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廣陵問題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廷的詔書很快到了徐州,其實陳登已經就任了徐州刺史,隻是現在更加名正言順。
刺史府依舊設在下邳,刺史府官員現在除了糜竺、孫康等人外,幾乎沒有,而且各郡國的官員也很缺。
但這攔不住陳登。
下邳陳家的人脈很廣,一時之間,縱然沒有那麽多大才,普通的人才還是不少。
袁術、劉繇沒有爭到徐州刺史的職位,此時把目光自然會放在廣陵。
廣陵現在可是一塊大肥肉!
它的位置本來就很特別,在長江入海口,商業價值高,戰略價值更高。
如果在這裏能打造一個強大的水師,逆長江而上,能夠威脅到吳郡、丹陽、廬江、江夏、南郡、江州等地,輻射到揚州、荊州、益州三州。
而此時,廣陵不但富裕,且有五萬兵馬,誰不對他垂涎三尺。
可是你要把他強攻下來,很難。
縱然出動十幾萬兵馬,也不一定能成功。
要想得到廣陵,唯有拉攏廣陵太守趙昱。
劉繇派親信許劭,袁術派謀士楊弘,劉備派會稽太守王朗,幾乎同時到了廣陵。
東海,鎮北將軍臨時府邸。
幾乎兵不血刃得到了大半個徐州,又收攏了一波人才,讓公孫續非常滿意。
納了糜氏為妾,又有暖床的甘氏,讓公孫續的日子過得分外滋潤。
醒掌天下事,醉臥美人膝,為何都是男人的夢想,爽啊!
每一次納妾,都有新感覺,讓他欲罷不能。
由於妾的地位不高,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受寵,花樣百出,再加上本就是人間絕色,隻要是正常的男人,都會沉迷於其中。
盡管斥候營送來了不少的情報,但郭嘉是個明事理的,許多事情他都自己處理了,而有一些需要主公公孫續定奪的,但不是緊急的,等以後再處理。
公孫續終於來到書房,郭嘉時間不大,便來了。
“主公,這是有關廣陵的消息,請主公過目!”
公孫續很快看完。
“奉孝,我們是否也派人前往廣陵,勸趙昱歸降?”
“主公,此事不急!”郭嘉笑著搖了搖頭。
“為何?”
“劉備遠在豫章,雖然垂涎於廣陵,但鞭長莫及,袁術盡管派楊弘前往廣陵,但自從得到傳國玉璽後,已有稱帝野心,哪裏還顧得上廣陵?劉繇倒是真心想要得到廣陵,可他的麻煩事很快會來,能不能在丹陽立住腳,都是問題!”
“奉孝是說孫策?”
“主公睿智!”郭嘉點了點頭,他對公孫續才思敏捷確實很佩服,要知道許多情報,公孫續並不清楚啊!
於是郭嘉又拿出了幾封情報,遞了過去。
曹操出兵,幫了紀靈、張勳一個大忙,陶謙被迫撤往廣陵,紀靈、張勳和孫策護送著傳國玉璽到了壽春。
袁術大喜,心心念念的傳國玉璽終於到了他手裏。
豈不是說,他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而孫策的要求,對他來說太簡單了。
立刻封孫策為討虜校尉、吳郡太守,並撥給三千兵馬。
這個時候封官太亂了,可以隨便封,但關鍵是,你要有實力上任。
吳郡本來就已被孫策占領,隻是缺乏一個大義,現在順理成章。
孫策這一次到吳郡之後,可以明目張膽的行動了,正式招募顧雍為太守府長史,又親自請了到吳郡避難的彭城名士張昭,擔任從事之職。
張昭又給孫策介紹了張紘和秦鬆。
一時之間,孫策麾下人才濟濟。
江東的這些人,馬上拿孫策和公孫續進行比較,發現兩人竟然非常相似。
公孫瓚是幽州刺史,而公孫續從漁陽太守起家,幾乎要稱霸北方了。
孫堅現在是豫州刺史,而孫策又是吳郡太守,其崛起之勢,誰又能遏製呢?
假以時日,豈不和公孫續一樣,在南方成就一番霸業。
所以那些人才,現在就去投靠。
“主公,一個吳郡,孫策肯定不會滿足,下一步必然會攻打丹陽,有吳景和孫賁做內應,劉繇哪裏守得住呢?”
“奉孝言之有理!”
“一旦孫策拿下了丹陽,那麽,他與劉備之間肯定會有一戰。”
“孫策和劉備之戰,奉孝更看好哪一方?”
“會稽、豫章麵積廣大,但人口稀少,而袁術以為孫策在為自己打地盤,肯定會協助,因此孫策會占上風!但劉備有梟雄之心,不會輕易言敗,豫章又與長沙相鄰,他會向荊州劉表求援,誰勝誰負還很難料。不過二袁若是能夠聯合,袁紹從南陽出兵,威脅襄陽,這南方整個趨勢,都會不明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亂吧!”公孫續笑著說。
公孫續發現,由於自己的蝴蝶效應,本該形勢明朗的南方,竟然比北方還混亂。
不過這樣才有助於他。
“主公,廣陵之事,最終還是要出兵的!”郭嘉放下手裏的情報,“太守趙昱雖無野心,可曹豹和笮融不一樣,有五萬兵馬,錢糧充足,他們豈能沒有野心?而在三方勢力的教唆之下,很有可能先內亂,到那時便是主公以武力奪取廣陵的最好時機!”
“笮融?”
這個名字,對公孫續來說太熟悉了。
現在這家夥還是名士,但公孫續知道,這就是一個十足的小人,忘恩負義,卑鄙無恥。
以前曆史上,先後殺害過廣陵太守趙昱、彭丞相薛禮,以及豫章太守朱皓。
也就是說,誰收留他,誰幫助他,他就殺誰。
由於他和陶謙一樣,都是丹陽人,因此受到了陶謙的重用,監管下邳、彭城、廣陵三郡的運漕,結果很多財物成了他私人的。
現在在廣陵,笮融有錢,曹豹有兵,估計已經將趙昱架空了。
而他和曹豹之間,也一定會產生矛盾,兩個人都想抓住兵權啊!
“奉孝,給徐晃、陳宮、陳登傳令,密切關注廣陵的消息,一旦有變,以平定叛亂為名,迅速出兵!”
“主公英明!”
徐晃、陳宮、陳登接到公孫續的命令之後,立刻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一邊派出斥候打探廣陵的消息,一邊命令臧霸等將領暗中整頓兵馬,配齊兵甲器械,備好糧草。
一旦時機出現,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廣陵。
刺史府依舊設在下邳,刺史府官員現在除了糜竺、孫康等人外,幾乎沒有,而且各郡國的官員也很缺。
但這攔不住陳登。
下邳陳家的人脈很廣,一時之間,縱然沒有那麽多大才,普通的人才還是不少。
袁術、劉繇沒有爭到徐州刺史的職位,此時把目光自然會放在廣陵。
廣陵現在可是一塊大肥肉!
它的位置本來就很特別,在長江入海口,商業價值高,戰略價值更高。
如果在這裏能打造一個強大的水師,逆長江而上,能夠威脅到吳郡、丹陽、廬江、江夏、南郡、江州等地,輻射到揚州、荊州、益州三州。
而此時,廣陵不但富裕,且有五萬兵馬,誰不對他垂涎三尺。
可是你要把他強攻下來,很難。
縱然出動十幾萬兵馬,也不一定能成功。
要想得到廣陵,唯有拉攏廣陵太守趙昱。
劉繇派親信許劭,袁術派謀士楊弘,劉備派會稽太守王朗,幾乎同時到了廣陵。
東海,鎮北將軍臨時府邸。
幾乎兵不血刃得到了大半個徐州,又收攏了一波人才,讓公孫續非常滿意。
納了糜氏為妾,又有暖床的甘氏,讓公孫續的日子過得分外滋潤。
醒掌天下事,醉臥美人膝,為何都是男人的夢想,爽啊!
每一次納妾,都有新感覺,讓他欲罷不能。
由於妾的地位不高,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受寵,花樣百出,再加上本就是人間絕色,隻要是正常的男人,都會沉迷於其中。
盡管斥候營送來了不少的情報,但郭嘉是個明事理的,許多事情他都自己處理了,而有一些需要主公公孫續定奪的,但不是緊急的,等以後再處理。
公孫續終於來到書房,郭嘉時間不大,便來了。
“主公,這是有關廣陵的消息,請主公過目!”
公孫續很快看完。
“奉孝,我們是否也派人前往廣陵,勸趙昱歸降?”
“主公,此事不急!”郭嘉笑著搖了搖頭。
“為何?”
“劉備遠在豫章,雖然垂涎於廣陵,但鞭長莫及,袁術盡管派楊弘前往廣陵,但自從得到傳國玉璽後,已有稱帝野心,哪裏還顧得上廣陵?劉繇倒是真心想要得到廣陵,可他的麻煩事很快會來,能不能在丹陽立住腳,都是問題!”
“奉孝是說孫策?”
“主公睿智!”郭嘉點了點頭,他對公孫續才思敏捷確實很佩服,要知道許多情報,公孫續並不清楚啊!
於是郭嘉又拿出了幾封情報,遞了過去。
曹操出兵,幫了紀靈、張勳一個大忙,陶謙被迫撤往廣陵,紀靈、張勳和孫策護送著傳國玉璽到了壽春。
袁術大喜,心心念念的傳國玉璽終於到了他手裏。
豈不是說,他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而孫策的要求,對他來說太簡單了。
立刻封孫策為討虜校尉、吳郡太守,並撥給三千兵馬。
這個時候封官太亂了,可以隨便封,但關鍵是,你要有實力上任。
吳郡本來就已被孫策占領,隻是缺乏一個大義,現在順理成章。
孫策這一次到吳郡之後,可以明目張膽的行動了,正式招募顧雍為太守府長史,又親自請了到吳郡避難的彭城名士張昭,擔任從事之職。
張昭又給孫策介紹了張紘和秦鬆。
一時之間,孫策麾下人才濟濟。
江東的這些人,馬上拿孫策和公孫續進行比較,發現兩人竟然非常相似。
公孫瓚是幽州刺史,而公孫續從漁陽太守起家,幾乎要稱霸北方了。
孫堅現在是豫州刺史,而孫策又是吳郡太守,其崛起之勢,誰又能遏製呢?
假以時日,豈不和公孫續一樣,在南方成就一番霸業。
所以那些人才,現在就去投靠。
“主公,一個吳郡,孫策肯定不會滿足,下一步必然會攻打丹陽,有吳景和孫賁做內應,劉繇哪裏守得住呢?”
“奉孝言之有理!”
“一旦孫策拿下了丹陽,那麽,他與劉備之間肯定會有一戰。”
“孫策和劉備之戰,奉孝更看好哪一方?”
“會稽、豫章麵積廣大,但人口稀少,而袁術以為孫策在為自己打地盤,肯定會協助,因此孫策會占上風!但劉備有梟雄之心,不會輕易言敗,豫章又與長沙相鄰,他會向荊州劉表求援,誰勝誰負還很難料。不過二袁若是能夠聯合,袁紹從南陽出兵,威脅襄陽,這南方整個趨勢,都會不明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亂吧!”公孫續笑著說。
公孫續發現,由於自己的蝴蝶效應,本該形勢明朗的南方,竟然比北方還混亂。
不過這樣才有助於他。
“主公,廣陵之事,最終還是要出兵的!”郭嘉放下手裏的情報,“太守趙昱雖無野心,可曹豹和笮融不一樣,有五萬兵馬,錢糧充足,他們豈能沒有野心?而在三方勢力的教唆之下,很有可能先內亂,到那時便是主公以武力奪取廣陵的最好時機!”
“笮融?”
這個名字,對公孫續來說太熟悉了。
現在這家夥還是名士,但公孫續知道,這就是一個十足的小人,忘恩負義,卑鄙無恥。
以前曆史上,先後殺害過廣陵太守趙昱、彭丞相薛禮,以及豫章太守朱皓。
也就是說,誰收留他,誰幫助他,他就殺誰。
由於他和陶謙一樣,都是丹陽人,因此受到了陶謙的重用,監管下邳、彭城、廣陵三郡的運漕,結果很多財物成了他私人的。
現在在廣陵,笮融有錢,曹豹有兵,估計已經將趙昱架空了。
而他和曹豹之間,也一定會產生矛盾,兩個人都想抓住兵權啊!
“奉孝,給徐晃、陳宮、陳登傳令,密切關注廣陵的消息,一旦有變,以平定叛亂為名,迅速出兵!”
“主公英明!”
徐晃、陳宮、陳登接到公孫續的命令之後,立刻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一邊派出斥候打探廣陵的消息,一邊命令臧霸等將領暗中整頓兵馬,配齊兵甲器械,備好糧草。
一旦時機出現,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