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勢如破竹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快列陣!”
張楊也是身經百戰,看到並州軍衝殺過來,立刻下令列陣。
這個時候如果想逃走,那馬上會潰敗。
此時,張遼和於禁如果指揮兵士衝殺,張楊的兵馬陣型還沒有列好,估計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不過,兩人隻是圍而不攻,看著張楊的兵馬將防守陣型列好,刀盾兵在中間,長槍兵兩側,弓弩手壓住陣腳。
張楊、穆順位於陣中間,楊醜和薛洪在兩側。
張遼一催戰馬,向前幾步,身旁隻跟著幾十名護衛,到了兩軍陣中間,向張楊拱了拱手。
“稚叔,別來無恙乎!”
“文遠,想不到我們這一次,竟然以這種方式見麵!”
張楊也一催戰馬,帶著幾十名護衛,出了大陣,來到距離張遼隻有幾步遠的地方,停了下來。
他們倆個私交甚厚,張遼曾被丁原封為騎都尉,張楊被封為武猛校尉,呂布當時是主簿。
三人是丁原麾下三員猛將,並肩作戰,多次擊敗了於夫羅的匈奴兵,平定了休屠胡人的叛亂。
後來,張楊與張遼又同到洛陽上軍校尉蹇碩麾下為將。
蹇碩被何進殺了之後,兩人在何進帳下。
之後,何進被十常侍所害,董卓進京,呂布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張楊和張遼便離開了洛陽。
從那一刻,兩人的命運軌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張遼因為跟了公孫續,成為鎮北將軍麾下大將。
而張楊投到了袁紹麾下,成為上黨太守。
“稚叔,此戰結果毫無懸念,你還是歸降吧!我家主公乃當世雄主,以稚叔之才,今後定能建功立業!”
“文遠,你知我性格,兩軍對戰,怎可不戰而降?馬革裹屍,心之所願也!”
“稚叔,你我麾下的兵馬,皆是並州男兒,當年驅匈奴,滅胡人,都曾立下大功,你忍心讓他們自相殘殺,刀兵相見?他們或許就有一個村的,怎能向同伴舉刀?”
這些兵馬,都不是當初丁原的,可大多都來自並州。
張遼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張楊麾下的那些兵士,都用期盼的眼神看著張楊,士氣一下子低落了很多。
必敗之戰,誰還願意去打?
而且是與曾經的袍澤去打。
“稚叔,縱然你從這裏衝過去,也迴不去冀州,壺關已經被閻柔校尉占領了!”張遼又下了一劑猛藥。
“什麽,壺關也被你們占了?”這一下,張楊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張太守,沒有壺關,我們還能去哪裏呢?”薛洪的鬥誌一下子沒了。
袁紹給他們的命令是退守壺關,現在壺關已經被占了,他們即使拚死衝出去,也毫無意義。
“張太守,鎮北將軍乃明主,我們歸降吧!”楊醜根本就不想打。
張楊看了看身後的兵士,毫無鬥誌,心中隻有企盼。
他又看了看前麵的並州軍,殺氣騰騰,強悍無比,一柄柄環首刀閃著寒光。
若打,那便是一邊倒的屠殺。
“文遠,可願與我一戰!”張楊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大刀,高聲問道。
“好!”
張楊是一員猛將,但張遼也是巍然不懼。
兩軍陣前,二人殺在了一起。
雙方將士開始呐喊助威。
打了二十多個迴合,不分勝負,張楊率先退了迴來,然後翻身下馬。
“將士們,放下兵器,歸降吧!”
張楊的那些兵士,幾乎要歡唿起來,立刻扔掉了兵器,跪在地上。
張楊歸降,張遼和徐晃兵不血刃拿下了上黨。
上郡的高幹和西河的蔣奇,與戲忠猜測的一樣,擔心上黨有失,率領麾下兵馬,立刻前去支援。
到白波穀附近,遭到了鮮於輔、鮮於銀的伏擊。
雖然雙方兵力相當,但士氣完全不一樣,高幹和蔣奇被殺的大敗。
好不容易衝出了重圍,身邊隻剩下兩千多殘兵敗將,結果還沒到壺關,又遇到了於禁的大軍。
無奈之下,蔣奇歸降,高幹是袁紹的外甥,怎麽可能歸降?最終他以及身邊的幾百護衛,全部被斬殺。
而當王匡接到袁紹的命令,率領一隊兵馬來到箕關時,箕關已經被齊周占領。
王匡的兵馬和齊周一樣多,箕關又是一座險關,不可能攻破,隻能退兵,同時派人向袁紹稟報情況。
並州之戰,可以說是閃電般的結束了,袁紹震驚,就連曹操也被震驚到了。
公孫續的兵馬,竟然如此厲害!
就算袁紹沒有派援軍,那也有一萬五千兵馬呀!才幾天時間,就全軍覆沒。
不過荀彧告訴他,戲忠是牽招的軍師,這樣的結果,一點兒也不奇怪。
曹操隻能慨歎,如此大才,可惜不能為他所用,心裏頓時感到空落落的。
當然,這一切都在公孫續的意料之中。
他馬上從鎮北將軍府下了幾道命令。
以後無論是並州軍、青州軍,還是幽州軍,一律統稱為鎮北軍。
公孫續為整個鎮北軍的統帥,戲忠、陳宮、郭嘉任軍師。
並州之戰,鎮北軍折損的兵士並不多,從俘虜中很快補齊,加上張楊的降兵,共計六萬五千。
閻柔為主將,鮮於輔、鮮於銀為副將,率領一萬兵馬,鎮守壺關。
齊周為主將,薛洪為副將,率領一萬兵馬,鎮守箕關。
張遼率領三萬兵馬駐紮在晉陽,張楊為其副將,於禁率領一萬五千兵馬,駐紮在上黨,楊醜為其副將。
趙雲的幽州鐵騎,駐紮在太原。
盡管並州的鎮北軍隻是在布防,可是袁紹有些著急,壺關丟失,那就意味著並州通向濟冀州的門戶打開了,這怎麽讓他能睡得安穩?
朝歌趙浮、程渙的五千兵馬太少,趕緊增加到一萬,同時,命令淳於瓊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鄴城城外。
命令剛剛下了,王匡又派人稟報,箕關被並州兵占領。
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並州通往司隸的門戶,又被打開了。
袁紹悔不該不聽田豐之言,但現在沒有辦法,想奪迴箕關,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隻能再派兵了。
命令韓猛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安邑,與王匡共守河東、河內。
同時,袁紹采納了沮授的建議,派郭圖前往豫州,與孫堅結盟。
冀州三麵強敵,他必須要拉更多的盟友。
對付公孫續,孫堅肯定幫不上忙,關鍵時刻,隻要孫堅不攻打司隸和南陽就行。
張楊也是身經百戰,看到並州軍衝殺過來,立刻下令列陣。
這個時候如果想逃走,那馬上會潰敗。
此時,張遼和於禁如果指揮兵士衝殺,張楊的兵馬陣型還沒有列好,估計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不過,兩人隻是圍而不攻,看著張楊的兵馬將防守陣型列好,刀盾兵在中間,長槍兵兩側,弓弩手壓住陣腳。
張楊、穆順位於陣中間,楊醜和薛洪在兩側。
張遼一催戰馬,向前幾步,身旁隻跟著幾十名護衛,到了兩軍陣中間,向張楊拱了拱手。
“稚叔,別來無恙乎!”
“文遠,想不到我們這一次,竟然以這種方式見麵!”
張楊也一催戰馬,帶著幾十名護衛,出了大陣,來到距離張遼隻有幾步遠的地方,停了下來。
他們倆個私交甚厚,張遼曾被丁原封為騎都尉,張楊被封為武猛校尉,呂布當時是主簿。
三人是丁原麾下三員猛將,並肩作戰,多次擊敗了於夫羅的匈奴兵,平定了休屠胡人的叛亂。
後來,張楊與張遼又同到洛陽上軍校尉蹇碩麾下為將。
蹇碩被何進殺了之後,兩人在何進帳下。
之後,何進被十常侍所害,董卓進京,呂布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張楊和張遼便離開了洛陽。
從那一刻,兩人的命運軌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張遼因為跟了公孫續,成為鎮北將軍麾下大將。
而張楊投到了袁紹麾下,成為上黨太守。
“稚叔,此戰結果毫無懸念,你還是歸降吧!我家主公乃當世雄主,以稚叔之才,今後定能建功立業!”
“文遠,你知我性格,兩軍對戰,怎可不戰而降?馬革裹屍,心之所願也!”
“稚叔,你我麾下的兵馬,皆是並州男兒,當年驅匈奴,滅胡人,都曾立下大功,你忍心讓他們自相殘殺,刀兵相見?他們或許就有一個村的,怎能向同伴舉刀?”
這些兵馬,都不是當初丁原的,可大多都來自並州。
張遼的這番話說完之後,張楊麾下的那些兵士,都用期盼的眼神看著張楊,士氣一下子低落了很多。
必敗之戰,誰還願意去打?
而且是與曾經的袍澤去打。
“稚叔,縱然你從這裏衝過去,也迴不去冀州,壺關已經被閻柔校尉占領了!”張遼又下了一劑猛藥。
“什麽,壺關也被你們占了?”這一下,張楊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張太守,沒有壺關,我們還能去哪裏呢?”薛洪的鬥誌一下子沒了。
袁紹給他們的命令是退守壺關,現在壺關已經被占了,他們即使拚死衝出去,也毫無意義。
“張太守,鎮北將軍乃明主,我們歸降吧!”楊醜根本就不想打。
張楊看了看身後的兵士,毫無鬥誌,心中隻有企盼。
他又看了看前麵的並州軍,殺氣騰騰,強悍無比,一柄柄環首刀閃著寒光。
若打,那便是一邊倒的屠殺。
“文遠,可願與我一戰!”張楊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大刀,高聲問道。
“好!”
張楊是一員猛將,但張遼也是巍然不懼。
兩軍陣前,二人殺在了一起。
雙方將士開始呐喊助威。
打了二十多個迴合,不分勝負,張楊率先退了迴來,然後翻身下馬。
“將士們,放下兵器,歸降吧!”
張楊的那些兵士,幾乎要歡唿起來,立刻扔掉了兵器,跪在地上。
張楊歸降,張遼和徐晃兵不血刃拿下了上黨。
上郡的高幹和西河的蔣奇,與戲忠猜測的一樣,擔心上黨有失,率領麾下兵馬,立刻前去支援。
到白波穀附近,遭到了鮮於輔、鮮於銀的伏擊。
雖然雙方兵力相當,但士氣完全不一樣,高幹和蔣奇被殺的大敗。
好不容易衝出了重圍,身邊隻剩下兩千多殘兵敗將,結果還沒到壺關,又遇到了於禁的大軍。
無奈之下,蔣奇歸降,高幹是袁紹的外甥,怎麽可能歸降?最終他以及身邊的幾百護衛,全部被斬殺。
而當王匡接到袁紹的命令,率領一隊兵馬來到箕關時,箕關已經被齊周占領。
王匡的兵馬和齊周一樣多,箕關又是一座險關,不可能攻破,隻能退兵,同時派人向袁紹稟報情況。
並州之戰,可以說是閃電般的結束了,袁紹震驚,就連曹操也被震驚到了。
公孫續的兵馬,竟然如此厲害!
就算袁紹沒有派援軍,那也有一萬五千兵馬呀!才幾天時間,就全軍覆沒。
不過荀彧告訴他,戲忠是牽招的軍師,這樣的結果,一點兒也不奇怪。
曹操隻能慨歎,如此大才,可惜不能為他所用,心裏頓時感到空落落的。
當然,這一切都在公孫續的意料之中。
他馬上從鎮北將軍府下了幾道命令。
以後無論是並州軍、青州軍,還是幽州軍,一律統稱為鎮北軍。
公孫續為整個鎮北軍的統帥,戲忠、陳宮、郭嘉任軍師。
並州之戰,鎮北軍折損的兵士並不多,從俘虜中很快補齊,加上張楊的降兵,共計六萬五千。
閻柔為主將,鮮於輔、鮮於銀為副將,率領一萬兵馬,鎮守壺關。
齊周為主將,薛洪為副將,率領一萬兵馬,鎮守箕關。
張遼率領三萬兵馬駐紮在晉陽,張楊為其副將,於禁率領一萬五千兵馬,駐紮在上黨,楊醜為其副將。
趙雲的幽州鐵騎,駐紮在太原。
盡管並州的鎮北軍隻是在布防,可是袁紹有些著急,壺關丟失,那就意味著並州通向濟冀州的門戶打開了,這怎麽讓他能睡得安穩?
朝歌趙浮、程渙的五千兵馬太少,趕緊增加到一萬,同時,命令淳於瓊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鄴城城外。
命令剛剛下了,王匡又派人稟報,箕關被並州兵占領。
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並州通往司隸的門戶,又被打開了。
袁紹悔不該不聽田豐之言,但現在沒有辦法,想奪迴箕關,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隻能再派兵了。
命令韓猛率領一萬兵馬駐紮在安邑,與王匡共守河東、河內。
同時,袁紹采納了沮授的建議,派郭圖前往豫州,與孫堅結盟。
冀州三麵強敵,他必須要拉更多的盟友。
對付公孫續,孫堅肯定幫不上忙,關鍵時刻,隻要孫堅不攻打司隸和南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