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之驚喜無法用語言描述。


    他明白,曹操捉拿諸葛亮,說明諸葛亮雖去許都,但並未事曹。


    諸葛亮逃出許都,說其也未被曹操所製。


    “如此說來,我劉玄德還有再求得孔明之機!”


    想到那篇出師表,想到表中字字句句的情真意切和赤膽忠心,劉備的心頓時又充滿了希望。


    當下將政務全權委托給徐庶和樊城令劉泌,準備六入隆中,再請孔明。


    這事兒別說張飛不理解了,就連趙雲都覺得主公把姿態放得太低了。


    他諸葛亮不過是一未出世的鄉野村夫,他何德何能值得大哥如此重視。


    再說了,咱們都有元直先生這一等一的謀士了,又何必再苦求那個諸葛亮?


    但劉備信念無比堅定!


    “便是全天下人皆質疑我劉玄德,我亦要請孔明先生出山相助!”


    當即命徐庶主持城防大計,使趙雲孫乾陪同,六去隆中拜訪孔明。


    時值隆冬,大雪飄然而落。


    馬蹄包裹著粗布,踏在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此時的山景,仿若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


    連綿的山巒皆被皚皚白雪所覆蓋,陡峭的山峰輪廓在雪中變得柔和。


    樹木的枝椏也都掛滿了積雪,有的不堪重負而微微彎曲,宛如盛開著千萬朵梨花。


    與美麗的雪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如刀的寒風和透骨的涼意。


    劉備一行人忍著嚴寒,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山上爬了大半日,終於到達隆中茅廬。


    此時的茅廬已被修繕,簡陋的院落被精心裝點得別具一格。


    茅屋換成青瓦磚房,上覆蓋著厚厚的雪帽。


    原本粗陋的柴扉已換作了雕花的木門,門上銅鎖鋥亮。


    劉備站在門前佇立良久,終於緊張的叩響了房門。


    開門的是諸葛均,他見到劉備躬身下拜,感激玄德公對舊舍的修繕之恩。


    劉備迴拜,忙問:“臥龍先生可從許都歸來否??”


    諸葛均搖搖頭:“家兄自入潁川後,一直未曾歸來。”


    劉備長歎了一口氣:“那可有消息?”


    諸葛均坦言道:“對了,二哥前些日子托人帶迴書信,說已從許都南下,轉道去了江東。”


    “江東??”


    這一刻,就算漫山的冰雪也涼不過劉備那顆絕望的心。


    他半張著嘴,半晌說不出話來。


    終於,還是說道:“可……可曾說,幾時迴來?”


    “信中未曾告知。”


    劉備想了想:“可否煩請迴信,告知劉備前來拜訪?”


    “遵命!”


    劉備謝過諸葛均,長歎一口氣,留下禮物,黯然下山去了。


    下山路上,孫乾也不禁感慨:“主公啊,你看看,他前番去許都入仕不得,這又去了江東,明明知道主公數次來求,卻屢拒而不見。依在下看來,也不過就是劉子初之流,他根本就不想投奔主公啊。”


    劉備迴頭望著臥龍崗的皚皚白雪,卻堅定道:“孔明高才,心中自有丘壑。今番雖未得見,然吾之誠意天地可鑒,隻要我心篤定,持之以恆,終有一日,孔明定會與我相見!”


    孫乾憂心忡忡道:“主公啊,孔明兄長諸葛瑾人家就在江東,倘若其隨大哥投奔那江東孫權又當如何?”


    劉備心中暗暗思忖:便是投奔孫權,以孔明之高潔,定會勸阻孫權不要暗襲荊州,也就不會害我二弟。


    “投奔江東也好過投奔曹操啊!”


    劉備哈了一口氣,搓了搓凍僵的雙手:


    “走吧,來年開春,倘若臥龍先生尚未入仕江東,我再來拜訪。倘若孔明先生真的入了江東……”


    他再沒說什麽,隻是歎了一口氣,又道了一句:“走吧!”


    於是,一行人又白跑一趟,再次迴到了樊城。


    又過一個多月,諸葛亮得見諸葛瑾,在諸葛瑾家中安住數日。


    兄弟倆多年未見,自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


    而在這期間,諸葛亮收到了諸葛均托人帶迴的書信。


    這是一塊竹片,上麵寫著蠅頭小字。


    “自二哥離去迄今,皇叔又三顧茅廬,累算至今,已六至矣。皇叔每來皆不得見二哥,甚是哀傷失望,然猶饋贈吾等諸多禮品,且遣人精心修繕茅廬,照料吾等諸事,皆極為妥帖。嚐問吾等二哥歸期幾何也……”


    諸葛亮拿著信,心疼的淚水忍不住流下。


    夢中三顧,而現實卻已六顧,他真不忍心去腦補,劉皇叔六次失望而歸的樣子該有多麽的頹敗。


    “主公啊,你何必如此……”


    他想了想,叫來周不疑:


    “不疑,明日我們便去士元那裏。”


    諸葛瑾與諸葛亮分別多年,還想多留諸葛亮住上幾日,哪知弟弟去意如此堅決。


    無奈,諸葛瑾便承諾明年便將幼子諸葛喬過繼給二弟為子,隻求能多住幾日。


    諸葛亮抱著諸葛瑾感動的大哭,但還是忍痛道別。


    諸葛亮與周不疑又往西而行半月,於鳳雛庵得見鳳雛先生龐士元。


    此時此刻,龐士元出門買酒,並不知道諸葛亮前來拜訪。


    迴家一看,家裏來了客人,龐統高興之餘,又顯得十分詫異:“喲,這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諸葛亮拱手一禮:“士元兄,最近可好?”


    “好極了!”


    龐統嗬嗬一笑,遂打開門請諸葛亮進屋。


    進屋後,龐統燒起了爐火:“這大冷天的,你也不怕凍死在半路。我這可沒啥好東西能招待你……哎,喝酒否?”


    “不喝,有熱茶最好!”


    “你等著,我這有吳茶,是周公瑾送我的。”


    說著,龐統開始舀水煮茶。


    周不疑左右看去,這鳳雛庵雖狹小簡陋,但幹淨整潔,溫馨雅致,整整一麵牆都是書籍。


    “哎,這位小公子看著麵熟啊,你書童麽?!”


    諸葛亮介紹道:“這是別駕劉先劉始宗之甥,周不疑,字文直,隨我遊曆四方!”


    周不疑拱手道:“學生見過鳳雛先生。”


    “哎,好孩子,快坐下。”


    龐統用陶罐燒上了水,又坐到諸葛亮麵前:“我聽聞許都捉拿於你,你閑來無事跑許都做什麽?怎麽,有心投奔曹操?”


    諸葛亮搖搖頭:“曹操非我心良主,隻為帶不疑歸鄉。”


    “哦,原來如此,我說呢,誰投奔曹操,你也不能去啊!我聽說過文直之名,怎麽,你拜了臥龍為師?”


    周不疑點頭:“正是。”


    龐統自嘲苦笑:“你看看,我都沒個徒兒,迴頭給我介紹一個?”


    “那是自然。”


    諸葛亮也看了看四周:“士元,你居此地已久,怎還不入仕?”


    龐統長歎了一口氣,他早有心投奔吳主孫權。


    迴想這些時日,已兩次被周瑜舉薦,一次被魯肅舉薦,卻皆不得與吳主相見。


    準確的說,有一次見到了。


    但吳主看了他一眼,就言家中起火,恐許貢門人作亂,借故離開了。


    當時周瑜的解釋是:“吳侯公務甚忙,他尚不知先生之才。不過請先生放心,我定尋機再次舉薦!但先生若能稍斂銳氣,待主公漸識先生高才,必能如魚得水,一展宏圖。”


    也是,當時龐統表現得多少有些狂傲。


    但咱滿身才華在這擺著呢,自有狂傲的資本啊!


    莫非看我長得醜?


    這又不是選妃招妓!


    長得好看有啥用?


    總之,龐統的江東入仕之旅是相當的受挫。


    麵對諸葛亮的詢問,龐統遂尷尬的抖抖衣襟,笑了笑:“不著急,明珠待價而沽,也得有識貨之人不是?倒是你,可去哪家入仕?”


    諸葛亮歎了一口氣:“吾兄薦我來此,以見吳主孫權,然還未等約見吳主,便收到荊州來信,言玄德公劉備已六入隆中,隻為請我出山。我思來想去,覺得投奔江東有負劉皇叔如此厚愛,遂讓兄長取消約見吳主,迴荊州去見劉皇叔。”


    聽聞此話,龐統笑容漸漸凝固,眼角也不失時機的抽了抽:“你說啥?劉皇叔都去隆……隆中求……求見你六……六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