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易守難攻的瀾滄關
每日簽到領軍隊,父皇跪求別造反 作者:逸辰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將軍,辛將軍。\"蘇寒站在大堂內,看著麵前的地圖,\"朝廷大軍即將南下,我們必須盡快布防。\"
楊再興和辛棄疾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主公,依末將看,瀾滄關是關鍵。\"楊再興指著地圖上的一處關隘,\"這裏是朝廷大軍南下的必經之路。\"
\"正是。\"蘇寒點頭,\"楊將軍,我命你率領兩萬神武軍北上,即刻前往瀾滄關駐防。\"
\"末將領命!\"楊再興抱拳應道。
辛棄疾皺眉道:\"瀾滄關年久失修,恐怕難以抵擋大軍。\"
\"所以要抓緊修繕。\"蘇寒手指輕點地圖,\"我已派三千工匠先行一步。隻要抓緊時間,半個月內就能將關隘修繕一新。\"
\"主公英明。\"楊再興讚道,\"有了這道天險,朝廷大軍就算人多,也難以強攻。\"
蘇寒繼續分析:\"一旦瀾滄關守住,朝廷大軍就隻剩兩條路可走。要麽繞道明州,從嶺州南下;要麽從江南道徐州直下越州。\"
\"明州刺史陸天罡與朝廷交好,若朝廷大軍從那邊來,他必然全力配合。\"辛棄疾沉聲道。
\"但嶺州路途遙遠,地形複雜。\"蘇寒搖頭,\"秦戰若選這條路,等他們趕到,黃花菜都涼了。\"
\"至於越州北部...\"楊再興指著地圖上的山脈,\"這裏地形複雜,氣候多變。若遇上暴雨,大軍極易陷入泥潭。\"
\"不錯。\"蘇寒眼中精光閃爍,\"十萬大軍,糧草輜重浩大。這種地形,他們怕是不敢輕易涉足。\"
\"所以瀾滄關才是關鍵。\"辛棄疾恍然,\"隻要守住這裏,就等於掐住了朝廷大軍的咽喉。\"
\"楊將軍。\"蘇寒轉向楊再興,\"你率領的這兩萬神武軍,都是我們的精銳。有了他們駐守,再加上關隘的天險,就算秦戰來了,也休想輕易攻破。\"
\"請主公放心!\"楊再興抱拳道,\"末將定當死守瀾滄關,決不讓朝廷大軍踏入南境一步!\"
\"好!\"蘇寒重重點頭,\"你即刻啟程,半個月後,我親自去瀾滄關巡視。\"
楊再興領命而去,大堂內隻剩下蘇寒和辛棄疾。
\"子瑜。\"蘇寒看向辛棄疾,\"你覺得秦戰會如何選擇?\"
辛棄疾沉吟片刻:\"若是末將是秦戰,定會選擇強攻瀾滄關。繞路太過被動,而且會讓軍心渙散。\"
蘇寒露出一絲笑意:\"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這瀾滄關,就是我們和朝廷大軍的第一戰場。\"
三日後,楊再興率領兩萬神武軍來到瀾滄關。
關隘巍峨聳立,依山而建,兩側是陡峭的山崖,中間一條官道穿過關口,宛如一條盤龍。雖然城牆斑駁,磚石剝落,但仍能看出昔日的雄偉。
\"將軍,工部的人已經在修繕了。\"折繼業策馬來到楊再興身邊,指著城牆上忙碌的身影。
楊再興點點頭,目光掃過眼前的險要地形。瀾滄關北臨斷崖,南依群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難怪曆代兵家都將這裏視為兵家必爭之地。
\"繼業,你可知道這瀾滄關的來曆?\"楊再興勒馬停在關前。
\"末將略知一二。\"折繼業道,\"聽說三百年前,這裏曾發生過一場大戰。當時北方遊牧鐵騎南下,十萬大軍壓境,守將隻有三千人馬。\"
\"然後呢?\"
\"守將在這裏堅守了三個月,最終等來了朝廷援軍,一舉擊退了遊牧鐵騎。\"折繼業頓了頓,\"從那以後,瀾滄關就成了南北要塞。\"
楊再興笑道:\"不錯。那守將叫蕭雲,是個奇人。他在城頭立下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一首詩:''山連峭壁斷人行,關鎖南天第一城。三月孤軍今猶在,萬裏胡沙已化冰。''\"
\"好詩!\"折繼業讚歎,\"''關鎖南天第一城'',果然名不虛傳。\"
\"可惜啊。\"楊再興歎了口氣,\"這些年朝廷腐敗,連這樣的要塞都疏於防守。你看這城牆,都快塌了。\"
兩人策馬登上關樓。放眼望去,北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南麵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泉府的繁華城池隱約可見,炊煙嫋嫋。
\"將軍,你說秦戰會從這裏來嗎?\"折繼業問道。
\"十之八九。\"楊再興眯起眼睛,\"你看這地形。從這裏南下,道路最為便捷。若是繞道明州或者越州,不說路途遙遠,光是地形就夠他們受的。\"
\"那我們...\"
\"所以我們要抓緊修繕城防。\"楊再興打斷道,\"這半個月,就是我們最後的準備時間。\"
他轉身看向忙碌的工匠們:\"讓弟兄們也去幫忙。城牆要加固,箭樓要重建,糧倉要擴建。還有,在北麵三裏處多挖些陷馬坑,埋些拒馬。\"
\"末將這就去安排。\"折繼業領命而去。
楊再興獨自站在關樓上,目光遠眺北方。風吹動他的戰袍,發出獵獵聲響。
\"關鎖南天第一城...\"他輕聲念著這句詩,\"三百年前的蕭雲守住了這裏,今天,我楊再興也一定要守住!\"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古老的關隘上。工匠們的錘聲、士兵們的號子聲不絕於耳。這座沉寂已久的雄關,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楊再興知道,不出一個月,這裏就將迎來一場惡戰。朝廷大軍雖強,但有這天險在手,未必不能一戰。
\"傳令下去,\"他對親兵說道,\"今晚要徹夜施工。我要在半個月內,讓瀾滄關重現昔日雄風!\"
\"諾!\"
夜幕降臨,楊再興開始安排部隊駐紮。
\"前軍五千人馬駐紮關內,負責城防。\"他對折繼業吩咐道,\"其餘一萬五千人在關南三裏處安營,以逸待勞。\"
\"諾!\"
很快,號角聲響起。神武軍井然有序地分成兩部,各自前往駐地。關內早有工部準備的營房,關南則是一片開闊地,適合大軍駐紮。
不到一個時辰,軍營已經建好。火把如星,照亮了瀾滄關內外。士兵們在搭建營帳,整理軍械,準備糧草。
楊再興站在關樓上,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心中滿意。這支神武軍,都是百戰精銳,令行禁止。有他們在,瀾滄關就是一座鐵桶。
\"繼業,讓弟兄們輪流休息。\"他對身邊的親將說道,\"從明天開始,我們就要開始加強防務了。\"
楊再興和辛棄疾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主公,依末將看,瀾滄關是關鍵。\"楊再興指著地圖上的一處關隘,\"這裏是朝廷大軍南下的必經之路。\"
\"正是。\"蘇寒點頭,\"楊將軍,我命你率領兩萬神武軍北上,即刻前往瀾滄關駐防。\"
\"末將領命!\"楊再興抱拳應道。
辛棄疾皺眉道:\"瀾滄關年久失修,恐怕難以抵擋大軍。\"
\"所以要抓緊修繕。\"蘇寒手指輕點地圖,\"我已派三千工匠先行一步。隻要抓緊時間,半個月內就能將關隘修繕一新。\"
\"主公英明。\"楊再興讚道,\"有了這道天險,朝廷大軍就算人多,也難以強攻。\"
蘇寒繼續分析:\"一旦瀾滄關守住,朝廷大軍就隻剩兩條路可走。要麽繞道明州,從嶺州南下;要麽從江南道徐州直下越州。\"
\"明州刺史陸天罡與朝廷交好,若朝廷大軍從那邊來,他必然全力配合。\"辛棄疾沉聲道。
\"但嶺州路途遙遠,地形複雜。\"蘇寒搖頭,\"秦戰若選這條路,等他們趕到,黃花菜都涼了。\"
\"至於越州北部...\"楊再興指著地圖上的山脈,\"這裏地形複雜,氣候多變。若遇上暴雨,大軍極易陷入泥潭。\"
\"不錯。\"蘇寒眼中精光閃爍,\"十萬大軍,糧草輜重浩大。這種地形,他們怕是不敢輕易涉足。\"
\"所以瀾滄關才是關鍵。\"辛棄疾恍然,\"隻要守住這裏,就等於掐住了朝廷大軍的咽喉。\"
\"楊將軍。\"蘇寒轉向楊再興,\"你率領的這兩萬神武軍,都是我們的精銳。有了他們駐守,再加上關隘的天險,就算秦戰來了,也休想輕易攻破。\"
\"請主公放心!\"楊再興抱拳道,\"末將定當死守瀾滄關,決不讓朝廷大軍踏入南境一步!\"
\"好!\"蘇寒重重點頭,\"你即刻啟程,半個月後,我親自去瀾滄關巡視。\"
楊再興領命而去,大堂內隻剩下蘇寒和辛棄疾。
\"子瑜。\"蘇寒看向辛棄疾,\"你覺得秦戰會如何選擇?\"
辛棄疾沉吟片刻:\"若是末將是秦戰,定會選擇強攻瀾滄關。繞路太過被動,而且會讓軍心渙散。\"
蘇寒露出一絲笑意:\"我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這瀾滄關,就是我們和朝廷大軍的第一戰場。\"
三日後,楊再興率領兩萬神武軍來到瀾滄關。
關隘巍峨聳立,依山而建,兩側是陡峭的山崖,中間一條官道穿過關口,宛如一條盤龍。雖然城牆斑駁,磚石剝落,但仍能看出昔日的雄偉。
\"將軍,工部的人已經在修繕了。\"折繼業策馬來到楊再興身邊,指著城牆上忙碌的身影。
楊再興點點頭,目光掃過眼前的險要地形。瀾滄關北臨斷崖,南依群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難怪曆代兵家都將這裏視為兵家必爭之地。
\"繼業,你可知道這瀾滄關的來曆?\"楊再興勒馬停在關前。
\"末將略知一二。\"折繼業道,\"聽說三百年前,這裏曾發生過一場大戰。當時北方遊牧鐵騎南下,十萬大軍壓境,守將隻有三千人馬。\"
\"然後呢?\"
\"守將在這裏堅守了三個月,最終等來了朝廷援軍,一舉擊退了遊牧鐵騎。\"折繼業頓了頓,\"從那以後,瀾滄關就成了南北要塞。\"
楊再興笑道:\"不錯。那守將叫蕭雲,是個奇人。他在城頭立下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一首詩:''山連峭壁斷人行,關鎖南天第一城。三月孤軍今猶在,萬裏胡沙已化冰。''\"
\"好詩!\"折繼業讚歎,\"''關鎖南天第一城'',果然名不虛傳。\"
\"可惜啊。\"楊再興歎了口氣,\"這些年朝廷腐敗,連這樣的要塞都疏於防守。你看這城牆,都快塌了。\"
兩人策馬登上關樓。放眼望去,北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南麵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泉府的繁華城池隱約可見,炊煙嫋嫋。
\"將軍,你說秦戰會從這裏來嗎?\"折繼業問道。
\"十之八九。\"楊再興眯起眼睛,\"你看這地形。從這裏南下,道路最為便捷。若是繞道明州或者越州,不說路途遙遠,光是地形就夠他們受的。\"
\"那我們...\"
\"所以我們要抓緊修繕城防。\"楊再興打斷道,\"這半個月,就是我們最後的準備時間。\"
他轉身看向忙碌的工匠們:\"讓弟兄們也去幫忙。城牆要加固,箭樓要重建,糧倉要擴建。還有,在北麵三裏處多挖些陷馬坑,埋些拒馬。\"
\"末將這就去安排。\"折繼業領命而去。
楊再興獨自站在關樓上,目光遠眺北方。風吹動他的戰袍,發出獵獵聲響。
\"關鎖南天第一城...\"他輕聲念著這句詩,\"三百年前的蕭雲守住了這裏,今天,我楊再興也一定要守住!\"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古老的關隘上。工匠們的錘聲、士兵們的號子聲不絕於耳。這座沉寂已久的雄關,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楊再興知道,不出一個月,這裏就將迎來一場惡戰。朝廷大軍雖強,但有這天險在手,未必不能一戰。
\"傳令下去,\"他對親兵說道,\"今晚要徹夜施工。我要在半個月內,讓瀾滄關重現昔日雄風!\"
\"諾!\"
夜幕降臨,楊再興開始安排部隊駐紮。
\"前軍五千人馬駐紮關內,負責城防。\"他對折繼業吩咐道,\"其餘一萬五千人在關南三裏處安營,以逸待勞。\"
\"諾!\"
很快,號角聲響起。神武軍井然有序地分成兩部,各自前往駐地。關內早有工部準備的營房,關南則是一片開闊地,適合大軍駐紮。
不到一個時辰,軍營已經建好。火把如星,照亮了瀾滄關內外。士兵們在搭建營帳,整理軍械,準備糧草。
楊再興站在關樓上,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心中滿意。這支神武軍,都是百戰精銳,令行禁止。有他們在,瀾滄關就是一座鐵桶。
\"繼業,讓弟兄們輪流休息。\"他對身邊的親將說道,\"從明天開始,我們就要開始加強防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