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刊上發表論文不僅是一種炫耀,同時也是在給自己打廣告。


    陳知文在幾天的時間裏就寫好了一篇新的論文,他打算將這篇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美國醫學會雜誌》是亞曆山大給陳知文推薦的,他作為國際有名的醫生,常年與國際接軌,在知道陳知文打算將新的論文投遞給《柳葉刀》之後連忙阻止了陳知文。


    “朋友,雖然《柳葉刀》這本雜誌很有名,但是對你來說絕對不是最合適的存在。”


    亞曆山大是法國人,可能對英國人的東西天生就帶有一些偏見。


    “如果你投遞給美國醫學會,你不僅會得到名聲上的增長,還會得到更加豐厚的獎金。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文章之後,你將會得到加入美國醫學會的機會。”


    這確實是陳知文的知識盲區了,他隻知道《美國醫學會雜誌》也是最頂尖的醫學期刊,但是他不知道這幾個期刊之間有什麽差別。


    “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現在的醫學發展要比我們歐洲要好。”


    亞曆山大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大戰之後,好多人才都逃離歐洲前往美國,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醫學人才。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美國不管是麵積還是人口,和我們歐洲相比都不遜色,但是他們有一個更大的優勢就是整個國家都是英語文化。”


    歐洲現在的醫學界雖然也很發達,但是語言上的隔閡阻礙了醫學的交流。


    “《柳葉刀》現在還是老大,但是我認為他的影響力已經開始削弱,美國佬的影響力已經開始超過英國佬。”


    在亞曆山大的建議下,陳知文將論文送給了《美國醫學會雜誌》,而且很快就收到迴複。


    “尊敬的陳知文先生,您的論文我們已經收到,很高興地告訴您,經過我們專家委員會的討論,您的論文將會在下一期的雜誌上刊登。同時我們還誠摯地邀請您加入我們美國醫學會,成為我們的會員。”


    隨著電報被送過來的居然還有兩百美元的稿費。


    由此可見,人家確實是財大氣粗,對於作者更是毫不吝嗇。


    現在的美國確實是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氣魄,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經濟上超過英國,所以在不斷地吸納人才。


    再一次在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之後,陳知文覺得自己將腫瘤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要是陳知文研究的還是普外科的話,現在雖然也會有一些成就,但是絕對不會像這樣在短時間之內發表兩篇論文,而且還是在國際頂級的期刊上。


    這次論文發表之後,最開心的不是陳知文而是亞曆山大,因為醫學院終於有了能夠拿出手的科研成果。


    讓陳知文很驚訝的是,醫學院這邊給自己破格提拔成為副教授,副教授和講師最大的差別就是自己以後的工資將會多一百塊錢。


    亞曆山大找了個機會鼓勵陳知文,“你要好好幹,以後教授的位置我們也會給你留著。”


    民國的副教授位置可不是隨便評選的,有很高的含金量。


    陳知文現在在文華大學評上副教授,在其他學校那就至少要給他副教授以上的待遇。


    二十四歲的副教授,這在當時也是沒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的。


    陳知文對於這些所謂的職稱並不關心,他比較關心的是自己以後的待遇問題,每個月多拿一百塊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亞曆山大先生,感謝你對我的支持。”


    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麽結束了,結果亞曆山大給陳知文拿出一份邀請函。


    “這是美國醫學會給你的邀請函,他們希望你可以前往他們的年會上並且發表一篇演講。”


    去美國?


    陳知文現在還沒有這個想法。


    要是在後世,去一次美國隻需要一天的時間,但是在現在,去一次美國要花掉自己一個月的時間。


    一想到自己兩個月的時間都要這樣浪費在船上,陳知文就連忙拒絕了這個邀請。


    “哦,先生,你不會不知道美國距離這裏有多遠吧?您想一想,你去一次美國,光是往返的路程就需要我花掉兩個月的時間。”


    “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說不定你會想去呢,畢竟現在的美國可是繁華的象征。”


    我還是迴一封信,感謝他們的邀請吧。


    美國自己是可以去的,但是不是在這個時候,而是要等到以後民用航空發展比較完善之後,自己坐飛機過去。


    陳知文其實對於去美國發展是很向往的,但是要知道現在的美國還不是他這種人的天堂。


    等到珍珠港事件之後,那些在美國的日本人就遭殃了。


    他們會被要求加入有色人種部隊,實際上就是敢死隊,在戰場上執行最危險最累的任務。


    陳知文要是現在前往美國發展,憑借自己現在日本人的身份,估計也不會有好下場。


    陳知文不知道的是,雖然他不去美國,但是美國找上了他。


    如果現在你問醫生,有誰能夠治療自己孩子的疾病,那些醫生們都會推薦現在人在遠東的陳知文。


    約翰·維恩現在遇到一件讓他非常苦惱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才一歲,但是現在生了一場怪病。


    約翰帶著孩子去紐約最好的醫院去看病,得出來的結論讓他癱坐在地上,他的孩子得的是腫瘤。


    如果約翰還有機會要一個孩子,他或許也就放棄治療,不讓孩子受苦,但是這個孩子偏偏是約翰唯一的兒子。


    約翰今年四十歲,他三十九歲的時候才和妻子生下這個寶貴的孩子。


    在看見這個孩子的第一眼開始,約翰就知道這個孩子將會是自己的唯一。


    所以當得知孩子患上腫瘤的時候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治療。


    但是不管去哪個醫院,醫生都非常惋惜地告訴他,我們醫院並沒有把握去救下這個孩子。


    因為這個孩子的腫瘤是長在腦袋上的。


    這是一個長在腦袋上的血管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民國大醫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橘小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橘小貓並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