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古籍等拍品的事宜,還在繼續。
依邵明遠的心意,他不願讓他的這些古籍上秋拍。
因為,秋拍雖能獲得更大的關注度,但若別家的競品也很優秀,他便不能贏得所有人的目光。
反過來,若在小拍中亮相,才能引起各方的注意。
邵明遠的想法,與申屠紅的設想不謀而合,於是合作一事被提上議事日程,並以極快的速度推進。
僅用了十餘日,便到了為期三天的預展環節。
預展設在一家五星級酒店。
這日,正是周六,葉嘉言帶著“好奇寶寶”周懿行,從上海過來,去現場觀展。
前幾日,他倆迴上海處理工作。
葉嘉言和歐總銷了假,表示可以投入工作;而周懿行也在工作室開了會,接了新單子。
邵明遠的這一批古籍,以南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長短句》三卷領銜。
這套書也“霸占”了圖錄封麵。
驗明身份後,葉嘉言、周懿行進了預展現場。
葉嘉言見展陳方式特別,便對周懿行說:“因為宋元刻本居多,所以將部分古籍抬起,並展示其中一頁,便於欣賞。”
這些日子,葉嘉言給周懿行科普了很多知識,周懿行也略知一二。
此時,免不了“賣弄”一番。
“這個我知道,因為要看簾紋。”
“對啦!”
在博物館、圖書館中,出於“保護第一”的理念,古籍雖被打開,但其展陳方式,多采用平放,或略微抬高的方式。
遊客、讀者們,縱然兩眼盯穿玻璃櫃,也看不到書葉上的簾紋。
而簾紋,正是鑒定宋元刻本年代的一大法寶。
原來,古籍用紙必為手工所製,抄紙用的竹簾是以絲線編成的。如此一來,有絲線之處便會稍微高出一點,紙漿也相應地薄一點。
根據此原理,隻要將古籍用紙置於逆光下觀察,便可以看到上麵的簾紋。
因造紙技術的迭代,總的來說,簾紋逐漸由寬變窄,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特質。故此,以時代標準件為參照,便不難根據簾紋寬度,來鑒定古籍印本年代。
學了一些鑒定知識,周懿行看得津津有味。
過了一時,他被一個正對著逆光看《三蘇先生文集》的老先生吸引。
這人一直逆著燈光,仔細欣賞被展示的那一頁,一看就是行家裏手。
周懿行便指了指那人:“這人很專業啊。”
葉嘉言朝他所指的方向看過去,麵露喜色:“這不是鄧老師嗎?好巧。”
她忙走過去打招唿。
她和鄧華的淵源還挺深。
他是她的第一個客戶,事成之後還送給葉嘉言一個特製的筆記本。
葉嘉言已用它寫了很多頁鑒定筆記。
前不久,二人又再接觸了一迴。
鄧華因家中變故,便想拋售家中的幾件青銅爵。
最後,青銅爵和雲雷紋甬鍾都拍出了滿意的成交價。
至於,雲雷紋甬鍾把青銅病傳染給青銅爵一事,葉嘉言沒對鄧華提過。
言談中,鄧華提到,他特別崇拜“三蘇”,故而他聽說《三蘇先生文集》要上拍的消息,便急忙趕過來了。
葉嘉言笑道:“既然有意,那就拿出來看看吧。”
她忙讓工作人員把古籍取出。
這是預展當中一個特殊的環節。
藏家在參觀預展時,如對某件藏品生出了購藏的興趣,便可讓工作人員取出,親自上手細視。
鄧華欲言又止,但還是點點頭:“好,我看看。”
葉嘉言明白他的顧慮,便笑道:“拍不拍都沒事兒,既然來了,您過手看一看。”
她在心中默念:過眼即擁有,了卻心願也好。
《三蘇先生文集》隻一冊,為黃麻紙印本,簾紋非常清晰。
“可惜,若是三卷二冊的,這文集的價值,定然比《淮海居士長短句》更高。”鄧華捧著《三蘇先生文集》,歎了口氣。
沾他的光,周懿行湊在一旁,也欣賞到了清晰的簾紋。
鄧華看完之後,小心翼翼地把《三蘇先生文集》交還工作人員,瞄了一眼周懿行。
他笑眯眯:“我是葉小姐的家屬。”
鄧華訝然:“哎?您結婚了?也沒聽您說。”
“不是,還沒……”葉嘉言忙解釋。
周懿行輕聲打算她:“就快了!”
葉嘉言斜睨他一眼,哭笑不得。
鄧華微笑著打量他倆,道:“真是郎貌女才。很般配。”
這話挺新鮮。說他長得好看,是這意思吧?
鄧華想了想,從包裏摸出一隻印章:“謝謝你,葉小姐,這個送給您。如果不是您,我無法鼓足勇氣……”
他戀戀不舍地看著玻璃櫃裏的《三蘇先生文集》。
買不起,但他畢竟“過眼”,還“過手”了。
他很歡喜。
“沒事兒,買東西看的是緣分。”葉嘉言安慰道,“印章太珍貴了,您自己留著吧。”
依邵明遠的心意,他不願讓他的這些古籍上秋拍。
因為,秋拍雖能獲得更大的關注度,但若別家的競品也很優秀,他便不能贏得所有人的目光。
反過來,若在小拍中亮相,才能引起各方的注意。
邵明遠的想法,與申屠紅的設想不謀而合,於是合作一事被提上議事日程,並以極快的速度推進。
僅用了十餘日,便到了為期三天的預展環節。
預展設在一家五星級酒店。
這日,正是周六,葉嘉言帶著“好奇寶寶”周懿行,從上海過來,去現場觀展。
前幾日,他倆迴上海處理工作。
葉嘉言和歐總銷了假,表示可以投入工作;而周懿行也在工作室開了會,接了新單子。
邵明遠的這一批古籍,以南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長短句》三卷領銜。
這套書也“霸占”了圖錄封麵。
驗明身份後,葉嘉言、周懿行進了預展現場。
葉嘉言見展陳方式特別,便對周懿行說:“因為宋元刻本居多,所以將部分古籍抬起,並展示其中一頁,便於欣賞。”
這些日子,葉嘉言給周懿行科普了很多知識,周懿行也略知一二。
此時,免不了“賣弄”一番。
“這個我知道,因為要看簾紋。”
“對啦!”
在博物館、圖書館中,出於“保護第一”的理念,古籍雖被打開,但其展陳方式,多采用平放,或略微抬高的方式。
遊客、讀者們,縱然兩眼盯穿玻璃櫃,也看不到書葉上的簾紋。
而簾紋,正是鑒定宋元刻本年代的一大法寶。
原來,古籍用紙必為手工所製,抄紙用的竹簾是以絲線編成的。如此一來,有絲線之處便會稍微高出一點,紙漿也相應地薄一點。
根據此原理,隻要將古籍用紙置於逆光下觀察,便可以看到上麵的簾紋。
因造紙技術的迭代,總的來說,簾紋逐漸由寬變窄,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特質。故此,以時代標準件為參照,便不難根據簾紋寬度,來鑒定古籍印本年代。
學了一些鑒定知識,周懿行看得津津有味。
過了一時,他被一個正對著逆光看《三蘇先生文集》的老先生吸引。
這人一直逆著燈光,仔細欣賞被展示的那一頁,一看就是行家裏手。
周懿行便指了指那人:“這人很專業啊。”
葉嘉言朝他所指的方向看過去,麵露喜色:“這不是鄧老師嗎?好巧。”
她忙走過去打招唿。
她和鄧華的淵源還挺深。
他是她的第一個客戶,事成之後還送給葉嘉言一個特製的筆記本。
葉嘉言已用它寫了很多頁鑒定筆記。
前不久,二人又再接觸了一迴。
鄧華因家中變故,便想拋售家中的幾件青銅爵。
最後,青銅爵和雲雷紋甬鍾都拍出了滿意的成交價。
至於,雲雷紋甬鍾把青銅病傳染給青銅爵一事,葉嘉言沒對鄧華提過。
言談中,鄧華提到,他特別崇拜“三蘇”,故而他聽說《三蘇先生文集》要上拍的消息,便急忙趕過來了。
葉嘉言笑道:“既然有意,那就拿出來看看吧。”
她忙讓工作人員把古籍取出。
這是預展當中一個特殊的環節。
藏家在參觀預展時,如對某件藏品生出了購藏的興趣,便可讓工作人員取出,親自上手細視。
鄧華欲言又止,但還是點點頭:“好,我看看。”
葉嘉言明白他的顧慮,便笑道:“拍不拍都沒事兒,既然來了,您過手看一看。”
她在心中默念:過眼即擁有,了卻心願也好。
《三蘇先生文集》隻一冊,為黃麻紙印本,簾紋非常清晰。
“可惜,若是三卷二冊的,這文集的價值,定然比《淮海居士長短句》更高。”鄧華捧著《三蘇先生文集》,歎了口氣。
沾他的光,周懿行湊在一旁,也欣賞到了清晰的簾紋。
鄧華看完之後,小心翼翼地把《三蘇先生文集》交還工作人員,瞄了一眼周懿行。
他笑眯眯:“我是葉小姐的家屬。”
鄧華訝然:“哎?您結婚了?也沒聽您說。”
“不是,還沒……”葉嘉言忙解釋。
周懿行輕聲打算她:“就快了!”
葉嘉言斜睨他一眼,哭笑不得。
鄧華微笑著打量他倆,道:“真是郎貌女才。很般配。”
這話挺新鮮。說他長得好看,是這意思吧?
鄧華想了想,從包裏摸出一隻印章:“謝謝你,葉小姐,這個送給您。如果不是您,我無法鼓足勇氣……”
他戀戀不舍地看著玻璃櫃裏的《三蘇先生文集》。
買不起,但他畢竟“過眼”,還“過手”了。
他很歡喜。
“沒事兒,買東西看的是緣分。”葉嘉言安慰道,“印章太珍貴了,您自己留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