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敬章打過丹水,奪下朔昌城的捷報傳至大梁。


    大梁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是要論功行賞,但也有人說顧敬章改變原有計劃渡過丹水,導致遼東、河東兩軍士兵在丹水東岸遭受的損失超出了預期。


    李存鄴沒有立馬表態。


    三天後的朝會,李存鄴降旨,顧敬章擢為東軍將軍,朔昌伯,因其冒進導致軍士損傷過大,廢其朔昌伯爵位;王彥章坐鎮丹水,敢於犯險,轉敗為勝,授樞密院河東參議;盛懷玉幫助王彥章擊潰丹水東軍,帶兵馬於敵後探查,授樞密院薩溫特參議,領遼東北邊鎮守將軍職;薩溫特宣撫副節製將軍阿托答,以獻策、破敵之功,授建真將軍;校尉高肇清,破陣有功,擢為遼東軍參將。


    塵埃落定。


    但朝會結束後,張恭一封奏章發到了李存鄴的案頭。


    李存鄴讀完奏章額頭青筋暴起。張恭請求李存鄴再撥錢款,以繼續向草原深處擴張堡寨體係,這無可厚非。但最後,奏章的結尾,張恭竟然要求嚴懲顧敬章。因為顧敬章此時發兵損耗錢款影響了對元戎用兵,既然發兵卻沒有一舉拿下高羅使得遼東方向始終都有後患,破壞了他苦心經營的北伐布局。


    李存鄴把這封奏章收到了匣子裏,叫來了內廷司、皇城司、五軍司節製。


    “張恭為什麽這麽清楚高羅方向的戰事?朝中誰是他的耳目?”


    三人低著頭不說話。


    李存鄴走到劍架旁拔出了劍。


    “誰?”


    皇城司節製低聲說:“迴陛下的話,現在朝廷上有兩黨,河東黨、隴西黨。原是跟著先太祖皇帝的,就是河東黨,後來從先魏國和其他諸國歸附的,就是隴西黨。河東黨,以內廷趙甫為首,隴西黨,以左相裴準為首。不過,這二人道都不參與兩黨的爭鬥。河東黨的都認為,張恭有兵有權,所以,實際上以張恭為首。張恭還說……”


    “說什麽?”


    “說朝中有河西子弟、河東老人即可,陛下任用那些降臣降將,實在是昏了頭。”


    李存鄴把劍摔在地上,深吸了一口氣。“你,去兵部,讓兵部給張恭協調錢款。”


    “臣遵旨。”


    “五軍司,張恭那個鎮北軍摻進去多少人了?”


    “陛下,臣無能,摻進去了不過十幾人,還都是當了普通兵士。”


    “無妨,你給我盯好這個鎮北軍。”


    “臣遵旨。”


    “你們都退下吧。”


    三人走後,李存鄴又深吸了一口氣,平息了自己的怒火。


    “來人,請內廷到宣政殿議事。”


    內廷成員到宣政殿後,李存鄴開門見山。“八年用兵元戎,如今已經過去了五年,吳越梁三地後患已除,遼東之憂已解,備戰北伐,是不是要提上日程了。”


    眾臣交換了一下眼神。


    趙甫清了清嗓子說:“陛下,北伐,一直在日程中。不過,是該加快準備北伐了。夏時,夏武帝打下代地,立宇文輝為代王,夏以代為藩屏,從此無元戎犯邊之憂。我們必須得再打下一塊土地,橫在我朝與元戎之間。打下土地容易,保留土地就難了。草原一馬平川,元戎往來馳騁,難以捉摸,北伐也一定要出重兵,此後幾年就要提高田產。還有,臣建議,發揮鎮撫司和五軍司的作用,拉攏草原南部部族,讓元戎南北分裂,打下草原後,以草原人治草原,設宣撫司,留少量精兵威懾即可,我大軍則可以迴轉北邊四路。”


    李存鄴點了點頭。“叫左右丞相、樞密相、兵戶兩部尚書來。”


    內廷成員退出宣政殿。


    裴準幾人來到殿內。


    李存鄴問:“三年之後北伐,可否?”


    “可!”顏太常說“這幾年,張恭已經在朔北、薊北兩路邊境延伸出了足夠的堡壘營寨,完全可以支應我軍深入草原。並且,張恭在西涼軍、朔北軍兩軍外別立鎮北軍,長期駐紮在草原,多和元戎有過交手,深知元戎戰法,足以作為我軍主力。”


    “哦,樞密相很支持張恭的鎮北軍?他立新軍前你知道?”


    “迴陛下,臣不知道,不過張恭此舉確實……”耿離輕輕拉了一下顧敬章,顧敬章愣了一下,看到裴準也朝他使眼色,他偷瞧了一眼李存鄴,李存鄴盯著自己,麵色有些不對勁。


    “確實,有違軍法,臣,臣當時責備他了,但是他當時新任鎮北將軍,臣不好說,就,就隻是……”


    “嗯,鎮北軍如今兵員多少?”


    “有八萬大軍,騎軍兩萬,步兵四萬,輔兵兩萬。”兵部尚書答道。


    “北伐可以調動的兵馬有多少?”


    “鎮北軍八萬,西涼軍五萬,朔北軍五萬,遼東軍六萬,河東軍八萬,河西軍八萬,薩溫特宣撫司軍四萬,共四十四萬人馬。”


    “糧草可能供應?”


    戶部尚書說:“按照現在國庫存糧來看,三年後的糧草可以支撐大軍深入草原。”


    李存鄴心中大定。“左相,新政如何了?”


    “新政已經基本完成,諸國宗室等已經調入隴西,絕無後患,田產歸國,按人頭分後多餘的土地劃給了所屬州郡進行屯田。”


    “好,暫定三年之後北伐,樞密院把靖北侯和鎮北將軍召迴來,你們議一個北伐方略。裴先生,新政還要你多費心。”


    幾日後,樞密院把北伐方略呈到了內廷。


    “……分西東兩路,西路軍以鎮北將軍張恭為主帥,帶鎮北軍、朔北軍、隴西軍三軍,作為北伐主攻方向,清掃草原南部部族,打出一片緩衝區,扶持一個元戎部族,作為南元戎王。東路軍以遼東軍節製顧敬章為主帥,帶遼東軍、薩溫特宣撫司軍兩軍,西進草原,分散元戎兵力。靖北侯帶河東、河西兩軍進駐薊北指揮軍事,同時作為後備。遼東路守軍都督負責東路軍糧草輸送,西涼、朔北兩路都督帶本路守軍進駐北邊堡寨,薊北路都督負責西路軍糧草輸送。湖廣軍節製袁時道,帶湖廣軍南下駐於越地,防備南方諸夷叛亂,楚國公親到淮南,隨時準備帶淮南軍北上支援。此戰重點是完全控製草原南部,使西涼、薊北、朔北、遼東四路與元戎不直接接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通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通落並收藏河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