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商紂王的毒計,讓南宋大明吃了苦頭
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 作者:練習生0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比於彈幕網友想知道申侯為什麽跑去了西邊。
一些人關心的是為什麽商紂王要先滅東夷,而非西邊的姬周。
比如現在的孫權,他就很鬱悶,因為他怕曹操下一個要幹的是他,而不是劉備。
於是趕緊充值,在彈幕中狂刷:“先說說,商紂王已經擒拿了姬昌,不殺掉或者先攻打姬周,而是要幹東夷?”
“能分析一下商紂王的戰略意圖嗎?”
........
陳勇樂了,還有人要付費聽這個,他就把之前剪輯好,但卻沒有播放的視頻給發了出去。
【薑子牙勸說申侯一脈參戰,在薑子牙看來,商紂王肯定是先滅姬周啊,畢竟攘外必先安內,姬周可是反王,對商紂王的侮辱性更大。】
【申侯一脈甚至都想著等商紂王和姬周打的兩敗俱傷,然後再撿便宜。】
【而商紂王隻是掃了一眼輿圖,當即決定,先滅東夷。】
“大王,為什麽?”
飛廉惡來得,費仲等人,得知了商紂王的作戰目標,很是不解。
大殿中,君臣相互商討,商紂王也不是那種聽不進建議的人,相反,他還經常聽取婦人之言。
於是,商紂王很耐心的解釋給他們聽:“西邊窮,東邊富,打了西邊咱們越打越窮,就算是勝了,也消耗完了剛積攢起來的糧草,最後還會讓東夷撿了漏,可是打東夷就不一樣,那是越打越富,隻要打完休養幾年,糧草就會源源不斷,滅姬周易如反掌。”
飛廉瞬間就想通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隻要領兵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
“那我去把姬昌宰了祭旗。”
飛廉搓著手,他想宰姬昌很久了,不等朝會商議完,他就興衝衝的讓人把姬昌給提了進來,想要當場來一個剝皮抽筋,既然先不打姬周,就不用把姬昌拉到陣前祭天了,要不還得浪費糧食養著。
“慢著!姬昌不能死。”
商紂王趕緊阻止。
“為什麽?留著他是個禍害啊!”
飛廉不明白,費仲也看向了商紂王。
商紂王解釋道:“如果孤不殺姬昌,你猜姬周難不難受?他們的主子還在咱們手裏,他們敢不敢對咱貿然發動戰爭?”
費仲眼睛一亮:“大王的意思是,姬周會顧及姬昌的狗命?”
飛廉卻有不同的想法:“大王,萬一姬周放棄了姬昌,重新選一個人接替西伯侯之位呢?”
商紂王笑了:“這樣豈不是正好?”
“正好?”
飛廉更迷糊了。
商紂王撫摸輿圖,笑道:“隻要他們進行權力交接,必然在姬昌的兒子裏選,不管選誰,姬周都會進行一次權力洗牌,正所謂一朝主子一朝臣,新主上位肯定是要重用自己的心腹,而把很多老臣給架空,你覺得那些人會願意?權力的重新洗牌,肯定要折損姬周的一部分力量。”
費仲提醒:“可這種折損也不太大,都在可控範圍內,姬周不會傷筋動骨,隻是一時之痛。”
商紂王指了指姬昌:“如果孤等他們清洗完了,孤再把姬昌老狗給放迴去呢?到時候,姬周是以姬昌為尊,還是以他兒子為尊?他們兩人想要和平相處,和平解決權力分享的問題,而那些老臣和新貴願意和平相處嗎?誰能願意舍棄自己的利益呢?”
飛廉眼睛瞪大,這招絕了啊!
在權力麵前,什麽父子,都是笑話,就算他們不想鬥,他們身後的勢力,都要推著他們爭鬥。
到時候,姬周又要進行一次更大的權力洗牌,甚至上演政變。
死的就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個派係會被集體清算。
“可,如果姬周為了顧全大局,遲遲不立新主呢?”
費仲震驚之後,再次提出了另一種思路,朝堂謀算,必須要考慮各種可能。
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商紂王笑的更開心:“這樣才更有意思,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姬周新主遲遲不立,你覺得姬昌的兒子們會沒有這個心思?一個兒子為了大局可以忍住上位的衝動,可姬昌有多少兒子,他算的清楚嗎?”
“這麽多兒子,難道每一個都會顧全大局?人心之惡,是經不起誘惑的,更何況是權力美人和財富加一起的誘惑。”
“孤倒是希望姬周他們不立新主,姬周就會更亂,內鬥的更為兇險,而且還沒有人能夠阻止,因為都不是新主,都沒有法理讓所有人聽他的。”
飛廉,費仲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這招絕了!
姬昌號稱有一百個兒子,為了爭奪權力,還不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隻要把姬昌扣押在朝歌城,就是等於給姬周買了一個隨時能夠點燃的大災難。
【很多人以為商紂王不殺姬昌是敗筆,其實,這才是炎黃最早,最正確使用皇帝君王俘虜的策略,就是養著,讓對麵頭疼。】
(我曹,這招竟然是商紂王發明了的,我以前怎麽沒有注意到。)
(為什麽我看曆史都沒做想這麽多,以為金人扣押宋朝皇帝很牛逼,原來這是抄的商紂王的作業。)
(最無語的是,明明是相同的計策,我覺得金人很厲害,商紂王扣押姬昌不殺,很愚蠢...我的腦子果然缺少類比能力,竟然把一個計策,解讀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尼瑪,如果不是比幹放走了姬昌,商紂王收拾姬周豈不是易如反掌,在打姬周前,把姬昌放迴去,等他們政變,政變剛開始,然後一波帶走,啊啊啊啊,本來商紂王會給咱們上演一場教科書一樣的權謀爭霸戰,可惜啊!我恨死叛徒了。)
(不得不說,這招是真的狠,趙構就充分體會到了,隨時有一個空降太上皇的便秘感覺。)
(可惜啊,這招都被遊牧文明學去了,先來對付大宋,接下來就是對付明朝。)
(趙構在這裏就好了,還能給咱分享一下真實感受。)
.......
我分享你大爺。
趙構要氣死了。
感情金人的損招是跟商紂王學的。
你商紂王死的果然很好,做人有這麽損的嗎?
廢物皇帝被人抓去了,要殺就殺了,老子祖墳都給他們選好了,你偏要活捉還養著,金人都跟你學壞了。
他娘的,你知道不,朕晚上睡覺都能夢見他們迴來的局麵,那是噩夢啊!
趙構清楚,隻要二聖隨便一個人迴來,就算他不想退位,隻要利益給到位了,文臣都會“勸說”自己退位的。
文臣什麽尿性他現在是一清二楚。
他雖然也說過迎接二帝還朝,可一直卻隻是喊喊口號,但真的到了最後迎接環節,必須要有事耽擱了,真弄迴來,就真的如商紂王說的,大宋內部就得出現兩股勢力,往死裏掐。
所以,迎接二聖還朝是政治正確,口號必須這麽喊,而不接他們迴來是站隊正確,誰碰了這個底線,他就得讓誰死!因為他就不是站自己這邊的。
既然不是自己的人,不論是誰,有多大的功勞,都得死,而且功勞越大,就要死的越快。
不要怪他心狠,要怪,你就去怪商紂王,是他發明了這種毒計!
朕隻是做了對朕最有利的選擇,你覺得朕不要臉,你就罵吧,反正朕是不會改的。
.........
大明,
於謙歎了口氣。
他其實希望朱祁鎮死在敵營。
但朱祁鎮活著迴來了,他知道,大明將會有一場腥風血雨,大明兩個派係之間,還會有一場血腥廝殺。
內耗,自殘,根本無法避免,大明可能會迎接有史以來的最大浩劫。
商紂王,你這個‘紂’的諡號真沒起錯,人家都是講究人心本善,引導人性之善,你卻偏偏要用人性之惡,引導人性之惡。
你的學說,你的毒計,太可怕了,這是無解的陽謀。
.......
三國,
諸葛孔明也不得不稱讚。
“商紂王的這一招很厲害。”
“他用姬昌這個特殊的人質,就限製住了姬周,為他全力東征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不然,以商紂王當時的國力,想要東西雙線開戰,最後隻能是被拖到糧草耗盡。”
“咱們孫劉聯盟,其實就是要想辦法讓曹操顧頭不顧尾。”
劉備正襟危坐,認真的聽著,他的謀略水平也不低,但還達不到諸葛孔明這個層次。
軍師說什麽,都是對的,學就完事了。
........
天幕中,視頻繼續。
【商紂王把姬昌留在了朝歌,全力東征,姬周的反應也跟他想的一樣,雖然由姬發主持大局,可是姬昌的兒子們卻並不心齊,尤其是管叔蔡叔,明裏暗裏,都在覬覦王位,所以,姬周根本沒有辦法在商紂王東征的時候,從背後突襲。】
【這也是薑子牙漏算的一點,如果姬昌死了,他的女兒嫁給了姬發,他還是姬發的相父,可以說,他就掌控了東夷和姬周兩個大勢力的最大話語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
【可事情卻出乎了他的意料,商紂王僅僅用了一招,就破解了他搞出了周薑聯盟。】
【其結果就是商紂王滅了東夷,申侯一脈成為了俘虜。】
【因此,看似聰明無比的薑子牙,被吹成神話的人,而在真正的曆史潮流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他和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在殷商末年的諸侯爭霸戰爭的第一輪,就慘遭淘汰。】
【而商紂王為什麽不殺掉薑姓人,申侯一脈能夠活命,不是歸功於商紂王的仁慈,而是歸功於他們的血脈,也是沾了祖宗的光。】
“王,為什麽不殺了他們,薑子牙都能反,薑姓人信不過啊!”
飛廉勸說,東夷人可以不全殺,但最厲害的薑姓人必須死。
他嬴姓,也是上古八大姓,根本沒把姓薑的放在眼裏。
商紂王端著青銅酒樽,歎氣道:“薑族在大禹治水時有大功於人族,千百年來,更是鎮壓黃河下遊,確保了黃河上遊百姓安居樂業,此乃不世之功,我殷商百姓也因此承蒙恩惠,孤不能抹殺他們的功勞,當給他們一個機會。”
“孤當學習大禹,統禦炎黃,有容人之量。”
【商紂王攻滅東夷之後,一直企圖勸說薑姓人歸順殷商,在牧野之戰前,雙方其實一直在談判。】
【商紂王念著薑族的功勞,更是想著一勞永逸的解決東夷和殷商的矛盾,把兩個族群化作一家人,從而真正的一統天下。】
【奈何,申侯一脈心中有的隻有自己利益,完全忘記了先祖被大禹分封時所承擔的曆史責任,以及先祖的榮耀和光輝。】
【反而把先祖的功績當成了可以售賣的籌碼,企圖換取更高的既得利益。】
【很可惜,商紂王的國策,是對貴族不利的,反觀姬周才是貴族的天堂,於是申侯一脈最後選擇以原始入股的方式,加入到了大周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二股東。】
【並在牧野之戰中,臨陣倒戈,幫助大周成功上市。】
(我幹,曆史隱藏的秘密太多,商紂王不殺薑族人,還有這麽一層因果。)
(有一說一,薑族人鎮壓黃河下遊的確是功德無量。)
(現在我感覺商紂王真的扛得起人族之主的名頭,他能夠承認薑族人對於曆史的貢獻,並且因此對薑族人手下留情,這點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很多人到這個時候,就會為永絕後患,你功勞越大,我越要殺你!)
(我家二鳳也這樣!從不殺功臣。)
(秦始皇才是這樣的好吧。)
(漢朝粉絲默默退出群聊,這個話題咱們不具備優勢,明朝的,一起走?)
(宋朝粉絲:帶上我們。)
(滾一邊去,你們連被黑的資格都沒有,你們是不想殺功臣嗎?你們是不能!)
(這次我清楚的認識到了牧野之戰,果然,一切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申侯一脈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利益,就反水了。)
(姬周為什麽能夠策反奴隸,還不是申侯一脈跟薑子牙都是一夥的,其實早就商量好了,加上殷商貴族被收買,微子啟等人從中通風報信,可能當時的申侯一脈再跟商紂王談判的時候,也通過微子啟等殷商貴族,暗地裏跟姬周談判。)
........
曹操站起起來,拿起酒杯,向著殷墟的方向遙敬一杯。
“商紂王,當得起大義之名。”
說真的,就是他曹操,也不可能放過這麽大的一個對手,隻是因為對方祖上有功。
你越有功,我越留不得你。
敢把這麽大的敵人留下的人,曆史上也就商紂王和秦始皇了。
結果,都翻車了。
我曹操可不會學,但不妨礙咱敬佩。
.......
大漢,
劉邦歎了口氣,商紂王這人怎麽說呢?
不夠壞!
“有空乃公教你兩招,你先宰了他們,然後隨便找一個人,就說是薑姓之人,給他們分封一塊地,這不是麵子裏子都有了。”
蕭何,張良:“.....”
千萬別得罪咱們這一位陛下,要不然,他能把他兒子塞到你家裏,繼承你的家業。
......
【申侯一脈應該在牧野之戰中很得意,他們成功投資了姬周,並且在姬周最關鍵的時候,來了一個倒戈一擊,完成了對殷商破產清算。】
【當姬周成功上市,申侯一脈要兌現原始股,要分紅的時候。】
【你們覺得周公旦會怎麽看他們?】
【叛徒!】
【是的,周公旦就是這麽認為的,還想要分紅,先想想你的本金能不能說收迴來。】
鎬京城。
召公爽等人商議如何安置薑姓之人。
“他們想要迴到祖地,並且把東夷之地全部封賞給他們。”
召公說出了申侯一脈的條件。
“是應該給他們,咱們姬周能贏,可是多虧他們。”
“是啊!不是薑姓投靠,咱們就敗了。”
“他們要的不太過分,東夷本來就是他們的封國。”
姬姓諸侯紛紛開口。
周武王一時間沒有了主意。
這時候,一直沒有開口的周公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讓一個背叛過殷商的人做大做強,他將來會不會背叛我們姬周呢?”
“商紂王對他還不夠好嗎?”
“我們能給他們的東西,真的比商紂王多嗎?”
“如果我們姬周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他們會不會也向對待商紂王一樣,對付我們呢?”
姬姓諸侯瞬間閉嘴,眼中都露出了一抹後怕。
召公說:“你是說,咱們不用大用他們?”
周公嗬嗬一笑:“這不是用不用的問題,而是我們現在商議國策錯了,我們難道不應該商量怎麽弄死他們才對嘛?”
周公旦抽出長劍走到了大殿外,狠狠一劍捅到了一頭牛的身上,牛瘋狂的尥蹶子。
“你看,溫順的牛都會反噬,都會因為你傷害了它,而對你出手,何況是一頭擇人而噬的惡狼!”
“留著他們,就是給咱們大周樹立了一個大敵,死了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所以,旦認為,要滅了他們才是永絕後患。”
“大周不需要一個可以跟咱們平起平坐的諸侯。”
【不要以為臨陣倒戈好像很容易投機成功,曆史上,最討厭叛徒的人,恰恰就是用叛徒獲得勝利的人,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叛徒有多可恨和危險。】
【申侯一脈以為人家大周要給他們分紅。】
【卻不知道,周公旦已經想著怎麽弄死他們了,一場針對他們的陰謀也在一步步的展開。】
.......
五千字大章,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
一些人關心的是為什麽商紂王要先滅東夷,而非西邊的姬周。
比如現在的孫權,他就很鬱悶,因為他怕曹操下一個要幹的是他,而不是劉備。
於是趕緊充值,在彈幕中狂刷:“先說說,商紂王已經擒拿了姬昌,不殺掉或者先攻打姬周,而是要幹東夷?”
“能分析一下商紂王的戰略意圖嗎?”
........
陳勇樂了,還有人要付費聽這個,他就把之前剪輯好,但卻沒有播放的視頻給發了出去。
【薑子牙勸說申侯一脈參戰,在薑子牙看來,商紂王肯定是先滅姬周啊,畢竟攘外必先安內,姬周可是反王,對商紂王的侮辱性更大。】
【申侯一脈甚至都想著等商紂王和姬周打的兩敗俱傷,然後再撿便宜。】
【而商紂王隻是掃了一眼輿圖,當即決定,先滅東夷。】
“大王,為什麽?”
飛廉惡來得,費仲等人,得知了商紂王的作戰目標,很是不解。
大殿中,君臣相互商討,商紂王也不是那種聽不進建議的人,相反,他還經常聽取婦人之言。
於是,商紂王很耐心的解釋給他們聽:“西邊窮,東邊富,打了西邊咱們越打越窮,就算是勝了,也消耗完了剛積攢起來的糧草,最後還會讓東夷撿了漏,可是打東夷就不一樣,那是越打越富,隻要打完休養幾年,糧草就會源源不斷,滅姬周易如反掌。”
飛廉瞬間就想通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隻要領兵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
“那我去把姬昌宰了祭旗。”
飛廉搓著手,他想宰姬昌很久了,不等朝會商議完,他就興衝衝的讓人把姬昌給提了進來,想要當場來一個剝皮抽筋,既然先不打姬周,就不用把姬昌拉到陣前祭天了,要不還得浪費糧食養著。
“慢著!姬昌不能死。”
商紂王趕緊阻止。
“為什麽?留著他是個禍害啊!”
飛廉不明白,費仲也看向了商紂王。
商紂王解釋道:“如果孤不殺姬昌,你猜姬周難不難受?他們的主子還在咱們手裏,他們敢不敢對咱貿然發動戰爭?”
費仲眼睛一亮:“大王的意思是,姬周會顧及姬昌的狗命?”
飛廉卻有不同的想法:“大王,萬一姬周放棄了姬昌,重新選一個人接替西伯侯之位呢?”
商紂王笑了:“這樣豈不是正好?”
“正好?”
飛廉更迷糊了。
商紂王撫摸輿圖,笑道:“隻要他們進行權力交接,必然在姬昌的兒子裏選,不管選誰,姬周都會進行一次權力洗牌,正所謂一朝主子一朝臣,新主上位肯定是要重用自己的心腹,而把很多老臣給架空,你覺得那些人會願意?權力的重新洗牌,肯定要折損姬周的一部分力量。”
費仲提醒:“可這種折損也不太大,都在可控範圍內,姬周不會傷筋動骨,隻是一時之痛。”
商紂王指了指姬昌:“如果孤等他們清洗完了,孤再把姬昌老狗給放迴去呢?到時候,姬周是以姬昌為尊,還是以他兒子為尊?他們兩人想要和平相處,和平解決權力分享的問題,而那些老臣和新貴願意和平相處嗎?誰能願意舍棄自己的利益呢?”
飛廉眼睛瞪大,這招絕了啊!
在權力麵前,什麽父子,都是笑話,就算他們不想鬥,他們身後的勢力,都要推著他們爭鬥。
到時候,姬周又要進行一次更大的權力洗牌,甚至上演政變。
死的就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個派係會被集體清算。
“可,如果姬周為了顧全大局,遲遲不立新主呢?”
費仲震驚之後,再次提出了另一種思路,朝堂謀算,必須要考慮各種可能。
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商紂王笑的更開心:“這樣才更有意思,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姬周新主遲遲不立,你覺得姬昌的兒子們會沒有這個心思?一個兒子為了大局可以忍住上位的衝動,可姬昌有多少兒子,他算的清楚嗎?”
“這麽多兒子,難道每一個都會顧全大局?人心之惡,是經不起誘惑的,更何況是權力美人和財富加一起的誘惑。”
“孤倒是希望姬周他們不立新主,姬周就會更亂,內鬥的更為兇險,而且還沒有人能夠阻止,因為都不是新主,都沒有法理讓所有人聽他的。”
飛廉,費仲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這招絕了!
姬昌號稱有一百個兒子,為了爭奪權力,還不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隻要把姬昌扣押在朝歌城,就是等於給姬周買了一個隨時能夠點燃的大災難。
【很多人以為商紂王不殺姬昌是敗筆,其實,這才是炎黃最早,最正確使用皇帝君王俘虜的策略,就是養著,讓對麵頭疼。】
(我曹,這招竟然是商紂王發明了的,我以前怎麽沒有注意到。)
(為什麽我看曆史都沒做想這麽多,以為金人扣押宋朝皇帝很牛逼,原來這是抄的商紂王的作業。)
(最無語的是,明明是相同的計策,我覺得金人很厲害,商紂王扣押姬昌不殺,很愚蠢...我的腦子果然缺少類比能力,竟然把一個計策,解讀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尼瑪,如果不是比幹放走了姬昌,商紂王收拾姬周豈不是易如反掌,在打姬周前,把姬昌放迴去,等他們政變,政變剛開始,然後一波帶走,啊啊啊啊,本來商紂王會給咱們上演一場教科書一樣的權謀爭霸戰,可惜啊!我恨死叛徒了。)
(不得不說,這招是真的狠,趙構就充分體會到了,隨時有一個空降太上皇的便秘感覺。)
(可惜啊,這招都被遊牧文明學去了,先來對付大宋,接下來就是對付明朝。)
(趙構在這裏就好了,還能給咱分享一下真實感受。)
.......
我分享你大爺。
趙構要氣死了。
感情金人的損招是跟商紂王學的。
你商紂王死的果然很好,做人有這麽損的嗎?
廢物皇帝被人抓去了,要殺就殺了,老子祖墳都給他們選好了,你偏要活捉還養著,金人都跟你學壞了。
他娘的,你知道不,朕晚上睡覺都能夢見他們迴來的局麵,那是噩夢啊!
趙構清楚,隻要二聖隨便一個人迴來,就算他不想退位,隻要利益給到位了,文臣都會“勸說”自己退位的。
文臣什麽尿性他現在是一清二楚。
他雖然也說過迎接二帝還朝,可一直卻隻是喊喊口號,但真的到了最後迎接環節,必須要有事耽擱了,真弄迴來,就真的如商紂王說的,大宋內部就得出現兩股勢力,往死裏掐。
所以,迎接二聖還朝是政治正確,口號必須這麽喊,而不接他們迴來是站隊正確,誰碰了這個底線,他就得讓誰死!因為他就不是站自己這邊的。
既然不是自己的人,不論是誰,有多大的功勞,都得死,而且功勞越大,就要死的越快。
不要怪他心狠,要怪,你就去怪商紂王,是他發明了這種毒計!
朕隻是做了對朕最有利的選擇,你覺得朕不要臉,你就罵吧,反正朕是不會改的。
.........
大明,
於謙歎了口氣。
他其實希望朱祁鎮死在敵營。
但朱祁鎮活著迴來了,他知道,大明將會有一場腥風血雨,大明兩個派係之間,還會有一場血腥廝殺。
內耗,自殘,根本無法避免,大明可能會迎接有史以來的最大浩劫。
商紂王,你這個‘紂’的諡號真沒起錯,人家都是講究人心本善,引導人性之善,你卻偏偏要用人性之惡,引導人性之惡。
你的學說,你的毒計,太可怕了,這是無解的陽謀。
.......
三國,
諸葛孔明也不得不稱讚。
“商紂王的這一招很厲害。”
“他用姬昌這個特殊的人質,就限製住了姬周,為他全力東征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不然,以商紂王當時的國力,想要東西雙線開戰,最後隻能是被拖到糧草耗盡。”
“咱們孫劉聯盟,其實就是要想辦法讓曹操顧頭不顧尾。”
劉備正襟危坐,認真的聽著,他的謀略水平也不低,但還達不到諸葛孔明這個層次。
軍師說什麽,都是對的,學就完事了。
........
天幕中,視頻繼續。
【商紂王把姬昌留在了朝歌,全力東征,姬周的反應也跟他想的一樣,雖然由姬發主持大局,可是姬昌的兒子們卻並不心齊,尤其是管叔蔡叔,明裏暗裏,都在覬覦王位,所以,姬周根本沒有辦法在商紂王東征的時候,從背後突襲。】
【這也是薑子牙漏算的一點,如果姬昌死了,他的女兒嫁給了姬發,他還是姬發的相父,可以說,他就掌控了東夷和姬周兩個大勢力的最大話語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
【可事情卻出乎了他的意料,商紂王僅僅用了一招,就破解了他搞出了周薑聯盟。】
【其結果就是商紂王滅了東夷,申侯一脈成為了俘虜。】
【因此,看似聰明無比的薑子牙,被吹成神話的人,而在真正的曆史潮流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他和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在殷商末年的諸侯爭霸戰爭的第一輪,就慘遭淘汰。】
【而商紂王為什麽不殺掉薑姓人,申侯一脈能夠活命,不是歸功於商紂王的仁慈,而是歸功於他們的血脈,也是沾了祖宗的光。】
“王,為什麽不殺了他們,薑子牙都能反,薑姓人信不過啊!”
飛廉勸說,東夷人可以不全殺,但最厲害的薑姓人必須死。
他嬴姓,也是上古八大姓,根本沒把姓薑的放在眼裏。
商紂王端著青銅酒樽,歎氣道:“薑族在大禹治水時有大功於人族,千百年來,更是鎮壓黃河下遊,確保了黃河上遊百姓安居樂業,此乃不世之功,我殷商百姓也因此承蒙恩惠,孤不能抹殺他們的功勞,當給他們一個機會。”
“孤當學習大禹,統禦炎黃,有容人之量。”
【商紂王攻滅東夷之後,一直企圖勸說薑姓人歸順殷商,在牧野之戰前,雙方其實一直在談判。】
【商紂王念著薑族的功勞,更是想著一勞永逸的解決東夷和殷商的矛盾,把兩個族群化作一家人,從而真正的一統天下。】
【奈何,申侯一脈心中有的隻有自己利益,完全忘記了先祖被大禹分封時所承擔的曆史責任,以及先祖的榮耀和光輝。】
【反而把先祖的功績當成了可以售賣的籌碼,企圖換取更高的既得利益。】
【很可惜,商紂王的國策,是對貴族不利的,反觀姬周才是貴族的天堂,於是申侯一脈最後選擇以原始入股的方式,加入到了大周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二股東。】
【並在牧野之戰中,臨陣倒戈,幫助大周成功上市。】
(我幹,曆史隱藏的秘密太多,商紂王不殺薑族人,還有這麽一層因果。)
(有一說一,薑族人鎮壓黃河下遊的確是功德無量。)
(現在我感覺商紂王真的扛得起人族之主的名頭,他能夠承認薑族人對於曆史的貢獻,並且因此對薑族人手下留情,這點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很多人到這個時候,就會為永絕後患,你功勞越大,我越要殺你!)
(我家二鳳也這樣!從不殺功臣。)
(秦始皇才是這樣的好吧。)
(漢朝粉絲默默退出群聊,這個話題咱們不具備優勢,明朝的,一起走?)
(宋朝粉絲:帶上我們。)
(滾一邊去,你們連被黑的資格都沒有,你們是不想殺功臣嗎?你們是不能!)
(這次我清楚的認識到了牧野之戰,果然,一切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申侯一脈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利益,就反水了。)
(姬周為什麽能夠策反奴隸,還不是申侯一脈跟薑子牙都是一夥的,其實早就商量好了,加上殷商貴族被收買,微子啟等人從中通風報信,可能當時的申侯一脈再跟商紂王談判的時候,也通過微子啟等殷商貴族,暗地裏跟姬周談判。)
........
曹操站起起來,拿起酒杯,向著殷墟的方向遙敬一杯。
“商紂王,當得起大義之名。”
說真的,就是他曹操,也不可能放過這麽大的一個對手,隻是因為對方祖上有功。
你越有功,我越留不得你。
敢把這麽大的敵人留下的人,曆史上也就商紂王和秦始皇了。
結果,都翻車了。
我曹操可不會學,但不妨礙咱敬佩。
.......
大漢,
劉邦歎了口氣,商紂王這人怎麽說呢?
不夠壞!
“有空乃公教你兩招,你先宰了他們,然後隨便找一個人,就說是薑姓之人,給他們分封一塊地,這不是麵子裏子都有了。”
蕭何,張良:“.....”
千萬別得罪咱們這一位陛下,要不然,他能把他兒子塞到你家裏,繼承你的家業。
......
【申侯一脈應該在牧野之戰中很得意,他們成功投資了姬周,並且在姬周最關鍵的時候,來了一個倒戈一擊,完成了對殷商破產清算。】
【當姬周成功上市,申侯一脈要兌現原始股,要分紅的時候。】
【你們覺得周公旦會怎麽看他們?】
【叛徒!】
【是的,周公旦就是這麽認為的,還想要分紅,先想想你的本金能不能說收迴來。】
鎬京城。
召公爽等人商議如何安置薑姓之人。
“他們想要迴到祖地,並且把東夷之地全部封賞給他們。”
召公說出了申侯一脈的條件。
“是應該給他們,咱們姬周能贏,可是多虧他們。”
“是啊!不是薑姓投靠,咱們就敗了。”
“他們要的不太過分,東夷本來就是他們的封國。”
姬姓諸侯紛紛開口。
周武王一時間沒有了主意。
這時候,一直沒有開口的周公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讓一個背叛過殷商的人做大做強,他將來會不會背叛我們姬周呢?”
“商紂王對他還不夠好嗎?”
“我們能給他們的東西,真的比商紂王多嗎?”
“如果我們姬周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他們會不會也向對待商紂王一樣,對付我們呢?”
姬姓諸侯瞬間閉嘴,眼中都露出了一抹後怕。
召公說:“你是說,咱們不用大用他們?”
周公嗬嗬一笑:“這不是用不用的問題,而是我們現在商議國策錯了,我們難道不應該商量怎麽弄死他們才對嘛?”
周公旦抽出長劍走到了大殿外,狠狠一劍捅到了一頭牛的身上,牛瘋狂的尥蹶子。
“你看,溫順的牛都會反噬,都會因為你傷害了它,而對你出手,何況是一頭擇人而噬的惡狼!”
“留著他們,就是給咱們大周樹立了一個大敵,死了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所以,旦認為,要滅了他們才是永絕後患。”
“大周不需要一個可以跟咱們平起平坐的諸侯。”
【不要以為臨陣倒戈好像很容易投機成功,曆史上,最討厭叛徒的人,恰恰就是用叛徒獲得勝利的人,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叛徒有多可恨和危險。】
【申侯一脈以為人家大周要給他們分紅。】
【卻不知道,周公旦已經想著怎麽弄死他們了,一場針對他們的陰謀也在一步步的展開。】
.......
五千字大章,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