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把領導鬥法當婆媳矛盾看,你才算在職場爭鬥中悟性及格了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時候領導之間的關係,就跟婆媳關係一樣,天生的對頭,天生的矛盾不可調和,偏偏要你夾在中央,你總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可能結了婚的男人對此感觸最深,尤其是你若太老實的話,那就是受氣包,躲都躲不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別指望領導的思想覺悟有多高,他能當領導是有出身背景、運氣等因素加成的,不是道德楷模。
要是領導都如聖人一般通情達理,也就不會有爭權奪利了。
把領導鬥法當婆媳矛盾看,你才算在職場爭鬥中悟性及格了。僅僅是及格,別自視太高了。
你要是處理不好婆媳矛盾,你就處理不好跟領導的關係,別問我為什麽,因為他們內核相似。
所以看一個男人能否在職場上走得遠,先看他能否把婆媳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畢竟你連兩個女人都鬥不過,你怎麽鬥得過老謀深算的領導?
依我看來,要是魯肅就是那個夾在中間的男人的話,那周瑜就是處處找茬的婆婆,諸葛亮是魯肅新娶進門的媳婦,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周瑜跟魯肅是自幼相熟,就像你媽跟你一起過了一二十年了,而諸葛亮是新來東吳的,是魯肅新結識的,自然算新娶進門的。
第二,東吳是周瑜的主場,夏口的劉備是諸葛亮的娘家,諸葛亮從夏口到東吳,自然算嫁進門。
第三,諸葛亮來東吳是要分周瑜的功勞和名望的,就像新媳婦進門要博取丈夫的感情的,那周瑜這個婆婆自然覺得被冒犯了。本來所有東西都是他的,現在有外來人去搶,他能有好臉色嗎?
第四,魯肅是周瑜和諸葛亮之間的傳話筒,就像丈夫是婆婆和兒媳之間的傳話筒,結果好壞,就看這個丈夫窩囊不窩囊,情商夠不夠了。
諸葛亮草船借箭以後,曹操覺得丟了麵子,讓蔡瑁族弟蔡中、蔡和去東吳詐降。我覺得是曹操氣昏頭了,想了個這麽丟人顯眼的餿主意。
因為蔡氏家族從來都跟東吳不睦,前麵蔣幹跟周瑜有舊,都沒降,現在派這兩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來降,誰信啊?
周瑜雖不如諸葛亮聰明,但是真的不糊塗,假意納降,暗中安排甘寧盯著他們。
但是魯肅不知道啊,這就像你親媽藏了多少私房錢,她不一定會跟親兒子說一樣。
魯肅好心好意地去勸周瑜,說蔡中、蔡和詐降,周瑜反倒把魯肅訓斥了一頓。
受氣的魯肅到諸葛亮那裏尋求安慰,就像被親媽diss了,跑到新娶的媳婦那裏訴訴苦、撒撒嬌,諸葛亮這時候充分展現了解語花的溫柔,說周瑜是將計就計。
第一迴合,諸葛亮勝,因為周瑜仗著自己親媽的地位,傷害了魯肅脆弱的小心靈。
黃蓋和周瑜商定了苦肉計,仍是瞞著魯肅,這就像你親媽去銀行買理財、買保險了,愣是不讓你知道。
但是魯肅這迴學乖了,當時一言不發,事後去埋怨諸葛亮怎麽不攔著點兒,萬一是銀行營銷人員欺騙老年人了呢?
這是魯肅不懂事了,諸葛亮是新來的,在周瑜這個婆婆眼裏是外人,他把諸葛亮當可以說掏心窩子話的媳婦,周瑜可不這麽想。
諸葛亮假意調笑魯肅,說魯肅欺負他,周瑜打黃蓋是苦肉計,是為了騙住曹操的,為什麽要諸葛亮出頭去揭穿,當這個惡人?
魯肅這才恍然大悟,心又跟諸葛亮更貼近了一分,周瑜事事都瞞著他,還是諸葛亮知情識趣,從來沒有小看他。
第二迴合,諸葛亮勝,因為周瑜不但小看魯肅,還不像諸葛亮那樣提供了充分的情緒價值。
所以下一步,諸葛亮教魯肅騙周瑜,就順理成章了,魯肅沒有一點兒心理負擔。
諸葛亮讓魯肅見到周瑜時,不要說他已經識破了周瑜的計策,就說他和別人一樣埋怨周瑜。
魯肅完全照諸葛亮說的做了,果然兒子聽媳婦的,不聽親媽的,肯定有親媽做得不對的地方。
周瑜一聽大喜啊,說這迴總算騙住諸葛亮了,這才跟魯肅說明打黃蓋是苦肉計。
魯肅心裏對諸葛亮佩服得是五體投地,卻不敢跟周瑜說,他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對周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一言以蔽之,諸葛亮完勝周瑜,就像新媳婦替代了婆婆在丈夫心裏的地位一樣,不是你相處得時間長了,就自然感情深厚的,也不是你站在道德高地,就自然而然地擁有決定權一樣,而是你情緒價值是否提供到位了。
就算你是親媽,你就可以仗著血緣關係不提供情緒價值了嗎?那將來媳婦後來者居上,就不要單方麵埋怨兒子是白眼狼了,先想想你做的事是否欠妥。
劉備看劉琦過得如此淒慘,心裏真是三分憤怒、三分幸災樂禍、三分竊喜、一分譏諷,也許我形容得不準確,說五味雜陳也不太恰當,總之刹那間劉備心裏轉過了無數個主意。
這天上掉餡餅的事砸頭上,看劉琦如此不爭氣,要說劉備沒有取而代之的念頭,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劉備迅速冷靜下來了,認真分析了利弊:
第一,絕對不能把劉琦取而代之。這樣不但給了曹操口實,讓曹操有攻訐的借口,天下人也會咒罵劉備趁人之危的,劉備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第二,如果不能收服人心,這方大印就是破石頭。但是收服人心需要劉琦配合,必須先安撫劉琦。
第三,迅速調集人手接管江夏的軍政財權,就算名義上不在主位,也是事實上的土皇帝,隻要能撈到好處,虛名算什麽?
主意一拿定,劉備馬上扶起劉琦:“賢侄,你把叔叔當成什麽人了?這江夏之主是你的,就永遠是你的,至於那些欺負你的人,你放心,叔叔會一個一個把他們全收拾了!”
劉琦還沒明白過來:“叔叔啊,這江夏之主我實在當不了啊,還是你當吧!”
劉備重重握住劉琦的手:“放心,隻要你聽叔叔的話,我保證你這江夏之主穩如泰山,誰都搶不走!你先去休息,我去安排人手,解決燃眉之急。”
等待劉琦走遠了,劉備迫不及待地吩咐我:“快給夏口送信,把糜竺、糜芳、簡雍、孫乾都叫來,趙雲留守夏口。”
我很奇怪地問:“大哥,你真的不想要江夏嗎?”
劉備壓低聲音:“誰說我不想要?但是必須師出有名,否則怎麽收攏人心?劉琦現在被原來那幫人馬架空了,就不能被我們架空嗎?你還上哪裏去找一個像劉琦這麽聽話的傀儡?
就算大印在劉琦手裏,他就相當於一個盛印的匣子,我還不是想蓋就蓋?隻要把重要崗位都換上我們的人,將來江夏還不是我們說了算?這樣兵不血刃地拿下江夏,我們還能落一個救助劉表幼子的好名聲!”
我如同醍醐灌頂:“大哥真是高明啊!”
冷不丁關羽說了一句:“大哥,你比劉琦大那麽多歲,當心沒他活得長,給別人做了嫁衣裳!”
可能結了婚的男人對此感觸最深,尤其是你若太老實的話,那就是受氣包,躲都躲不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別指望領導的思想覺悟有多高,他能當領導是有出身背景、運氣等因素加成的,不是道德楷模。
要是領導都如聖人一般通情達理,也就不會有爭權奪利了。
把領導鬥法當婆媳矛盾看,你才算在職場爭鬥中悟性及格了。僅僅是及格,別自視太高了。
你要是處理不好婆媳矛盾,你就處理不好跟領導的關係,別問我為什麽,因為他們內核相似。
所以看一個男人能否在職場上走得遠,先看他能否把婆媳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畢竟你連兩個女人都鬥不過,你怎麽鬥得過老謀深算的領導?
依我看來,要是魯肅就是那個夾在中間的男人的話,那周瑜就是處處找茬的婆婆,諸葛亮是魯肅新娶進門的媳婦,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周瑜跟魯肅是自幼相熟,就像你媽跟你一起過了一二十年了,而諸葛亮是新來東吳的,是魯肅新結識的,自然算新娶進門的。
第二,東吳是周瑜的主場,夏口的劉備是諸葛亮的娘家,諸葛亮從夏口到東吳,自然算嫁進門。
第三,諸葛亮來東吳是要分周瑜的功勞和名望的,就像新媳婦進門要博取丈夫的感情的,那周瑜這個婆婆自然覺得被冒犯了。本來所有東西都是他的,現在有外來人去搶,他能有好臉色嗎?
第四,魯肅是周瑜和諸葛亮之間的傳話筒,就像丈夫是婆婆和兒媳之間的傳話筒,結果好壞,就看這個丈夫窩囊不窩囊,情商夠不夠了。
諸葛亮草船借箭以後,曹操覺得丟了麵子,讓蔡瑁族弟蔡中、蔡和去東吳詐降。我覺得是曹操氣昏頭了,想了個這麽丟人顯眼的餿主意。
因為蔡氏家族從來都跟東吳不睦,前麵蔣幹跟周瑜有舊,都沒降,現在派這兩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來降,誰信啊?
周瑜雖不如諸葛亮聰明,但是真的不糊塗,假意納降,暗中安排甘寧盯著他們。
但是魯肅不知道啊,這就像你親媽藏了多少私房錢,她不一定會跟親兒子說一樣。
魯肅好心好意地去勸周瑜,說蔡中、蔡和詐降,周瑜反倒把魯肅訓斥了一頓。
受氣的魯肅到諸葛亮那裏尋求安慰,就像被親媽diss了,跑到新娶的媳婦那裏訴訴苦、撒撒嬌,諸葛亮這時候充分展現了解語花的溫柔,說周瑜是將計就計。
第一迴合,諸葛亮勝,因為周瑜仗著自己親媽的地位,傷害了魯肅脆弱的小心靈。
黃蓋和周瑜商定了苦肉計,仍是瞞著魯肅,這就像你親媽去銀行買理財、買保險了,愣是不讓你知道。
但是魯肅這迴學乖了,當時一言不發,事後去埋怨諸葛亮怎麽不攔著點兒,萬一是銀行營銷人員欺騙老年人了呢?
這是魯肅不懂事了,諸葛亮是新來的,在周瑜這個婆婆眼裏是外人,他把諸葛亮當可以說掏心窩子話的媳婦,周瑜可不這麽想。
諸葛亮假意調笑魯肅,說魯肅欺負他,周瑜打黃蓋是苦肉計,是為了騙住曹操的,為什麽要諸葛亮出頭去揭穿,當這個惡人?
魯肅這才恍然大悟,心又跟諸葛亮更貼近了一分,周瑜事事都瞞著他,還是諸葛亮知情識趣,從來沒有小看他。
第二迴合,諸葛亮勝,因為周瑜不但小看魯肅,還不像諸葛亮那樣提供了充分的情緒價值。
所以下一步,諸葛亮教魯肅騙周瑜,就順理成章了,魯肅沒有一點兒心理負擔。
諸葛亮讓魯肅見到周瑜時,不要說他已經識破了周瑜的計策,就說他和別人一樣埋怨周瑜。
魯肅完全照諸葛亮說的做了,果然兒子聽媳婦的,不聽親媽的,肯定有親媽做得不對的地方。
周瑜一聽大喜啊,說這迴總算騙住諸葛亮了,這才跟魯肅說明打黃蓋是苦肉計。
魯肅心裏對諸葛亮佩服得是五體投地,卻不敢跟周瑜說,他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對周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一言以蔽之,諸葛亮完勝周瑜,就像新媳婦替代了婆婆在丈夫心裏的地位一樣,不是你相處得時間長了,就自然感情深厚的,也不是你站在道德高地,就自然而然地擁有決定權一樣,而是你情緒價值是否提供到位了。
就算你是親媽,你就可以仗著血緣關係不提供情緒價值了嗎?那將來媳婦後來者居上,就不要單方麵埋怨兒子是白眼狼了,先想想你做的事是否欠妥。
劉備看劉琦過得如此淒慘,心裏真是三分憤怒、三分幸災樂禍、三分竊喜、一分譏諷,也許我形容得不準確,說五味雜陳也不太恰當,總之刹那間劉備心裏轉過了無數個主意。
這天上掉餡餅的事砸頭上,看劉琦如此不爭氣,要說劉備沒有取而代之的念頭,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劉備迅速冷靜下來了,認真分析了利弊:
第一,絕對不能把劉琦取而代之。這樣不但給了曹操口實,讓曹操有攻訐的借口,天下人也會咒罵劉備趁人之危的,劉備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第二,如果不能收服人心,這方大印就是破石頭。但是收服人心需要劉琦配合,必須先安撫劉琦。
第三,迅速調集人手接管江夏的軍政財權,就算名義上不在主位,也是事實上的土皇帝,隻要能撈到好處,虛名算什麽?
主意一拿定,劉備馬上扶起劉琦:“賢侄,你把叔叔當成什麽人了?這江夏之主是你的,就永遠是你的,至於那些欺負你的人,你放心,叔叔會一個一個把他們全收拾了!”
劉琦還沒明白過來:“叔叔啊,這江夏之主我實在當不了啊,還是你當吧!”
劉備重重握住劉琦的手:“放心,隻要你聽叔叔的話,我保證你這江夏之主穩如泰山,誰都搶不走!你先去休息,我去安排人手,解決燃眉之急。”
等待劉琦走遠了,劉備迫不及待地吩咐我:“快給夏口送信,把糜竺、糜芳、簡雍、孫乾都叫來,趙雲留守夏口。”
我很奇怪地問:“大哥,你真的不想要江夏嗎?”
劉備壓低聲音:“誰說我不想要?但是必須師出有名,否則怎麽收攏人心?劉琦現在被原來那幫人馬架空了,就不能被我們架空嗎?你還上哪裏去找一個像劉琦這麽聽話的傀儡?
就算大印在劉琦手裏,他就相當於一個盛印的匣子,我還不是想蓋就蓋?隻要把重要崗位都換上我們的人,將來江夏還不是我們說了算?這樣兵不血刃地拿下江夏,我們還能落一個救助劉表幼子的好名聲!”
我如同醍醐灌頂:“大哥真是高明啊!”
冷不丁關羽說了一句:“大哥,你比劉琦大那麽多歲,當心沒他活得長,給別人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