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章修改了細節,當初寧國公死於紛亂,宋橋重傷逃離,諸位刷新一下就能看見)


    …


    對於玉龍府的事情,朱白玉的疑惑並不亞於聞潮生。


    “但倘若他們被平山王收編,你不可能活著到王城,眼下關於劉金時線索和消息沒有翻起半分風浪,平山王那頭同樣沉寂得宛如死人,事情處處透露著怪異……”


    朱白玉徐徐講述出這些,再落一子。


    先前他擺開棋局,黑白爭鋒相對,局勢焦灼,而隨著聞潮生這幾子落下後,棋勢被引向了局部方位,白子後知後覺,一步慢,步步慢,已顯頹勢。


    二人再弈數子,朱白玉棋勢勉強鋪開,聞潮生卻在此時落子於另一方位。


    “寧國公的事,我手裏到現在目前就隻有一份卷宗,你要我幫你查什麽?”


    朱白玉被聞潮生忽然引開了注意力,看向棋盤的麵色微頓。


    “查兩件事,其一,寧國公死是誰主導的;其二,沉塘寶藏如今在何處。”


    “「沉塘寶藏」作為春秋元帝留下的藏品之一,很可能會是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富,因此當初「寧國公」與「宋橋」相約調查這件事時,都做了絕密處理,甚至連白龍衛、連齊王都不知道有這件事,還是後來那場慘烈的命案發生之後,相關事宜才漸漸浮出水麵。”


    “無論是九歌的話事人宋橋,亦或是寧國公,都隻對至親至信的人透露過關於寶藏的問題,所以到底是誰反水,想要半途殺死其他所有知情人,獨吞沉塘寶藏?”


    聞潮生指尖把玩著一枚黑子,靜靜盯著麵前的流水棋盤出神,瞳孔中映入了許多畫麵。


    “會不會是宋橋故意演了一出苦肉計?”


    “查齊國的王公貴族不好查,但查九歌該會稍微容易一些。”


    朱白玉徐徐道:


    “查過了,當初齊王與我們都一致認為是宋橋的謀劃,目的就是為了獨吞沉塘寶藏,可這件事情翻不出任何證據,而且那場襲殺過後,宋橋似乎受到了某種死亡威脅,他帶著身邊的人迅速撤去了陳國,此後五年皆不曾入齊,直至今日。”


    “這五年的時間,白龍衛的另外兩名教頭一直在密切關注九歌動向,但並沒有發現什麽可疑的地方……宋橋仿佛已經忘記了關於沉塘寶藏的事情。”


    “後來我們也想辦法聯係過他,宋橋堅持說他的那份關於沉塘寶藏的線索已經被當初襲殺他們的神秘人搶走,且當初掩埋沉塘寶藏的位置就在齊國王城北部的黑龍嶺中,他若真是貪心到想要獨吞這份寶藏,早就想方設法派人潛入過去了……”


    聞潮生似乎琢磨好了,繼續落子,嘴上平靜問道:


    “你覺得他的話可信幾成?”


    朱白玉歎了口氣:


    “一半一半吧。”


    “最開始,我也堅信不疑地覺得這是宋橋自己玩的把戲,然而這五年,他果真如死人一樣,沒再踏進齊國半步,商道關口的人口流動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也不大能分得清他到底是不是演戲了。”


    “當初寧國公出事之後,齊王震怒,已經第一時間關押審訊處理了那些和寧國公走的最近的貴族侯爵,個別嫌疑人甚至被滿門查封,府邸裏連隻雞都沒有留下……”


    聞潮生略微訝異地抬頭看向他:


    “齊王與寧國公的關係很好?”


    朱白玉點頭。


    “「國公」之位便是齊王即位後賜給他的,當年宮牆禍亂,隻有平山王與寧國公二人一直不惜代價大力支持齊王,因此齊王對於他們二人極為信任。”


    “尤其是寧國公,這些年管理著國庫出入與全國各地稅務,王公貴族幾乎一半以上的財富,都要流經他手,王城這些年愈發昌盛、齊國愈發富饒,他有一大半的功勞。”


    他一邊說,一邊落子,二人對弈五十七子後,朱白玉敗勢已現,於是他的眉頭愈發皺緊,擰成了解不開的結。


    聞潮生細細品味著朱白玉跟他講的這些,又想到了當初在思過崖裏徐一知聊的內容,緩緩道:


    “王城的確昌盛繁華,但齊國究竟是否富饒,我持懷疑態度,拋卻這些暫且不談,我想知道另外一個問題……假如這件事最後查出來是平山王做的,齊王要怎麽收場?”


    朱白玉麵對這個犀利的問題,陷入了冗長沉默。


    見他遲遲不迴答,聞潮生將手中的黑子扔進了棋盤裏,「啪」的一聲擾了流水,亂了棋局。


    朱白玉被這一子驚詫,他抬頭與聞潮生對視的時候,聽他又道:


    “平山王的骨頭這麽硬,連齊王都啃不下?”


    朱白玉搖頭:


    “我隻是在想,倘若這件事情查出來最後真是平山王做的,背後得牽連多少人?”


    聞潮生道:


    “我雖不支持暴論,但為王者心絕不可軟,蟲子鑽入了樹心,拖得越久,越是沒救,你若是能與齊王交涉,可以稍微旁敲側擊一下,他當初既然有意要查劉金時一事,證明他並非傀儡,有自己的城府與心術。”


    朱白玉也放下了手中的白子,扔迴棋罐。


    “了解。”


    “不過我私以為,平山王做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很小,你不必過分擔憂。”


    聞潮生眸光微動:


    “為何?”


    朱白玉道:


    “他做這件事總得有個動機,若是涉及到權術相爭,那平山王自然是奔著寧國公的權力去的,可寧國公死後,他並沒有安插任何人上位,反倒是當初齊王當著文武官員在殿上詢問平山王誰更適合接替寧國公的位置時,平山王再三告誡齊王國庫問題乃國家大事,他最好親自處理。”


    “若非權術相爭,那便是奔著「沉塘寶藏」而去,但自從寧國公死後到如今五年有餘,平山王沒有任何異動,也沒有派遣任何一名門客前往黑龍嶺尋找線索。”


    “雖然齊王這些年一直將平山王當作是自己的父親看待,但他對平山王還是留了心眼子,除了白龍衛之外,還有一些他在官員中安插的其他「眼線」,都盯著平山王的動向,他絕無可能在齊王無所察覺的情況下,將沉塘寶藏據為己有。”


    …


    ps:還有兩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不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來風雨聲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來風雨聲丶並收藏天不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