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馬踏潁川,兵臨陽翟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8章 馬踏潁川,兵臨陽翟
九月,秋風蕭瑟,天氣涼爽,行人稀少,露結成霜。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
潁川,陽翟。
城裏城外,共集結著十五萬大軍。
幽州鐵騎在潁川各縣掃蕩,許多官員都遁逃。
若是以前諸侯爭霸,官員一般都不會逃走,無論誰占領了縣城,總是要由他們治理的。
像他們這些下級官員,不會管州郡最終落到誰的手裏,隻是憑著自己的能力,治理好一縣之地就行了。
但是現在不同,袁術稱帝了!
征東將軍公孫續打出了討逆的旗號,奉詔伐罪。
叛逆是大罪啊!
盡管袁術稱帝與他們沒有什麽關係,但討逆軍有很多理由斬殺他們,因此這些官員不敢賭。
先逃得性命,以後若是被免罪,再迴來也不遲。
百姓自然不會逃了,征東將軍公孫續賢名在外,對百姓仁慈,大家都清楚,因此,他們相信無論仗打到什麽程度,討逆軍是不會殺他們的,也不會搶他們的財物。
果然,幽州鐵騎所過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
同時在縣城中也張貼了告示,潁川各縣從此之後納入征東將軍治下,以往的官員,征東將軍府將依照他們的政績進行任用。
潁川大賢荀諶將出任潁川太守,暫時將郡治設在許縣。
這一下,許多官員又都跑了迴來,他們相信自己的才能,一定能將他們所在的縣治理好。
做征東將軍屬下官員,他們也感到無比驕傲。
各縣的秩序又迅速恢複了。
討逆軍十萬大軍,紮下一座座營寨,在陽翟城外錯落有致。
帥帳之中公孫續第一次點將。
兩位軍師郭嘉和戲忠在左右兩邊。
他們的下手,依次是趙雲、陳到、張遼、典韋、閻柔、鮮於銀、臧霸、糜芳、賈逹、潘鳳等大將。
“諸位,本將軍已給陽翟城中程普下了戰書,他約定三日之後進行決戰,所有將領及麾下兵士,好好休整,這三日不得私自出營,準備與叛軍決戰!”
“諾!”眾將領同聲應諾。
每個人都非常興奮。
原以為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攻堅大戰,陽翟城池高大堅固,守軍共計有五萬,無論是城內城外互為犄角,或者說全部守在城中,那都很難攻破,甚至可以說是無法攻破!
可是沒想到,叛軍如此驕傲自大,竟然要與他們在城外決戰。
同等兵力的情況下,他們征東軍不懼任何兵馬,何況兵力還是叛軍的兩倍,更有一萬幽州鐵騎。
這叛軍不是找死嗎?
眾將領全都迴到了自己的大營。
“孫堅也是一位亂世梟雄,如此殺伐果斷!這必是我們以後的勁敵!”郭嘉說道。
“奉孝說的沒錯,五萬大軍,說舍棄,就舍棄了,還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戲忠也很感慨。
豫州是中原的中心,以孫堅目前的實力,想要長期守住很難,舍豫州而取揚州,是他最好的選擇。
但陽翟這五萬兵馬,可都是精兵啊!
與主公的大軍決戰,實際上就是直接舍棄。
盡管會對主公的兵馬造成一定的殺傷,但卻不能撼動主公的實力分毫,而對孫堅自身實力削弱非常大。
可細細一想,孫堅也別無他法。
隻有豫州的戰局非常糜爛,討逆軍對九江形成大兵壓境之勢,袁術才會讓孫堅離開壽春,親自指揮豫州之戰。
“奉孝、誌才,程普會不會有詐?”公孫續問道。
“主公提醒的是,凡戰,未慮勝先慮敗,且兵不厭詐,這三天我們一定要做好提防,尤其是晚上!”郭嘉說道。
戲忠也點了點頭,主公在任何時候,哪怕占絕對優勢,都能保持頭腦清醒,這一點難能可貴。
後世的人,尤其是三國迷,怎能沒有這樣的意識?
官渡之戰,七萬勝了七十萬,赤壁之戰,五萬勝了八十三萬,夷陵之戰,也七萬勝了七十萬。
這些雖然有演義誇大和杜撰的成分,但以少勝多的史實沒有問題,而失敗者無不因為驕傲自大,公孫續始終用這三大戰例提醒著自己。
陽翟,程普站在城頭,望著城外討逆軍的大營,臉色陰沉。
“將軍,我們真的要與公孫續決戰?”龔都問道。
“龔將軍難道怕了?”程普沒有迴頭,反問道。
“怕?”龔都搖了搖頭,“為將者馬革裹屍,心所願也,有何懼哉?隻是……”
“隻是與公孫續決戰,毫無勝算,對嗎?”程普又反問。
“公孫續兵馬確實強悍,而且兵力是我們的兩倍,還有幽州鐵騎……”劉辟也說道。
“劉將軍說的沒錯,我們無論哪個方麵都不占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城池,可放棄了城池,等於以短擊長,乃必敗之戰!但此戰我們必須要打!為了主公,以及主公將來的霸業,要打!要拚!”
“末將明白,隻是感覺有些憋屈!”龔都說道。
劉辟也點了點頭。
他們知道這一戰之後,天下人對他們一定會有看法,五萬兵馬鎮守陽翟城,仗打成了這樣,太無能了。
可誰又知道他們的苦衷。
“二位將軍不必想的太多,即使最終全軍覆沒,主公也不會忘記我們的功績!”
孫堅離開豫州,前往壽春時,將陽翟的兵馬托付給了程普,同時讓韓當做了程普的副將,黃蓋暫時鎮守汝南。
現在城外有三萬兵馬,由韓當統領,裴元紹周倉為副將。
本來可以與城中的兵馬互為犄角之勢,無論如何也能守住陽翟。
繁欽剛來讓他們與公孫續決戰時,他們都大罵繁欽是公孫續的說客,背叛了主公,差點將其殺掉。
但當繁欽說出了此戰的真正意義時,程普首先想通了。
而且他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快能夠讓主公脫困的辦法。
一旦時間長了,主公聚起來的人心也就散了,而且吳郡也可能會出現變故,會影響周瑜營救主公的家眷。
因此他決定,立刻與公孫續的大軍決戰。
當公孫續下了戰書之後,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他們的家眷已經送往沛國相縣,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
“將軍,兵不厭詐,公孫續等著三日之後與我們決戰,如果我們夜晚劫營,豈不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劉辟說道。
“公孫續身經百戰,豈能沒有防備!”程普搖了搖頭,“而且征東軍大營紮的頗具章法,周圍又有幽州鐵騎,要劫營,談何容易!縱然他們真的沒有準備,我們也很難取勝!”
“反正都是一敗,劫營也許殺的更痛快一些!”龔都說道。
程普聽了這話,略微思索,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
不就是和征東軍拚命嗎?不就是明知的敗仗嗎?為何不能劫營呢?
九月,秋風蕭瑟,天氣涼爽,行人稀少,露結成霜。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
潁川,陽翟。
城裏城外,共集結著十五萬大軍。
幽州鐵騎在潁川各縣掃蕩,許多官員都遁逃。
若是以前諸侯爭霸,官員一般都不會逃走,無論誰占領了縣城,總是要由他們治理的。
像他們這些下級官員,不會管州郡最終落到誰的手裏,隻是憑著自己的能力,治理好一縣之地就行了。
但是現在不同,袁術稱帝了!
征東將軍公孫續打出了討逆的旗號,奉詔伐罪。
叛逆是大罪啊!
盡管袁術稱帝與他們沒有什麽關係,但討逆軍有很多理由斬殺他們,因此這些官員不敢賭。
先逃得性命,以後若是被免罪,再迴來也不遲。
百姓自然不會逃了,征東將軍公孫續賢名在外,對百姓仁慈,大家都清楚,因此,他們相信無論仗打到什麽程度,討逆軍是不會殺他們的,也不會搶他們的財物。
果然,幽州鐵騎所過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
同時在縣城中也張貼了告示,潁川各縣從此之後納入征東將軍治下,以往的官員,征東將軍府將依照他們的政績進行任用。
潁川大賢荀諶將出任潁川太守,暫時將郡治設在許縣。
這一下,許多官員又都跑了迴來,他們相信自己的才能,一定能將他們所在的縣治理好。
做征東將軍屬下官員,他們也感到無比驕傲。
各縣的秩序又迅速恢複了。
討逆軍十萬大軍,紮下一座座營寨,在陽翟城外錯落有致。
帥帳之中公孫續第一次點將。
兩位軍師郭嘉和戲忠在左右兩邊。
他們的下手,依次是趙雲、陳到、張遼、典韋、閻柔、鮮於銀、臧霸、糜芳、賈逹、潘鳳等大將。
“諸位,本將軍已給陽翟城中程普下了戰書,他約定三日之後進行決戰,所有將領及麾下兵士,好好休整,這三日不得私自出營,準備與叛軍決戰!”
“諾!”眾將領同聲應諾。
每個人都非常興奮。
原以為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攻堅大戰,陽翟城池高大堅固,守軍共計有五萬,無論是城內城外互為犄角,或者說全部守在城中,那都很難攻破,甚至可以說是無法攻破!
可是沒想到,叛軍如此驕傲自大,竟然要與他們在城外決戰。
同等兵力的情況下,他們征東軍不懼任何兵馬,何況兵力還是叛軍的兩倍,更有一萬幽州鐵騎。
這叛軍不是找死嗎?
眾將領全都迴到了自己的大營。
“孫堅也是一位亂世梟雄,如此殺伐果斷!這必是我們以後的勁敵!”郭嘉說道。
“奉孝說的沒錯,五萬大軍,說舍棄,就舍棄了,還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戲忠也很感慨。
豫州是中原的中心,以孫堅目前的實力,想要長期守住很難,舍豫州而取揚州,是他最好的選擇。
但陽翟這五萬兵馬,可都是精兵啊!
與主公的大軍決戰,實際上就是直接舍棄。
盡管會對主公的兵馬造成一定的殺傷,但卻不能撼動主公的實力分毫,而對孫堅自身實力削弱非常大。
可細細一想,孫堅也別無他法。
隻有豫州的戰局非常糜爛,討逆軍對九江形成大兵壓境之勢,袁術才會讓孫堅離開壽春,親自指揮豫州之戰。
“奉孝、誌才,程普會不會有詐?”公孫續問道。
“主公提醒的是,凡戰,未慮勝先慮敗,且兵不厭詐,這三天我們一定要做好提防,尤其是晚上!”郭嘉說道。
戲忠也點了點頭,主公在任何時候,哪怕占絕對優勢,都能保持頭腦清醒,這一點難能可貴。
後世的人,尤其是三國迷,怎能沒有這樣的意識?
官渡之戰,七萬勝了七十萬,赤壁之戰,五萬勝了八十三萬,夷陵之戰,也七萬勝了七十萬。
這些雖然有演義誇大和杜撰的成分,但以少勝多的史實沒有問題,而失敗者無不因為驕傲自大,公孫續始終用這三大戰例提醒著自己。
陽翟,程普站在城頭,望著城外討逆軍的大營,臉色陰沉。
“將軍,我們真的要與公孫續決戰?”龔都問道。
“龔將軍難道怕了?”程普沒有迴頭,反問道。
“怕?”龔都搖了搖頭,“為將者馬革裹屍,心所願也,有何懼哉?隻是……”
“隻是與公孫續決戰,毫無勝算,對嗎?”程普又反問。
“公孫續兵馬確實強悍,而且兵力是我們的兩倍,還有幽州鐵騎……”劉辟也說道。
“劉將軍說的沒錯,我們無論哪個方麵都不占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城池,可放棄了城池,等於以短擊長,乃必敗之戰!但此戰我們必須要打!為了主公,以及主公將來的霸業,要打!要拚!”
“末將明白,隻是感覺有些憋屈!”龔都說道。
劉辟也點了點頭。
他們知道這一戰之後,天下人對他們一定會有看法,五萬兵馬鎮守陽翟城,仗打成了這樣,太無能了。
可誰又知道他們的苦衷。
“二位將軍不必想的太多,即使最終全軍覆沒,主公也不會忘記我們的功績!”
孫堅離開豫州,前往壽春時,將陽翟的兵馬托付給了程普,同時讓韓當做了程普的副將,黃蓋暫時鎮守汝南。
現在城外有三萬兵馬,由韓當統領,裴元紹周倉為副將。
本來可以與城中的兵馬互為犄角之勢,無論如何也能守住陽翟。
繁欽剛來讓他們與公孫續決戰時,他們都大罵繁欽是公孫續的說客,背叛了主公,差點將其殺掉。
但當繁欽說出了此戰的真正意義時,程普首先想通了。
而且他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快能夠讓主公脫困的辦法。
一旦時間長了,主公聚起來的人心也就散了,而且吳郡也可能會出現變故,會影響周瑜營救主公的家眷。
因此他決定,立刻與公孫續的大軍決戰。
當公孫續下了戰書之後,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他們的家眷已經送往沛國相縣,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
“將軍,兵不厭詐,公孫續等著三日之後與我們決戰,如果我們夜晚劫營,豈不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劉辟說道。
“公孫續身經百戰,豈能沒有防備!”程普搖了搖頭,“而且征東軍大營紮的頗具章法,周圍又有幽州鐵騎,要劫營,談何容易!縱然他們真的沒有準備,我們也很難取勝!”
“反正都是一敗,劫營也許殺的更痛快一些!”龔都說道。
程普聽了這話,略微思索,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
不就是和征東軍拚命嗎?不就是明知的敗仗嗎?為何不能劫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