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朱元璋:海外竟也有沃土?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作者:我老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當然知道!”
“但海貿也不能全部放開,要不然很快就又會迴到元末時的模樣。”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明的重心依然還是北方,需要海量的糧食進行北伐,一旦海貿不可控製,糧食減產,未來老四拿什麽北伐?”
“所以咱覺得老四未來用的辦法就很不錯,由皇家組成船隊出海貿易,如此一來不但不用擔心糧食減產的問題,甚至還能賺取大量的金銀,還有海外的貨各種珍貴貨物。”
朱元璋說到這裏,看藍武眉頭微微皺起,他不由一頓,轉變語氣道:“或者說,你還有更好的既能進行海貿,賺銀子,又能在完全放開海貿後,有效遏製江南士紳們改稻為桑趨勢的辦法?”
看老朱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看,藍武不由就咧了咧嘴。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局麵。
因為人都是趨利的,隻要海貿開啟,那麽無論是士紳還是普通的百姓,隻要有多餘的田地,恐怕都是會改農田為桑田的。
畢竟這更賺錢。
但這個問題其實又很好解決。
隻要把普通百姓、士紳們出海買賣絲綢能夠賺的銀子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就行了。
而這個控製的方法就是關稅。
而且曆史上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
南宋之所以能夠在對外戰爭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能保證國內一片繁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海貿的繁盛,以及龐大的關稅。
但藍武卻並沒有提及關稅。
因為古人並不笨,特別是老朱這樣能當上皇帝的人,更是一頂一的聰明人,肯定是知道宋朝關於海貿的政策,但他在大明建立之初依然選擇了封閉海關。
顯然是並不認為官方設置的關卡,真就能夠杜絕走私行為。
畢竟關稅越高,也就意味著走私的利潤越大,當利潤高到一定程度時,多的是人願意鋌而走險。
例子依然還是南宋。
“陛下,其實這是一個比賽!”
藍武認真思索了好一會兒,這才按照自己的理解開口道:“我們要通過海貿賺取海量銀子的同時,利用這些銀子不斷地發展生產,提高生產力,提升糧食的產量。”
“如此一來,隻要我們糧食的產量每年都能增加,那麽即便有稻田改成桑田也影響不大了。”
“還有一點,海外其實也是有肥沃良田的。”
“而且因為南洋地區日照充足,那裏的水稻是一年三熟的,若是咱們可以把南洋地區都拿下來,當做咱們的糧食生產基地,糧食問題還會是問題嗎?”
“哦……?”
“這咱倒是不知道,原來除了我華夏之外,南洋那等蠻荒之地,竟然也有沃土?”
朱元璋聽到藍武這麽說,眼中精光不由一閃,臉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藍武看著聽到南洋那邊有好地種的朱元璋立馬就眼神發光的樣子,不由就咧了咧嘴。
他就知道,自己隻要把南洋那邊的情況和老朱說明,這位最喜歡種地的皇帝陛下,立馬就會從猶豫要不要下西洋,變成狂熱的戰爭分子。
轉眼,艦隊就在長江之中行駛了七八天。
到二月末,船隊終於駛出了長江,正式進入大海之中。
一進大海,船上本來輕鬆的氛圍立馬就消失了,就連這幾天一直在和他高談闊論的老朱神色也不由凝重起來。
畢竟對於如今的大明人來說,大海依然還是一個相當恐怖,而且未知的地方。
麵對這一片完全未知,又一望無際的幽冥之海,任誰都會感覺到害怕的。
當然藍武除外。
他此刻正悠哉的坐在寶船船尾在釣魚。
畢竟這還是他第一次進入大海,憑借著他的氣運釣竿,說不定就能釣上來個什麽大黃魚,或者大龍蝦之類的海鮮。
一想到這些美味,藍武不由的就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大人,那位涼國公的船隊已經出海了。”
而也就在藍武的艦隊出海沒多久,寧波府城之中,一家雕梁畫棟,顯得極其奢華的宅院之中,很快便有人把消息傳到了這裏。
“終於出去了!”
宅院的主人是一個四十歲上下的胖子,他聞言猛地就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一絲猙獰的表情來。
“那個泥腿子皇帝,臨老臨老卻又改變了自己定下的規矩,居然開始派遣船隊出海了,而且第一站就是倭國,他想要幹什麽?”
“總不可能是去冊封倭國國王的吧?”
在這胖子的對麵,坐的是一個六十多歲,衣著華貴的老人。
老人聞言不由就捋了捋胡子笑道:“早先京中傳來消息,說是朝廷有意解除海禁,允許百姓出海貿易,說不定這一次朝廷組建船隊出海,就是一次嚐試也說不定!”
“哎呦,任老爺子,你傻不傻啊!”
“就算是朝廷解除了海禁對我等來說又有什麽好處,海外就那麽大的地方,朝廷帶了那麽多船過去,我聽說好幾艘大船上都裝滿了各種貨物,我們就這麽點家業,莫非還能去和朝廷那麽大的艦隊爭食不成?”
胖子歎了一口氣繼續道:“要我說那個泥腿子皇帝既然已經實行了海禁,那便繼續海禁就是,隻要他一死,下一任皇帝上位,無論是誰,咱們想要走私,豈不是輕而易舉,朝廷還真能攔得住不成?”
“我實話和老爺子你說,我和寧波衛中幾個朋友的關係已經快要打通了。”
“那幾位將軍害怕的就是朱元璋,一旦朱元璋死了,我們便可立刻達成合作,他們從此會對我們出海的船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到那時這海貿豈不是就成了我們的獨門生意了,不比什麽開海之後,和諸多世家大族還有朝廷爭食強得多?”
老頭聞言心裏不由一動。
他心道自己讓兒子在京中打通倭國的關係,沒想到這錢胖子也沒閑著,竟然已經要走通駐紮在寧波的衛所了。
若是真如這錢胖子所說,還真是繼續讓朝廷實行海禁對他們來說更有利。
畢竟這都熬了這麽多年了,眼看著那個泥腿子皇帝就要死了,他們馬上就要守的雲開見月明了,這個時候開海,之前的很多謀劃還真要被打亂了。
“那依照錢賢侄的意思是?”老頭看著麵前的胖子不由心中一動問道。
“嗬嗬!”
“我今早上聽算命的說,海外這幾天要刮大風,這個時候這麽大的船隊出海,萬一遇到了狂風暴雨,一起沉沒了,也是有可能的。”
“任老,您說是不是?”
“但海貿也不能全部放開,要不然很快就又會迴到元末時的模樣。”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明的重心依然還是北方,需要海量的糧食進行北伐,一旦海貿不可控製,糧食減產,未來老四拿什麽北伐?”
“所以咱覺得老四未來用的辦法就很不錯,由皇家組成船隊出海貿易,如此一來不但不用擔心糧食減產的問題,甚至還能賺取大量的金銀,還有海外的貨各種珍貴貨物。”
朱元璋說到這裏,看藍武眉頭微微皺起,他不由一頓,轉變語氣道:“或者說,你還有更好的既能進行海貿,賺銀子,又能在完全放開海貿後,有效遏製江南士紳們改稻為桑趨勢的辦法?”
看老朱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看,藍武不由就咧了咧嘴。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局麵。
因為人都是趨利的,隻要海貿開啟,那麽無論是士紳還是普通的百姓,隻要有多餘的田地,恐怕都是會改農田為桑田的。
畢竟這更賺錢。
但這個問題其實又很好解決。
隻要把普通百姓、士紳們出海買賣絲綢能夠賺的銀子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就行了。
而這個控製的方法就是關稅。
而且曆史上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
南宋之所以能夠在對外戰爭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能保證國內一片繁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海貿的繁盛,以及龐大的關稅。
但藍武卻並沒有提及關稅。
因為古人並不笨,特別是老朱這樣能當上皇帝的人,更是一頂一的聰明人,肯定是知道宋朝關於海貿的政策,但他在大明建立之初依然選擇了封閉海關。
顯然是並不認為官方設置的關卡,真就能夠杜絕走私行為。
畢竟關稅越高,也就意味著走私的利潤越大,當利潤高到一定程度時,多的是人願意鋌而走險。
例子依然還是南宋。
“陛下,其實這是一個比賽!”
藍武認真思索了好一會兒,這才按照自己的理解開口道:“我們要通過海貿賺取海量銀子的同時,利用這些銀子不斷地發展生產,提高生產力,提升糧食的產量。”
“如此一來,隻要我們糧食的產量每年都能增加,那麽即便有稻田改成桑田也影響不大了。”
“還有一點,海外其實也是有肥沃良田的。”
“而且因為南洋地區日照充足,那裏的水稻是一年三熟的,若是咱們可以把南洋地區都拿下來,當做咱們的糧食生產基地,糧食問題還會是問題嗎?”
“哦……?”
“這咱倒是不知道,原來除了我華夏之外,南洋那等蠻荒之地,竟然也有沃土?”
朱元璋聽到藍武這麽說,眼中精光不由一閃,臉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藍武看著聽到南洋那邊有好地種的朱元璋立馬就眼神發光的樣子,不由就咧了咧嘴。
他就知道,自己隻要把南洋那邊的情況和老朱說明,這位最喜歡種地的皇帝陛下,立馬就會從猶豫要不要下西洋,變成狂熱的戰爭分子。
轉眼,艦隊就在長江之中行駛了七八天。
到二月末,船隊終於駛出了長江,正式進入大海之中。
一進大海,船上本來輕鬆的氛圍立馬就消失了,就連這幾天一直在和他高談闊論的老朱神色也不由凝重起來。
畢竟對於如今的大明人來說,大海依然還是一個相當恐怖,而且未知的地方。
麵對這一片完全未知,又一望無際的幽冥之海,任誰都會感覺到害怕的。
當然藍武除外。
他此刻正悠哉的坐在寶船船尾在釣魚。
畢竟這還是他第一次進入大海,憑借著他的氣運釣竿,說不定就能釣上來個什麽大黃魚,或者大龍蝦之類的海鮮。
一想到這些美味,藍武不由的就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大人,那位涼國公的船隊已經出海了。”
而也就在藍武的艦隊出海沒多久,寧波府城之中,一家雕梁畫棟,顯得極其奢華的宅院之中,很快便有人把消息傳到了這裏。
“終於出去了!”
宅院的主人是一個四十歲上下的胖子,他聞言猛地就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一絲猙獰的表情來。
“那個泥腿子皇帝,臨老臨老卻又改變了自己定下的規矩,居然開始派遣船隊出海了,而且第一站就是倭國,他想要幹什麽?”
“總不可能是去冊封倭國國王的吧?”
在這胖子的對麵,坐的是一個六十多歲,衣著華貴的老人。
老人聞言不由就捋了捋胡子笑道:“早先京中傳來消息,說是朝廷有意解除海禁,允許百姓出海貿易,說不定這一次朝廷組建船隊出海,就是一次嚐試也說不定!”
“哎呦,任老爺子,你傻不傻啊!”
“就算是朝廷解除了海禁對我等來說又有什麽好處,海外就那麽大的地方,朝廷帶了那麽多船過去,我聽說好幾艘大船上都裝滿了各種貨物,我們就這麽點家業,莫非還能去和朝廷那麽大的艦隊爭食不成?”
胖子歎了一口氣繼續道:“要我說那個泥腿子皇帝既然已經實行了海禁,那便繼續海禁就是,隻要他一死,下一任皇帝上位,無論是誰,咱們想要走私,豈不是輕而易舉,朝廷還真能攔得住不成?”
“我實話和老爺子你說,我和寧波衛中幾個朋友的關係已經快要打通了。”
“那幾位將軍害怕的就是朱元璋,一旦朱元璋死了,我們便可立刻達成合作,他們從此會對我們出海的船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到那時這海貿豈不是就成了我們的獨門生意了,不比什麽開海之後,和諸多世家大族還有朝廷爭食強得多?”
老頭聞言心裏不由一動。
他心道自己讓兒子在京中打通倭國的關係,沒想到這錢胖子也沒閑著,竟然已經要走通駐紮在寧波的衛所了。
若是真如這錢胖子所說,還真是繼續讓朝廷實行海禁對他們來說更有利。
畢竟這都熬了這麽多年了,眼看著那個泥腿子皇帝就要死了,他們馬上就要守的雲開見月明了,這個時候開海,之前的很多謀劃還真要被打亂了。
“那依照錢賢侄的意思是?”老頭看著麵前的胖子不由心中一動問道。
“嗬嗬!”
“我今早上聽算命的說,海外這幾天要刮大風,這個時候這麽大的船隊出海,萬一遇到了狂風暴雨,一起沉沒了,也是有可能的。”
“任老,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