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知接過了聞潮生遞來的魔方,在掌間擺弄幾下,仔仔細細查看了上麵的文字,於腦海之中搜索迴憶,最後輕輕搖頭。
望著沉默的徐一知,聞潮生略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一點兒都迴憶不起來麽?”
“王鹿講你是書院讀書最多之人,曾將書院「翰林」中的所有書籍都通讀過一次,這方塊上的文字排列該不是雜亂無序的,可能與某些「詩句」、「史實」等事情相關,師兄仔細迴憶一下,或許能想到些什麽。”
徐一知緩緩道:
“王鹿屬實高看我了,我雖的確進入過書院「翰林」閉關求索,在那裏待了四個多月,但那是因為我在修行上遇見了無法解開的難題,「翰林」內曾存放有諸多前輩們留下的修習手稿,我借著這些手稿才漸漸理清了自己,勉強摸到了突破通幽境的路子。”
“至於其他與修行無關的書籍,我倒是借閱過一二,但權當調理情緒,沒有細看,自然也無法記住上麵的內容。”
徐一知告訴聞潮生,他從未向同門講述過自己曾通讀「翰林」所有書籍,這些事隻不過是因為當初同門畏懼他蟬聯兩年書院第一的實力,畏而生敬,口口相傳,將他過度神話了。
聞潮生聞言不免有些惋惜,他向徐一知詢問了進入書院「翰林」的方法,後者說道:
“師弟想去隨時都能去,那裏對書院的學子無條件開放,但借閱書籍必須有借有還,不可臨摹摘抄、不可損毀。”
闌幹閣既是書院,自然得有書,而「翰林」則是闌幹閣最大、最為廣袤的一片書林,在外麵能夠看見的方方麵麵的書,幾乎在「翰林」中皆能找到。
既然徐一知對於魔方上的這些文字沒有任何印象,聞潮生便決定自己親自去找找,這固然是個醜陋且愚昧的方法,可至少算個路子。
告辭徐一知的時候,聞潮生走了沒幾步被徐一知忽然叫住,他迴頭時,仍見徐一知麵壁而坐,長發披肩:
“若你真的著急解開上麵的秘密,可以寫信問問「程峰」。”
“他……很喜歡讀一些與修行無關的書籍。”
徐一知講出最後那句話的時候,語氣淺溢出一縷苦澀,這縷苦澀被聞潮生看見,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同身受,對於徐一知而言,來自程峰的打擊固然是巨大的,五日連破四境的背後,是書院無數修行同門道心的破碎,是上蒼絲毫不加掩飾的厚此薄彼。
恨與妒忌程峰的那些同門,恨得也並非程峰本人,而是恨著獨屬於他的「不公平」。
聞潮生看明白了這一點,於是說道:
“我來書院時,院長便與我講過,這個世界沒有公平,書院也沒有公平,我覺得院長說的很對。”
“許多同門生於王城,出生金桂富華,從小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而程峰家世淒迷慘淡,若非一身天賦冠絕古今,在書院這個賽道上遙遙馳騁,甩開了所有人,同門絕不至於這般嫉恨他。”
“你看,麵對程峰的時候,他們不會因為自己高高在上的家世與地位去嫉恨自己,卻會因為程峰的天賦而嫉恨他……所以本質上,人在大部分時候要的並不是「公平」,而是「利己」。”
“他們嫉恨的是,上天為何不在他們一出生的時候就將所有的東西都給他們。”
徐一知披頭散發,語氣急促而嘶啞:
“你說得對,但上天的確太偏愛程峰了,有這樣的人存在,那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麽?”
“生來就是為他當踏腳石的麽?”
“那未免……也太過悲哀了。”
聞潮生想了想,想到了當初在東疆風城被阿水斬殺的三名天人,他們已是世間最為強大的那批修行者,傲立雲巔,最後卻給一名通幽境的「怪物」做了墊腳石,這等千古未有的「奇跡」被他們撞上,是否更加悲哀?
連天人都無法避免,何況是他們這些凡人,於是他一攤手,無奈道:
“師兄,人多麽渺小的存在,想要改變「環境」何其艱難,唯一能做的大概便是改變「自己」,我想,麵對命運的厚此薄彼,人大可以選擇不接受,繼續如同跳梁小醜一樣怨天尤人,但不接受的這些人也不會因為他的不接受而變得更好,活得更燦爛,無非最後在無窮無盡的怨念與糟亂中結束自己糟糕的一生。”
“我曾在苦海縣遇見一位高人,便是教我練劍的那一位,他的修為奇深,我曾向他請教關於修行方麵的事情時,他卻一言不發,讓我自己去琢磨,去想明白……所以,徐師兄,你也別想著能從我這裏獲得什麽答案,我告訴你的東西是我的,不是你的,隻有你自己想明白了才是你的。”
頓了頓,聞潮生摸著鼻子尷尬一笑:
“其實我初時聽到程峰五日破四境還敗盡書院同門之時,我也很妒忌……這算人之常情吧,一直鑽究下去,反倒沒什麽意思,還願師兄早日走出困境,莫要著相。”
言罷,聞潮收好了方塊,道別一臉猙獰的徐一知,離開了思過崖。
一出來,他便見焦急等待於此處的王鹿,後者背著手踱步於花草間,給那些盛開正豔的花花草草踩得折筋斷骨。
見到聞潮生後,他立刻上前。
“聞師弟……那,那個……”
王鹿似有難言之隱,但表情隱隱透露的焦急無法掩飾,聞潮生見狀問道:
“不是讓你先迴去麽?”
“怎麽,出什麽事了?”
…
ps:先發一張,看個病,晚上8-9點之前更新第二章。
望著沉默的徐一知,聞潮生略有些不死心地問道:
“一點兒都迴憶不起來麽?”
“王鹿講你是書院讀書最多之人,曾將書院「翰林」中的所有書籍都通讀過一次,這方塊上的文字排列該不是雜亂無序的,可能與某些「詩句」、「史實」等事情相關,師兄仔細迴憶一下,或許能想到些什麽。”
徐一知緩緩道:
“王鹿屬實高看我了,我雖的確進入過書院「翰林」閉關求索,在那裏待了四個多月,但那是因為我在修行上遇見了無法解開的難題,「翰林」內曾存放有諸多前輩們留下的修習手稿,我借著這些手稿才漸漸理清了自己,勉強摸到了突破通幽境的路子。”
“至於其他與修行無關的書籍,我倒是借閱過一二,但權當調理情緒,沒有細看,自然也無法記住上麵的內容。”
徐一知告訴聞潮生,他從未向同門講述過自己曾通讀「翰林」所有書籍,這些事隻不過是因為當初同門畏懼他蟬聯兩年書院第一的實力,畏而生敬,口口相傳,將他過度神話了。
聞潮生聞言不免有些惋惜,他向徐一知詢問了進入書院「翰林」的方法,後者說道:
“師弟想去隨時都能去,那裏對書院的學子無條件開放,但借閱書籍必須有借有還,不可臨摹摘抄、不可損毀。”
闌幹閣既是書院,自然得有書,而「翰林」則是闌幹閣最大、最為廣袤的一片書林,在外麵能夠看見的方方麵麵的書,幾乎在「翰林」中皆能找到。
既然徐一知對於魔方上的這些文字沒有任何印象,聞潮生便決定自己親自去找找,這固然是個醜陋且愚昧的方法,可至少算個路子。
告辭徐一知的時候,聞潮生走了沒幾步被徐一知忽然叫住,他迴頭時,仍見徐一知麵壁而坐,長發披肩:
“若你真的著急解開上麵的秘密,可以寫信問問「程峰」。”
“他……很喜歡讀一些與修行無關的書籍。”
徐一知講出最後那句話的時候,語氣淺溢出一縷苦澀,這縷苦澀被聞潮生看見,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同身受,對於徐一知而言,來自程峰的打擊固然是巨大的,五日連破四境的背後,是書院無數修行同門道心的破碎,是上蒼絲毫不加掩飾的厚此薄彼。
恨與妒忌程峰的那些同門,恨得也並非程峰本人,而是恨著獨屬於他的「不公平」。
聞潮生看明白了這一點,於是說道:
“我來書院時,院長便與我講過,這個世界沒有公平,書院也沒有公平,我覺得院長說的很對。”
“許多同門生於王城,出生金桂富華,從小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而程峰家世淒迷慘淡,若非一身天賦冠絕古今,在書院這個賽道上遙遙馳騁,甩開了所有人,同門絕不至於這般嫉恨他。”
“你看,麵對程峰的時候,他們不會因為自己高高在上的家世與地位去嫉恨自己,卻會因為程峰的天賦而嫉恨他……所以本質上,人在大部分時候要的並不是「公平」,而是「利己」。”
“他們嫉恨的是,上天為何不在他們一出生的時候就將所有的東西都給他們。”
徐一知披頭散發,語氣急促而嘶啞:
“你說得對,但上天的確太偏愛程峰了,有這樣的人存在,那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麽?”
“生來就是為他當踏腳石的麽?”
“那未免……也太過悲哀了。”
聞潮生想了想,想到了當初在東疆風城被阿水斬殺的三名天人,他們已是世間最為強大的那批修行者,傲立雲巔,最後卻給一名通幽境的「怪物」做了墊腳石,這等千古未有的「奇跡」被他們撞上,是否更加悲哀?
連天人都無法避免,何況是他們這些凡人,於是他一攤手,無奈道:
“師兄,人多麽渺小的存在,想要改變「環境」何其艱難,唯一能做的大概便是改變「自己」,我想,麵對命運的厚此薄彼,人大可以選擇不接受,繼續如同跳梁小醜一樣怨天尤人,但不接受的這些人也不會因為他的不接受而變得更好,活得更燦爛,無非最後在無窮無盡的怨念與糟亂中結束自己糟糕的一生。”
“我曾在苦海縣遇見一位高人,便是教我練劍的那一位,他的修為奇深,我曾向他請教關於修行方麵的事情時,他卻一言不發,讓我自己去琢磨,去想明白……所以,徐師兄,你也別想著能從我這裏獲得什麽答案,我告訴你的東西是我的,不是你的,隻有你自己想明白了才是你的。”
頓了頓,聞潮生摸著鼻子尷尬一笑:
“其實我初時聽到程峰五日破四境還敗盡書院同門之時,我也很妒忌……這算人之常情吧,一直鑽究下去,反倒沒什麽意思,還願師兄早日走出困境,莫要著相。”
言罷,聞潮收好了方塊,道別一臉猙獰的徐一知,離開了思過崖。
一出來,他便見焦急等待於此處的王鹿,後者背著手踱步於花草間,給那些盛開正豔的花花草草踩得折筋斷骨。
見到聞潮生後,他立刻上前。
“聞師弟……那,那個……”
王鹿似有難言之隱,但表情隱隱透露的焦急無法掩飾,聞潮生見狀問道:
“不是讓你先迴去麽?”
“怎麽,出什麽事了?”
…
ps:先發一張,看個病,晚上8-9點之前更新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