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麽著一天天過去了,石頭穩定的開車賣貨。
加上往飯店裏頭供應水果,他一天拉的貨量大了不少。
兩口子各幹各的活兒。
一個守著店一個到處跑,分工明確,分別進錢,慢慢的事業都走上了正軌。
兩口子確實忙的不行,家裏頭的一攤子事兒全交給了老太太。
老太太也不絮叨,自己才將將六十歲的年紀,還能幹著呢!
村裏頭誰家六十歲的老太太不幹活兒?
說是老太太,她自己個兒還覺得年輕的很。
倆人忙歸忙,趕著這個夏天,也是沒少掙。
於玲這會兒攢錢的興致高昂。
石頭那邊的賬她不管,畢竟也不懂,他去進貨賣貨的,手裏沒有錢那不成的。
她就算自己這個小店的賬,賣幾天攢上三五百的她就去存一筆,攢夠了就再存一筆。
可別小瞧這三頭五百的,她基本上一個星期去一次,有時候三五天就能跑一趟。
跑的那信用社的櫃員都認識她了。
“喲,這是又來存錢啊?”
“昂,這不是攢著嗎,家裏頭後麵用錢的時候多了,先攢攢,等過兩天花的時候一起取出來。
不然我怕自己手鬆,都花完了。”
老大姐:“那是得攢攢,這花錢比掙錢容易,不攢手裏一分沒有。”
“陳啊,給辦辦。”
於玲這邊收益看著還成,那石頭那邊的進賬就更可觀了。
她一天都是塊八毛的進錢,石頭那邊都是三五十,七八十的來算。
好的時候一天能有二百多快三百塊,差的時候也能有個百八十的。
因為這個太掙錢了,導致家裏頭要秋收的時候,石頭還舍不得歇著。
“咱們這店還是跟上年一樣?掛上牌子歇幾天?還是開半天歇半天?”老太太問倆人的打算。
今年家裏的地可是不少,整整八畝地呢!
這會兒要收花生,苞米還得等一段時間。
石頭跟她商量。
“咱這個停一天一天的錢啊,這一天可是不少掙。”
不停也沒法子,隻能是適度得停下來。他早上老早的先給人送去,然後去幹地裏的活。
“我這邊除了飯店的還有批發的那些,白天的就先歇兩天,畢竟我這個天天東跑西顛的,真跑起來一天就搭進去了。
你上午去開門賣半天。
到時候我迴來了跟奶奶去收地。”
於玲想了想,也行。
過了沒兩天,就開始收花生。
今年別看地多了不少,但是有石頭這個壯勞力在這,還真的是輕鬆不少。
四口人,雖然苗苗是個搗亂的,但是三個大人幹起活兒來,還是挺快的。
於玲上午迴來直接去了地頭上,提著她在食堂買的飯。
家裏農忙,顧不上做飯。
“石頭,奶奶,歇歇吧,先吃口飯歇歇。”
幹活兒也得酌量著幹,真給人累狠了,那可是容易坐下病的。
沒看好些老人一上歲數直不起腰來?奶奶說那都是年輕的時候累的。
她可不想自己老了,跟電視裏演的那些老太太似的,彎腰駝背的,那也太難看了。
於玲在地頭上套上長褲穿上外套,再戴上帽子。
裝備完畢,唿 ,太曬了,得虧戴個帽子。
她提著籃子,在地裏揀掉地上的花生。
她雖然天天幹活兒,但是不出屋,也不怎麽曬,其實比起一般的農村女人,還是比較細嫩的。
石頭和老太太坐在地頭上,倒一點大桶裏頭的水洗洗手,筷子擦擦,解開塑料袋,黃瓜拌豬頭肉,切的火腿腸,大饅頭,還拿了兩頭大蒜。
挺好。
“你不吃飯幹什麽?”
“你倆吃吧,我吃了來的。”
說著她就進了空出來的地,仔仔細細的,一趟一趟的找。
蒙著頭往前幹,還挺快,她一人也不多跨,就跨兩趟,不大會兒就到了頭,然後調轉迴來繼續。
等她再迴來,老太太他們吃完飯,正在地頭上歇著。
地上草地紮人,孩子不樂意。
石頭哄著她,給拖了一捆花生秧子鋪了鋪,上麵鋪了兩根編織袋子。
“來吧,這就是你的炕,在這躺著吧。”
老太太知道這是鬧覺了。這會兒天日頭還行,曬得暖洋洋的,苗苗跟著一上午也是玩累了。
她抱著孩子拍拍,一會兒就睡了。
“睡了?”
“睡了,你拾掇拾掇車鬥子,鋪一鋪,給她放車鬥子裏頭睡覺。”
石頭給車鬥子裏鋪了一下,她給孩子放進去。
“奶,你也歇歇。”
“行啊,你也歇歇吧,慢慢幹。玲兒呢?也叫她歇歇,忙乎一頭晌了。”
倆人是真的累,吃了晌午飯,也是迷糊的不行,就那麽躺著迷糊一會兒。
於玲倒是不累,畢竟她雖然忙,也就忙一會兒,不至於累的不成。
她到地頭上看著倆人和孩子都歇著,自己撿完又開始去拔犁好的花生。
三個人幹一陣兒歇一歇,這一下午可是沒少幹。
一邊拉一車迴去,老太太跟於玲倆人就歇歇,揀揀花生。
等石頭迴來再犁兩趟,他繼續裝車往迴拉,她倆就繼續收拾。
半下午的石頭就拉著老太太和孩子迴去了,順帶拉了一車花生迴去。
這地離著還是遠了些。
下午的花生,一直拉了四車還沒拉完。
晚上石頭就給院子裏換了個大瓦數的燈泡,院子裏格外的亮堂。
“這才四車,等著明天再拉,這院裏好放不下了。”
八畝地呢?放哪曬?
“今天這些先摘著,摘完了攤開曬,明天的拉迴來就放門口大道上,我都占好地方了。”
“大道上?讓曬嗎?”
她怎麽沒注意?
“哪不讓曬?咱這農村地方,誰下來管?”
別管讓不讓的,反正是堆那了,老太太第二天就去了半上午,幫著犁了幾溝,就在家帶孩子摔花生。
今年加了一個人,可是看出來幹活兒快了。昨兒一天就收了一半,今兒再幹一天,明兒就差不多了。
於玲雷打不動天天賣菜,完事兒迴家收拾花生。
今年的花生長得好,四畝地算下來,平均一畝地比上一年多打了不少。
老天爺還是照顧這莊戶人的,連著一個多星期的大晴天,這花生曬了三個日頭就幹巴脆了,石頭看著差不多,就入了庫。
倉庫裏頭占了能有一半了。
老太太看著這,挺滿意。
忙活半年,有這收成,那可真的是不錯了!
加上往飯店裏頭供應水果,他一天拉的貨量大了不少。
兩口子各幹各的活兒。
一個守著店一個到處跑,分工明確,分別進錢,慢慢的事業都走上了正軌。
兩口子確實忙的不行,家裏頭的一攤子事兒全交給了老太太。
老太太也不絮叨,自己才將將六十歲的年紀,還能幹著呢!
村裏頭誰家六十歲的老太太不幹活兒?
說是老太太,她自己個兒還覺得年輕的很。
倆人忙歸忙,趕著這個夏天,也是沒少掙。
於玲這會兒攢錢的興致高昂。
石頭那邊的賬她不管,畢竟也不懂,他去進貨賣貨的,手裏沒有錢那不成的。
她就算自己這個小店的賬,賣幾天攢上三五百的她就去存一筆,攢夠了就再存一筆。
可別小瞧這三頭五百的,她基本上一個星期去一次,有時候三五天就能跑一趟。
跑的那信用社的櫃員都認識她了。
“喲,這是又來存錢啊?”
“昂,這不是攢著嗎,家裏頭後麵用錢的時候多了,先攢攢,等過兩天花的時候一起取出來。
不然我怕自己手鬆,都花完了。”
老大姐:“那是得攢攢,這花錢比掙錢容易,不攢手裏一分沒有。”
“陳啊,給辦辦。”
於玲這邊收益看著還成,那石頭那邊的進賬就更可觀了。
她一天都是塊八毛的進錢,石頭那邊都是三五十,七八十的來算。
好的時候一天能有二百多快三百塊,差的時候也能有個百八十的。
因為這個太掙錢了,導致家裏頭要秋收的時候,石頭還舍不得歇著。
“咱們這店還是跟上年一樣?掛上牌子歇幾天?還是開半天歇半天?”老太太問倆人的打算。
今年家裏的地可是不少,整整八畝地呢!
這會兒要收花生,苞米還得等一段時間。
石頭跟她商量。
“咱這個停一天一天的錢啊,這一天可是不少掙。”
不停也沒法子,隻能是適度得停下來。他早上老早的先給人送去,然後去幹地裏的活。
“我這邊除了飯店的還有批發的那些,白天的就先歇兩天,畢竟我這個天天東跑西顛的,真跑起來一天就搭進去了。
你上午去開門賣半天。
到時候我迴來了跟奶奶去收地。”
於玲想了想,也行。
過了沒兩天,就開始收花生。
今年別看地多了不少,但是有石頭這個壯勞力在這,還真的是輕鬆不少。
四口人,雖然苗苗是個搗亂的,但是三個大人幹起活兒來,還是挺快的。
於玲上午迴來直接去了地頭上,提著她在食堂買的飯。
家裏農忙,顧不上做飯。
“石頭,奶奶,歇歇吧,先吃口飯歇歇。”
幹活兒也得酌量著幹,真給人累狠了,那可是容易坐下病的。
沒看好些老人一上歲數直不起腰來?奶奶說那都是年輕的時候累的。
她可不想自己老了,跟電視裏演的那些老太太似的,彎腰駝背的,那也太難看了。
於玲在地頭上套上長褲穿上外套,再戴上帽子。
裝備完畢,唿 ,太曬了,得虧戴個帽子。
她提著籃子,在地裏揀掉地上的花生。
她雖然天天幹活兒,但是不出屋,也不怎麽曬,其實比起一般的農村女人,還是比較細嫩的。
石頭和老太太坐在地頭上,倒一點大桶裏頭的水洗洗手,筷子擦擦,解開塑料袋,黃瓜拌豬頭肉,切的火腿腸,大饅頭,還拿了兩頭大蒜。
挺好。
“你不吃飯幹什麽?”
“你倆吃吧,我吃了來的。”
說著她就進了空出來的地,仔仔細細的,一趟一趟的找。
蒙著頭往前幹,還挺快,她一人也不多跨,就跨兩趟,不大會兒就到了頭,然後調轉迴來繼續。
等她再迴來,老太太他們吃完飯,正在地頭上歇著。
地上草地紮人,孩子不樂意。
石頭哄著她,給拖了一捆花生秧子鋪了鋪,上麵鋪了兩根編織袋子。
“來吧,這就是你的炕,在這躺著吧。”
老太太知道這是鬧覺了。這會兒天日頭還行,曬得暖洋洋的,苗苗跟著一上午也是玩累了。
她抱著孩子拍拍,一會兒就睡了。
“睡了?”
“睡了,你拾掇拾掇車鬥子,鋪一鋪,給她放車鬥子裏頭睡覺。”
石頭給車鬥子裏鋪了一下,她給孩子放進去。
“奶,你也歇歇。”
“行啊,你也歇歇吧,慢慢幹。玲兒呢?也叫她歇歇,忙乎一頭晌了。”
倆人是真的累,吃了晌午飯,也是迷糊的不行,就那麽躺著迷糊一會兒。
於玲倒是不累,畢竟她雖然忙,也就忙一會兒,不至於累的不成。
她到地頭上看著倆人和孩子都歇著,自己撿完又開始去拔犁好的花生。
三個人幹一陣兒歇一歇,這一下午可是沒少幹。
一邊拉一車迴去,老太太跟於玲倆人就歇歇,揀揀花生。
等石頭迴來再犁兩趟,他繼續裝車往迴拉,她倆就繼續收拾。
半下午的石頭就拉著老太太和孩子迴去了,順帶拉了一車花生迴去。
這地離著還是遠了些。
下午的花生,一直拉了四車還沒拉完。
晚上石頭就給院子裏換了個大瓦數的燈泡,院子裏格外的亮堂。
“這才四車,等著明天再拉,這院裏好放不下了。”
八畝地呢?放哪曬?
“今天這些先摘著,摘完了攤開曬,明天的拉迴來就放門口大道上,我都占好地方了。”
“大道上?讓曬嗎?”
她怎麽沒注意?
“哪不讓曬?咱這農村地方,誰下來管?”
別管讓不讓的,反正是堆那了,老太太第二天就去了半上午,幫著犁了幾溝,就在家帶孩子摔花生。
今年加了一個人,可是看出來幹活兒快了。昨兒一天就收了一半,今兒再幹一天,明兒就差不多了。
於玲雷打不動天天賣菜,完事兒迴家收拾花生。
今年的花生長得好,四畝地算下來,平均一畝地比上一年多打了不少。
老天爺還是照顧這莊戶人的,連著一個多星期的大晴天,這花生曬了三個日頭就幹巴脆了,石頭看著差不多,就入了庫。
倉庫裏頭占了能有一半了。
老太太看著這,挺滿意。
忙活半年,有這收成,那可真的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