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的天,晝夜溫差還是有點大了。
雖說天氣預報說的早上溫度有個十五六度,但是刮北風和刮南風到底是不一樣。
都是早上的太陽,她這會兒騎著車,穿著長袖長褂,還帶了個外套,一點不覺得熱。
今兒的車有些沉,帶的東西不算少,後車鬥子裏帶了五六個桶,還有塞滿菜的編織袋子。
今兒她到的早,就在小區門口。
這地方兩個小區就隔著中間一條大馬路,出口基本上正對著,上班的人上學的人都從這邊走。
早上去公園也得經過這。
於玲給幾樣東西一拉溜的擺出來。
地瓜,玉米,洋柿子,旱黃瓜,還有菜豆,茄子,辣椒,還有其他幾樣用編織袋子卷起來的菜,她早上走得急,沒顧上分開,這會兒到了,她就慢慢收拾。
這迴的雞蛋,她帶的多。怕小框子給碰碎了,老太太給她放在麥糠桶裏。
這個她沒急著往外掏,趁著這陣兒沒什麽人,她拿出一小紮塑料繩,大約三四十公分那麽長,她按照一斤一把,給韭菜分成一分分,先給韭菜什麽一捆捆得捆起來。
分好了韭菜,又給空心菜和木耳菜分開。
小辣椒沒分,一共摘了能有一籃子,挑選出來堆一起就成。
這攤子擺上沒一會兒,就來人了。
“喲,這還有新鮮地瓜呢?”
“對,都是自己家地裏長得,這不是前兩天秋收嗎,一起弄了點,煮了吃可甜了,您來點啊?”
“這苞米也是自己家種的?”
老太太蹲下挑撿東西。
“是,就種了兩溜,賣不上兩天,我們就種著自己吃,這不是吃不動嘛,帶了點。”
小孫子老早就吵吵要喝苞米菜飯。
市場上賣的都是煮玉米,她還沒看著有賣鮮玉米的。
難得碰上,買點也行,就是不知道這鮮玉米放冰箱能放幾天?
“您這可問著我了,我也不知道啊。我家還沒有冰箱呢。”
於玲倒是想跟他說也就放個三五天,不過她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這樣。
不知道的事兒還是還是說不知道吧。
“不過我覺得您要是把鮮玉米粒剝下來,放冷凍的,估計能放個時候。”
哎,小媳婦說的是,鮮玉米放冰櫃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化開,雖然味道差點,但是一樣新鮮一樣做飯。
“給我來十個。”
老太太要的有些多,“你要是不怕就先放我這,我給您放後麵,您送迴去再迴來拿一樣。”
她是不會跑,就怕老太太小心眼。
“小於啊,你今兒帶雞蛋了嗎?”
那個經常買雞蛋的大媽又來了。
“帶了帶了,你上迴特意囑咐我,我都記著呢。”
於玲提著那個盛滿麩皮的桶,“在這裏頭呢,我帶了六十個,您自己摸還是我給您拿?”
大媽看看這些人,“我自己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於玲給她塑料袋,兩個套一大媽就在邊上,伸手進去摸雞蛋。
沒幾分鍾,就摸出二十多個雞蛋。
她數了數,有心買,那就多買點。
又上手摸出幾個,湊夠了三十個。
“你這還有雞蛋哪?”
“有,不多,這是人家要的。您要的話得等大媽她挑完的。”
於玲心思,自己帶了六十個雞蛋,怎麽也能剩下點吧。
沒成想她剛跟人說完,那邊撿雞蛋的大媽就插話了:“別的了,我都要了。”
於玲驚了。
六十個雞蛋呢,天天吃這得吃多久?
這東西放久了也會壞啊。
咋滴,一天光吃雞蛋啊!
“大媽,我帶了六十個呢。”
於玲提醒她。
雖說自己賣的不算貴,但也沒必要一次買這麽多。
“我知道,我要三十個,我還給我鄰居帶三十個。”
於玲聽她這麽說,突然想起昨天老太太去打聽的價格。
她趕緊攔住那個大媽。
“大媽,我先跟您說清楚,最近市場上雞蛋漲價了您知道不?”
“我知道,你是不是也得漲價。”
於玲有點不好意思,“是,咱還是論把賣,我看了市場上人家雞蛋大,大概也就八個就有一斤。”
她怕老太太覺得貴了。
“我這是土雞蛋,個頭小,但是十個肯定夠一斤了,我也不多要,就跟市場那邊差不多。
你就按照普通雞蛋價格給我就成。”
大媽一聽這話,小媳婦還挺實在。
“我知道,放心,不能讓你虧了。”
她一邊說一邊掏錢,“我知道,這幾天菜市那邊雞蛋都賣三塊一斤了,你這是六十個,算六斤。”
旁邊撿出來一兜子雞蛋,於玲怕塑料袋不結實,又給套上一個。
大媽手快的從桶裏往外掏雞蛋,沒多會兒六十個裝好了。
“來,你數數。”
於玲看著一張十塊一張五塊,一張兩塊,還有一張一塊的。
“對,沒問題。”
給十塊的抽出來單獨裝,剩下的她就塞腰包裏來。
“小媳婦,你下迴也給我帶點這個土雞蛋。”
“大媽,我不能保證下迴一定有,下迴要是有我就給你帶來,我還在這賣。”
於玲不明白,老太太為啥非得買土雞蛋,那養殖場的雞蛋都一樣啊。
科學實驗早就證明了,土雞蛋也不比那種雞蛋多點啥。
真的是國人對土地盲目的崇拜。
不過無所謂,她還高興呢,小雞蛋也能賺大錢。
今天賣完菜,於玲沒立馬走人,她停在小區門口端詳了一下。
她想在這附近看看,有沒有門臉房出租的。
她騎著三輪車圍著附近的小區溜達了一圈。
這地方都是新樓房,一排排的房子大約都是六七層的高度。
後世那種全封閉小區和電梯房她沒看著,但是她發現了一個特別的地方。
這地方的車庫都是地上車庫。
就是那種上麵是樓,第一層是車庫第五房子。
於玲看著小區裏沒幾輛的四輪車,還有那最底層的車庫,再看看靠大路的這一排樓房。
她來迴走了兩三趟,又看了看位置。
想了一會兒,這才騎著車往迴走。
“怎麽迴來的這麽晚?這比平常晚了一個多點。咋滴,不好賣?”
老太太擔心的不行,這丫老早就走了,往常九點出頭賣完就迴來,到家也就十點多,今兒這都快十二點了。
“沒,我看地方去了。”
雖說天氣預報說的早上溫度有個十五六度,但是刮北風和刮南風到底是不一樣。
都是早上的太陽,她這會兒騎著車,穿著長袖長褂,還帶了個外套,一點不覺得熱。
今兒的車有些沉,帶的東西不算少,後車鬥子裏帶了五六個桶,還有塞滿菜的編織袋子。
今兒她到的早,就在小區門口。
這地方兩個小區就隔著中間一條大馬路,出口基本上正對著,上班的人上學的人都從這邊走。
早上去公園也得經過這。
於玲給幾樣東西一拉溜的擺出來。
地瓜,玉米,洋柿子,旱黃瓜,還有菜豆,茄子,辣椒,還有其他幾樣用編織袋子卷起來的菜,她早上走得急,沒顧上分開,這會兒到了,她就慢慢收拾。
這迴的雞蛋,她帶的多。怕小框子給碰碎了,老太太給她放在麥糠桶裏。
這個她沒急著往外掏,趁著這陣兒沒什麽人,她拿出一小紮塑料繩,大約三四十公分那麽長,她按照一斤一把,給韭菜分成一分分,先給韭菜什麽一捆捆得捆起來。
分好了韭菜,又給空心菜和木耳菜分開。
小辣椒沒分,一共摘了能有一籃子,挑選出來堆一起就成。
這攤子擺上沒一會兒,就來人了。
“喲,這還有新鮮地瓜呢?”
“對,都是自己家地裏長得,這不是前兩天秋收嗎,一起弄了點,煮了吃可甜了,您來點啊?”
“這苞米也是自己家種的?”
老太太蹲下挑撿東西。
“是,就種了兩溜,賣不上兩天,我們就種著自己吃,這不是吃不動嘛,帶了點。”
小孫子老早就吵吵要喝苞米菜飯。
市場上賣的都是煮玉米,她還沒看著有賣鮮玉米的。
難得碰上,買點也行,就是不知道這鮮玉米放冰箱能放幾天?
“您這可問著我了,我也不知道啊。我家還沒有冰箱呢。”
於玲倒是想跟他說也就放個三五天,不過她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這樣。
不知道的事兒還是還是說不知道吧。
“不過我覺得您要是把鮮玉米粒剝下來,放冷凍的,估計能放個時候。”
哎,小媳婦說的是,鮮玉米放冰櫃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化開,雖然味道差點,但是一樣新鮮一樣做飯。
“給我來十個。”
老太太要的有些多,“你要是不怕就先放我這,我給您放後麵,您送迴去再迴來拿一樣。”
她是不會跑,就怕老太太小心眼。
“小於啊,你今兒帶雞蛋了嗎?”
那個經常買雞蛋的大媽又來了。
“帶了帶了,你上迴特意囑咐我,我都記著呢。”
於玲提著那個盛滿麩皮的桶,“在這裏頭呢,我帶了六十個,您自己摸還是我給您拿?”
大媽看看這些人,“我自己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於玲給她塑料袋,兩個套一大媽就在邊上,伸手進去摸雞蛋。
沒幾分鍾,就摸出二十多個雞蛋。
她數了數,有心買,那就多買點。
又上手摸出幾個,湊夠了三十個。
“你這還有雞蛋哪?”
“有,不多,這是人家要的。您要的話得等大媽她挑完的。”
於玲心思,自己帶了六十個雞蛋,怎麽也能剩下點吧。
沒成想她剛跟人說完,那邊撿雞蛋的大媽就插話了:“別的了,我都要了。”
於玲驚了。
六十個雞蛋呢,天天吃這得吃多久?
這東西放久了也會壞啊。
咋滴,一天光吃雞蛋啊!
“大媽,我帶了六十個呢。”
於玲提醒她。
雖說自己賣的不算貴,但也沒必要一次買這麽多。
“我知道,我要三十個,我還給我鄰居帶三十個。”
於玲聽她這麽說,突然想起昨天老太太去打聽的價格。
她趕緊攔住那個大媽。
“大媽,我先跟您說清楚,最近市場上雞蛋漲價了您知道不?”
“我知道,你是不是也得漲價。”
於玲有點不好意思,“是,咱還是論把賣,我看了市場上人家雞蛋大,大概也就八個就有一斤。”
她怕老太太覺得貴了。
“我這是土雞蛋,個頭小,但是十個肯定夠一斤了,我也不多要,就跟市場那邊差不多。
你就按照普通雞蛋價格給我就成。”
大媽一聽這話,小媳婦還挺實在。
“我知道,放心,不能讓你虧了。”
她一邊說一邊掏錢,“我知道,這幾天菜市那邊雞蛋都賣三塊一斤了,你這是六十個,算六斤。”
旁邊撿出來一兜子雞蛋,於玲怕塑料袋不結實,又給套上一個。
大媽手快的從桶裏往外掏雞蛋,沒多會兒六十個裝好了。
“來,你數數。”
於玲看著一張十塊一張五塊,一張兩塊,還有一張一塊的。
“對,沒問題。”
給十塊的抽出來單獨裝,剩下的她就塞腰包裏來。
“小媳婦,你下迴也給我帶點這個土雞蛋。”
“大媽,我不能保證下迴一定有,下迴要是有我就給你帶來,我還在這賣。”
於玲不明白,老太太為啥非得買土雞蛋,那養殖場的雞蛋都一樣啊。
科學實驗早就證明了,土雞蛋也不比那種雞蛋多點啥。
真的是國人對土地盲目的崇拜。
不過無所謂,她還高興呢,小雞蛋也能賺大錢。
今天賣完菜,於玲沒立馬走人,她停在小區門口端詳了一下。
她想在這附近看看,有沒有門臉房出租的。
她騎著三輪車圍著附近的小區溜達了一圈。
這地方都是新樓房,一排排的房子大約都是六七層的高度。
後世那種全封閉小區和電梯房她沒看著,但是她發現了一個特別的地方。
這地方的車庫都是地上車庫。
就是那種上麵是樓,第一層是車庫第五房子。
於玲看著小區裏沒幾輛的四輪車,還有那最底層的車庫,再看看靠大路的這一排樓房。
她來迴走了兩三趟,又看了看位置。
想了一會兒,這才騎著車往迴走。
“怎麽迴來的這麽晚?這比平常晚了一個多點。咋滴,不好賣?”
老太太擔心的不行,這丫老早就走了,往常九點出頭賣完就迴來,到家也就十點多,今兒這都快十二點了。
“沒,我看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