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妲己的名字就是最大的破綻
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 作者:練習生0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宋,
與諸位同僚一起議論朝政的朱熹眉頭一皺,手中的青瓷茶盞重重往桌子上一按,作為文壇魁首,他必須給這件事表個態。
“妲己不存在?是史官杜撰的?”
“簡直可笑。”
“要知道這可是正史中的人物。”
“史記中都寫了。”
“我知道很多人想要給商紂王臉上貼金,可是,也最多說商紂王沒有做過那些事,現在倒好,竟然有人直接說妖女妲己是假的?”
“這些後世子孫,真就一點常識都沒有。”
他的同僚紛紛點頭。
妲己可是存在於各種史料,有人說竟然不存在。
這是滑天下之大稽。
難道我們都集體撒謊了嗎?
.........
大唐,
朝堂中早就沸騰了,對於這個信息,他們也是無法接受。
作為諫臣的魏征微微皺眉,他這次謹慎的沒有開口發言,畢竟,吃虧吃得太多了,老魏同學還是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他不開口,壓力就給到了其他人,那些投獻世家的科舉出身的人卻紛紛跳出來。
“我倒要看看妲己怎麽是假的?”
“上次說張良刺殺秦始皇是假的,我都沒有好好算賬呢。”
“對,自然規律無法違抗,但史書上存在的人,你怎麽證明是假的?”
“不會又是要亂編吧。”
他們都是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畢竟,這可不是鐵球能扔多遠的問題。
隻要不是實打實的證據,看他們認不認就完事了。
抬杠,他們是專業的,不,是解釋經典的權力,他們是攥在手裏的。
........
大秦,
胡亥,公子高,扶蘇都張大了嘴巴。
這也太神奇了,他們也是聽著妲己的故事長大的。
甚至,他們的啟蒙老師,也是給他們講這個,就是為了讓他們不要沉迷女色。
他們雖然知道這裏麵有誇大的成本,可是,你直接來一句,妲己也是假的?
曆史上還有多少東西是真的?
夫子說的話,還有幾個字能信?
儒家之人浭水憤怒,淳於越感覺自從有了天幕,他的血管都要修煉成龍了,這每天就突突個停。
........
跟他們有一樣的憤怒的,還有各朝各代的文人,儒家,衛道士,他們都摩拳擦掌,準備找出博主的毛病。
天幕中,視頻終於出現了。
【為什麽說妲己是假的呢?】
【首先,妲己的這個名字,是從來沒有出現在殷商,西周的史料中,是從來,包括了考古中,也沒有。】
【就是詩經中,八卦中,野史中,都從未出現過妲己這個人。】
【而妲己這個名字第一次亮相,是在商紂王死後的五百年,才在史書上出現了。】
【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同樣,還是靈魂質問:古代,五百年後的人,是怎麽知道妲己這個名字的?】
(我去,真的嗎?妲己不是西周時候的出現的名字?難道我記錯了?)
(大吊哥,你說說。)
(妲己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國語·晉語》中,作者左丘明,其所處的時代,應該是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的時代,也就是東周,俗稱春秋晚期。)
(我去,還真是啊,都到了春秋晚期了。)
(這個可信度確實不高啊。)
(那麽其他史書史料呢?)
(其他史書史料中妲己,就是根據這個改編的,也就是左丘明編了一個人物,其他進行二創,三創,n創,然後把妲己塑造成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女妖精。)
(這是不是有點不要臉呢?)
(為了黑商紂王,還特意編造了一個女性,還要把髒水潑到人家身上?)
........
大明,
方孝孺氣的吹胡子。
“怎麽就編造了?”
“僅僅憑借五百年中的史料沒有記載,就說人家左丘明是自己亂寫的,這未免太過兒戲。”
朱元璋也微微點頭,這兒戲嗎?
五百多年前沒有名字,五百年後就有了?
左丘明是怎麽知道五百年前的事情?
他也想知道。
...........
北宋,
司馬光不服,指著天幕說:
“如果按照這麽說的話,曆史中很多事情都不存在了!”
“這個證據不足。”
旁邊的人並未說話,隻是靜靜的看著天幕。
.........
【為什麽說這是編造的呢?】
【有一句話叫做,造假造的再真,也有破綻,最大的破綻就是用料加工方法,都不是古代的。】
【妲己,這個名字,就是最大的破綻!】
【為什麽呢?】
【因為名字有問題啊!】
【咱們看這個名字是什麽格式,他到底是哪個時代的文化產物。】
【要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有起名字的格式。】
【從這個名字,你看出問題沒?】
【我告訴你,這個名字問題大了去了,因為這完全不是殷商的女性名字,甚至,都不是西周時期的女性名字格式,他是典型的春秋時期的女性名字格式,甚至為了突出蘇妲己紅顏禍水的特點,還在名字上做出了大膽的處理。】
........
(來了,來了,我就知道,隻要曆史功底好,一眼就能發現貓膩。)
(古代的名字可是有講究的,一些人單憑名字就能知道,他屬於哪個階層,比如陳勝吳廣。)
(不得不說,古人有時候還是很講究的。)
(蘇妲己這個名字怎麽解釋?)
(我覺得很正常啊。)
(不要你覺得,要古人覺得。)
(坐等吃瓜。)
............
秦末,
陳勝吳廣對視一眼。
“我們的名字怎麽了?”
“好像說我們是出身哪個階層。”
“還能是哪個階層,我都這麽慘了,隻當了個一個小小的屯長而已,還能是什麽人,當然是底層了。”
“對!”
吳廣點頭,屯長算什麽官職?
那必須是底層啊。
.........
南宋,
秦檜哼了聲:“老夫倒要瞧一瞧,一個名字,是如何貓膩的?”
“蘇妲己,這名字有問題嗎?一點問題都沒有。”
是嗎?
嶽飛摸著下巴,很有興趣。
他總感覺這裏麵有事情。
..........
大唐,
站在人群麵前的魏征靜悄悄的不說話。
房玄齡杜如晦也死死咬住舌頭,任由程咬金怎麽挑釁,就是一個字不說。
旁邊投靠世家的讀書人見了,趕忙詢問幾人,要他們代表大家反駁。
可魏征隻是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這些人。
就差說了,不懂就別亂說。
這裏麵水深著呢。
..........
【那麽咱們先來看看蘇妲己這個名字的格式,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怎麽解讀這個名字呢?】
【蘇妲己,
己是姓氏
蘇,就是蘇國,有蘇氏,看看,這種名字格式是什麽,一眼就看出來了吧,西周時期的名字格式。
跟褒姒,申薑,齊薑一模一樣的。
那你給我說說,這名字是什麽時代產生呢?
這就叫斷代,判斷時代。】
(博主,你這麽一說,我感覺我悟了啊!)
(一個名字,就能看出這個名字背後的文化特點,感覺曆史真是博大精深。)
(所以說,這個名字是西周時期創造的?)
(這就跟曆史文物斷代一樣,燒製一種瓷器,你用到了什麽技術,你用現代工業爐子的技術,你怎麽能斷代到古代呢?)
(果然考古研究曆史就是靠譜。)
(比那些學中文,甚至學理科的強。)
............
南宋
嶽飛笑嗬嗬問秦檜:“丞相怎麽看?”
秦檜用力的揪著胡須:“我站著看,蘇妲己,己是姓氏,蘇,就是蘇國代表有蘇氏,我承認,但是妲字呢?”
“這個該怎麽解釋?”
“難道就憑借著名字,就能斷定這是西周時期的?”
嶽飛也不急,他相信博主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會有解釋的。
.........
(博主,妲字怎麽解釋呢?)
(對,妲妲呢?)
陳勇笑了笑。
手指在視頻文件中敲擊幾下,一個新的視頻就發了出去。
【妲字更說明問題,女性有獨特的稱唿,這是屬於東周的特色!
也就是說,西周都不可能存在蘇妲己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的產生必須是春秋戰國時期才有的起名字格式。】
【現在我就跟你科普一下,名字的蘊含的曆史文化。】
【褒姒,齊薑,申薑,這是什麽文化特色呢?】
【典型的,儒家封建禮教的特色,叫做三從四德。】
【褒姒,申薑,齊薑,表明了這個時代女性作為聯姻的產物,他們是父兄的從屬品,典型的從父特點。】
【女性連擁有自己名字的權力都沒有,在史書上,隻能被稱唿為來自哪個國,哪個部落,什麽人的女人,這就跟生產標簽一樣。】
【這就是儒家父權思想的產物。】
【他們會讓女性在曆史上丟掉自己的名字。】
【那麽這種思想在東周時期,也就是春秋時期改變了,女人開始有了獨特的稱唿,比如,武薑,芮薑!
那麽曆史中有沒有一個薑姓是武氏,或者芮氏呢?
這是沒有呢?
那麽這個時期女性的名字為什麽叫做這個呢?
因為,武薑的丈夫是鄭武公。
芮薑的丈夫是芮國國君。
因此她們在史書上就叫了這個名字。
這又是三從四德中的一個特色,叫做出嫁從夫!
因為女性名字的獨特標記,如果不是父親賜予的,就是丈夫賜予的,用的是丈夫的封號,國號,爵位,官職,諡號,來指代女性。
表示這個女性是誰誰誰的妻子,而不是這個女性叫什麽名字。
這就是古代儒家夫權的體現。】
【在說說為什麽要從父權,過渡到夫權,是因為春秋時期,女性在史書上出現的太多,而且很多都是一個姓,比如薑姓,姬姓,如果用申薑這樣的格式,那麽就會分不清誰是誰。
所以,才出現了用夫權代替父權的命名格式。
看看吧,這就是曆史的演變。】
(我勒個去,一個名字,竟然能看出這麽多東西來。)
(我以為三從四德是唐宋才出現的產物,你給我說,儒家在姬周時期就有了所謂的三從四德,那麽子權的體現,父死從子,也會有體現了?)
(比如羋太後,你知道他叫什麽名字嗎?你隻知道他叫做太後,太後,不就是誰的母親嗎?)
(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的。)
(天啊,博主果然是擊碎我世界觀來的。)
(我說什麽來著,儒家的糟粕自古就有,隻不過你們根本沒有發現而已,後世儒家隻不過是把糟粕發揚光大了而已,有人還給我說,周儒跟宋儒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周儒不被待見而已。)
(這不就破案了,蘇妲己這個名字的格式,是春秋才能有的,怎麽可能是殷商的人呢?)
(名字肯定是假的!名字都是假的,曆史有沒有這個人物還用想嗎?)
.........
南宋,
秦檜傻眼了。
一個名字,你都能分析這麽多,你這是千層餅嗎?
他用力的搓了搓麵皮想要找到反駁的辦法。
可是,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討好金主爸爸的身上,根本無力反駁。
......
北宋。
司馬光倒是有真才實學的。
看到博主拿名字說事,他腦海中的資料就跟走馬燈一樣。
然後司馬光眼睛一亮。
“錯了,博主錯了。”
“司馬兄,你有什麽高見?”
“他說女子名字三從四德,東周時期,就是從夫,那麽文薑呢?”
周圍人一聽,瞬間拍手稱快。
你還是有點東西的。
............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裏的時候,一定會說,文薑呢?】
【難道他的丈夫的封號中,有一個文字嗎?】
【這裏不得不說,另一個起名格式了,叫做惡名!】
【為什麽給她來一個‘文’字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文薑太有才華了。】
【我就嗬嗬了,你就根本不懂古人怎麽罵人的,這是為了貶低女性,特意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就是說明她做的事,太文雅了,太有文才了。】
...........
今天恢複正常更新,可算是熬過來了。
與諸位同僚一起議論朝政的朱熹眉頭一皺,手中的青瓷茶盞重重往桌子上一按,作為文壇魁首,他必須給這件事表個態。
“妲己不存在?是史官杜撰的?”
“簡直可笑。”
“要知道這可是正史中的人物。”
“史記中都寫了。”
“我知道很多人想要給商紂王臉上貼金,可是,也最多說商紂王沒有做過那些事,現在倒好,竟然有人直接說妖女妲己是假的?”
“這些後世子孫,真就一點常識都沒有。”
他的同僚紛紛點頭。
妲己可是存在於各種史料,有人說竟然不存在。
這是滑天下之大稽。
難道我們都集體撒謊了嗎?
.........
大唐,
朝堂中早就沸騰了,對於這個信息,他們也是無法接受。
作為諫臣的魏征微微皺眉,他這次謹慎的沒有開口發言,畢竟,吃虧吃得太多了,老魏同學還是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他不開口,壓力就給到了其他人,那些投獻世家的科舉出身的人卻紛紛跳出來。
“我倒要看看妲己怎麽是假的?”
“上次說張良刺殺秦始皇是假的,我都沒有好好算賬呢。”
“對,自然規律無法違抗,但史書上存在的人,你怎麽證明是假的?”
“不會又是要亂編吧。”
他們都是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畢竟,這可不是鐵球能扔多遠的問題。
隻要不是實打實的證據,看他們認不認就完事了。
抬杠,他們是專業的,不,是解釋經典的權力,他們是攥在手裏的。
........
大秦,
胡亥,公子高,扶蘇都張大了嘴巴。
這也太神奇了,他們也是聽著妲己的故事長大的。
甚至,他們的啟蒙老師,也是給他們講這個,就是為了讓他們不要沉迷女色。
他們雖然知道這裏麵有誇大的成本,可是,你直接來一句,妲己也是假的?
曆史上還有多少東西是真的?
夫子說的話,還有幾個字能信?
儒家之人浭水憤怒,淳於越感覺自從有了天幕,他的血管都要修煉成龍了,這每天就突突個停。
........
跟他們有一樣的憤怒的,還有各朝各代的文人,儒家,衛道士,他們都摩拳擦掌,準備找出博主的毛病。
天幕中,視頻終於出現了。
【為什麽說妲己是假的呢?】
【首先,妲己的這個名字,是從來沒有出現在殷商,西周的史料中,是從來,包括了考古中,也沒有。】
【就是詩經中,八卦中,野史中,都從未出現過妲己這個人。】
【而妲己這個名字第一次亮相,是在商紂王死後的五百年,才在史書上出現了。】
【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同樣,還是靈魂質問:古代,五百年後的人,是怎麽知道妲己這個名字的?】
(我去,真的嗎?妲己不是西周時候的出現的名字?難道我記錯了?)
(大吊哥,你說說。)
(妲己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國語·晉語》中,作者左丘明,其所處的時代,應該是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的時代,也就是東周,俗稱春秋晚期。)
(我去,還真是啊,都到了春秋晚期了。)
(這個可信度確實不高啊。)
(那麽其他史書史料呢?)
(其他史書史料中妲己,就是根據這個改編的,也就是左丘明編了一個人物,其他進行二創,三創,n創,然後把妲己塑造成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女妖精。)
(這是不是有點不要臉呢?)
(為了黑商紂王,還特意編造了一個女性,還要把髒水潑到人家身上?)
........
大明,
方孝孺氣的吹胡子。
“怎麽就編造了?”
“僅僅憑借五百年中的史料沒有記載,就說人家左丘明是自己亂寫的,這未免太過兒戲。”
朱元璋也微微點頭,這兒戲嗎?
五百多年前沒有名字,五百年後就有了?
左丘明是怎麽知道五百年前的事情?
他也想知道。
...........
北宋,
司馬光不服,指著天幕說:
“如果按照這麽說的話,曆史中很多事情都不存在了!”
“這個證據不足。”
旁邊的人並未說話,隻是靜靜的看著天幕。
.........
【為什麽說這是編造的呢?】
【有一句話叫做,造假造的再真,也有破綻,最大的破綻就是用料加工方法,都不是古代的。】
【妲己,這個名字,就是最大的破綻!】
【為什麽呢?】
【因為名字有問題啊!】
【咱們看這個名字是什麽格式,他到底是哪個時代的文化產物。】
【要知道每一個時代,都有起名字的格式。】
【從這個名字,你看出問題沒?】
【我告訴你,這個名字問題大了去了,因為這完全不是殷商的女性名字,甚至,都不是西周時期的女性名字格式,他是典型的春秋時期的女性名字格式,甚至為了突出蘇妲己紅顏禍水的特點,還在名字上做出了大膽的處理。】
........
(來了,來了,我就知道,隻要曆史功底好,一眼就能發現貓膩。)
(古代的名字可是有講究的,一些人單憑名字就能知道,他屬於哪個階層,比如陳勝吳廣。)
(不得不說,古人有時候還是很講究的。)
(蘇妲己這個名字怎麽解釋?)
(我覺得很正常啊。)
(不要你覺得,要古人覺得。)
(坐等吃瓜。)
............
秦末,
陳勝吳廣對視一眼。
“我們的名字怎麽了?”
“好像說我們是出身哪個階層。”
“還能是哪個階層,我都這麽慘了,隻當了個一個小小的屯長而已,還能是什麽人,當然是底層了。”
“對!”
吳廣點頭,屯長算什麽官職?
那必須是底層啊。
.........
南宋,
秦檜哼了聲:“老夫倒要瞧一瞧,一個名字,是如何貓膩的?”
“蘇妲己,這名字有問題嗎?一點問題都沒有。”
是嗎?
嶽飛摸著下巴,很有興趣。
他總感覺這裏麵有事情。
..........
大唐,
站在人群麵前的魏征靜悄悄的不說話。
房玄齡杜如晦也死死咬住舌頭,任由程咬金怎麽挑釁,就是一個字不說。
旁邊投靠世家的讀書人見了,趕忙詢問幾人,要他們代表大家反駁。
可魏征隻是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這些人。
就差說了,不懂就別亂說。
這裏麵水深著呢。
..........
【那麽咱們先來看看蘇妲己這個名字的格式,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怎麽解讀這個名字呢?】
【蘇妲己,
己是姓氏
蘇,就是蘇國,有蘇氏,看看,這種名字格式是什麽,一眼就看出來了吧,西周時期的名字格式。
跟褒姒,申薑,齊薑一模一樣的。
那你給我說說,這名字是什麽時代產生呢?
這就叫斷代,判斷時代。】
(博主,你這麽一說,我感覺我悟了啊!)
(一個名字,就能看出這個名字背後的文化特點,感覺曆史真是博大精深。)
(所以說,這個名字是西周時期創造的?)
(這就跟曆史文物斷代一樣,燒製一種瓷器,你用到了什麽技術,你用現代工業爐子的技術,你怎麽能斷代到古代呢?)
(果然考古研究曆史就是靠譜。)
(比那些學中文,甚至學理科的強。)
............
南宋
嶽飛笑嗬嗬問秦檜:“丞相怎麽看?”
秦檜用力的揪著胡須:“我站著看,蘇妲己,己是姓氏,蘇,就是蘇國代表有蘇氏,我承認,但是妲字呢?”
“這個該怎麽解釋?”
“難道就憑借著名字,就能斷定這是西周時期的?”
嶽飛也不急,他相信博主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會有解釋的。
.........
(博主,妲字怎麽解釋呢?)
(對,妲妲呢?)
陳勇笑了笑。
手指在視頻文件中敲擊幾下,一個新的視頻就發了出去。
【妲字更說明問題,女性有獨特的稱唿,這是屬於東周的特色!
也就是說,西周都不可能存在蘇妲己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的產生必須是春秋戰國時期才有的起名字格式。】
【現在我就跟你科普一下,名字的蘊含的曆史文化。】
【褒姒,齊薑,申薑,這是什麽文化特色呢?】
【典型的,儒家封建禮教的特色,叫做三從四德。】
【褒姒,申薑,齊薑,表明了這個時代女性作為聯姻的產物,他們是父兄的從屬品,典型的從父特點。】
【女性連擁有自己名字的權力都沒有,在史書上,隻能被稱唿為來自哪個國,哪個部落,什麽人的女人,這就跟生產標簽一樣。】
【這就是儒家父權思想的產物。】
【他們會讓女性在曆史上丟掉自己的名字。】
【那麽這種思想在東周時期,也就是春秋時期改變了,女人開始有了獨特的稱唿,比如,武薑,芮薑!
那麽曆史中有沒有一個薑姓是武氏,或者芮氏呢?
這是沒有呢?
那麽這個時期女性的名字為什麽叫做這個呢?
因為,武薑的丈夫是鄭武公。
芮薑的丈夫是芮國國君。
因此她們在史書上就叫了這個名字。
這又是三從四德中的一個特色,叫做出嫁從夫!
因為女性名字的獨特標記,如果不是父親賜予的,就是丈夫賜予的,用的是丈夫的封號,國號,爵位,官職,諡號,來指代女性。
表示這個女性是誰誰誰的妻子,而不是這個女性叫什麽名字。
這就是古代儒家夫權的體現。】
【在說說為什麽要從父權,過渡到夫權,是因為春秋時期,女性在史書上出現的太多,而且很多都是一個姓,比如薑姓,姬姓,如果用申薑這樣的格式,那麽就會分不清誰是誰。
所以,才出現了用夫權代替父權的命名格式。
看看吧,這就是曆史的演變。】
(我勒個去,一個名字,竟然能看出這麽多東西來。)
(我以為三從四德是唐宋才出現的產物,你給我說,儒家在姬周時期就有了所謂的三從四德,那麽子權的體現,父死從子,也會有體現了?)
(比如羋太後,你知道他叫什麽名字嗎?你隻知道他叫做太後,太後,不就是誰的母親嗎?)
(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的。)
(天啊,博主果然是擊碎我世界觀來的。)
(我說什麽來著,儒家的糟粕自古就有,隻不過你們根本沒有發現而已,後世儒家隻不過是把糟粕發揚光大了而已,有人還給我說,周儒跟宋儒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周儒不被待見而已。)
(這不就破案了,蘇妲己這個名字的格式,是春秋才能有的,怎麽可能是殷商的人呢?)
(名字肯定是假的!名字都是假的,曆史有沒有這個人物還用想嗎?)
.........
南宋,
秦檜傻眼了。
一個名字,你都能分析這麽多,你這是千層餅嗎?
他用力的搓了搓麵皮想要找到反駁的辦法。
可是,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討好金主爸爸的身上,根本無力反駁。
......
北宋。
司馬光倒是有真才實學的。
看到博主拿名字說事,他腦海中的資料就跟走馬燈一樣。
然後司馬光眼睛一亮。
“錯了,博主錯了。”
“司馬兄,你有什麽高見?”
“他說女子名字三從四德,東周時期,就是從夫,那麽文薑呢?”
周圍人一聽,瞬間拍手稱快。
你還是有點東西的。
............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裏的時候,一定會說,文薑呢?】
【難道他的丈夫的封號中,有一個文字嗎?】
【這裏不得不說,另一個起名格式了,叫做惡名!】
【為什麽給她來一個‘文’字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文薑太有才華了。】
【我就嗬嗬了,你就根本不懂古人怎麽罵人的,這是為了貶低女性,特意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就是說明她做的事,太文雅了,太有文才了。】
...........
今天恢複正常更新,可算是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