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還在那個什麽人保上班呢?”


    “可不咋滴,咱也不知道她這個班到底是幹啥的,也不知道這個單位還能不能成,這會兒開始賣保險了都。”


    “嗯?啥保險?”


    於玲一聽,這個可以買啊,就是不知道這會兒的保險靠不靠譜,而且她好像沒聽過什麽人保。


    “媽,你不懂別瞎說,我們是專門做金融業務的。”


    哦哦,好高大上,不懂。


    石頭大概是知道一點,但是知道的不深,不過這些東西跟他也沒什麽直接關係,所以也不太在意。


    說了沒多久的話,大姑夫近就迴來了。


    於玲這才見到大姑夫本人。


    大姑夫這個人一看就是個本分老實的莊稼人,他個頭不高,也不胖,身上穿著件新棉襖,戴著個雷鋒帽。


    “姑父,過年好啊。”


    “好,都好。”


    大姑夫看著話不多,這是於玲對他的最初認識。


    沒想到,看人不太準,大姑夫喝了酒之後,話太多。


    “大過年的,你能來看看嫩這個老姑姑,她心裏開心,啊,來,跟我喝點。”


    於玲覺得他這是多了吧?


    “你這人,說這個幹什麽!”大姑不太樂意,不想讓他喝了,“喝這杯行了。”


    “今兒過年,我喝杯酒你也得管著,沒你不管的。”


    可能是當著我們這些小輩的麵兒,不好鬧得難看。


    於玲清楚的看見大姑瞪了他一眼,沒說啥。


    “來,石頭,咱倆喝點。”


    大姑夫拿著酒杯給他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


    看的出來,大姑夫這個人好點酒,石頭其實不愛喝酒,但是他也知道,出門在外的,都會喝點。


    他端著酒杯跟大姑夫說:“姑父,我酒不成,也就這一杯的量,咱也沒外人,慢慢喝,喝個從容就成。”


    大姑夫看不上:“個老爺們,這點酒就不行了?


    你這出去,不會喝酒怎麽辦事兒?啊?”


    大姐看不下去了,“爸,喝酒喝個高興就成,喝點意思意思得了,你這兩天真沒少喝啊!”


    大閨女發話,他沒話說了。


    大姑夫跟石頭湊合一起,吃著菜就跟他扯犢子,扯著扯著就好為人師的想教教石頭為人處世。


    “你大姑夫人老了,也絮叨,說話你愛聽就聽聽,不愛聽就當我放個屁。啊,心裏別怪乎啊!”


    大姑夫這一張嘴,大姐和小妹都看他,“這是酒又多了。”


    小妹看著他:“你快別說了,趕緊吃飯吧?要不要飯?”


    “不要,我酒還沒喝完呢,吃什麽飯。”


    大姑夫抓著石頭的手,拉著他:


    “你這也迴來了,以後可得好好的,走正道。”


    石頭看著臉色正常,也不知道是不是生氣了。自從他迴來,家裏人沒人在他跟前提過以前的事兒,所以於玲隻知道他進去過,到底為什麽進去不知道。


    “你這兩年不在家,不知道家裏老的老小的小,難過著呢!


    啊,嫩姑姑不放心,三天兩頭的跑,一天天的送吃的喝的,還找你大姐買麥乳精買煉乳,就為了給孩子吃口好的,怕家裏沒有哢噠孩子。


    他娘倆背著我,我都知道。那麽口吃的,我還能怪乎怎麽的?


    她一星期跑三趟,我都知道。”


    “爸,誰還避著你來?那不是玲兒後麵沒有奶了嘛,不給孩子吃這個,光吃小米稀飯的,也不行啊!


    人現在都流行給孩子吃這個。還有吃奶粉的呢!”


    石頭知道家裏難,但是沒想到這個姑姑這麽接濟自己家,比起那親丈母娘都強。


    大姑夫還在嘮叨:“你以後可得拿著老婆孩子好些,你媳婦以前腦子不好,也是有點問題,但是再不好,她也在這給你生了孩子拉扯大孩子了。”


    石頭點點頭:“我知道,我是對不起她們娘倆,跟著我確實吃了苦了。”


    “吃不吃苦的,反正不能虧著她自己,這會兒也好了,嫩倆也大了,為人父母了,幹點實在的。”


    大姑夫雖然嘮裏嘮叨的,說話東一下西一句的,但是這話都是老父母才會跟子女說的話,這一點,石頭沒什麽好怪的。


    自己之前確實犯了錯,導致老婆孩子奶奶一家子跟著生氣上火,擔驚受怕的,這沒什麽好說的,自己都改了,以後一定好好幹。


    他知道,以前的事,很多親戚都看不上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更看不起自己娶迴來的傻媳婦。


    他不怕別人看不起,隻要自己立得起來,就沒人會看不起。


    這世道不是以前了,現在這社會,笑貧不笑娼的年代,隻要有錢,那就是能耐人,誰家都會扒著。


    “我聽你姑說,玲兒跟你奶賣菜,賣到縣城去了,開個店,穩穩當當的,挺好。”


    老姑夫掏心掏肺的:“我跟你說,這個賣菜,本小利大,你別看不上這一斤塊八毛的,能掙著錢,就我們村,你看看這兩年多了多少大棚。


    就前頭那家,起了兩個棚了,今年還要上高溫棚。”


    石頭喝了口水,繼續聽姑父說話。


    “一天天的都說不掙錢不掙錢 ,我和你說,這會兒農村幹什麽都掙錢。你就是不出去打工,就在家起個棚,養個雞養個豬,也能掙錢。”


    他看著石頭,“你知道屯子前麵那家,就在門口那地方圈了地養豬,今年一年,至少進了這個數。”


    他伸手比劃了一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了比。


    石頭驚訝了,“這麽多?不能吧?”


    “怎麽不能?你不知道今年豬肉漲價了,這都給他算少了。”


    大姑插了一嘴,“今年養豬的確實不少掙,這個數這是人家給他算的,具體掙多少人家也沒出來說,咱也不知道。”


    大姑端著饅頭麵魚放在桌上。


    “就屯子裏人給他算的,按秋天那陣兒的價給他算的,一頭豬按一百五十斤算的,他養了個老母豬,還賣豬崽子。”


    “不過他家這陣兒養豬都吃飼料,豬出欄的時候,看著那黑豬,那肥膘,怎麽算都不能止一百五十斤。


    有那好事兒的,特意給他扒著收拾頭數了,不止掙那個數。”


    大姑拿著饅頭加菜吃飯,大姑夫邊吃邊說:“那麽些?絕對不止那點錢。這麽說吧,光多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十年代進城賣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小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小十並收藏九十年代進城賣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