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玲琢磨過了,上次那個小陳說過,確定減刑,提前釋放,爭取讓石頭年前就迴來,趕迴家過大年。
其實他迴不迴來過大年對於自己來說並不重要,但是老太太希望他能夠迴來。
也是,畢竟是自己親孫子。
這段時間她也側麵的了解了一下,老太太這個人命說不上好,說不上不好。
上次去監獄探監,她瞅了一眼,老太太別看看著老,實際上才五十八不到五十九。
於玲沒想到她這麽年輕。
說實話,這要擱2025年,可能還沒退休呢。
但是在這,這個1994年底1995年初的時代,老太太居然是有重孫女的歲數。
仔細算算,她這是十五六歲的就生了孩子,然後她兒子,也就是自己那沒見過麵的老公公也是不到二十就養了兒子,再然後……
嘖嘖嘖,這也就是在農村,在這個年代,婚姻法執行的不那麽健全,這要是以後,誰家能這麽早就結婚生娃。
那孩子生出來,都是非婚生子。她仔細算了算,這還是幾代單傳呢。
關於幾代單傳這事兒,於玲想了想,可能是那些年代,家裏太窮的原因,沒什麽吃的,太窮了就沒錢養孩子,這一點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還是在未來,都是通用的。
老太太聽她說這話,糾正她,不是三代單傳,其實石頭是有個叔叔的,隻是發燒生病,太小了沒救過來。
就因為死了小兒子,所以對大兒子就格外上心,但是沒想到小夫妻倆生了孩子沒兩年,去礦上幹臨時工,誰能想到就那麽寸,趕上礦井卷揚機壞了,夫妻倆砸裏頭,連帶著還有其他人都困在裏頭,最後扒出來的人沒幾個好的,都走了。
反倒是她這麽個老婆子,早早的守了寡,伺候大兒子,又伺候大了孫子。
她知道村裏很多人覺得她這個人命不好。
覺得她克夫克子,又克的孫子坐了牢。
但是她不在乎,她要是真在乎別人的言語,她在三十年前就得一頭碰死在自己那死鬼丈夫的墳頭上。
反正克不克夫的,她也活了這麽大半輩子了。
這會兒新社會了,誰也不能糟踐她!
“奶,我想著咱倆合計合計。”
家裏電視機開著,正在放著電視劇。新聞聯播放完了,看完了天氣預報,每天晚上就放兩集電視劇。
老太太可喜歡看了,那電視劇裏頭的婆婆媳婦鬧矛盾的,沒爹沒媽有後媽的,她看的可帶勁了。
天天晚上守著看。
於玲對這個沒什麽興趣,她不喜歡看這種婆婆媽媽天天吵架的劇。
“合計啥?”
“合計咱那個小菜店。”
“小店咋了?”
“小店挺好,所以咱得合計合計。”
於玲跟她分析這段時間的情況。
“咱們這個菜店,每個月一百一十塊的房租,一年下來就得一千三百二十塊。”
這麽一看,這一年出去不少錢。
“咱們賣菜是個小零碎活,本錢小,利潤卻大,一開始人家都看不上,但是這一年,菜價一直上漲,咱們收益確實增加了,但是本錢也在加。
尤其是這冬天,菜的批發價也不便宜。”
老太太一聽這個話,“那咱這買賣還能做嗎?”
“能做,但是我想著是不是能把那間小房子買下來。”
“買房子?”
“嗯。”
“那可不便宜。”這媳婦可是真敢想,在縣城買個小房子,就為了賣菜?
“我知道不便宜,但是奶奶,你想過沒有,菜價會上漲,她房子會不會漲價?”
“她敢,咱都是簽了文書的,她怎麽能這麽幹?”
於玲笑了。
“奶奶,我隻是打比方。”
“打比方也不成。”
“好好,不打比方,那如果,人家覺得這買菜的活兒他們也能幹,就在咱家對麵開一個店,你說咱家還能有多少收入?每個月再扣掉房租,還能剩下多少?”
這個賬老太太算不出來,但是她知道那肯定掙不上現在的錢。
“這,這可咋整?”
於玲下了炕,跑去桌上把書包和盛錢的匣子拿過來。
她給被子扯平了,然後把錢都拿出來老太太數了數,這幾個月掙得錢都放在這,一共是四千二百多,還剩下幾卷一塊的,沒算進去。
“苗苗媽,你想買那個房子,可我聽說那城裏的房子,八九百一平呢,就算咱這小縣城便宜,那估計也得四五百一平方吧?”
確實是。
“老太太算了下,這小店買下來,可得還上將近一萬塊,咱拿不出這個錢來啊。”
其實於玲想說,可以貸款買房子,不用自己現在拿錢。
但是她想了一下,還是沒說。
她來自二十一世紀,她知道再過三十年,貸款買房子買車都是很常見的事兒,但是在這過了半年,她確實知道,這裏的人是有一分花一分,有兩分攢一分,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能省就省。
讓他們背著貸款過日子,那不太可能,要求是老太太這個歲數。
這個年頭欠錢過日子的有,那都是欠親戚的錢,頂天了欠個三頭五百的。
你要是貸一萬塊錢的款,老太太這個年都不用過了。
她想了想,貸款這個事兒,還是再考慮一下。畢竟她現在沒有身份證,要貸款,很可能得以老太太的名頭來進行。
這事兒還有的磨。
這邊於玲按捺住心裏的想法,那邊老太太想了想,“要不咱就在等等,這不是還沒說漲價的事兒呢嘛?咱這幾個月就掙了四千塊,估計不用半年,就差不多,咱差不多在想著買房子。”
於玲覺得也不是不行,但是幹什麽都要趁早,買店鋪這個事兒,還是趕早不趕晚。
老太太想了想,又來一句:“咱家想買,那萬一人家不賣怎麽整?”
也是,自己這邊剃頭挑子一頭熱,人家不賣的話,那也是白搭。
不過不怕,她早就看過了,那一條街上,還有好幾個門臉房,這麽多,總會有人想賣房子吧?
真要是就是不賣,那就隻能租了,大不了自己到時候跟人家簽個長期合同。
她記得上學那會兒,自己同學那會兒跟她嘮叨過,除了幾個大城市,小縣城的房價上漲,也沒那麽快。
她全國房價開始漲價是98年以後,全國漲得特別快的時候,那也得2005年之後,這會兒還早。
她還是心急了。
算了,沒錢就先不買了。
其實他迴不迴來過大年對於自己來說並不重要,但是老太太希望他能夠迴來。
也是,畢竟是自己親孫子。
這段時間她也側麵的了解了一下,老太太這個人命說不上好,說不上不好。
上次去監獄探監,她瞅了一眼,老太太別看看著老,實際上才五十八不到五十九。
於玲沒想到她這麽年輕。
說實話,這要擱2025年,可能還沒退休呢。
但是在這,這個1994年底1995年初的時代,老太太居然是有重孫女的歲數。
仔細算算,她這是十五六歲的就生了孩子,然後她兒子,也就是自己那沒見過麵的老公公也是不到二十就養了兒子,再然後……
嘖嘖嘖,這也就是在農村,在這個年代,婚姻法執行的不那麽健全,這要是以後,誰家能這麽早就結婚生娃。
那孩子生出來,都是非婚生子。她仔細算了算,這還是幾代單傳呢。
關於幾代單傳這事兒,於玲想了想,可能是那些年代,家裏太窮的原因,沒什麽吃的,太窮了就沒錢養孩子,這一點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還是在未來,都是通用的。
老太太聽她說這話,糾正她,不是三代單傳,其實石頭是有個叔叔的,隻是發燒生病,太小了沒救過來。
就因為死了小兒子,所以對大兒子就格外上心,但是沒想到小夫妻倆生了孩子沒兩年,去礦上幹臨時工,誰能想到就那麽寸,趕上礦井卷揚機壞了,夫妻倆砸裏頭,連帶著還有其他人都困在裏頭,最後扒出來的人沒幾個好的,都走了。
反倒是她這麽個老婆子,早早的守了寡,伺候大兒子,又伺候大了孫子。
她知道村裏很多人覺得她這個人命不好。
覺得她克夫克子,又克的孫子坐了牢。
但是她不在乎,她要是真在乎別人的言語,她在三十年前就得一頭碰死在自己那死鬼丈夫的墳頭上。
反正克不克夫的,她也活了這麽大半輩子了。
這會兒新社會了,誰也不能糟踐她!
“奶,我想著咱倆合計合計。”
家裏電視機開著,正在放著電視劇。新聞聯播放完了,看完了天氣預報,每天晚上就放兩集電視劇。
老太太可喜歡看了,那電視劇裏頭的婆婆媳婦鬧矛盾的,沒爹沒媽有後媽的,她看的可帶勁了。
天天晚上守著看。
於玲對這個沒什麽興趣,她不喜歡看這種婆婆媽媽天天吵架的劇。
“合計啥?”
“合計咱那個小菜店。”
“小店咋了?”
“小店挺好,所以咱得合計合計。”
於玲跟她分析這段時間的情況。
“咱們這個菜店,每個月一百一十塊的房租,一年下來就得一千三百二十塊。”
這麽一看,這一年出去不少錢。
“咱們賣菜是個小零碎活,本錢小,利潤卻大,一開始人家都看不上,但是這一年,菜價一直上漲,咱們收益確實增加了,但是本錢也在加。
尤其是這冬天,菜的批發價也不便宜。”
老太太一聽這個話,“那咱這買賣還能做嗎?”
“能做,但是我想著是不是能把那間小房子買下來。”
“買房子?”
“嗯。”
“那可不便宜。”這媳婦可是真敢想,在縣城買個小房子,就為了賣菜?
“我知道不便宜,但是奶奶,你想過沒有,菜價會上漲,她房子會不會漲價?”
“她敢,咱都是簽了文書的,她怎麽能這麽幹?”
於玲笑了。
“奶奶,我隻是打比方。”
“打比方也不成。”
“好好,不打比方,那如果,人家覺得這買菜的活兒他們也能幹,就在咱家對麵開一個店,你說咱家還能有多少收入?每個月再扣掉房租,還能剩下多少?”
這個賬老太太算不出來,但是她知道那肯定掙不上現在的錢。
“這,這可咋整?”
於玲下了炕,跑去桌上把書包和盛錢的匣子拿過來。
她給被子扯平了,然後把錢都拿出來老太太數了數,這幾個月掙得錢都放在這,一共是四千二百多,還剩下幾卷一塊的,沒算進去。
“苗苗媽,你想買那個房子,可我聽說那城裏的房子,八九百一平呢,就算咱這小縣城便宜,那估計也得四五百一平方吧?”
確實是。
“老太太算了下,這小店買下來,可得還上將近一萬塊,咱拿不出這個錢來啊。”
其實於玲想說,可以貸款買房子,不用自己現在拿錢。
但是她想了一下,還是沒說。
她來自二十一世紀,她知道再過三十年,貸款買房子買車都是很常見的事兒,但是在這過了半年,她確實知道,這裏的人是有一分花一分,有兩分攢一分,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能省就省。
讓他們背著貸款過日子,那不太可能,要求是老太太這個歲數。
這個年頭欠錢過日子的有,那都是欠親戚的錢,頂天了欠個三頭五百的。
你要是貸一萬塊錢的款,老太太這個年都不用過了。
她想了想,貸款這個事兒,還是再考慮一下。畢竟她現在沒有身份證,要貸款,很可能得以老太太的名頭來進行。
這事兒還有的磨。
這邊於玲按捺住心裏的想法,那邊老太太想了想,“要不咱就在等等,這不是還沒說漲價的事兒呢嘛?咱這幾個月就掙了四千塊,估計不用半年,就差不多,咱差不多在想著買房子。”
於玲覺得也不是不行,但是幹什麽都要趁早,買店鋪這個事兒,還是趕早不趕晚。
老太太想了想,又來一句:“咱家想買,那萬一人家不賣怎麽整?”
也是,自己這邊剃頭挑子一頭熱,人家不賣的話,那也是白搭。
不過不怕,她早就看過了,那一條街上,還有好幾個門臉房,這麽多,總會有人想賣房子吧?
真要是就是不賣,那就隻能租了,大不了自己到時候跟人家簽個長期合同。
她記得上學那會兒,自己同學那會兒跟她嘮叨過,除了幾個大城市,小縣城的房價上漲,也沒那麽快。
她全國房價開始漲價是98年以後,全國漲得特別快的時候,那也得2005年之後,這會兒還早。
她還是心急了。
算了,沒錢就先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