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吳吉祥:殿下,這主意真是陛下想出來的!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雪災?”
黃軒詫異的看著老朱。
“是啊,並且這次的災害比較嚴重。”老朱無奈道:“如果是十餘日前,我還可以讓湯和他們暫緩攻打殘元,把糧草拿出來去救災。”
“現在大軍已經開撥,國庫空虛,實在是沒辦法了。”
黃軒點了點頭,問道:“朱大叔,你想讓我怎麽做?”
“你也知道,出現雪災,最急需的東西就是糧食跟衣物。”朱元璋望著黃軒道:“你看能不能幫我搞一些衣物跟糧食。”
黃軒聽完,沉默不語。
聽朱大叔的意思,是河南跟河北兩地出現雪災。
這兩個地方自古都是人口大省。
自己即便能幫忙,又能幫多少人?
況且,購買如此多的物資,又需要花費多少錢財?
恐怕是天文數字吧。
不過,當黃軒看到老朱那期盼的眼神,硬生生的把婉拒的話給咽了下去。
“大米廠,跟麵粉廠,新到了一批貨,我盡量安排弄過來吧!另外我看能不能再收購一批,隻是想要在短時間弄到足夠多的糧食……,根本不可能。”
“至於衣物……”
黃軒一拍腦袋,忽然想到了什麽,急忙開口道:“那啥,朱大叔,衣服這些,不買新的也沒關係吧?”
老朱搖頭道:“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講什麽新不新的?隻要穿在身上,暖和就行。”
“那行!”黃軒掏出手機,開始查詢起來:“在我們現代,最不缺的就是衣服。”
“很多人衣服穿舊了,就扔了。”
“所以,有經商頭腦的人就弄出什麽舊衣迴收公司。”
“專門從國內迴收舊衣服,打包後賣到國外去。”
“最重要的是,這些衣服非常便宜,一噸才一兩千塊錢。”
老朱聞言露出一臉喜色。
後世衣服質量怎麽樣,他深有體會。
如果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到所需的衣服,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於什麽舊衣服,老朱根本不在乎。
人都快凍死了,還考慮什麽新舊。
黃軒撥了一個公司的電話:“喂,請問是伍佰舊衣迴收公司嗎?”
“我這邊想采購一批衣服……”
“夏天,秋天,冬天都可以。”
“數量?你公司總共有多少?”
“70噸?我都要!”
“沒開玩笑,你若是不信,我可以先打一半的貨款,等東西到了,我在補剩下的貨款。”
“我在哪?我在應天府,你看能多久把衣服給運過來,如果能再三日之內運過來,我現在就打款!”
“好說,好說,對了,請問您貴姓?”
“姓吳?吳總你看能不能介紹一點同行給我,我這邊要大量的舊衣服,上不封頂的那種。”
“真的?那多謝吳總了!你明日過來,我請你喝茶!”
掛了電話,黃軒看著老朱道:“剛才你也聽到了,這些衣服最少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能送來。”
“另外,一噸舊衣服有多少件,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會盡量多收購一些。”
黃軒勸誡道:“不過,我這邊隻能是輔助,朱大叔你真正要考慮的是通過大明自身,來解決問題。”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黃軒眼睛一亮,急切道:“朱大叔,我有一計,能讓你在短時間內,快速募集到賑災的物資。”
……
老朱激動的迴到禦書房,對著吳吉祥吩咐道:“你趕緊去把太子叫來,咱有急事跟他商量。”
“爹你找我?”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朱標就走了進來。
“標兒,快過來。”老朱招唿著朱標上前,把手中剛寫好的紙張遞給他:“你讓應天府府尹、錦衣衛,商業部,報社全力配合。”
“明日之內,要讓全城百姓都知道,朝廷準備在後日舉辦一場義捐活動。”
朱標眉頭微皺:“義捐?”
“對,你把這紙上的內容先看完。”老朱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臉上的笑容不斷,哪還有早上那般愁眉不展的模樣?
朱標快速的看了一遍紙上的內容,抬起頭望著老朱:“這,這,這是爹想出來的?”
老朱笑罵道:“你這小子,就這麽看不起你爹?這辦法不是咱想出來的,難道還是你小子想出來的?”
朱標把目光望向一旁的吳吉祥。
吳吉祥臉頰抽了抽,偷偷瞄了一眼老朱,媚笑道:“殿下,這主意真是陛下想出來的。”
朱標才不會相信老朱跟吳吉祥的鬼話。
若真是老朱想出來的,前兩日,他就不會整天唉聲歎氣,見誰都是一副苦大深仇的樣子。
不過,管他呢!
這主意好啊,朱標相信,三日後,定能募集到一批糧食物資。
……
京城,某酒樓,包間內。
“張兄!”
“李兄!”
“黃兄!”
三位商賈行了一個見麵禮,然後依次落座。
“這報紙……,兩位看了嗎?”
那黃姓男子,把手中剛買的報紙放在桌上:“兩位,你們說,這報紙上說的都是真的嗎?”
“這還有假?外麵都傳遍了。”李姓男子摸著胡須道:“聽說前幾日,朝廷得到河南河南行省、北直隸?發生雪災的事情,陛下為了此事急得團團轉。”
那張姓男子長歎一口氣:“按理來說,咱們都是大明的商人,如今出現災害,咱們力所能及的捐一些東西,也算是迴饋百姓。”
黃姓男子看向張姓男子:“張兄的意思……,明日義捐,要去?”
張姓男子笑了一聲:“去,為什麽不去?”
“況且錦衣衛的請帖都送到府上了,黃兄難道沒收到?”
說到錦衣衛,黃姓男子看了看關著的房門,小聲道:“那群活閻王,都把催命符送家裏來了,不去能行嗎?”
“隻是不知道這義捐,是憑個人意願來捐多捐少,還是強製性讓人捐出多少東西才達標。”
“張兄李兄你們也知道,我黃家家小業小,禁不起折騰啊。”
其實,也不怪黃姓男子擔心。
他來應天府也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之前他在老家的時候,那些官吏一到年底就會以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收取“捐稅”。
少了還不要,至少要拿出讓他們滿意的錢財才行。
當然,這“捐稅”不是強製性要求捐的。
不過,你不捐試試?
來年,你看你生意還能不能做得下去。
黃姓男子之所以來到應天府從新打拚,一方麵是聽說應天府經商環境利於商賈,另一方麵就是為了逃避這些附在商人身上吸血的官吏。
惹不起,咱難道還躲不起嗎?
李姓男子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黃兄勿慮,明日咱們去了,不就知曉了嗎?”
黃軒詫異的看著老朱。
“是啊,並且這次的災害比較嚴重。”老朱無奈道:“如果是十餘日前,我還可以讓湯和他們暫緩攻打殘元,把糧草拿出來去救災。”
“現在大軍已經開撥,國庫空虛,實在是沒辦法了。”
黃軒點了點頭,問道:“朱大叔,你想讓我怎麽做?”
“你也知道,出現雪災,最急需的東西就是糧食跟衣物。”朱元璋望著黃軒道:“你看能不能幫我搞一些衣物跟糧食。”
黃軒聽完,沉默不語。
聽朱大叔的意思,是河南跟河北兩地出現雪災。
這兩個地方自古都是人口大省。
自己即便能幫忙,又能幫多少人?
況且,購買如此多的物資,又需要花費多少錢財?
恐怕是天文數字吧。
不過,當黃軒看到老朱那期盼的眼神,硬生生的把婉拒的話給咽了下去。
“大米廠,跟麵粉廠,新到了一批貨,我盡量安排弄過來吧!另外我看能不能再收購一批,隻是想要在短時間弄到足夠多的糧食……,根本不可能。”
“至於衣物……”
黃軒一拍腦袋,忽然想到了什麽,急忙開口道:“那啥,朱大叔,衣服這些,不買新的也沒關係吧?”
老朱搖頭道:“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講什麽新不新的?隻要穿在身上,暖和就行。”
“那行!”黃軒掏出手機,開始查詢起來:“在我們現代,最不缺的就是衣服。”
“很多人衣服穿舊了,就扔了。”
“所以,有經商頭腦的人就弄出什麽舊衣迴收公司。”
“專門從國內迴收舊衣服,打包後賣到國外去。”
“最重要的是,這些衣服非常便宜,一噸才一兩千塊錢。”
老朱聞言露出一臉喜色。
後世衣服質量怎麽樣,他深有體會。
如果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到所需的衣服,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於什麽舊衣服,老朱根本不在乎。
人都快凍死了,還考慮什麽新舊。
黃軒撥了一個公司的電話:“喂,請問是伍佰舊衣迴收公司嗎?”
“我這邊想采購一批衣服……”
“夏天,秋天,冬天都可以。”
“數量?你公司總共有多少?”
“70噸?我都要!”
“沒開玩笑,你若是不信,我可以先打一半的貨款,等東西到了,我在補剩下的貨款。”
“我在哪?我在應天府,你看能多久把衣服給運過來,如果能再三日之內運過來,我現在就打款!”
“好說,好說,對了,請問您貴姓?”
“姓吳?吳總你看能不能介紹一點同行給我,我這邊要大量的舊衣服,上不封頂的那種。”
“真的?那多謝吳總了!你明日過來,我請你喝茶!”
掛了電話,黃軒看著老朱道:“剛才你也聽到了,這些衣服最少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能送來。”
“另外,一噸舊衣服有多少件,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會盡量多收購一些。”
黃軒勸誡道:“不過,我這邊隻能是輔助,朱大叔你真正要考慮的是通過大明自身,來解決問題。”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黃軒眼睛一亮,急切道:“朱大叔,我有一計,能讓你在短時間內,快速募集到賑災的物資。”
……
老朱激動的迴到禦書房,對著吳吉祥吩咐道:“你趕緊去把太子叫來,咱有急事跟他商量。”
“爹你找我?”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朱標就走了進來。
“標兒,快過來。”老朱招唿著朱標上前,把手中剛寫好的紙張遞給他:“你讓應天府府尹、錦衣衛,商業部,報社全力配合。”
“明日之內,要讓全城百姓都知道,朝廷準備在後日舉辦一場義捐活動。”
朱標眉頭微皺:“義捐?”
“對,你把這紙上的內容先看完。”老朱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臉上的笑容不斷,哪還有早上那般愁眉不展的模樣?
朱標快速的看了一遍紙上的內容,抬起頭望著老朱:“這,這,這是爹想出來的?”
老朱笑罵道:“你這小子,就這麽看不起你爹?這辦法不是咱想出來的,難道還是你小子想出來的?”
朱標把目光望向一旁的吳吉祥。
吳吉祥臉頰抽了抽,偷偷瞄了一眼老朱,媚笑道:“殿下,這主意真是陛下想出來的。”
朱標才不會相信老朱跟吳吉祥的鬼話。
若真是老朱想出來的,前兩日,他就不會整天唉聲歎氣,見誰都是一副苦大深仇的樣子。
不過,管他呢!
這主意好啊,朱標相信,三日後,定能募集到一批糧食物資。
……
京城,某酒樓,包間內。
“張兄!”
“李兄!”
“黃兄!”
三位商賈行了一個見麵禮,然後依次落座。
“這報紙……,兩位看了嗎?”
那黃姓男子,把手中剛買的報紙放在桌上:“兩位,你們說,這報紙上說的都是真的嗎?”
“這還有假?外麵都傳遍了。”李姓男子摸著胡須道:“聽說前幾日,朝廷得到河南河南行省、北直隸?發生雪災的事情,陛下為了此事急得團團轉。”
那張姓男子長歎一口氣:“按理來說,咱們都是大明的商人,如今出現災害,咱們力所能及的捐一些東西,也算是迴饋百姓。”
黃姓男子看向張姓男子:“張兄的意思……,明日義捐,要去?”
張姓男子笑了一聲:“去,為什麽不去?”
“況且錦衣衛的請帖都送到府上了,黃兄難道沒收到?”
說到錦衣衛,黃姓男子看了看關著的房門,小聲道:“那群活閻王,都把催命符送家裏來了,不去能行嗎?”
“隻是不知道這義捐,是憑個人意願來捐多捐少,還是強製性讓人捐出多少東西才達標。”
“張兄李兄你們也知道,我黃家家小業小,禁不起折騰啊。”
其實,也不怪黃姓男子擔心。
他來應天府也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之前他在老家的時候,那些官吏一到年底就會以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收取“捐稅”。
少了還不要,至少要拿出讓他們滿意的錢財才行。
當然,這“捐稅”不是強製性要求捐的。
不過,你不捐試試?
來年,你看你生意還能不能做得下去。
黃姓男子之所以來到應天府從新打拚,一方麵是聽說應天府經商環境利於商賈,另一方麵就是為了逃避這些附在商人身上吸血的官吏。
惹不起,咱難道還躲不起嗎?
李姓男子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黃兄勿慮,明日咱們去了,不就知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