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步兵:從沒打過這麽輕鬆的仗,甚至還能實驗新戰術
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 作者:大兔子95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彪看的嘴都合不攏了
“這是從哪本兵書上看的,聞所未聞啊!”
這種戰法是很厲害,不費吹灰之力就幹掉了敵軍至少六七百號人。
就是吧,這麽玩總給他一種很…猥瑣的感覺!
郭嘉負手而立,也感慨道
“嘉乃軍師,飽讀兵書,卻也未曾想到此法。
兵書上有言,弓者當立於陣後,不接近兵。
主公卻反其道而行之,將短弩用在每一個兵卒身上。”
劉協眨巴了一下大眼睛,道
“可,步卒們也隻能每人射一次吧,接戰後再無時間可上弦啊。”
郭嘉點頭
“確實如此,不過主公言,近身交戰,但凡能讓我軍保證有一次擊殺敵軍一人的機會,那也會將雙方的戰力差距減少一軍之數。”
啥意思呢,我們這邊的確可能隻有一次射擊的機會。
人數也比你少。
比如當下白波賊兩萬餘人,他們這邊隻有七千。
但隻要一個人能有一次必殺的機會,那就相當於百分百能給對麵減員七千人,將敵軍人數大大減弱。
因此可以說這種戰法非常適合以弱勝強,以少勝多。
楊彪明白了,不由的感慨
“袁公路當真生了個麒麟子啊,他此舉完全改變了戰鬥形勢,可比肩吳起孫臏也!”
這個評價不算是過分,在這幫人的兵書出現之前,人們作戰還是很原始很講武德的。
講好時間,講好地點,兩軍對衝,弱的就一定敗。
可自從有個孫子出現後,戰爭形勢被改變了,戰場上開始玩腦子了。
這是一次巨大改變,也因此這幫改變戰爭形勢的老六被譽為兵家始祖。
而袁耀此舉,也改變了戰爭的形勢。
如果以後不是人人一把短弩的話,那你天生就會比敵軍弱一截,這就逼得從今往後的軍閥諸侯們必須去發展短弩這種戰爭手段。
因此現在說袁耀比肩那些先賢,或許有些誇張,但隻要袁耀開始出書,出兵書傳世,那他比肩先賢就一點毛病沒有。
可惜這種手段注定不是每個軍閥都能用,因為袁耀依仗的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工業基礎。
要知道水力工廠的下一個階段,就是蒸汽時代了。
正麵戰場上,袁耀的步兵勢如破竹。
郭嘉和楊彪還是低估了白波賊的垃圾,本來的確是一人隻有一次射擊的機會。
射完了,一樣是要進行肉搏戰的。
要是有能力的武將一定會看出當下若是想贏,就隻能不惜傷亡,利用自己的數量優勢去耗袁耀的兵。
就算是人人有甲,也會受傷。
兩萬多人打七千人,不要命的去換,去貼身肉搏,不給上弦的機會,這場仗在袁耀鐵騎沒抽開身之前一樣是勝負難料的。
可,誰讓敵軍是白波賊呢。
這幫賊兵太惜命了,前排倒了兩輪以後就不敢前進了,不管身後督戰官怎麽叫罵,都不願意繼續前進。
前排的刀盾兵和戈兵一看就樂了,還有這好事!
戈兵就把戈架在前排盾兵的肩膀上,然後光明正大的給短弩上弦,自己的換完了還能順帶手給前麵的刀盾兵換一下。
這其實是大忌,若是敵軍這時候衝陣,他們根本反應不過來。
但,敵軍是白波賊。
從前麵第一波被鐵騎鑿穿陣型開始,他們就已經沒了鬥誌。
後麵好不容易重新凝聚士氣,也僅僅是維持著不崩罷了。
現在前排兵直接被射倒了兩排,誰敢繼續上前賭他們的弩裏有沒有箭!
這就給了袁耀軍上弦的機會,上完了弦,刀盾兵把刀往腰間一插,又是一輪射擊,然後把掛在身上的弩直接甩到身後。
敵軍倒了一排,暴露出的下一排士兵被督戰官拿刀架在脖子上讓他們前進。
他們不得已上前一步,結果直接就被戈兵拿短弩瞄準射擊,又倒了一排。
這下前排士兵徹底不敢動了,甚至有的已經不管不顧的開始逃跑了。
而袁耀這邊呢,戈兵們見對麵根本不敢上前,再次開始光明正大的給盾兵的短弩上弦了。
白波賊兵徹底心態崩了,這還怎麽打啊。
都沒碰到人家第一排的刀盾兵呢,結果已經刷拉拉倒了好幾排人了。
袁耀軍的後排士兵也紛紛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前麵有點過分了嗷,光你們刷戰功不給後麵兄弟機會是吧!”
“就是就是!換人換人,我要去前排!”
隻能說實戰確實能暴露很多問題,不出意外的話,後麵袁耀還會訓練他們前後換陣的戰術。
雖說用的不是火槍,但這幫士兵也無師自通的學會了三段式射擊方法。
可惜的是白波賊沒堅持到他們完成戰場上實驗新戰術,因為這個時候袁耀已經幹掉了南匈奴的左賢王,能調轉馬頭重新‘照顧’白波賊軍的大部隊了。
楊奉胡才等人意識到這一點後,幹脆果斷的放棄了迎奉天子的計劃,再打下去他們也打不過袁耀的部隊,隻會折兵損將,連自己本來的地盤都守不住。
於是,撤兵的鳴金聲響了起來。
本來就堅持不下去的白波賊大部隊二話沒說轉頭就跑!
一開始他們還能保持著稍微有序的撤退,直到袁耀舉起陌刀,指揮著重裝鐵騎再次發起了衝鋒。
步兵也知道,到了該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了,又射了一輪後,放下了短弩,開始追擊!
劉協站在城牆上,驚詫的望著下麵的戰場。
白波賊已經全線潰敗,賊兵不再有序的逃跑,而是四散而逃,怎麽保命怎麽跑。
可袁耀的鐵騎又在鑿陣,甚至一次鑿陣直接就攔下了他們三分之二的人馬。
僅剩下韓暹、楊奉、胡才、李樂等人帶著七千左右的人馬跑路,其中,六千都是韓暹的人!
劉協連忙看向郭嘉
“驃騎將軍如何不去追擊賊首?”
郭嘉知道袁耀打算把大部分人俘虜下來,送迴去挖礦和修路。
袁耀肯定會注重這些更重要的免費勞動力,所以還真不好解釋這點。
郭嘉知道劉協肯定挺希望弄死這幫賊兵的……
忽然,郭嘉想起了一件事!
“這是從哪本兵書上看的,聞所未聞啊!”
這種戰法是很厲害,不費吹灰之力就幹掉了敵軍至少六七百號人。
就是吧,這麽玩總給他一種很…猥瑣的感覺!
郭嘉負手而立,也感慨道
“嘉乃軍師,飽讀兵書,卻也未曾想到此法。
兵書上有言,弓者當立於陣後,不接近兵。
主公卻反其道而行之,將短弩用在每一個兵卒身上。”
劉協眨巴了一下大眼睛,道
“可,步卒們也隻能每人射一次吧,接戰後再無時間可上弦啊。”
郭嘉點頭
“確實如此,不過主公言,近身交戰,但凡能讓我軍保證有一次擊殺敵軍一人的機會,那也會將雙方的戰力差距減少一軍之數。”
啥意思呢,我們這邊的確可能隻有一次射擊的機會。
人數也比你少。
比如當下白波賊兩萬餘人,他們這邊隻有七千。
但隻要一個人能有一次必殺的機會,那就相當於百分百能給對麵減員七千人,將敵軍人數大大減弱。
因此可以說這種戰法非常適合以弱勝強,以少勝多。
楊彪明白了,不由的感慨
“袁公路當真生了個麒麟子啊,他此舉完全改變了戰鬥形勢,可比肩吳起孫臏也!”
這個評價不算是過分,在這幫人的兵書出現之前,人們作戰還是很原始很講武德的。
講好時間,講好地點,兩軍對衝,弱的就一定敗。
可自從有個孫子出現後,戰爭形勢被改變了,戰場上開始玩腦子了。
這是一次巨大改變,也因此這幫改變戰爭形勢的老六被譽為兵家始祖。
而袁耀此舉,也改變了戰爭的形勢。
如果以後不是人人一把短弩的話,那你天生就會比敵軍弱一截,這就逼得從今往後的軍閥諸侯們必須去發展短弩這種戰爭手段。
因此現在說袁耀比肩那些先賢,或許有些誇張,但隻要袁耀開始出書,出兵書傳世,那他比肩先賢就一點毛病沒有。
可惜這種手段注定不是每個軍閥都能用,因為袁耀依仗的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工業基礎。
要知道水力工廠的下一個階段,就是蒸汽時代了。
正麵戰場上,袁耀的步兵勢如破竹。
郭嘉和楊彪還是低估了白波賊的垃圾,本來的確是一人隻有一次射擊的機會。
射完了,一樣是要進行肉搏戰的。
要是有能力的武將一定會看出當下若是想贏,就隻能不惜傷亡,利用自己的數量優勢去耗袁耀的兵。
就算是人人有甲,也會受傷。
兩萬多人打七千人,不要命的去換,去貼身肉搏,不給上弦的機會,這場仗在袁耀鐵騎沒抽開身之前一樣是勝負難料的。
可,誰讓敵軍是白波賊呢。
這幫賊兵太惜命了,前排倒了兩輪以後就不敢前進了,不管身後督戰官怎麽叫罵,都不願意繼續前進。
前排的刀盾兵和戈兵一看就樂了,還有這好事!
戈兵就把戈架在前排盾兵的肩膀上,然後光明正大的給短弩上弦,自己的換完了還能順帶手給前麵的刀盾兵換一下。
這其實是大忌,若是敵軍這時候衝陣,他們根本反應不過來。
但,敵軍是白波賊。
從前麵第一波被鐵騎鑿穿陣型開始,他們就已經沒了鬥誌。
後麵好不容易重新凝聚士氣,也僅僅是維持著不崩罷了。
現在前排兵直接被射倒了兩排,誰敢繼續上前賭他們的弩裏有沒有箭!
這就給了袁耀軍上弦的機會,上完了弦,刀盾兵把刀往腰間一插,又是一輪射擊,然後把掛在身上的弩直接甩到身後。
敵軍倒了一排,暴露出的下一排士兵被督戰官拿刀架在脖子上讓他們前進。
他們不得已上前一步,結果直接就被戈兵拿短弩瞄準射擊,又倒了一排。
這下前排士兵徹底不敢動了,甚至有的已經不管不顧的開始逃跑了。
而袁耀這邊呢,戈兵們見對麵根本不敢上前,再次開始光明正大的給盾兵的短弩上弦了。
白波賊兵徹底心態崩了,這還怎麽打啊。
都沒碰到人家第一排的刀盾兵呢,結果已經刷拉拉倒了好幾排人了。
袁耀軍的後排士兵也紛紛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前麵有點過分了嗷,光你們刷戰功不給後麵兄弟機會是吧!”
“就是就是!換人換人,我要去前排!”
隻能說實戰確實能暴露很多問題,不出意外的話,後麵袁耀還會訓練他們前後換陣的戰術。
雖說用的不是火槍,但這幫士兵也無師自通的學會了三段式射擊方法。
可惜的是白波賊沒堅持到他們完成戰場上實驗新戰術,因為這個時候袁耀已經幹掉了南匈奴的左賢王,能調轉馬頭重新‘照顧’白波賊軍的大部隊了。
楊奉胡才等人意識到這一點後,幹脆果斷的放棄了迎奉天子的計劃,再打下去他們也打不過袁耀的部隊,隻會折兵損將,連自己本來的地盤都守不住。
於是,撤兵的鳴金聲響了起來。
本來就堅持不下去的白波賊大部隊二話沒說轉頭就跑!
一開始他們還能保持著稍微有序的撤退,直到袁耀舉起陌刀,指揮著重裝鐵騎再次發起了衝鋒。
步兵也知道,到了該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了,又射了一輪後,放下了短弩,開始追擊!
劉協站在城牆上,驚詫的望著下麵的戰場。
白波賊已經全線潰敗,賊兵不再有序的逃跑,而是四散而逃,怎麽保命怎麽跑。
可袁耀的鐵騎又在鑿陣,甚至一次鑿陣直接就攔下了他們三分之二的人馬。
僅剩下韓暹、楊奉、胡才、李樂等人帶著七千左右的人馬跑路,其中,六千都是韓暹的人!
劉協連忙看向郭嘉
“驃騎將軍如何不去追擊賊首?”
郭嘉知道袁耀打算把大部分人俘虜下來,送迴去挖礦和修路。
袁耀肯定會注重這些更重要的免費勞動力,所以還真不好解釋這點。
郭嘉知道劉協肯定挺希望弄死這幫賊兵的……
忽然,郭嘉想起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