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新野城陷,夏侯陷城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飛看著諸葛亮流血的雙手,不禁愕然。
他非冷血之輩,能明顯感覺到諸葛亮的寬宥之情和顧念之心。
頓時心中感動如潮湧,瞬間折服到底!
……難怪大哥如此信任諸葛先生,俺卻眼瞎目盲,不識賢良國士。
在諸葛亮欲扯第二根荊棘的時候,張飛奮力一掙。
強大的體魄和堅韌的皮肉掙斷了綁在身上的全部荊棘,嘩啦啦的落在地上,然後他立刻抓住了諸葛亮的雙手。
“軍師,你何必如此?!”
“三將軍,你又何必如此啊?”
張飛誠懇道:“俺前番屢違軍令,任性胡為,後又醉酒誤事,置兄長大業於不顧。今若不受軍師懲處,其他將軍如何看,又何來軍師威嚴?!”
說著,一抱拳,又拜倒在地。
諸葛亮本就沒怪於他,今又見此,豈能不釋懷?
“三將軍快快請起,我已原諒於你。”
“可俺自己還沒原諒自己,俺對不起大哥,俺也對不起軍師……”
諸葛亮見拉不動張飛,於是轉換思路:“三將軍,此事暫且另說,我正愁無將可用,你來的正好。”
這句話讓張飛的心陡然一震:“這說明……俺沒來遲?”
諸葛亮淡淡的一笑:“不遲不遲,不過再晚些恐怕就遲了!”
“哎呀!”
張飛興奮的大叫了一聲,立刻高高一抱拳,帶著起誓一般的鄭重:
“軍師敬請吩咐,俺張飛必全力以赴,萬死不辭,若有半點差池,甘受軍法處置!”
“好!”
諸葛亮點點頭,迴身到案前端坐,取一薄冊:“張飛!”
張飛聲若巨雷的一抱拳:“在!”
諸葛亮將薄冊遞與張飛:
“立整你部兵馬,另取三千精卒,按此冊中將令行事,不得有誤。”
張飛接過薄冊,抱拳道:“喏!”
然後朝諸葛亮認真的點點頭,退出大堂。
大堂門廊,猛見劉備正立於此地。
張飛的臉一紅。
顯然,他與諸葛軍師的對話,大哥已全聽在耳中。
劉備背著手,就這麽看著他。
此時張飛小心翼翼去看大哥的眼睛,卻見大哥眼神慈柔,似早已不怪罪於他。
他小步走到劉備身旁。
想跟大哥說點什麽,終究還是沒說。
隻一抱拳,然後欲低頭快步離去。
“站住!”
張飛慌忙站定。
劉備走過去,將身上鬥篷解下,披在張飛赤裸的身上。
而後冷冷一哼:
“汝再胡作非為,為兄便沒那麽多袍子了。”
張飛抿抿嘴,心中感動,卻不知如何表達,裹緊袍子,朝大哥一拜,轉身離去。
……
另一邊,夏侯惇大軍暢通無阻,一路繳獲遺落戰馬軍械旗幟無數。
夏侯惇看著收繳的軍資,意氣風發:“當初劉備為呂布所欺,便是這般狼狽。說起來,當年還是本帥救他於水火。今見此賊,嗬嗬,與彼時無異也!”
程昱想說什麽,但猶豫一下,最終沒有說。
他知道,說了也沒用。
仗打到現在,夏侯惇沒趕他迴去,都是給足了丞相的麵子。
這時,於禁抱拳道:“敵軍將潰,我軍勢如破竹,氣勢正盛!當趁此機,直下新野,然後奪取樊城。”
“王師之將,理當如此!”
夏侯惇欣慰的看著於禁,撫髯道:“好!傳我將令,急攻新野!活捉劉備者,賞千金,封列侯!”
“殺!”
全軍鬥誌高昂!
李典也開始懷疑人生。
隻因跟曹仁而來,一路皆敗,跟著夏侯將軍而來,則一路高歌猛進。
莫非孔明遠不如徐元直乎?
又或是此軍太過強大,已震懾敵膽。
若是如此,一切倒也順理成章。
眼見前方便是新野城。
此時城中旗幟淩亂,城下大門半開,數十名軍卒正在修補加固大門。
一些潰敗殘軍陸陸續續逃入城中。
見遠處“夏侯”大旗迎風飄揚,他們猶顯慌亂,慌忙欲關城門。
卻有一些逃往城池的新野軍哀求著暫緩關門。
夏侯惇冷笑:“此天賜良機,新野今日不奪,更待何時?”
程昱還是覺得不妥,想到丞相臨行前的囑咐,他咬咬牙,再次諫言道:“將軍不可貿然攻城,恐有詐乎!”
“嗯?嗬嗬!”
這次夏侯惇直接樂了:“程仲德啊程仲德,你也治軍多年,你也為將久矣!卻不知戰機如隙,稍縱即逝否?”
說到此,夏侯惇神色一凜:“莫非,汝非要本帥錯失良機,前功盡棄,汝方能甘心?”
程昱在曹操麾下都沒受過這般揶揄,滿肚子怒火幾欲噴發。
但現在,在夏侯惇和眾將看來,自己可不就是那個貽誤戰機,耽誤大事的怯懦之人。
“將軍既不信我,可使後隊人馬於城外接應。”
夏侯惇冷然一笑:“放心,不讓你進去!”
說完,將手中寶劍向前一指,高聲唿道:“將士們!新野城已現頹勢,天賜建功良機。隨本帥踏破此城,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
將士們的熱血都被動員了起來。
他們忘記了多日奔襲的疲累,看著頹弱不堪的新野城,眼裏都是近在咫尺的軍功和爵位!
程昱的心涼了。
而潛意識裏,他暗暗祈禱。
祈禱夏侯惇的決策是正確的,也祈禱劉備和諸葛亮真沒有做好應敵的準備。
夏侯惇親率大軍衝向新野城。
城門守衛慌忙關緊城門。
然而,夏侯惇有備而來,令旗一揮!
巨大的衝車應令而至。
身後的士兵們呐喊著,推動巨大的攻城槌,向著城門狠狠撞去。
“嘭,嘭,啪啦!”
僅僅三下,那厚重的城門便轟然崩塌,揚起漫天塵土。
“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夏侯惇毫不遲疑,率領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劉備軍不戰而潰,倉惶南逃。
然而你說倉惶,卻隻是看起來倉惶。
夏侯惇的大軍一路掩殺,卻發現斬獲寥寥,劉備軍竟似鬼魅一般,在混亂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偏在此時,忽然一聲巨響,隻見城門頂上“嘩啦啦”巨石滾落,數名軍卒躲閃不及被壓成肉餅。
“避石!”
有人高喊。
附近軍卒晃過神來,紛紛驚唿退避,仍有數人被壓在城下。
接著大量石土磚瓦斷木炭灰唿啦啦的落下,帶著滾滾的濃煙,在大門上摞起一座山。
夏侯惇、於禁、李典、夏侯蘭四將與近萬大軍被困於城內。
程昱大驚,立命軍卒:
“快快清路!”
眾軍士擁過去,清理磚石碎瓦,以求打通城門。
幾個人衝過去,搬起磚瓦礫石卻是滿手的油味。
接著,一支火箭不知從何處飛來,精準的射在堵門的礫石木段上,頓時燃起熊熊烈火。
他非冷血之輩,能明顯感覺到諸葛亮的寬宥之情和顧念之心。
頓時心中感動如潮湧,瞬間折服到底!
……難怪大哥如此信任諸葛先生,俺卻眼瞎目盲,不識賢良國士。
在諸葛亮欲扯第二根荊棘的時候,張飛奮力一掙。
強大的體魄和堅韌的皮肉掙斷了綁在身上的全部荊棘,嘩啦啦的落在地上,然後他立刻抓住了諸葛亮的雙手。
“軍師,你何必如此?!”
“三將軍,你又何必如此啊?”
張飛誠懇道:“俺前番屢違軍令,任性胡為,後又醉酒誤事,置兄長大業於不顧。今若不受軍師懲處,其他將軍如何看,又何來軍師威嚴?!”
說著,一抱拳,又拜倒在地。
諸葛亮本就沒怪於他,今又見此,豈能不釋懷?
“三將軍快快請起,我已原諒於你。”
“可俺自己還沒原諒自己,俺對不起大哥,俺也對不起軍師……”
諸葛亮見拉不動張飛,於是轉換思路:“三將軍,此事暫且另說,我正愁無將可用,你來的正好。”
這句話讓張飛的心陡然一震:“這說明……俺沒來遲?”
諸葛亮淡淡的一笑:“不遲不遲,不過再晚些恐怕就遲了!”
“哎呀!”
張飛興奮的大叫了一聲,立刻高高一抱拳,帶著起誓一般的鄭重:
“軍師敬請吩咐,俺張飛必全力以赴,萬死不辭,若有半點差池,甘受軍法處置!”
“好!”
諸葛亮點點頭,迴身到案前端坐,取一薄冊:“張飛!”
張飛聲若巨雷的一抱拳:“在!”
諸葛亮將薄冊遞與張飛:
“立整你部兵馬,另取三千精卒,按此冊中將令行事,不得有誤。”
張飛接過薄冊,抱拳道:“喏!”
然後朝諸葛亮認真的點點頭,退出大堂。
大堂門廊,猛見劉備正立於此地。
張飛的臉一紅。
顯然,他與諸葛軍師的對話,大哥已全聽在耳中。
劉備背著手,就這麽看著他。
此時張飛小心翼翼去看大哥的眼睛,卻見大哥眼神慈柔,似早已不怪罪於他。
他小步走到劉備身旁。
想跟大哥說點什麽,終究還是沒說。
隻一抱拳,然後欲低頭快步離去。
“站住!”
張飛慌忙站定。
劉備走過去,將身上鬥篷解下,披在張飛赤裸的身上。
而後冷冷一哼:
“汝再胡作非為,為兄便沒那麽多袍子了。”
張飛抿抿嘴,心中感動,卻不知如何表達,裹緊袍子,朝大哥一拜,轉身離去。
……
另一邊,夏侯惇大軍暢通無阻,一路繳獲遺落戰馬軍械旗幟無數。
夏侯惇看著收繳的軍資,意氣風發:“當初劉備為呂布所欺,便是這般狼狽。說起來,當年還是本帥救他於水火。今見此賊,嗬嗬,與彼時無異也!”
程昱想說什麽,但猶豫一下,最終沒有說。
他知道,說了也沒用。
仗打到現在,夏侯惇沒趕他迴去,都是給足了丞相的麵子。
這時,於禁抱拳道:“敵軍將潰,我軍勢如破竹,氣勢正盛!當趁此機,直下新野,然後奪取樊城。”
“王師之將,理當如此!”
夏侯惇欣慰的看著於禁,撫髯道:“好!傳我將令,急攻新野!活捉劉備者,賞千金,封列侯!”
“殺!”
全軍鬥誌高昂!
李典也開始懷疑人生。
隻因跟曹仁而來,一路皆敗,跟著夏侯將軍而來,則一路高歌猛進。
莫非孔明遠不如徐元直乎?
又或是此軍太過強大,已震懾敵膽。
若是如此,一切倒也順理成章。
眼見前方便是新野城。
此時城中旗幟淩亂,城下大門半開,數十名軍卒正在修補加固大門。
一些潰敗殘軍陸陸續續逃入城中。
見遠處“夏侯”大旗迎風飄揚,他們猶顯慌亂,慌忙欲關城門。
卻有一些逃往城池的新野軍哀求著暫緩關門。
夏侯惇冷笑:“此天賜良機,新野今日不奪,更待何時?”
程昱還是覺得不妥,想到丞相臨行前的囑咐,他咬咬牙,再次諫言道:“將軍不可貿然攻城,恐有詐乎!”
“嗯?嗬嗬!”
這次夏侯惇直接樂了:“程仲德啊程仲德,你也治軍多年,你也為將久矣!卻不知戰機如隙,稍縱即逝否?”
說到此,夏侯惇神色一凜:“莫非,汝非要本帥錯失良機,前功盡棄,汝方能甘心?”
程昱在曹操麾下都沒受過這般揶揄,滿肚子怒火幾欲噴發。
但現在,在夏侯惇和眾將看來,自己可不就是那個貽誤戰機,耽誤大事的怯懦之人。
“將軍既不信我,可使後隊人馬於城外接應。”
夏侯惇冷然一笑:“放心,不讓你進去!”
說完,將手中寶劍向前一指,高聲唿道:“將士們!新野城已現頹勢,天賜建功良機。隨本帥踏破此城,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
將士們的熱血都被動員了起來。
他們忘記了多日奔襲的疲累,看著頹弱不堪的新野城,眼裏都是近在咫尺的軍功和爵位!
程昱的心涼了。
而潛意識裏,他暗暗祈禱。
祈禱夏侯惇的決策是正確的,也祈禱劉備和諸葛亮真沒有做好應敵的準備。
夏侯惇親率大軍衝向新野城。
城門守衛慌忙關緊城門。
然而,夏侯惇有備而來,令旗一揮!
巨大的衝車應令而至。
身後的士兵們呐喊著,推動巨大的攻城槌,向著城門狠狠撞去。
“嘭,嘭,啪啦!”
僅僅三下,那厚重的城門便轟然崩塌,揚起漫天塵土。
“擒殺劉備,隻在今日!”
夏侯惇毫不遲疑,率領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劉備軍不戰而潰,倉惶南逃。
然而你說倉惶,卻隻是看起來倉惶。
夏侯惇的大軍一路掩殺,卻發現斬獲寥寥,劉備軍竟似鬼魅一般,在混亂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偏在此時,忽然一聲巨響,隻見城門頂上“嘩啦啦”巨石滾落,數名軍卒躲閃不及被壓成肉餅。
“避石!”
有人高喊。
附近軍卒晃過神來,紛紛驚唿退避,仍有數人被壓在城下。
接著大量石土磚瓦斷木炭灰唿啦啦的落下,帶著滾滾的濃煙,在大門上摞起一座山。
夏侯惇、於禁、李典、夏侯蘭四將與近萬大軍被困於城內。
程昱大驚,立命軍卒:
“快快清路!”
眾軍士擁過去,清理磚石碎瓦,以求打通城門。
幾個人衝過去,搬起磚瓦礫石卻是滿手的油味。
接著,一支火箭不知從何處飛來,精準的射在堵門的礫石木段上,頓時燃起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