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禰衡折服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6章 禰衡折服
很快,繁欽來到了大廳中。
“參見主公!”
“先生不必多禮!”孫堅雙手扶住繁欽。
“先生可有良策助我父親脫困?”孫策問道。
“主公的家人如何?”繁欽問道。
“母親及弟妹等人在吳郡,梁綱李豐派人明為保護,實則看管,公瑾前日差人送信,隻要父親能夠離開壽春,他必能保母親、弟妹及家人平安!”
“周瑜足智多謀,既然他如此說,主公家人便可無憂了?陛下即使同意主公離開,大公子恐怕也不可能離開壽春……”
“先生放心,我自有辦法!”孫策的語氣充滿著自信。
繁欽點了點頭。
“主公若想離開壽春,必須讓公孫續強攻潁川!”
“先生,可今日在朝堂上,袁渙所說並無道理,公孫續不可能強攻……”
“那是在不可能攻破陽翟城的情況下,如果可能拿下呢?”
“先生是說,讓程普撤出?”
“如果直接撤出,主公不但無法離開壽春,可能還會有麻煩,潁川必須要打,主公也必須付出代價,而且是很大的代價……”
繁欽說到這裏,從懷裏拿出了一封信,遞給了孫堅。
“這是……”
“這是伯然(趙儼的字)讓屬下交給主公的信!”
孫堅接過信,仔細的看了一遍,眉頭緊鎖,他把信遞給了孫策。
孫策很快看完,也皺著眉頭不說話。
“休伯,可否容我思索一番?”片刻之後,孫堅說道。
“主公,屬下三日之後便要前往洛陽,為了不引起陛下的猜忌,不會再來大將軍府,若是主公不同意,三日之內隨便找個理由,派人來屬下府中即可。若無人來,屬下便會依計而行!”繁欽說完,向孫堅行了一禮,離開了大將軍府。
洛陽,征東將軍府。
公孫續聽完了一曲,伸了一個懶腰,離開蔡琰的房間,來到了書房。
由於又要出兵打仗,眾夫人表麵上都很支持,可內心怨言頗多。
而這怨言,自然要在晚上發泄。
公孫續也感覺到經常在外,對夫人有所怠慢,有所冷落,於是要盡量滿足,要一個一個喂飽,哪怕把自己累的半死。
尤其是蔡琰,公孫續更加賣力,幾乎是夜以繼日。
你袁術能稱帝,本將軍也能過皇帝的生活。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就是爽!
剛到書房,兵士稟報,禦史禰衡求見。
第二次來洛陽宣旨,也是禰衡,而且宣旨之後這家夥沒有迴去。
孔融、邴原、管寧、王烈等人與禰衡都有交往,他幹脆留在了洛陽書院。
公孫續明白,這是要看著自己出兵,而且現在要見自己的目的,他也清楚。
“帶他來書房!”
“諾!”
不一會兒,禰衡隨一位下人來到書房。
“見過將軍!”禰衡向公孫續行了一禮。
“正平(禰衡的字)先生不必多禮!”
對於這位最頭鐵,一直在找死,或者在找死的路上的大漢名士,公孫續雖然反感,但也有一絲佩服。
至少這家夥不怕死是真的,而且也很有文學才華。
“不知將軍何時出兵?”
“兵馬集結起來,即刻出兵!”
“下官聽說征東軍在來的路上,有時會幫助百姓收割莊稼,有時又在運送糧食,如此下去,不知何時才能到達洛陽?”
“先生可知,本將軍這一次要出動多少兵馬?”
“十萬!”
“十萬兵馬一個月消耗多少糧草?”
“這……”
“要攻下潁川,需要多長時間?”
“這……”
“一萬騎兵一個月消耗多少糧草?大軍一共需要消耗多少糧草?”
禰衡瞪大著眼睛,一個問題也迴答不上來。
這些他根本不知道啊?
“本將軍告訴你,一名兵士每天消耗一升五合粟米,一個月就是四鬥五升,馬匹每天消耗三升精料,一束幹草,一個月就是九鬥糧食,三石草。一萬兵馬,就算屯長以上才有戰馬,人吃糧四千五百石,馬吃糧四千五百石,草一萬五千石,而運送這些糧草,至少需要十五萬府兵、郡兵或者民夫,而從洛陽到潁川往返一次,需要十五天,就算把他們的糧食減半,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消耗的糧草會超過十七萬石。”
禰衡一下子目瞪口呆。
古代的算術並不發達,就算專門掌管糧草的官員,也不可能算的這麽快。
但公孫續根據司糧官給的一些數據,利用口算求整的方法,自然很快能得到大致的結果,這肯定會把禰衡鎮住。
“這場大戰要打多長時間?本將軍也無法給出定論,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曠日持久!討逆軍需要多少糧草?本將軍發愁啊!不讓兵士們去搶收莊稼,去運送糧食,吃什麽?假如朝廷能給討逆軍調撥糧草,本將軍立刻出兵!但是朝廷沒有給一粒糧食!”
“將軍,那洛陽有……有多少存糧?”
“洛陽的存糧?哈哈哈哈!”公孫續一陣大笑,“看來先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啊!”
“這……”
“洛陽的百姓苦啊!董卓當年撤離的時候,不但將洛陽府庫中所有的存糧搶走,世家大族、官員、客商家中所有的存糧、財物,全部搶走,也將河內、河南、河東,各縣府庫搶光,百姓的糧食、耕牛,家中的所有財物,包括家具都搶走了,連房屋也都燒毀了,哪來的存糧?而董卓將糧食全部收集到了郿鄔,那裏的糧草,可供十萬大軍二十年用!”
“什麽?郿鄔……郿鄔真的有那麽多糧草?”
“先生若是不信,可以去問段煨將軍,他最清楚!”公孫續又看了看禰衡,“若無郿鄔的糧草,袁紹又怎能起十五萬大軍,攻打本將軍呢?”
“我禰衡鼠目寸光,錯怪將軍了!”禰衡向公孫續深深的施了一禮,他的語氣變得無比真誠,“將軍不計前嫌,毅然出兵,討伐叛逆,乃大漢真正的忠臣,世人皆與我禰衡一樣,被蒙蔽了雙眼,誤解將軍!”
公孫續聽了禰衡這番話,非常意外,什麽時候,他成了大漢的忠臣了,這事兒他從來想都沒想過。
但是禰衡不這麽想,他理解了公孫續的苦衷,為什麽不願意聽皇帝的詔令,那是因為皇帝的詔令,都是袁紹、王允等人的命令,他們都是有私心的,朝臣之間也是勾心鬥角。
就像這一次袁術稱帝,長安的那些所謂忠臣良將隻是嚷嚷,而真正出兵的,是征東將軍公孫續啊!
“先生不必如此,本將軍自漁陽起兵以來,一直立誌解百姓之危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這一句話是真的,因此公孫續的語氣也是無比真誠。
“將軍高義,下官告辭了!”禰衡再施一禮,轉身離開了將軍府。
很快,繁欽來到了大廳中。
“參見主公!”
“先生不必多禮!”孫堅雙手扶住繁欽。
“先生可有良策助我父親脫困?”孫策問道。
“主公的家人如何?”繁欽問道。
“母親及弟妹等人在吳郡,梁綱李豐派人明為保護,實則看管,公瑾前日差人送信,隻要父親能夠離開壽春,他必能保母親、弟妹及家人平安!”
“周瑜足智多謀,既然他如此說,主公家人便可無憂了?陛下即使同意主公離開,大公子恐怕也不可能離開壽春……”
“先生放心,我自有辦法!”孫策的語氣充滿著自信。
繁欽點了點頭。
“主公若想離開壽春,必須讓公孫續強攻潁川!”
“先生,可今日在朝堂上,袁渙所說並無道理,公孫續不可能強攻……”
“那是在不可能攻破陽翟城的情況下,如果可能拿下呢?”
“先生是說,讓程普撤出?”
“如果直接撤出,主公不但無法離開壽春,可能還會有麻煩,潁川必須要打,主公也必須付出代價,而且是很大的代價……”
繁欽說到這裏,從懷裏拿出了一封信,遞給了孫堅。
“這是……”
“這是伯然(趙儼的字)讓屬下交給主公的信!”
孫堅接過信,仔細的看了一遍,眉頭緊鎖,他把信遞給了孫策。
孫策很快看完,也皺著眉頭不說話。
“休伯,可否容我思索一番?”片刻之後,孫堅說道。
“主公,屬下三日之後便要前往洛陽,為了不引起陛下的猜忌,不會再來大將軍府,若是主公不同意,三日之內隨便找個理由,派人來屬下府中即可。若無人來,屬下便會依計而行!”繁欽說完,向孫堅行了一禮,離開了大將軍府。
洛陽,征東將軍府。
公孫續聽完了一曲,伸了一個懶腰,離開蔡琰的房間,來到了書房。
由於又要出兵打仗,眾夫人表麵上都很支持,可內心怨言頗多。
而這怨言,自然要在晚上發泄。
公孫續也感覺到經常在外,對夫人有所怠慢,有所冷落,於是要盡量滿足,要一個一個喂飽,哪怕把自己累的半死。
尤其是蔡琰,公孫續更加賣力,幾乎是夜以繼日。
你袁術能稱帝,本將軍也能過皇帝的生活。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就是爽!
剛到書房,兵士稟報,禦史禰衡求見。
第二次來洛陽宣旨,也是禰衡,而且宣旨之後這家夥沒有迴去。
孔融、邴原、管寧、王烈等人與禰衡都有交往,他幹脆留在了洛陽書院。
公孫續明白,這是要看著自己出兵,而且現在要見自己的目的,他也清楚。
“帶他來書房!”
“諾!”
不一會兒,禰衡隨一位下人來到書房。
“見過將軍!”禰衡向公孫續行了一禮。
“正平(禰衡的字)先生不必多禮!”
對於這位最頭鐵,一直在找死,或者在找死的路上的大漢名士,公孫續雖然反感,但也有一絲佩服。
至少這家夥不怕死是真的,而且也很有文學才華。
“不知將軍何時出兵?”
“兵馬集結起來,即刻出兵!”
“下官聽說征東軍在來的路上,有時會幫助百姓收割莊稼,有時又在運送糧食,如此下去,不知何時才能到達洛陽?”
“先生可知,本將軍這一次要出動多少兵馬?”
“十萬!”
“十萬兵馬一個月消耗多少糧草?”
“這……”
“要攻下潁川,需要多長時間?”
“這……”
“一萬騎兵一個月消耗多少糧草?大軍一共需要消耗多少糧草?”
禰衡瞪大著眼睛,一個問題也迴答不上來。
這些他根本不知道啊?
“本將軍告訴你,一名兵士每天消耗一升五合粟米,一個月就是四鬥五升,馬匹每天消耗三升精料,一束幹草,一個月就是九鬥糧食,三石草。一萬兵馬,就算屯長以上才有戰馬,人吃糧四千五百石,馬吃糧四千五百石,草一萬五千石,而運送這些糧草,至少需要十五萬府兵、郡兵或者民夫,而從洛陽到潁川往返一次,需要十五天,就算把他們的糧食減半,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消耗的糧草會超過十七萬石。”
禰衡一下子目瞪口呆。
古代的算術並不發達,就算專門掌管糧草的官員,也不可能算的這麽快。
但公孫續根據司糧官給的一些數據,利用口算求整的方法,自然很快能得到大致的結果,這肯定會把禰衡鎮住。
“這場大戰要打多長時間?本將軍也無法給出定論,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曠日持久!討逆軍需要多少糧草?本將軍發愁啊!不讓兵士們去搶收莊稼,去運送糧食,吃什麽?假如朝廷能給討逆軍調撥糧草,本將軍立刻出兵!但是朝廷沒有給一粒糧食!”
“將軍,那洛陽有……有多少存糧?”
“洛陽的存糧?哈哈哈哈!”公孫續一陣大笑,“看來先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啊!”
“這……”
“洛陽的百姓苦啊!董卓當年撤離的時候,不但將洛陽府庫中所有的存糧搶走,世家大族、官員、客商家中所有的存糧、財物,全部搶走,也將河內、河南、河東,各縣府庫搶光,百姓的糧食、耕牛,家中的所有財物,包括家具都搶走了,連房屋也都燒毀了,哪來的存糧?而董卓將糧食全部收集到了郿鄔,那裏的糧草,可供十萬大軍二十年用!”
“什麽?郿鄔……郿鄔真的有那麽多糧草?”
“先生若是不信,可以去問段煨將軍,他最清楚!”公孫續又看了看禰衡,“若無郿鄔的糧草,袁紹又怎能起十五萬大軍,攻打本將軍呢?”
“我禰衡鼠目寸光,錯怪將軍了!”禰衡向公孫續深深的施了一禮,他的語氣變得無比真誠,“將軍不計前嫌,毅然出兵,討伐叛逆,乃大漢真正的忠臣,世人皆與我禰衡一樣,被蒙蔽了雙眼,誤解將軍!”
公孫續聽了禰衡這番話,非常意外,什麽時候,他成了大漢的忠臣了,這事兒他從來想都沒想過。
但是禰衡不這麽想,他理解了公孫續的苦衷,為什麽不願意聽皇帝的詔令,那是因為皇帝的詔令,都是袁紹、王允等人的命令,他們都是有私心的,朝臣之間也是勾心鬥角。
就像這一次袁術稱帝,長安的那些所謂忠臣良將隻是嚷嚷,而真正出兵的,是征東將軍公孫續啊!
“先生不必如此,本將軍自漁陽起兵以來,一直立誌解百姓之危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這一句話是真的,因此公孫續的語氣也是無比真誠。
“將軍高義,下官告辭了!”禰衡再施一禮,轉身離開了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