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遇到控製欲強的領導該怎麽辦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強扭的瓜不甜,這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總有領導不信邪,喜歡強人所難,為了滿足他們掌控一切的快感。
能當上領導的,很多都控製欲遠超常人。
通常內心不安全感強的人,控製欲也強。尤其是領導若是通過不正當手段上位的,他的不安全感更強。
那領導必須通過某種方法來抵消他的不安全感,通常都是控製別人,控製別人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快感。
而且控製欲強的領導極難溝通,你因為你跟他溝通的內容,總是被他曲解,他以為你是在反抗他,甚至是推翻他,所以更加嚴厲地打擊你。
麵對控製欲強的領導,如果你沒有跟他抗衡的能力,那隻有一個辦法——逃。
但若是你被他盯緊了,逃也逃不了呢?
徐庶就麵臨這樣的困境,所有就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歇後語。
徐庶為了救母,關心則亂,中了程昱的計。
本來若他母親能好好地活著,也許他就那樣忍下去,糊糊塗塗地過了,沒想到他母親剛烈至斯!
徐母一見徐庶就大罵:“汝漂泊江湖數載,餘本以為汝學業有成,豈料今昔對比,汝竟不進反退!汝既讀書,豈不知忠孝難以兩全?豈不知曹操乃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之名,四海皆知,且為漢室之胄,汝既從之,如魚得水,得其主矣。今僅憑一紙偽書,汝便如牆頭之草,隨風而倒,棄明投暗,自毀聲名,實乃愚不可及!吾有何顏麵與汝相見!汝有辱祖宗,如行屍走肉,徒生於天地之間耳!”
我為什麽要把這段話完完整整的敘述出來呢?因為老太太說完就自盡了,死因藏在這段話裏。
這老太太那麽聰明,為什麽當初不自盡,非要看到徐庶以後才自盡?如今我就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這位聰明至極的母親:
第一,為徐庶鋪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將來誰主天下,是曹操,還是劉備?當時是誰也看不清楚的。
徐庶作為謀士,投到劉備身邊那也是在賭博,萬一賭輸了呢?老太太一共兩個兒子,徐庶弟弟已經死了,徐庶再沒娶妻就死了,他家是不是就絕後了?
所以她要徐庶活著,不管在曹操和劉備哪方陣營裏,都要活得好好的。
若是當初一見曹操她就自盡,隻會讓徐庶死心塌地跟著劉備,那萬一劉備兵敗,曹操可能殺了徐庶。
而現在,讓曹操忙活了這麽大一通,她再自盡,首先劉備感念徐庶的孝道,不會殺徐庶,曹操有愧於徐庶,也不會殺徐庶。
第二,徐母反複提劉備是漢室宗親,很可能跟皇室有關,是保皇派。
初見曹操時,徐母就能準確說出劉備是漢室哪一支的,這非常不簡單,連我都記不住呢!若不是跟皇室有關,她一個老太太怎麽能把皇室的族譜記得那麽清楚?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漢賊,她恨曹操是理所當然;那劉備是漢室宗親,劉備崛起就是漢室複興有望。
她此時自盡,也算是為漢室盡忠,並點醒徐庶不要忘了他的政治立場,那麽就算徐庶身在曹營,保皇派也會把徐庶當做自己人。
第三,初見曹操時自盡,曹操沒有把徐庶弄到手,徐母就沒有多大價值,曹操隻會把她當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草草掩埋;見到徐庶後再自盡,為了彌補徐庶,曹操會把她風光大葬。
這一條確實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徐庶來到許都以後,徐母的價值才達到最大。
果然徐母死後,曹操把徐母安葬在許都之南原,也就是後世的許昌市建安區蔣李集鎮劉莊村。
據徐母墓前的墓誌銘寫道,原來的墓高有8米,占地1000平方米,墓內為圓形拱頂,漢磚壘砌,墓裏麵有3米多長,還有南北兩個小墓門。按規格的話,比華佗墓也不遜色。
徐庶走後,水鏡先生來了,說是拜訪徐庶,看那意思是催劉備趕緊去請諸葛亮。
因為一向話少的水鏡先生說了四五百字,有三分之二都是在說諸葛亮,我懷疑他也急了,因為公元208年曹操再次攻打荊州。
若諸葛亮再不出山,劉備先被曹操打死了,諸葛亮還有什麽出頭的機會?
水鏡先生和徐庶都為諸葛亮鋪墊了那麽久了,劉備再沒有行動,他們就白忙活兒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劉備不敢輕易去請諸葛亮,怕諸葛亮像徐庶那樣,被土著的兄弟們排擠走。
思來想去,劉備召開了領導小組會議,就讓我和關羽參加,沒叫糜竺,因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糜竺。
劉備首先闡述會議議題,大仗在即,徐庶走了,我們必須再找一位軍師,同時確保軍師不被排擠走。
因為軍師能排兵布陣,不但能增加戰爭勝利的機會,還能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這點我和關羽都讚成,我們都是在戰場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賣命的,如今都有了兒子,死了以後孩子誰照看?有了兒女之後,就懂得惜命了。
劉備趁機提出要請諸葛亮,問我們的意思。
我先反問:“聽說諸葛亮會算命?”
劉備沒明白過來:“對呀,你問這個幹嘛?”
我老老實實迴答,我兩個兒子出生時,我讓雞伯給他們算過八字,雞伯死活不肯說結果,我就懷疑有什麽事。現在雞伯也死了,我想請諸葛亮給我兩個兒子算算,所有我同意邀請諸葛亮當軍師。
劉備差點兒笑岔過氣去:“你就因為這個原因?”
關羽也來湊趣:“那我也讓諸葛亮給我兒子關興算算。”
第一項議題就這樣通過了,全體表決同意邀請諸葛亮。
你們別以為領導小組會議,都會像會議紀要寫得那樣一板一眼,正經嚴肅的,誰知道領導開會時在胡侃些什麽?很多決策就是拍腦袋定下的。
下一個議題就是,在請到諸葛亮以後,怎樣讓糜竺不找麻煩。
糜竺會嫉妒諸葛亮,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過去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糜竺就是我們的謀士。現在諸葛亮一來,還能有他什麽事?他如何自處?所以糜竺肯定會鬧。
劉備看我,關羽也看我,我算明白了,在我們三人中,還是我腦袋最好使。
略一思索,我表態:“若要諸葛亮能有效指揮,必須把軍權、財權都集中在他一人手裏,不能讓糜竺再掌財權了,否則他還會扣著物資難為諸葛亮。”
關羽問:“一個新來的人,一來就掌這麽大權力,下麵的人會服嗎?”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劉備立即就坡下驢:“三弟,你來掌財權吧,畢竟你以前也當過財主。”
我心裏樂開了花,這麽大一塊兒餡餅砸我頭上了,但臉上卻愁容滿麵:“這不行,糜竺怎麽辦?我搶了他的位置,他肯定跟我鬧。”
劉備大手一揮:“這好辦,明升暗降,以後我就讓糜竺當咱們新野的形象大使,負責對外宣傳聯絡,職級再提兩級,跟我平級,我去勸服他。”
關羽怒了:“職級提兩級,比我都高了,憑什麽?”
我拍拍關羽:“二哥,別生氣,你還沒明白明升暗降的含義嗎?職級提兩級又怎麽樣?不就是月俸翻兩翻,糜竺手裏還有權嗎?還有錢嗎?沒權沒錢,還有下麵的人會聽他的嗎?光有一個虛名,這官當的還有什麽意思?”
關羽總算清醒過來了,立即大義凜然地說:“我就說嘛!不能讓糜竺再管錢了,比如說他前兩天辦的酒席,看送禮下菜碟,助長了不正之風,像他那樣幹,我們新野將來一定腐敗橫行!”
看來關羽記起了酒席上,他空手去沒送禮,糜竺讓他坐副桌去啃青菜的事情了,我心裏一陣肉痛,我的五千五銖錢啊,隨著糜竺不管財權了,看來是肉包子打狗了。
事情一商定,劉備立即當眾宣布,糜竺以後跟他平起平坐,並讓糜竺代表劉備出使荊州,找劉表要錢要糧,因為曹操要打過來了,劉備要積極備戰。
糜竺問:“這些以前不都是孫乾的活兒嗎?”
劉備立即老淚縱橫,說孫乾幾次表示,老了幹不動了,要退休,而且孫乾級別不夠,劉表看不起他,這次派糜竺這個高級別外交官去,就是要引起劉表的重視……
雲山霧繞地一通吹捧,糜竺被吹得暈暈乎乎,立即啟程了,總算把這個絆腳石給挪走了。
我和關羽衝劉備伸大拇指,還是大哥能忽悠啊!我喜滋滋地接管糜竺的賬目,卻大吃一驚——
隻見賬目上全是用蘇州碼子記錄的!
蘇州碼子脫胎於中國文化曆史上的算籌,有一些特殊的組合數碼,使用豎寫賬本的記賬方法被廣泛應用。
糜竺是徐州人,跟蘇州不遠,又是世代經商,當然會蘇州碼子。
而我大字都不識幾個,怎麽能看懂蘇州碼子?怪不得糜竺一點兒都不擔心我奪權,很痛快地就交出賬本了!
我又被涮了!
能當上領導的,很多都控製欲遠超常人。
通常內心不安全感強的人,控製欲也強。尤其是領導若是通過不正當手段上位的,他的不安全感更強。
那領導必須通過某種方法來抵消他的不安全感,通常都是控製別人,控製別人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快感。
而且控製欲強的領導極難溝通,你因為你跟他溝通的內容,總是被他曲解,他以為你是在反抗他,甚至是推翻他,所以更加嚴厲地打擊你。
麵對控製欲強的領導,如果你沒有跟他抗衡的能力,那隻有一個辦法——逃。
但若是你被他盯緊了,逃也逃不了呢?
徐庶就麵臨這樣的困境,所有就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歇後語。
徐庶為了救母,關心則亂,中了程昱的計。
本來若他母親能好好地活著,也許他就那樣忍下去,糊糊塗塗地過了,沒想到他母親剛烈至斯!
徐母一見徐庶就大罵:“汝漂泊江湖數載,餘本以為汝學業有成,豈料今昔對比,汝竟不進反退!汝既讀書,豈不知忠孝難以兩全?豈不知曹操乃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之名,四海皆知,且為漢室之胄,汝既從之,如魚得水,得其主矣。今僅憑一紙偽書,汝便如牆頭之草,隨風而倒,棄明投暗,自毀聲名,實乃愚不可及!吾有何顏麵與汝相見!汝有辱祖宗,如行屍走肉,徒生於天地之間耳!”
我為什麽要把這段話完完整整的敘述出來呢?因為老太太說完就自盡了,死因藏在這段話裏。
這老太太那麽聰明,為什麽當初不自盡,非要看到徐庶以後才自盡?如今我就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這位聰明至極的母親:
第一,為徐庶鋪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將來誰主天下,是曹操,還是劉備?當時是誰也看不清楚的。
徐庶作為謀士,投到劉備身邊那也是在賭博,萬一賭輸了呢?老太太一共兩個兒子,徐庶弟弟已經死了,徐庶再沒娶妻就死了,他家是不是就絕後了?
所以她要徐庶活著,不管在曹操和劉備哪方陣營裏,都要活得好好的。
若是當初一見曹操她就自盡,隻會讓徐庶死心塌地跟著劉備,那萬一劉備兵敗,曹操可能殺了徐庶。
而現在,讓曹操忙活了這麽大一通,她再自盡,首先劉備感念徐庶的孝道,不會殺徐庶,曹操有愧於徐庶,也不會殺徐庶。
第二,徐母反複提劉備是漢室宗親,很可能跟皇室有關,是保皇派。
初見曹操時,徐母就能準確說出劉備是漢室哪一支的,這非常不簡單,連我都記不住呢!若不是跟皇室有關,她一個老太太怎麽能把皇室的族譜記得那麽清楚?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漢賊,她恨曹操是理所當然;那劉備是漢室宗親,劉備崛起就是漢室複興有望。
她此時自盡,也算是為漢室盡忠,並點醒徐庶不要忘了他的政治立場,那麽就算徐庶身在曹營,保皇派也會把徐庶當做自己人。
第三,初見曹操時自盡,曹操沒有把徐庶弄到手,徐母就沒有多大價值,曹操隻會把她當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草草掩埋;見到徐庶後再自盡,為了彌補徐庶,曹操會把她風光大葬。
這一條確實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徐庶來到許都以後,徐母的價值才達到最大。
果然徐母死後,曹操把徐母安葬在許都之南原,也就是後世的許昌市建安區蔣李集鎮劉莊村。
據徐母墓前的墓誌銘寫道,原來的墓高有8米,占地1000平方米,墓內為圓形拱頂,漢磚壘砌,墓裏麵有3米多長,還有南北兩個小墓門。按規格的話,比華佗墓也不遜色。
徐庶走後,水鏡先生來了,說是拜訪徐庶,看那意思是催劉備趕緊去請諸葛亮。
因為一向話少的水鏡先生說了四五百字,有三分之二都是在說諸葛亮,我懷疑他也急了,因為公元208年曹操再次攻打荊州。
若諸葛亮再不出山,劉備先被曹操打死了,諸葛亮還有什麽出頭的機會?
水鏡先生和徐庶都為諸葛亮鋪墊了那麽久了,劉備再沒有行動,他們就白忙活兒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劉備不敢輕易去請諸葛亮,怕諸葛亮像徐庶那樣,被土著的兄弟們排擠走。
思來想去,劉備召開了領導小組會議,就讓我和關羽參加,沒叫糜竺,因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糜竺。
劉備首先闡述會議議題,大仗在即,徐庶走了,我們必須再找一位軍師,同時確保軍師不被排擠走。
因為軍師能排兵布陣,不但能增加戰爭勝利的機會,還能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這點我和關羽都讚成,我們都是在戰場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賣命的,如今都有了兒子,死了以後孩子誰照看?有了兒女之後,就懂得惜命了。
劉備趁機提出要請諸葛亮,問我們的意思。
我先反問:“聽說諸葛亮會算命?”
劉備沒明白過來:“對呀,你問這個幹嘛?”
我老老實實迴答,我兩個兒子出生時,我讓雞伯給他們算過八字,雞伯死活不肯說結果,我就懷疑有什麽事。現在雞伯也死了,我想請諸葛亮給我兩個兒子算算,所有我同意邀請諸葛亮當軍師。
劉備差點兒笑岔過氣去:“你就因為這個原因?”
關羽也來湊趣:“那我也讓諸葛亮給我兒子關興算算。”
第一項議題就這樣通過了,全體表決同意邀請諸葛亮。
你們別以為領導小組會議,都會像會議紀要寫得那樣一板一眼,正經嚴肅的,誰知道領導開會時在胡侃些什麽?很多決策就是拍腦袋定下的。
下一個議題就是,在請到諸葛亮以後,怎樣讓糜竺不找麻煩。
糜竺會嫉妒諸葛亮,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過去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糜竺就是我們的謀士。現在諸葛亮一來,還能有他什麽事?他如何自處?所以糜竺肯定會鬧。
劉備看我,關羽也看我,我算明白了,在我們三人中,還是我腦袋最好使。
略一思索,我表態:“若要諸葛亮能有效指揮,必須把軍權、財權都集中在他一人手裏,不能讓糜竺再掌財權了,否則他還會扣著物資難為諸葛亮。”
關羽問:“一個新來的人,一來就掌這麽大權力,下麵的人會服嗎?”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劉備立即就坡下驢:“三弟,你來掌財權吧,畢竟你以前也當過財主。”
我心裏樂開了花,這麽大一塊兒餡餅砸我頭上了,但臉上卻愁容滿麵:“這不行,糜竺怎麽辦?我搶了他的位置,他肯定跟我鬧。”
劉備大手一揮:“這好辦,明升暗降,以後我就讓糜竺當咱們新野的形象大使,負責對外宣傳聯絡,職級再提兩級,跟我平級,我去勸服他。”
關羽怒了:“職級提兩級,比我都高了,憑什麽?”
我拍拍關羽:“二哥,別生氣,你還沒明白明升暗降的含義嗎?職級提兩級又怎麽樣?不就是月俸翻兩翻,糜竺手裏還有權嗎?還有錢嗎?沒權沒錢,還有下麵的人會聽他的嗎?光有一個虛名,這官當的還有什麽意思?”
關羽總算清醒過來了,立即大義凜然地說:“我就說嘛!不能讓糜竺再管錢了,比如說他前兩天辦的酒席,看送禮下菜碟,助長了不正之風,像他那樣幹,我們新野將來一定腐敗橫行!”
看來關羽記起了酒席上,他空手去沒送禮,糜竺讓他坐副桌去啃青菜的事情了,我心裏一陣肉痛,我的五千五銖錢啊,隨著糜竺不管財權了,看來是肉包子打狗了。
事情一商定,劉備立即當眾宣布,糜竺以後跟他平起平坐,並讓糜竺代表劉備出使荊州,找劉表要錢要糧,因為曹操要打過來了,劉備要積極備戰。
糜竺問:“這些以前不都是孫乾的活兒嗎?”
劉備立即老淚縱橫,說孫乾幾次表示,老了幹不動了,要退休,而且孫乾級別不夠,劉表看不起他,這次派糜竺這個高級別外交官去,就是要引起劉表的重視……
雲山霧繞地一通吹捧,糜竺被吹得暈暈乎乎,立即啟程了,總算把這個絆腳石給挪走了。
我和關羽衝劉備伸大拇指,還是大哥能忽悠啊!我喜滋滋地接管糜竺的賬目,卻大吃一驚——
隻見賬目上全是用蘇州碼子記錄的!
蘇州碼子脫胎於中國文化曆史上的算籌,有一些特殊的組合數碼,使用豎寫賬本的記賬方法被廣泛應用。
糜竺是徐州人,跟蘇州不遠,又是世代經商,當然會蘇州碼子。
而我大字都不識幾個,怎麽能看懂蘇州碼子?怪不得糜竺一點兒都不擔心我奪權,很痛快地就交出賬本了!
我又被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