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女主的墊腳石哥哥8
快穿:男配隻想修個仙 作者:墨柒A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晚。
慶國的一家糧食鋪,劉章正在計算這個月的賬本,突然一名身著黑衣的人出現在他的麵前。
黑衣人單膝下跪,拿出一封信遞給劉章,沙啞的聲音對著劉章沉聲道:“大人,主公有命,令你從現在開始停止與慶國的糧食交易,同時撤出慶國,隻留下些產業和探子即可。”
劉章起身接過信,查看了一下,上麵印著陳霄的私印,確認過後就對著黑衣人道:“我已收到,你迴去迴複主公,三天之內我就會撤出慶國。”
“是。”
窗戶打開,一陣風吹過後,黑衣人已經消失在糧食鋪中。
劉章起身望向窗外的明月,不由得感歎,自己自從跟著陳霄之後,日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而且陳霄治下的百姓也欣欣向榮。
之前的邊境百姓天天考慮著怎麽吃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易子而食的場景經常能見。
現在的邊境再也不用考慮糧食的問題,而且還開辦學堂,讓適齡兒童可以免費讀書,整個邊境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劉章有預感,自己家的世子絕對能成就霸業,推翻狗皇帝,解放百姓成為天下共主,而他就要為陳霄做好後勤,讓他無後顧之憂。
.....
另一邊,三皇子府內,沈璃月此時則是被趙淩風的貼身丫鬟扇了一巴掌,不屑的說道:“你這一天天的活也不好好幹,擱這裝什麽小白花呢?想勾引世子爺,也不看看你是什麽身份。
區區罪臣之女,要不是三皇子好心,你能出現在這?再讓我發現你不好好幹活,我就讓三皇子把你發賣了。”
說完,那名丫鬟就離開了,周圍圍觀的丫鬟也一哄而散,她們也不太看得慣沈璃月,一副小姐做派,都已經成宮女,還裝什麽以前大小姐架子呢。
最後隻留沈璃月淚流滿麵,同時心中也疑惑不已,她總感覺自己不應該是這樣的?
她的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告訴她,她是未來的皇貴妃,是三皇子最寵愛的妃子,身邊的人應該很願意對她友好和客客氣氣的才對,這一切究竟是怎麽迴事。
殊不知前世她何嚐不是這樣,這都是原主用自己的銀子去求她一起幹活的丫鬟,希望她們能照顧照顧她。
丫鬟看在錢的份上,自然願意幫助她,甚至不大不小幫她隱瞞偷懶,或者幫她幹點力所能及的活。
甚至那個剛才那個丫鬟,也被原主給用計解決了,這一切沈璃月都放在眼裏,隻是她不但不感恩,還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對著原主指指點點,到了最後,還把原主幹的事曝光,讓他提供血液給趙淩風喝。
這次沒有原主的幫助,她還想如前世一樣順風順水,簡直是可笑。
.....
邊境這邊,在陳霄過來的時候還是一片荒蕪,現在卻是有綠水青山的意思了。
途經一條小河,陳霄停下了腳步,看著旁邊屹立著河碑上麵寫著“霄河”不由感慨,眼前的小河,是陳霄帶領將士們和百姓們,從百公裏外的湖泊中用一年時間引流過來。
陳霄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什麽叫團結就是力量,沒有靈力,沒有科技,就靠鋤頭和雙手,硬生生的開辟出這麽一條河流。
河道挖開時,百姓們歡唿雀躍,紛紛對著陳霄感恩涕零,想把這河叫宵河。當時陳霄直接拒絕,明明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他不好意思占。
但是他們卻說沒有陳霄的領導,他們也辦不到,這都是他的功勞。
從那時起陳霄就不再考慮如何推翻啟國的問題,而是考慮百姓如何生存的問題。
最開始的時候,陳霄是為了保命,不讓自己活在趙氏皇族的陰影下,現在的陳霄則是考慮如何讓百姓,幼有所養,老有所依。
這種問題放在後代沒啥問題,但是現在是封建時代,是地主和農民的對立時代,而皇帝則是這個時代做大的地主,陳霄不可能創建一個永不磨滅、欣欣向榮的王朝,隻能讓這份欣欣向榮的時間延長九點。
從陳霄縱觀現代史書而言,這個時代的地主和農民對立是無法解決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低下,地主進行土地兼並,致使農民無法生存紛紛起義,最後導致王朝覆滅。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總歸原因還是蛋糕太小,有些人吃不到這個蛋糕就隻能去搶占農民的利益,農民起義推翻這個王朝之後,重新開始洗盤,但是新的蛋糕分完之後,土地兼並又再次出現了。
地主開始搶占農民的利益,就這樣周而複始形成閉環,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大這個蛋糕,那麽就隻有打出去了,將外麵的巨量的財富和巨量閉塞的土地轉移迴來,將生產力提高,將這個蛋糕做大。
但是這樣也隻能延長新王朝壽命到五百年罷了,但是後麵也就不是自己考慮的了,那時自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隻能先做好眼前的事情才行。
邊境的日子就這樣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五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出意料,慶國對啟國開起了全麵戰爭。
各處戰場都掀起激烈的戰鬥,啟國的將士被打得節節敗退,得益於陳霄賣給慶國的那些多餘的青銅兵器,現在的慶國根本不怕消耗。
也就陳霄這邊一直穩紮穩打,慶國的軍隊根本不得寸進,大家的日子該怎麽過就怎麽過。
趙辰見陳霄這邊牢牢守住了,就想著讓進行反擊,還減輕前方戰線的壓力,立馬下旨來到陳霄這邊,讓其出兵。
議事廳上。
陳霄將聖旨遞給各位將士和謀士觀看,示意他們什麽意思,是先打慶國還是先打啟國。
郭孝作為首席謀士,思考片刻之後,就起身說道:“主公,如果跟著慶國一起打啟國的話,短時間內我們確實可以獲得大片地盤,但相應的慶國的實力也比以前強大了。
到時候他們肯定會對我們發動戰爭,我們不見得能力敵,相反,如果我們趁著啟國拖延慶國的大部分兵力時,打下慶國,那麽我們就可以直接和啟國撕破臉,光明正大的他較量了。
而且等我們拿下慶國,那時的啟國剛經曆一場大戰,也無力對抗我們,隻能先撤軍,我們也有充足的時間發育。”
眾位將領謀士聽聞後,也是紛紛讚成,雖然先打啟國可以先報仇,但是後麵麻煩不少,所以陳霄也很讚同郭孝的想法。
反正早晚就要和慶國開戰,那就提前開戰吧,狗皇帝的位置就讓他在坐幾年。
慶國的一家糧食鋪,劉章正在計算這個月的賬本,突然一名身著黑衣的人出現在他的麵前。
黑衣人單膝下跪,拿出一封信遞給劉章,沙啞的聲音對著劉章沉聲道:“大人,主公有命,令你從現在開始停止與慶國的糧食交易,同時撤出慶國,隻留下些產業和探子即可。”
劉章起身接過信,查看了一下,上麵印著陳霄的私印,確認過後就對著黑衣人道:“我已收到,你迴去迴複主公,三天之內我就會撤出慶國。”
“是。”
窗戶打開,一陣風吹過後,黑衣人已經消失在糧食鋪中。
劉章起身望向窗外的明月,不由得感歎,自己自從跟著陳霄之後,日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而且陳霄治下的百姓也欣欣向榮。
之前的邊境百姓天天考慮著怎麽吃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易子而食的場景經常能見。
現在的邊境再也不用考慮糧食的問題,而且還開辦學堂,讓適齡兒童可以免費讀書,整個邊境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劉章有預感,自己家的世子絕對能成就霸業,推翻狗皇帝,解放百姓成為天下共主,而他就要為陳霄做好後勤,讓他無後顧之憂。
.....
另一邊,三皇子府內,沈璃月此時則是被趙淩風的貼身丫鬟扇了一巴掌,不屑的說道:“你這一天天的活也不好好幹,擱這裝什麽小白花呢?想勾引世子爺,也不看看你是什麽身份。
區區罪臣之女,要不是三皇子好心,你能出現在這?再讓我發現你不好好幹活,我就讓三皇子把你發賣了。”
說完,那名丫鬟就離開了,周圍圍觀的丫鬟也一哄而散,她們也不太看得慣沈璃月,一副小姐做派,都已經成宮女,還裝什麽以前大小姐架子呢。
最後隻留沈璃月淚流滿麵,同時心中也疑惑不已,她總感覺自己不應該是這樣的?
她的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告訴她,她是未來的皇貴妃,是三皇子最寵愛的妃子,身邊的人應該很願意對她友好和客客氣氣的才對,這一切究竟是怎麽迴事。
殊不知前世她何嚐不是這樣,這都是原主用自己的銀子去求她一起幹活的丫鬟,希望她們能照顧照顧她。
丫鬟看在錢的份上,自然願意幫助她,甚至不大不小幫她隱瞞偷懶,或者幫她幹點力所能及的活。
甚至那個剛才那個丫鬟,也被原主給用計解決了,這一切沈璃月都放在眼裏,隻是她不但不感恩,還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對著原主指指點點,到了最後,還把原主幹的事曝光,讓他提供血液給趙淩風喝。
這次沒有原主的幫助,她還想如前世一樣順風順水,簡直是可笑。
.....
邊境這邊,在陳霄過來的時候還是一片荒蕪,現在卻是有綠水青山的意思了。
途經一條小河,陳霄停下了腳步,看著旁邊屹立著河碑上麵寫著“霄河”不由感慨,眼前的小河,是陳霄帶領將士們和百姓們,從百公裏外的湖泊中用一年時間引流過來。
陳霄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什麽叫團結就是力量,沒有靈力,沒有科技,就靠鋤頭和雙手,硬生生的開辟出這麽一條河流。
河道挖開時,百姓們歡唿雀躍,紛紛對著陳霄感恩涕零,想把這河叫宵河。當時陳霄直接拒絕,明明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他不好意思占。
但是他們卻說沒有陳霄的領導,他們也辦不到,這都是他的功勞。
從那時起陳霄就不再考慮如何推翻啟國的問題,而是考慮百姓如何生存的問題。
最開始的時候,陳霄是為了保命,不讓自己活在趙氏皇族的陰影下,現在的陳霄則是考慮如何讓百姓,幼有所養,老有所依。
這種問題放在後代沒啥問題,但是現在是封建時代,是地主和農民的對立時代,而皇帝則是這個時代做大的地主,陳霄不可能創建一個永不磨滅、欣欣向榮的王朝,隻能讓這份欣欣向榮的時間延長九點。
從陳霄縱觀現代史書而言,這個時代的地主和農民對立是無法解決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低下,地主進行土地兼並,致使農民無法生存紛紛起義,最後導致王朝覆滅。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總歸原因還是蛋糕太小,有些人吃不到這個蛋糕就隻能去搶占農民的利益,農民起義推翻這個王朝之後,重新開始洗盤,但是新的蛋糕分完之後,土地兼並又再次出現了。
地主開始搶占農民的利益,就這樣周而複始形成閉環,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大這個蛋糕,那麽就隻有打出去了,將外麵的巨量的財富和巨量閉塞的土地轉移迴來,將生產力提高,將這個蛋糕做大。
但是這樣也隻能延長新王朝壽命到五百年罷了,但是後麵也就不是自己考慮的了,那時自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隻能先做好眼前的事情才行。
邊境的日子就這樣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五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出意料,慶國對啟國開起了全麵戰爭。
各處戰場都掀起激烈的戰鬥,啟國的將士被打得節節敗退,得益於陳霄賣給慶國的那些多餘的青銅兵器,現在的慶國根本不怕消耗。
也就陳霄這邊一直穩紮穩打,慶國的軍隊根本不得寸進,大家的日子該怎麽過就怎麽過。
趙辰見陳霄這邊牢牢守住了,就想著讓進行反擊,還減輕前方戰線的壓力,立馬下旨來到陳霄這邊,讓其出兵。
議事廳上。
陳霄將聖旨遞給各位將士和謀士觀看,示意他們什麽意思,是先打慶國還是先打啟國。
郭孝作為首席謀士,思考片刻之後,就起身說道:“主公,如果跟著慶國一起打啟國的話,短時間內我們確實可以獲得大片地盤,但相應的慶國的實力也比以前強大了。
到時候他們肯定會對我們發動戰爭,我們不見得能力敵,相反,如果我們趁著啟國拖延慶國的大部分兵力時,打下慶國,那麽我們就可以直接和啟國撕破臉,光明正大的他較量了。
而且等我們拿下慶國,那時的啟國剛經曆一場大戰,也無力對抗我們,隻能先撤軍,我們也有充足的時間發育。”
眾位將領謀士聽聞後,也是紛紛讚成,雖然先打啟國可以先報仇,但是後麵麻煩不少,所以陳霄也很讚同郭孝的想法。
反正早晚就要和慶國開戰,那就提前開戰吧,狗皇帝的位置就讓他在坐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