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金相贈夜色深
每日簽到領軍隊,父皇跪求別造反 作者:逸辰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晨時分,雲霄王府後門一片寂靜。天色未明,四周籠罩在濃重的夜色中,隻有零星幾盞燈籠發出微弱的光芒,在寒風中搖曳不定。
張先生換上一身不起眼的青衣,站在後門陰影處,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幾個身材健壯的心腹正小心翼翼地搬運著數個沉重的箱子,每個箱子都用黑布嚴實地包裹著,遮掩住內裏裝著銀票的檀木匣。
馬車是特意挑選的舊式款式,看上去毫不起眼,與尋常商賈所用無異。車夫也換上了普通的灰布短衫,低著頭假裝打盹,實則時刻戒備著周圍的動靜。
在牆角的陰影中,柳府老管家陳福帶著兩個麵色惶恐的仆人早已等候多時。他們躲在暗處,不時往四周張望,神情焦慮。陳福不住地搓著手,既是因為寒冷,也是因為緊張。
一陣寒風吹過,卷起地上的枯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張先生抬手示意心腹們停下動作,仔細聆聽片刻,確認四下無人後,才向陳福微微頷首。
\"陳管家,\"張先生走近幾步,聲音壓得極低,帶著公式化的客氣,\"我家殿下仁厚,聽聞太尉困境,特備薄禮相助。還請轉告太尉,務必保重身體,朝廷還需太尉主持大局。\"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遞向陳福。玉佩上隱約可見\"霄\"字紋路,顯然是一件信物。
陳福雙手接過玉佩,因激動和寒冷而微微發顫:\"老奴...老奴代我家老爺,叩謝二殿下活命之恩!這份恩情,柳家上下,沒齒難忘!定...定當圖報!\"
張先生眼神銳利地掃過陳福,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壓力:\"圖報倒不必急於一時。隻盼太尉大人日後...在朝堂之上,能明辨是非,不負我家殿下今日一番心意便好。天色不早,陳管家請迴吧。\"
陳福連連點頭,彎腰行禮。他指揮著兩個仆人快速地接管了馬車,動作輕緩而謹慎,生怕發出任何聲響。
馬車緩緩駛離王府後門,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張先生站在原地,目送馬車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車輪碾過地麵的痕跡,才轉身示意心腹們撤迴府中。
晨風漸起,帶著刺骨的寒意,卻吹不散空氣中彌漫的那股暗流湧動的氣息。
金鑾殿內,晨光透過高窗灑落,卻驅散不了殿內凝重的氣氛。蘇禦高坐龍椅之上,麵色不悅地俯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柳荀站在文官之列,雖極力保持鎮定,但眼角的疲憊和微微顫抖的雙手還是暴露了他的內心。昨夜剛收到二皇子的\"救命錢\",今日就要在朝堂上表態,這種煎熬讓他倍感壓力。兵部尚書李震不時用擔憂的目光看向他,顯然察覺到了老友的異常。
蘇霄站在皇子列中,表麵恭敬,眼角餘光卻時不時掃過柳荀和太子蘇鳴。他知道,今日這場大戲,正是他昨夜布局的延續。太子蘇鳴麵色平靜,但攥緊的拳頭顯示出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諸位愛卿,\"蘇禦的聲音低沉,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國庫空虛,南離咄咄逼人,朕心甚憂。可有良策,解朕燃眉之急?\"
殿內一片寂靜,群臣低頭不語。就在這時,柳荀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年邁體衰,才疏學淺,難當大任,唯願盡綿薄之力,為國分憂。臣已變賣部分家產,略有進項,願獻於國庫。\"
他的聲音雖然平穩,但熟悉他的人都能聽出其中的疲憊。這番話,既是對皇帝的表態,也是在向朝臣們釋放信號——柳家已經籌到了錢。
太子蘇鳴聞言,立即上前一步,語氣平和卻帶著幾分焦急:\"父皇,柳太尉年事已高,為國操勞,理應頤養天年,豈可再讓其破費?兒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話音剛落,蘇霄也隨即上前,臉上帶著懇切的神情:\"父皇,兒臣雖不才,亦願為國盡力。柳太尉乃國之棟梁,若能助太尉一臂之力,實乃兒臣之幸。\"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出於對柳太尉的敬重。然而隻有柳荀能感受到這話中的分量——這是在向朝野宣告,柳家的\"進項\"從何而來。
殿內氣氛頓時微妙起來。文武百官紛紛交換眼色,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麵露驚訝。二皇子此舉,不僅是在幫柳家解圍,更是在向太子示威。
深夜,皇宮後宮。慧妃寢宮的燈火依然明亮。宮殿內布置奢華而典雅,檀木家具上雕刻著精美的紋路,香爐中燃著淡淡的安神香,氤氳的香氣在空氣中緩緩飄散。
慧妃斜倚在鑲金軟榻上,一襲月白色錦緞長裙襯托出她端莊優雅的氣質。她保養得宜的臉上帶著一絲精明的審視,纖長的手指輕輕撥弄著腕上那隻價值連城的翡翠鐲子,目光若有所思。
蘇霄今夜特意入宮探母,此時正站在一旁,神情略帶得意,低聲匯報著今日朝堂上的情形。宮女們早已被揮退到殿外,殿內隻剩下母子二人。
\"霄兒,五百萬兩,好大的手筆。\"慧妃的聲音柔和,卻帶著洞察一切的銳利,\"用母家給你的底子,去撬動柳荀這塊頑石,膽子不小。這雪中送炭,送得倒是及時。\"
蘇霄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神情越發自信:\"母妃,富貴險中求。如今正是柳家最虛弱、最需要援手的時候。這五百萬兩送去,柳荀就算再心向大哥,也得承我們這份天大的人情!日後,這便是我們安插在他身邊的一根釘子,關鍵時刻,或許就能讓他反戈一擊!\"
慧妃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但旋即又添了憂色。她放下手中的翡翠鐲子,正色道:\"想法是好的。隻是,動用如此巨款資助朝廷重臣,尤其還是太尉這等級別,你父皇那邊必然會知曉。你須得想好應對之策,莫要因此事,反而被太子抓住了把柄,落下一個結交外臣、意圖不軌的話柄。柳荀是老狐狸,收了錢,未必就會真心為你所用。\"
蘇霄聽罷,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母妃放心,孩兒並非指望他立刻倒戈。孩兒要的,就是這份''恩情''。隻要柳家欠著我們,大哥那邊就永遠無法完全信任柳荀。至於父皇...\"他頓了頓,\"孩兒自有說辭,就說是感念太尉勞苦功高,不忍見其晚景淒涼罷了。父皇如今缺錢,有人替他分憂,他未必會深究。\"
燭光映照在母子二人臉上,照出了他們眼中相似的精明與算計。這對母子,一個是宮闈老手,一個看似懵懂,實則精明無比,此刻正在密謀著足以撼動朝局的大計。
殿外,夜色漸深,宮牆高聳,將這場密談牢牢封鎖在這一方天地之中。
張先生換上一身不起眼的青衣,站在後門陰影處,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幾個身材健壯的心腹正小心翼翼地搬運著數個沉重的箱子,每個箱子都用黑布嚴實地包裹著,遮掩住內裏裝著銀票的檀木匣。
馬車是特意挑選的舊式款式,看上去毫不起眼,與尋常商賈所用無異。車夫也換上了普通的灰布短衫,低著頭假裝打盹,實則時刻戒備著周圍的動靜。
在牆角的陰影中,柳府老管家陳福帶著兩個麵色惶恐的仆人早已等候多時。他們躲在暗處,不時往四周張望,神情焦慮。陳福不住地搓著手,既是因為寒冷,也是因為緊張。
一陣寒風吹過,卷起地上的枯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張先生抬手示意心腹們停下動作,仔細聆聽片刻,確認四下無人後,才向陳福微微頷首。
\"陳管家,\"張先生走近幾步,聲音壓得極低,帶著公式化的客氣,\"我家殿下仁厚,聽聞太尉困境,特備薄禮相助。還請轉告太尉,務必保重身體,朝廷還需太尉主持大局。\"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遞向陳福。玉佩上隱約可見\"霄\"字紋路,顯然是一件信物。
陳福雙手接過玉佩,因激動和寒冷而微微發顫:\"老奴...老奴代我家老爺,叩謝二殿下活命之恩!這份恩情,柳家上下,沒齒難忘!定...定當圖報!\"
張先生眼神銳利地掃過陳福,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壓力:\"圖報倒不必急於一時。隻盼太尉大人日後...在朝堂之上,能明辨是非,不負我家殿下今日一番心意便好。天色不早,陳管家請迴吧。\"
陳福連連點頭,彎腰行禮。他指揮著兩個仆人快速地接管了馬車,動作輕緩而謹慎,生怕發出任何聲響。
馬車緩緩駛離王府後門,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張先生站在原地,目送馬車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車輪碾過地麵的痕跡,才轉身示意心腹們撤迴府中。
晨風漸起,帶著刺骨的寒意,卻吹不散空氣中彌漫的那股暗流湧動的氣息。
金鑾殿內,晨光透過高窗灑落,卻驅散不了殿內凝重的氣氛。蘇禦高坐龍椅之上,麵色不悅地俯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柳荀站在文官之列,雖極力保持鎮定,但眼角的疲憊和微微顫抖的雙手還是暴露了他的內心。昨夜剛收到二皇子的\"救命錢\",今日就要在朝堂上表態,這種煎熬讓他倍感壓力。兵部尚書李震不時用擔憂的目光看向他,顯然察覺到了老友的異常。
蘇霄站在皇子列中,表麵恭敬,眼角餘光卻時不時掃過柳荀和太子蘇鳴。他知道,今日這場大戲,正是他昨夜布局的延續。太子蘇鳴麵色平靜,但攥緊的拳頭顯示出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諸位愛卿,\"蘇禦的聲音低沉,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國庫空虛,南離咄咄逼人,朕心甚憂。可有良策,解朕燃眉之急?\"
殿內一片寂靜,群臣低頭不語。就在這時,柳荀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年邁體衰,才疏學淺,難當大任,唯願盡綿薄之力,為國分憂。臣已變賣部分家產,略有進項,願獻於國庫。\"
他的聲音雖然平穩,但熟悉他的人都能聽出其中的疲憊。這番話,既是對皇帝的表態,也是在向朝臣們釋放信號——柳家已經籌到了錢。
太子蘇鳴聞言,立即上前一步,語氣平和卻帶著幾分焦急:\"父皇,柳太尉年事已高,為國操勞,理應頤養天年,豈可再讓其破費?兒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話音剛落,蘇霄也隨即上前,臉上帶著懇切的神情:\"父皇,兒臣雖不才,亦願為國盡力。柳太尉乃國之棟梁,若能助太尉一臂之力,實乃兒臣之幸。\"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出於對柳太尉的敬重。然而隻有柳荀能感受到這話中的分量——這是在向朝野宣告,柳家的\"進項\"從何而來。
殿內氣氛頓時微妙起來。文武百官紛紛交換眼色,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麵露驚訝。二皇子此舉,不僅是在幫柳家解圍,更是在向太子示威。
深夜,皇宮後宮。慧妃寢宮的燈火依然明亮。宮殿內布置奢華而典雅,檀木家具上雕刻著精美的紋路,香爐中燃著淡淡的安神香,氤氳的香氣在空氣中緩緩飄散。
慧妃斜倚在鑲金軟榻上,一襲月白色錦緞長裙襯托出她端莊優雅的氣質。她保養得宜的臉上帶著一絲精明的審視,纖長的手指輕輕撥弄著腕上那隻價值連城的翡翠鐲子,目光若有所思。
蘇霄今夜特意入宮探母,此時正站在一旁,神情略帶得意,低聲匯報著今日朝堂上的情形。宮女們早已被揮退到殿外,殿內隻剩下母子二人。
\"霄兒,五百萬兩,好大的手筆。\"慧妃的聲音柔和,卻帶著洞察一切的銳利,\"用母家給你的底子,去撬動柳荀這塊頑石,膽子不小。這雪中送炭,送得倒是及時。\"
蘇霄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神情越發自信:\"母妃,富貴險中求。如今正是柳家最虛弱、最需要援手的時候。這五百萬兩送去,柳荀就算再心向大哥,也得承我們這份天大的人情!日後,這便是我們安插在他身邊的一根釘子,關鍵時刻,或許就能讓他反戈一擊!\"
慧妃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但旋即又添了憂色。她放下手中的翡翠鐲子,正色道:\"想法是好的。隻是,動用如此巨款資助朝廷重臣,尤其還是太尉這等級別,你父皇那邊必然會知曉。你須得想好應對之策,莫要因此事,反而被太子抓住了把柄,落下一個結交外臣、意圖不軌的話柄。柳荀是老狐狸,收了錢,未必就會真心為你所用。\"
蘇霄聽罷,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母妃放心,孩兒並非指望他立刻倒戈。孩兒要的,就是這份''恩情''。隻要柳家欠著我們,大哥那邊就永遠無法完全信任柳荀。至於父皇...\"他頓了頓,\"孩兒自有說辭,就說是感念太尉勞苦功高,不忍見其晚景淒涼罷了。父皇如今缺錢,有人替他分憂,他未必會深究。\"
燭光映照在母子二人臉上,照出了他們眼中相似的精明與算計。這對母子,一個是宮闈老手,一個看似懵懂,實則精明無比,此刻正在密謀著足以撼動朝局的大計。
殿外,夜色漸深,宮牆高聳,將這場密談牢牢封鎖在這一方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