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曹操交出兵權


    “右將軍,倒也是個不低的職務,劉備乃大漢皇叔,也隻是個左將軍!”曹操自嘲的笑了笑,“爾等有何看法?”


    若是在太平盛世,一個武將想封一個雜號將軍都不容易,這右將軍的職位,確實不低。


    但現在是亂世,右將軍隻是一個虛職,曹操心裏肯定不痛快。


    “主公,我們雖然還有七萬多兵馬,可是糧草要靠冀州供給,公孫續大軍環伺於外,屬下以為,此時不宜與冀州動刀兵……”荀彧說道。


    如果不同意,那就隻有一條路,迅速攻破鄴城,然後控製住冀州。


    反正袁紹的兵馬再多,也到不了冀州。


    可是能做到嗎?


    鄴城現在隻有一萬守軍,但一直以來,鄴城都是冀州刺史府、州牧府所在之地,從黃巾之亂起,曆任刺史便對城池進行了加固,現在城牆高大堅固,守城器械齊全,還有審配、辛評這樣的智謀之士,想要迅速攻破,根本不可能。


    而袁軍清河呂曠呂翔有兩萬兵馬,渤海沮授、韓莒子、眭元進有兩萬兵馬,河間蔣義渠有兩萬兵馬,中山顏良文醜有三萬兵馬,很快會對他們形成包圍之勢。


    而即使他們顧及公孫續、公孫瓚的兵馬,不敢離開各自駐地,隻是斷了他們的糧草,也能讓他們的兵馬不攻自破,到那時冀州恐怕會被公孫續乘機奪去,而他們將徹底無立足之地。


    “主公,我們都商議過,即使現在將兵權交給袁譚,以後也並非沒有機會!”陳群說道,“大將軍尚不是鎮北將軍的對手,袁譚又怎能不依仗於主公?”


    “主公,詔書中隻說,將兵權交於袁譚,但並沒有確定誰為統兵將領,袁軍現在兵馬不少,可軍中並無多少良將,一旦主公交了兵權,袁譚當會重用元讓、妙才、文謙、曼成等人,關鍵時刻,他們還是主公的兵馬!”滿寵說道。


    曹操不會和袁譚翻臉,刀兵相見,那同樣,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袁譚也不願意和曹操刀兵相見。


    因此滿寵說的這種情況,是可能的,袁譚不會做的太過,曹洪可能不會用,夏侯惇、夏侯淵也許不會重用,但李典、樂進,袁譚不可能完全奪了他們的兵權。


    公孫續太強大了,袁譚需要人才,需要更多的人支持他。


    “主公,袁譚的冀州牧之位,並不穩固,畢竟以前袁尚可是冀州刺史!”荀彧繼續說道,“一旦主公對冀州沒有了威脅,那袁尚和袁譚,都會拉攏主公!”


    “本將軍乃漢臣,天子之詔書,當然要接!”曹操此時的語氣反而無比輕鬆,“文若,你去一趟鄴城,將兵符交於袁譚!”


    “主公英明!”


    第二天荀彧來到了鄴城,將曹軍兵符交給了袁譚,這讓袁譚大喜過望。


    盡管在此之前,辛評和審配都曾說過,曹操不可能違抗天子的詔書,率軍攻打鄴城,但袁譚還是有些擔心的。


    鄴城看起來堅固,可是他心裏沒底,呂威璜到底是不是會完全聽他的命令,袁尚會不會與曹操裏應外合,州牧府的其他官員會支持他嗎?


    總之有很多原因,讓他心裏沒底。


    一旦曹操攻城,任何一個地方出差錯,鄴城將不保,他也將失去一切。


    現在好了,有了曹操這七萬多兵馬,他的冀州牧之位,徹底坐穩了,袁尚連一點機會都沒有。


    他立刻在城中挑選了非常豪華的一座府邸,將其改為右將軍府,府中下人、侍女都是精心挑選的,一定要讓右將軍曹操住著舒服。


    而且他也要像父親一樣禮賢下士,得到曹操的支持。


    曹操麾下的兵馬,他通過與辛評和審配二人商議之後,也進行了安排。


    汪昭、岑壁、彭安是自己的心腹,每人統領一萬兵馬。


    彭安、汪昭駐紮在鄴城內。


    呂威璜、岑壁駐紮在鄴城外。


    這樣鄴城內外就一共駐紮了四萬兵馬。


    還有兩名親信,鄧升、夏昭被袁譚封為護衛統領,率領三千兵士,駐紮在州牧府內,保護自己。


    李典統領一萬兵馬,做呂曠呂翔的副將,駐紮在清河,清河共有三萬兵馬。


    樂進統領一萬兵馬,做顏良文醜的副將,駐紮在中山,中山的兵馬達到了四萬。


    夏侯惇統領一萬兵馬,做蔣義渠的副將,駐紮在河間,河間兵馬也達到三萬。


    夏侯淵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渤海,做韓莒子、眭元進的副將,渤海的兵馬也是三萬。


    袁譚還是比較大度,將曹洪封為黎陽令,剩餘的三千曹軍,由曹洪率領。


    荀彧被封為魏郡太守,滿寵被封為渤海太守,沮授被封為冀州別駕及奮威將軍。


    一下子,冀州變得無比強大,兵多將廣,人才濟濟,所有的官員也都安心了。


    但袁尚非常憤怒,他是天子親封的鎮東將軍,能夠開府、假節的將軍,到現在,手下卻無一兵一卒。


    袁譚做得太過分了,給曹洪一個黎陽令都有三千兵士,自己卻沒有。


    袁尚跑到州牧府去討要說法,結果袁譚說袁尚不善統兵,一句話就把袁尚噎住了。


    兩萬大軍攻打壺關,一夜之間全軍覆沒,這是袁尚洗不掉的恥辱。


    他的兩位親信,焦觸張南二人還是有些能力的,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但袁譚就是不用,也是因為那一仗打的太差了。


    袁尚暗地裏將袁譚恨得咬牙切齒,但卻沒有一點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袁譚冀州牧的位置越坐越穩。


    袁紹雖然人在長安,但冀州的消息他還是非常關注的,對於目前的情況,可以說很滿意,看來還是田豐有眼光,袁譚做冀州牧是正確的。


    於是他又采納了田豐的一條建議,那就是直接放棄了函穀關,在渭水和黃河交匯之地桃林寨,修築了另一道雄關,命名為潼關。


    “潼”有聚集、通達、堅定、穩重等意,守住了這裏,就等於扼住了中原進入三輔的通道。


    徐榮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這裏,同時,命令段煨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武關。


    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簫關,有這四座雄關拱衛,三輔地區固若金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