望江難》。
當年皇室太子因病去世,皇帝卻遲遲未定繼承人,儲君之位一直空懸,一場奪嫡之戰,勢在必發。
豫王乃是當時民間聲望最高的皇子,朝中亦有不少重臣支持,乃是下一代儲君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他做出這首《望江難》,或許是想抒發感慨,或者是想表達什麽,又或者……是有所預感。
當時的江州刺史陪同在旁,將這首詩詞記錄下來,並在豫王離開江州後,撤巨資修建了這座望江閣,並將豫王作的詩詞,刻於石碑之上,豎立在望江閣外,以供世人敬仰。
可惜,同年豫王因為奪嫡失敗,被貶為庶人,身囚於長安宗正寺,手下親兵盡誅,朝中黨羽備受牽連,門下官員和客卿,或被殺,或流放,或被貶。
偌大的豫王府,一時空寂。
恰好當時,豫王府中有一客卿,名為吳子嵩。
豫王事敗後,吳子嵩因沒有官職在身,隧逃過一劫,被趕出長安。
迴到江州故鄉後,便著手創立了江州書院,直言:願奉餘生,為景國培養人才。
吳子嵩在世時,時常來到望江閣,望著那塊刻著豫王詩句的石碑,久久不語,暗自流淚。
他的弟子不願老師整日傷感,於是便提議,在望江閣內舉辦文會,即是暢談儒學,弘揚文道,亦是悼念豫王。
吳子嵩同意了。
此後又定下規矩,每隔幾年,江州書院便在望江閣舉辦文會,凡景國學子,皆可參加。
也因此,曆史上許多文人雅客,皆在這裏留過詩句,青史留名。
隨著時間的推移,望江閣文會的名聲,也是越發響亮。
就連旁邊其他州郡的學子,也會有人前來參加。
隻可惜。
江州書院近三十年來,考取功名者少有,更未有學子能取得前三甲。
準確的說,連進入殿試的資格都沒有。
以至於江洲書院在整個景國所有書院中的名氣,日漸衰落,愈發微小。
文院長時常擔憂,再這麽下去,他可能會是江州書院曆史上,最失敗的一任院長。
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這些年來,他苦思冥想,盡心竭力,就是為了打破這個格局。
此時。
當他帶著江州書院的學子來到望江閣時,這裏已是人山人海。
許多學子前來,未嚐沒有一展才華,博取名聲的想法?
好在刺史衙門早就得知了文會的舉辦時間,派人過來維持秩序,場麵才不至於那麽混亂。
文院長帶人進入望江閣。
望江閣共有五層。
大部分的讀書人,隻能停留在第一層。
唯有收到邀請,或者才名在外的文人雅士,才能到第二層。
第三層則是為那些已經取得功名的讀書人所準備。
第四層則是為那些勳貴世家或者官宦子弟所準備。
而這第五層,唯有書院的院長,或者身居高位的官員,比如江州的刺史大人,節度使大人,不良人統領,以及其他州郡同品級的官員,又或者是聞名天下的大學士,才有資格上來。
並且,同行者隻得一人。
當然,這些並非不可逾越。
文會上,望江閣的每一層,都會設立一個主題,由該層的儒士進行判決,若能作出令人稱讚的詩句,文章,自然可以一層一層的往上走。
此時。
文院長在梁勝的攙扶下,來到了望江閣最頂層,望著波濤洶湧的龍江,陷入了沉默。
曆年來的望江閣文會,江州書院的學子都會遭到其他州郡學子的挑戰。
前段時間,他離開江州會友,定下了望江閣文會的時間。
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選定的時間。
因此,他還特意寫信讓在外遊學的梁勝歸來,本意是借這次文會,為即將參加秋闈的梁勝和薑峰造勢。
隻可惜,等他迴到書院卻被告知,薑峰被人逼走了。
這也是他為何會如此憤怒,直接將楊世逐出書院的原因。
好在梁勝及時歸來,以他的學識,哪怕遭遇挑戰,也斷不至於讓江州書院那麽難堪。
他也希望,通過這一屆文會,能挖掘出更多的讀書種子,並收入書院。
“院長,雍州書院的戴院長,冀州書院的黃院長,已經到了。”梁勝走過來說道。
文院長沉吟片刻,道:“你代我去迎接吧。”
梁勝上前一步,在文院長耳畔低聲道:“另外,還有乾州書院的洛院長,也來了。”
文院長猛地迴頭,眼神閃過一抹訝然之色。
“洛院長也來了?”
他當即轉身,走在前方:“我親自去迎接。”
“是。”梁勝一躬身,隨後緊跟在文院長身後。
“對了。”文院長忽然停頓了片刻,道:“你順便去看看,薑峰來了沒有。”
……
某個昏暗的房間。
一個穿著黑色長袍,頭戴兜帽的神秘人,坐在一方古怪的祭壇上。
祭壇四周,插著六根旗子。
旗麵五顏六色,畫著各類詭異的圖像。
有青麵獠牙,腹部腫脹的小鬼。
有長臂垂地,形如猿猴的小妖。
有通體漆黑,麵部兇惡的修羅。
有體型壯碩,手持狼牙的蠻人。
有跏趺而坐,喜笑顏開的胖佛。
有身如霧罩,雙目赤紅的邪魔。
祭壇中央,還擺放著一個木偶,上麵寫著某個人的生辰八字,紙條上殘留著血跡,並用一小撮的長發捆住。
此時,一道身影從門外緩緩走了進來,燭光將他的影子拉長,直至將祭壇中央的黑袍人完全籠罩。
他沉聲道:“不能再讓不良人繼續查下去了,否則,連我們都有暴露的危險。”
黑袍人低著頭,將麵容隱藏在兜帽的陰影之下。
半晌後,沙啞的聲音在祭台上緩緩傳來:“要麽,斬斷所有知情者,要麽,斬殺所有調查者。”
他微微抬起頭,一雙不見瞳孔,完全灰白的眼眸,透著陰冷的死意,望著來人問道:“你想選擇哪一個?”
前者是殺掉自己人,斬斷所有線索,讓人查無可查。
後者是殺掉想要調查此事的不良人,雖然可解一時之危,可往後還會有更多的不良人來查。
除非你能殺掉所有不良人,可那不現實。
除去不良人,不亞於顛覆整個景廷,改朝換代。
更何況,蕭淩雪來曆非凡,是想殺就能殺得掉的嗎?
上一次黑雪的刺殺,何嚐不是一次冒險的嚐試?
結果呢?
才僅僅過去一天,黑雪在江州的據點,被她帶人連根端掉,死了一個六境武夫,一個五境神通者被俘,損失何其慘重。
“蕭淩雪不能殺,殺了她,事情反而變得更麻煩。但是,有一個人卻可以先嚐試殺掉。”
來人站在祭台前,從懷裏取出一張寫了字的紙條,上麵殘留著血跡:“這是他的生辰八字和血液,他的頭發,我會想辦法弄來。”
“我隻要你告訴我,有沒有把握將他咒死?”
黑袍人默默的接過紙張,隨後伸手招來一麵鬼旗,將紙張釘在祭台上,口中振振有詞。
半晌後,他猛地抬起頭,原本死寂沉沉的眼眸,此刻竟閃過一抹詭異的精芒:“此人也是神通者?”
來人沉默了片刻,道:“我原本隻是懷疑,現在已經可以確定了。”
黑袍人眉頭緊皺:“同為神通者,在不確定他神通品級的情況下,我難有絕對的把握。而且……”
他拔出鬼旗,將紙張重新遞迴:“你上麵寫的生辰八字,與此人的命理不符。”
來人一怔:“不符?這不可能。不良人早就將他的來曆查了個一清二楚,此事絕無差錯!”
黑袍人低聲道:“又或者說,紙上殘留的血跡,並非是他的。”
來人搖了搖頭:“血跡我可以確認就是他的。”
他想了想,道:“或許,他是有意隱藏自己的生辰八字,故意謊報了出生時辰。”
不過,他也不惱:“既然如此,那就用別的方式殺他吧。不過,江州的事情已經暴露了,也是時候該撤走了。”
黑袍人沉默片刻,搖頭道:“還不能走。我來江州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來人皺緊眉頭:“什麽任務?”
黑袍人淡漠道:“與你無關的事,不要打聽,這是規矩。”
來人沒再說話,轉身離開了房間。
隻是轉過身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精芒。
……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
嬌豔的朝陽,從青雲山背後緩緩升起,漫天紅霞,與山中緩緩升騰的晨靄相互交融,閃爍著氤氳的色彩。
青雲山的朝霞,總是給人一種神聖,又充滿希望的感覺。
竹林雅閣。
文院長身穿玄色儒袍,從雅閣中緩緩走出,望著眼前隊伍整齊的書院學子,輕輕點頭:“走吧。”
今日,望江閣舉辦文會。
無論是不是江州書院的學子,但凡讀書人,自負才學者,皆可前往。
說到望江閣文會,此事卻可追溯到兩百年前,江州書院初開時期。
那一年。
景國皇子豫王遊曆天下,途經江州,為龍江洶湧澎湃的氣勢所震撼,隨口賦詩一首:
“千裏龍江水滔滔,風波逐浪勢不休。”
“百舸爭流千帆盡,借海揚帆奮者先。”
他為此詩起名,《望江難》。
當年皇室太子因病去世,皇帝卻遲遲未定繼承人,儲君之位一直空懸,一場奪嫡之戰,勢在必發。
豫王乃是當時民間聲望最高的皇子,朝中亦有不少重臣支持,乃是下一代儲君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他做出這首《望江難》,或許是想抒發感慨,或者是想表達什麽,又或者……是有所預感。
當時的江州刺史陪同在旁,將這首詩詞記錄下來,並在豫王離開江州後,撤巨資修建了這座望江閣,並將豫王作的詩詞,刻於石碑之上,豎立在望江閣外,以供世人敬仰。
可惜,同年豫王因為奪嫡失敗,被貶為庶人,身囚於長安宗正寺,手下親兵盡誅,朝中黨羽備受牽連,門下官員和客卿,或被殺,或流放,或被貶。
偌大的豫王府,一時空寂。
恰好當時,豫王府中有一客卿,名為吳子嵩。
豫王事敗後,吳子嵩因沒有官職在身,隧逃過一劫,被趕出長安。
迴到江州故鄉後,便著手創立了江州書院,直言:願奉餘生,為景國培養人才。
吳子嵩在世時,時常來到望江閣,望著那塊刻著豫王詩句的石碑,久久不語,暗自流淚。
他的弟子不願老師整日傷感,於是便提議,在望江閣內舉辦文會,即是暢談儒學,弘揚文道,亦是悼念豫王。
吳子嵩同意了。
此後又定下規矩,每隔幾年,江州書院便在望江閣舉辦文會,凡景國學子,皆可參加。
也因此,曆史上許多文人雅客,皆在這裏留過詩句,青史留名。
隨著時間的推移,望江閣文會的名聲,也是越發響亮。
就連旁邊其他州郡的學子,也會有人前來參加。
隻可惜。
江州書院近三十年來,考取功名者少有,更未有學子能取得前三甲。
準確的說,連進入殿試的資格都沒有。
以至於江洲書院在整個景國所有書院中的名氣,日漸衰落,愈發微小。
文院長時常擔憂,再這麽下去,他可能會是江州書院曆史上,最失敗的一任院長。
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這些年來,他苦思冥想,盡心竭力,就是為了打破這個格局。
此時。
當他帶著江州書院的學子來到望江閣時,這裏已是人山人海。
許多學子前來,未嚐沒有一展才華,博取名聲的想法?
好在刺史衙門早就得知了文會的舉辦時間,派人過來維持秩序,場麵才不至於那麽混亂。
文院長帶人進入望江閣。
望江閣共有五層。
大部分的讀書人,隻能停留在第一層。
唯有收到邀請,或者才名在外的文人雅士,才能到第二層。
第三層則是為那些已經取得功名的讀書人所準備。
第四層則是為那些勳貴世家或者官宦子弟所準備。
而這第五層,唯有書院的院長,或者身居高位的官員,比如江州的刺史大人,節度使大人,不良人統領,以及其他州郡同品級的官員,又或者是聞名天下的大學士,才有資格上來。
並且,同行者隻得一人。
當然,這些並非不可逾越。
文會上,望江閣的每一層,都會設立一個主題,由該層的儒士進行判決,若能作出令人稱讚的詩句,文章,自然可以一層一層的往上走。
此時。
文院長在梁勝的攙扶下,來到了望江閣最頂層,望著波濤洶湧的龍江,陷入了沉默。
曆年來的望江閣文會,江州書院的學子都會遭到其他州郡學子的挑戰。
前段時間,他離開江州會友,定下了望江閣文會的時間。
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選定的時間。
因此,他還特意寫信讓在外遊學的梁勝歸來,本意是借這次文會,為即將參加秋闈的梁勝和薑峰造勢。
隻可惜,等他迴到書院卻被告知,薑峰被人逼走了。
這也是他為何會如此憤怒,直接將楊世逐出書院的原因。
好在梁勝及時歸來,以他的學識,哪怕遭遇挑戰,也斷不至於讓江州書院那麽難堪。
他也希望,通過這一屆文會,能挖掘出更多的讀書種子,並收入書院。
“院長,雍州書院的戴院長,冀州書院的黃院長,已經到了。”梁勝走過來說道。
文院長沉吟片刻,道:“你代我去迎接吧。”
梁勝上前一步,在文院長耳畔低聲道:“另外,還有乾州書院的洛院長,也來了。”
文院長猛地迴頭,眼神閃過一抹訝然之色。
“洛院長也來了?”
他當即轉身,走在前方:“我親自去迎接。”
“是。”梁勝一躬身,隨後緊跟在文院長身後。
“對了。”文院長忽然停頓了片刻,道:“你順便去看看,薑峰來了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