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說嘛,周昭王一個能隱忍十六年的強君,能夠在被諸侯架空的情況下,還能拿到天子執政權的猛人,怎麽可能會這麽蠢!因為戰利品太重,把橋壓垮了,自己就落水死了?到底想要給誰降智。


    博主,這次必須給你打一個call,幹得漂亮!【豎一個大拇指】)


    (對,以前我就覺對不對勁,看那些講解周昭王的視頻,都說周昭王不行,我就覺得很奇怪,你說他不行,說他無能,但卻開疆拓土,這不是前後矛盾!【氣憤臉】)


    (最矛盾的地方,周昭王還不是趙構那種,是因為有一個嶽飛,才能打勝仗。他是自己領兵打仗,而且打下了大周最大的疆土,這樣的人會是個蠢豬?


    現在才知道,那些人對曆史進行了剪切,或者就是沒有深入研究,隻是人雲亦雲。)


    (有三種解釋,為什麽隻說一種,這不是誤導偉大的讀者老爺嗎!我感覺被冒犯了,你給我整信息繭房,大數據算法呢。)


    (我們又不傻,自己會判斷應該采信哪一種。)


    (反正第一種絕對是胡扯。)


    (古代史官寫史書本來就容易歪,結果,人家史官都寫了另外的解釋,已經盡到了史官的職責,暗戳戳的給你說了線索,但有些人就是,我不聽,我不聽,有一隻王八在念經。)


    (古代的文臣采信第一種說法,要黑周昭王,我們可以理解,畢竟要把反對天子垂拱而治的周昭王給按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為什麽現在很多人也會采信第一種說法,難道隻因為這樣說有流量?)


    (樓上的,你直接真相了!第一種說法才是流量密碼啊!正所謂狗咬人不是流量,狗咬人才是流量。)


    .......


    大周,


    周昭王內心一陣熨帖。


    看看,史官把孤都黑成了狗。


    可還是有那麽多子孫相信自己,為了給自己正名,而奔走唿告。


    為什麽呢?


    還不是因為他給曆史做了貢獻。


    隻要為國為民,總有一天,子孫會必有迴響!


    ..........


    大隋,


    隋煬帝楊廣捋順了帶有胡人血統的小胡子,意氣風發的對皇後說。


    “你老是勸朕要隨大流,要用先皇之策。”


    “可用他的國策怎麽能幹一番大事業。”


    “你瞧,隻要肯做大做強,後世子孫就會為你說話。”


    “史官可以改史,文人可以抹黑,但存在過的事情,總會被挖出真相,而朕若成功,猶如秦皇再造炎黃,豈能不賭?”


    蕭皇後抿了抿唇,她覺得夫君也太自信了。


    要是失敗了呢?


    她都不敢想象那個後果,可是,任憑她怎麽勸說,自己的夫君都不為所動。


    ......


    大明,


    崇禎咬著毛筆,筆墨在嘴上塗上了一個滑稽的圈圈,可他早就顧不得這些。


    心裏在思索著,怎樣才能在史書上去偽存真。


    他現在學習治國,都是照抄史書,帝王之術就是自己摸索的。


    但如果不能看清楚真假,豈不成了熊瞎子。


    .........


    這時候,彈幕也在詢問。


    (博主,快給咱說一下,三個說法到底怎麽辨別真偽!)


    (把你壓箱底的手藝拿出來,我們也學習一下怎麽分辨史料真假。)


    (有的博主隻會讀史料,碰到實際問題根本就是抓瞎,你爭點氣,證明你不是凡骨。)


    (博主不是凡骨,是反骨。)


    天幕中,仿佛對這些事情早就有了意料。


    陳勇的磁性的聲音響起。


    【既然有三種說法,肯定隻有一個最接近真相,那麽我們作為曆史吃瓜群眾,怎麽才能確定自己吃的報恩瓜,而不是報仇瓜。】


    【很簡單,教你們一招曆史多維分析法。】


    【首先,咱們看第一個選項,周昭王死於浮橋坍塌。】


    【隻要稍微有點常識的就清楚,這絕對是胡扯。】


    【第一,周昭王渡過可是漢水啊!那是一條江,要在一條江麵上搭建浮橋,還要從浮橋上運送戰利品,知道有多大難度嗎?


    而這種浮橋需要運送的不僅僅是人,還有拉著銅礦的馬車。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清楚,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西周,根本不具備建造橫江浮橋,還要保證拉著銅礦馬車通行的生產技術。】


    【第二,史書上說,這一次死的可不止周昭王,還有天子六師,難道是天子六師看到周昭王落水,表演了一波葫蘆娃救爺爺,一個救一個,然後天子六師全部殉難,要不我真的想不到,浮橋塌了,怎麽會讓全軍覆沒!這些人非要都擠在橋上,生怕橋塌不了??】


    (哈哈哈!不錯,不錯,博主有點東西,不過我早就想到了。)


    (甚至我還能想到,有人反駁說,他們搭建的不是浮橋,而是穩固的跨江大橋,可以讓滿載銅礦的馬車通行,我會嘲笑他們說,橋梁造價太大,超出了銅礦的收益,而且這種大橋你不得建造一兩年!時間對不上,走水路是成本最小,又能滿足當時生產力的唯一辦法。)


    (博主,我們真正無法肯定的第二種說法和第三種說法,到底哪個才更可信,你得給我們分析這個。)


    (能解釋清楚,並且讓人信服,才能看出你的水平怎麽樣。)


    (在線吃瓜,就等著給博主挑刺,請開始你的表演吧,別逼我噴你。)


    .........


    三國,


    關羽放下了春秋,擼了一把自己的美虯髯,臥蠶眉挑動。


    “後世子孫果然厲害,關某也是想了半盞茶才想通這個名為博主的人所說之言,他們竟然都懂!看來後世子孫都是讀書人,比起關某人也不差。”


    劉備羨慕的點頭。


    這麽多人如果來輔佐自己,何愁大漢不三度光興,他就應該叫做漢光昭帝!


    正暢想美好未來時,張飛的大腦袋湊過來:“大哥,你讀書比我們都厲害,你說,到底該怎麽辨別真偽?”


    劉備尷尬而不失禮貌的一笑,說個屁,我懂什麽。


    我的專業是,在自己不懂的領域,找出懂的人。


    ..........


    大漢,


    漢武帝旁邊一個史官眼睛亮的快冒光了。


    “周昭王死於天災,還是人禍,都能完美解釋他的死因,遷發現不了其中的貓膩。”


    此人正是司馬遷,他如果發現不了幾種說法哪種最可信,就會采取笨辦法,都記上,讓後人自己分辨。


    可作為史官,怎麽能不清楚真假的。


    這是對他專業最大的挑戰,也是對他能力最大的諷刺。


    “我要好好瞧瞧,後世一個說書的,都能比咱專業史官還厲害。”


    ........


    此刻,各個時空的皇帝,臣子,都心中盤算,或是高談闊論,或者皺眉沉思,已經跟陳勇這個博主隔空較量上了。


    天幕中,陳勇的聲音徐徐而來。


    【要搞清楚周昭王的死因,不但要考慮當時的生產力,還必須從其他維度分析,比如禮樂製度,當時的朝堂反應。】


    視頻中,一卷史書竹簡展開,正是司馬遷寫的《史記》


    上麵金色的文字出現,記載的都是有關周昭王的事情。


    1.昭王之時,王道衰微。


    2.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


    3.其卒不赴告,諱之也。


    【這就是周人對周昭王之死做的一個定性,首先,把周昭王的南征說成了南巡狩獵遊玩,其次,在周昭王死後,召公等大臣不向天下發布周昭王的死訊,不讓諸侯前來奔喪,更不以天子的禮節下葬,為什麽,因為有避諱,覺得此事不能宣揚。】


    【支持周昭王死於天災說法的人,他們就是根據這個史料得出的結論。】


    【推論邏輯是,儒家當時的學說,天子死於天災,是天子失德,神明才降下了天怒,也是因為如此,周人為了維護周朝的統治,才對周昭王的死諱莫如深。】


    【但是,我卻不支持這種說法。】


    【我的看法卻恰恰相反!】


    【這種說法是考慮到了當時的禮樂製度,可以兼容當時的社會學說以及價值觀,但唯獨不能兼容周昭王的人設,以及他做過的事情。】


    【按照史書記載,周昭王時期王道衰微,他反對王道,反對儒家,要行霸道。他自己在儒家眼中也是窮兵黷武,更是要反對周製,不尊崇天子垂拱而治,要學習商紂王搞中央集權。】


    【周昭王在滿朝臣子眼中,早就失德了,而且,這種失德行為天下盡知,如果周昭王真死於天災,不恰恰能證明周製的正確,儒家學說的正確,證明天子就應該垂拱而治!而不是學習周昭王一樣反對周製,他們甚至還可以給下一代天子洗腦,把他忽悠成一個二傻子。】


    【為什麽這麽多好處,他們不做呢!就是因為沒有天災,他們總不可能憑空變出天災,甚至以他們的認知,根本無法想象什麽樣的天災,能讓天子六師全軍覆沒!】


    【所以,我認為,周昭王是死於人禍,而人禍也跟諸侯有關,因為周昭王要搞集權,還把打下的土地人口,以及西周最稀缺的銅礦都攥在自己手裏,等周昭王實力再強大下去,那就是第二個商紂王,要對老舊貴族舉起屠刀。


    於是,就出現了有人在船隻上動手腳,而動手腳的人,大概率還是自己人。


    畢竟船隻這種東西關乎周昭王的身家性命的載具,要接近也很難,也隻有自己人,才能讓他防不勝防。】


    【等周昭王死後,召公等大臣無法用合理的借口解釋周昭王的死因,才會低調處理喪事,才會對此事諱莫如深,企圖淡化此事的曆史影響,這不是統治基層的一貫做法嗎?】


    【對於周昭王的死因,你會支持哪一種說法?】


    【選擇一:博主認同的人禍說。】


    【選擇二:一些學者提出的天災說。】


    ........


    (牛逼!這波分析,綜合了當時的社會觀,禮樂製度,以及完美的兼容了周昭王的人設,其中更是涉及到了人性,權力鬥爭,雖然這可能不是曆史的真相,但卻是最接近真相的說法。)


    (博主反複提到了銅礦,這裏要跟大家科普一個概念,銅在西周的價值,那是至高無上的!任何金屬都無法取代!


    因為在西周以及之前的殷商,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祀是祭祀,戎是戰爭。


    祭祀需要的所有禮器,都是用銅來鍛造的,沒有這些,你連祭祀都進行不下去。


    戰爭就更不用說了,武器,鎧甲,都是青銅器,先進的武器對上落後的武器,就是降維打擊!


    可以說,在殷商西周,誰掌控了銅,誰就擁有了製霸天下的無上權力。


    這也是周昭王為什麽隻突襲一次荊楚之地,拿到了銅山,就能讓‘攻守之勢易也’的主要原因!)


    (我在給你們疊個甲,根據出土的青銅器【過伯簠(fu)】上麵的銘文記載:【過白(伯)從王反荊,俘金,用作宗室寶尊彝!】


    這裏的金是指銅。


    這個出土的文物證明了博主說的一件事,就是周昭王打完荊楚之後,把很多銅礦賞賜給了他的心腹,而這些得到銅礦的心腹就會實力大增,有可能取代召公等大的諸侯。


    畢竟那個時候,天子六師才一萬八千人,就是大周最為精銳的軍隊,要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隨便來上一萬人,都能幹翻燕國,齊國這樣的大諸侯,想到了什麽沒有?)


    (這還不明顯嗎,周昭王的小弟都有可能因為吃到了戰爭紅利,勢力要超過召公,畢公,魯公,齊侯了,他們不眼紅才怪!)


    (可眼紅也沒有辦法,周昭王就是不給他們銅礦,第二次還打了更大的勝仗,奪迴了更多的銅礦,等班師迴朝,他們就要被以前看不起的人騎在脖子上拉屎了。)


    (我算是看明白了,我以前的小弟職位要超過我,我都忍不了,給老板上眼藥,把他搞的離職了,召公這些人,可是大諸侯,怎麽能忍得了。)


    (我去,曆史原來是這麽看的,瞬間就通透了。)


    (我就說嘛,一個天子為了征戰,以身殉國,這是多大的榮耀,放在是書上能吹三頁都不夠,要是放在漢唐明,早就被粉絲給吹爆了,可是,周朝卻以此為恥!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都不是,隻是資本的貪婪。)


    (啊啊啊,我大周好不容易才出一個絕代妖孽,就這麽被紅眼病給整死了,太可恨了!我特麽的要氣死了,我就是姓姬的,我一直認為周天子都是軟的,誰能想,周天子這麽硬!)


    (要是周昭王真的集權了,他說不定能建立起一個不下於武丁的盛世!)


    (哈哈,你們老姬家內鬥,這也沒辦法,別問我為什麽要幸災樂禍,因為我姓商,先恭喜一波。)


    (滾!)


    彈幕在一層層的刷著,但各個時空的皇帝們都麻了。


    內心的震撼跟潮水一樣一波接著一波。


    .......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接下來會介紹更強更牛的西周天子,讓大家知道,什麽叫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練習生0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練習生001並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