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噴子很多,隻不過層次有高有低,高的稱為雄辯,低的稱為罵街。


    職場噴子的特點有以下幾種:


    一,高調、囂張、極力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圖蓋過別人。


    二,固執己見,對反駁者的意見聽不進去,有時候甚至會上升到人身侮辱。


    三,用故意誇大、歪曲事實對別人進行言語攻擊。


    四,認知偏差,很多時候是在宣泄情緒。


    五,炫耀自身,貶低別人,爭論觀點經常跑題。


    我毫不臉紅地承認,因為我獅子吼的功法,我是三國名頭最響的一個噴子,但是因為我層次太低,我隻能稱為罵街。


    我一張嘴,別人的聲音都壓不過我,而且我說的很多事情都進行了杜撰和誇張,所以別人根本不相信,都當熱鬧看,那些領導們也從來沒采納過我的意見。


    但是諸葛亮一出馬,就將噴子升華到了名垂青史的高度。


    有人說諸葛亮舌戰群儒是最早的噴子改變曆史的經典案例,是噴子影響世界的高光時刻,是噴子彰顯戰鬥力的有力證據,要我說,那是諸葛亮在降維打擊,對智商不如他,學問不如他,更不如他會揣摩領導心思的職場老油子們進行收割。


    魯肅真是個愛操心的老好人啊,一路上提醒了諸葛亮好多次,不要在孫權麵前說曹操兵多將廣,也正是諸葛亮看出他的人品,以後坑周瑜了多次,但從來沒單獨針對過魯肅。


    魯肅也是一門心思為孫權考慮,跟孫權明說,孫權一定會像劉琮那樣被曹操殺了,而他手底下的官員都會被曹操加官進爵,所以那些官員都是為自己著想,不是為孫權打算,更堅定了孫權對抗曹操的決心。


    但是孫權太年輕了,壓不住那些老臣,就需要諸葛亮這樣一把外來的刀,挫挫那些老臣的銳氣,所以從心底裏,孫權是支持諸葛亮的,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就那些老臣不清楚。


    所以孫權給了諸葛亮碾壓群臣的機會,就在朝會上,有關的、無關的人都跑來看熱鬧了,大廳裏坐得滿滿當當,畢竟噴子對戰的場景不多見,可比潑婦罵街熱鬧。


    第一個上場的是孫權手下第一謀士張昭,張昭是個老炮兒,逮住誰懟誰,但因為年紀大,資曆老,是群臣之首,孫權也不敢招惹他,他已備足了子彈向諸葛亮發難。


    他們兩個唇槍舌劍了一千多個字,引經據典,還有很多生僻字,別問我,我是個大老粗,字都不識幾個,聽不懂,隻是大概知道張昭噴諸葛亮輔佐劉備以後,劉備一直敗,而諸葛亮反諷張昭隻會空談,沒有本事,把張昭氣得無言可對。


    其他人看張昭敗下陣來,紛紛出言群噴諸葛亮,但諸葛亮的鐵齒銅牙真不是蓋的,一一迴懟,連個哏兒都不打,說出的話別人都反駁不了。


    有時候我就想,諸葛亮提前做過功課沒有?因為他們說得話太文縐縐了,出口成章,直接能作為科考的範文了,平常人寫文章也需要斟酌半天啊,那些話脫口而出,很難不讓人懷疑是背熟的。


    但是若說他是背熟的,他怎樣能預料到別人會提出什麽問題?若他把別人想什麽全都猜得到,全都做了預案,那這個人的智商真是深不可測。


    總之一群人被諸葛亮說得怒火如韭菜一樣蹭蹭得往上漲,因為東吳是他們的地盤啊,怎麽被一個外人奪了風頭?


    孫權躲在後麵實在看不下去了,讓黃蓋出去解圍,要諸葛亮單獨說給孫權聽,因為萬一群臣說不過諸葛亮,按捺不住動手揍諸葛亮了怎麽辦?


    別以為文人就不會動手,想想後世某島的議會是怎麽動拳頭的。


    諸葛亮是會看相的,初次見孫權,隻見他身高七尺六寸,約1.78米,但是上身長,腿短,方麵大口,胡須是紫色的非常亮眼,應該算不上帥哥,給人的感覺是威武大氣、麵相奇特的貴人之相!


    因為他哥孫策是長得非常帥氣的,從來沒有任何一本史書提過孫權比孫策長得好,隻是說他相貌奇特。


    但是諸葛亮已經從他的相貌上看出,孫權這個人誌向高遠,並且很精明,最重要的是,他還是長壽之相。


    孫權的長壽極大地影響了諸葛亮的決策,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長不長壽無所謂了,反正能活得年頭有限,但是孫權才二十六歲,他要是能再活半個世紀,那將來的天下,誰是弄潮兒?


    所以諸葛亮瞬間堅定了與東吳聯合的決心,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下棋也要布局到幾十年以後。


    可是孫權這個人年輕氣盛,若一上來就恭維他,可能他反倒看不起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決定用激將法。


    頂級噴子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能說得你怒發衝冠,跟鈍刀割肉一樣疼,但是你偏偏找不出話來反駁,勉強說出幾句,自己都覺得層次比他低得太多,還不如不說。


    孫權起先是虛心向諸葛亮求教的,問曹操的兵力有多少,但是諸葛亮嚇唬他,極力誇張,說不下一百五十萬人馬,驚得魯肅一個勁兒使眼色,怕諸葛亮直接把孫權嚇退。


    諸葛亮繼續說反話激孫權,一方麵極力美化劉備,說劉備兵馬再少也敢跟曹操爭天下,另一方麵又笑話孫權,要是不敢打,趁早去給曹操投降吧,氣得孫權拂袖而去。


    諸葛亮一看火候到了,又讓魯肅去給孫權遞話,說他有退敵良策,這叫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孫權正被諸葛亮這個噴子激得怒火中燒,另一方麵也實在是為自己的命運擔憂,一聽說諸葛亮有良策,就不由自主地被帶了情緒,主動放低姿態去求教。


    諸葛亮仗著寸不爛之舌,開始了長篇忽悠,以三國鼎立來說服孫權。


    其實也因為孫權是個聰明人,要是換成袁紹,這一套說辭沒用,可見諸葛亮是根據人的性格來製訂策略的。


    從舌戰群儒,到說服孫權,說了那麽多話,諸葛亮居然嗓子沒啞,可以看出當噴子你是要有先天條件的,就是嗓子得好,不能有咽喉炎、哮喘等毛病。


    而當一個頂級的噴子,除了嗓子好,還得記憶力好,並且學問高,否則那麽大段的議論,或者叫抬杠,既文采斐然,又邏輯嚴密,要說諸葛亮沒打過草稿,我是絕對不信的。那樣的長篇大論,一般人是背不下來的。


    別看我花了這麽長篇幅寫諸葛亮舌戰群儒,實際上隻是簡單總結,真正的舌戰場麵,各史書已經長篇累牘地描寫過了,我隻是想說,像諸葛亮那樣的噴子,你最好別學:


    第一,你沒諸葛亮那智商,當心累成神經衰弱,或者直接精神分裂。


    有人無聊,給諸葛亮智商打分,按照《國際標準智商測試》,應該在185——200之間。雖然這可能算開玩笑,但是你如果沒那智商,就別攬那瓷器活。


    學學我,就維持在罵街的噴子水平,你會覺得罵起來真痛快,一點兒都不浪費腦細胞。


    第二,像諸葛亮那個級別的噴子,要有極高的知識儲備,你學得有那麽多嗎?你學得進去嗎?


    高級的噴子,一定要有文采,一定要說話有邏輯有條理,還要反應迅速,不讀書你辦得到嗎?


    那我問你,你讀書有諸葛亮讀得好嗎?你敢跟諸葛亮比嗎?


    第三,要看準對象再噴,小心噴錯人丟了腦袋。


    諸葛亮噴的是孫權和東吳群臣,沒一個想殺他,還都挺有素養的。噴周瑜一個試試?噴呂布一個試試?


    所以我嘴巴再厲害,我都從來不跟諸葛亮鬥嘴,人要有自知之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場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場螞蟻並收藏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