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西軍營內。


    漢軍已經在顧敬章、王彥章二人的指揮下恢複了大營防務,陳軍丹水西岸。


    顧敬章召集眾將官議事。


    他坐在之前李郜的位置上,身後掛著從高羅人手裏繳獲的地圖。


    樸白之站在大帳正中。


    “樸將軍,是西軍將軍?”


    “是。”


    “可知東軍情況?”


    “東軍隻有兩萬餘人,東軍將軍叫李宰敏,是高羅王室成員,蒲川候。東軍營主要是為了給西軍轉運糧草、輪換兵員預備的。”


    “你們之前可求了援軍?”


    “李郜向大王求援了,大王說會調派八萬兵馬加強到丹水東岸。”


    “你下去吧。”


    等樸白之被軍士帶出營帳,顧敬章開口道:“之前是想等丹水開化,封鎖丹水西岸,一舉殲滅丹水西軍,和高羅人隔河對峙,隻是沒想到高羅人戰力如此不堪。我想和諸位抓住機會趁丹水還沒開化,殺過丹水,擊破丹水東軍,然後在丹水東岸擊退高羅援軍,再在丹水東岸築一道壁壘,這樣我們以少量的兵力就能夠控製丹水兩岸,而且以後再攻高羅時也有了落腳點,不至於每次都要渡河作戰。”


    眾將稱是。


    “如此,我修書呈於陛下和樞密院,盛節製,你帶所部人馬到北邊,等開戰後立馬越過丹水,拖延高羅援軍步伐。王將軍,此番需要渡河作戰,請你把水性好的河東士卒調出來,和遼東軍合圍一軍,正麵渡河,高肇清劉傑,你二人帶所部人馬到南邊渡河,王將軍仍帶河東軍,待我軍站住腳後徐徐渡河。”


    ……


    大梁,李存鄴召見顏太常。“顧敬章的急報你收到了?”


    “迴陛下,急報到樞密院了,臣看了。”


    “現在方略有所變化,戰局也出奇的順利,你同意顧敬章過丹水嗎?”


    “陛下,前番樞密院議策,顧敬章說這次用兵隻是為了阻止高羅騷擾,臣以為,打過丹水,構建營壘,是為拒敵於敵土,怎麽說對我們而言都是沒有損失的。況且大夏時衛箕乃大夏臣屬,如今大漢延續正統,高羅也當是大漢臣屬,高羅叛逆,就當討伐之,在東岸站穩腳跟,我們東征的大軍就不用次次渡河了。”


    “既如此,你以樞密院的名義迴令,四個字,便宜行事。”


    顧敬章得到迴令後立刻下令三路人馬同時出擊東渡丹水。


    高羅丹水東軍將軍是高羅王室宗親李宰敏,在得知漢軍東進的時候他就下令士卒在丹水東岸挖出幾道壕溝,又用挖出來的土加固丹水東軍營寨,在原有營寨的四麵都分別延伸出了一道寨牆,寨牆後又布置了三道壕溝,原本李宰敏還準備破開丹水,但沒想到西軍敗的那麽快,漢軍轉眼就壓到了眼前。


    李宰敏收攏西軍潰兵,把西軍潰兵置於靠後的位置,西軍新敗,心理上必然畏戰怯戰。如果西軍士卒位置在前,一旦戰局不利,他們就會立馬潰敗,進而把東軍也裹挾進去。


    漢軍在鞋上和馬蹄上裹上幹草,開始強行渡河。


    丹水還凍的很堅固,於是顧敬章下令以騎軍為進攻的鋒頭,衝散丹水東岸岸邊的高羅軍陣,掩護步軍過河,過河後步兵原地拒收,騎軍一點點往前推進,等待河東軍過來後以河東軍為主力進攻東岸壕溝。


    李宰敏帶著親軍親臨岸邊,高羅東軍士氣大振。


    他觀察了對岸漢軍的動向後命人把拒馬擺在岸邊,同時抱來幹柴淋上火油擺在拒馬之前。


    遼東騎軍衝上丹水,高羅人放箭阻擊,收效甚微。


    看遼東軍即將接近岸邊,李宰敏命令所有高羅士卒撤入壕溝內,放火箭點燃了幹柴。


    大火騰起,當先的遼東軍將領咬了咬牙縱馬衝破火牆,但濃煙滾滾,當先的遼東軍視線不清不少人都撞到了拒馬上,遼東軍開始出現損傷,但還是衝上了丹水東岸。


    在東岸站住腳後,遼東軍發現李宰敏把很多削尖的竹竿斜立在了岸上,極大地阻礙了騎軍衝擊。


    遼東騎兵隻好往兩翼去,繞開這些障礙。


    顧敬章下令讓步兵到對岸後陣列稍加分散。


    高羅軍的壕溝裏一直不見動靜,因為李宰敏在壕溝前堆起了土堆,所以遼東軍騎兵一時也沒法有效壓製高羅軍。


    等遼東軍步兵大部分列陣後,壕溝中的高羅弓兵就按照早已計算好的位置拋射弓箭,箭雨頃刻覆蓋了丹水東岸,給遼東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顧敬章皺了皺眉頭。“看來這李宰敏不是等閑之輩啊。下令,我軍已經渡河的先頭部隊往南北兩側分散,騎軍迴軍遮護,防止高羅騎軍突襲,讓南北兩翼人馬盡快渡河,渡河後直接與中軍匯合,遮護中軍側翼。河東軍立即渡河。”


    李宰敏看到遼東軍往兩翼散開,於是下令營中騎軍出擊,不要進攻遼東軍步兵軍陣,而是集中兵力去吃掉分兵遮護步兵的騎軍一部。


    李宰敏再一次帶著自己的親軍出戰,高羅騎軍士氣大漲。


    那邊迴頭分兵遮護向南遮護步兵陣列的遼東騎軍正和殺來的高羅騎軍撞上。


    由於高羅騎軍人數略占優勢,士氣也旺,進攻又有突然性,這支遼東騎軍竟一時被困在了原地。


    李宰敏的親軍展現出了高超的作戰能力,因為遼東騎軍人人都配一杆長槊,所以李宰敏和部下親軍都知道正麵衝擊他們占不到便宜,所以他們完成合圍後一直與遼東騎軍保持距離對射,每當遼東騎軍準備衝陣破局李宰敏親軍就能及時拉開距離。李宰敏親軍也都配備了上乘甲胄,兩軍在一定距離上互射,人數處於劣勢的遼東騎軍反而危險了。


    顧敬章狠拍了一下大腿。“讓步兵靠過去!告訴高肇清和劉傑,讓他們從速支援,若這支騎軍被吃掉了,他二人的頭顱也別要了!”


    高肇清和劉傑所部渡河其實也很順利,結果到東岸後也遭遇了和東軍差不多的境況,不過李宰敏在側翼沒有布置太多人馬,高劉兩人還是突破了高羅軍防線,即便如此,高劉二人的進攻節奏也被拖慢了。


    去支援騎軍的遼東步兵在行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露出了破綻,一小隊高羅東軍騎兵也抓住了機會衝殺過去給這支步兵造成了傷亡。


    高羅斥候發現高肇清、劉傑所部接近後立馬報告給李宰敏,李宰敏迅速撤迴營中,被包圍的遼東騎軍損失慘重。


    直到臨近傍晚,東征大軍才在頂著傷亡的情況下完成了渡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通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通落並收藏河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