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梁王召開朝會。
因為楊文墨昨夜宴會出兵的話,朝堂上的氛圍有些奇怪,儼然以梁莊、蕭栒兩人為首分為了兩派。
梁王眉頭擰在一起。
“諸位,今天也就一個事情了,要不要拒絕荊州伯的出兵要求。”
“大王不可。”蕭栒直接站了起來。“大王,吳越梁三國一體,互為唇齒,唇亡則齒寒,梁國出兵攻伐吳越,也會損傷梁國實力,到時若蘇道夔對我梁國發難,該當如何?!”
梁莊冷笑一聲。“嗬,吳越梁此前就和李存鄴有約,三國是為漢廷臣屬,楊文墨來提出發兵,代表的是蘇道夔,蘇道夔的背後就是漢廷,我們若不出兵,就有違臣屬之職責,到時候蘇道夔一樣要對我梁國發難,與其如此,不如出兵吞並吳越,然後坐擁東南積攢實力,到時候就算是蘇道夔再來,他也要掂量掂量了。”
殿上吵成一片。
梁王斜靠在椅子上揉著腦袋。
“好了,諸位,出兵與否,本王再做考慮。上將軍,你先集結一部分兵馬,算是給楊文墨一個交代。散了吧。”
散朝後,蕭栒徑直去找梁王。
“大王,大王萬不可出兵攻打吳越,吳越城破之時,就是我梁國滅國之日。不出兵,就算是蘇道夔要來攻我大梁,我們也可以聯合吳越抵抗,蘇道夔未必敢對我們動手。”
“可,王叔,吳越會出兵……”
“大王不必多慮,百年前我大梁能吞並宋陳兩國稱霸一時,就算是如今,我們也要比吳越強大,吳越若不來幫我們,等我們被滅了,吳越也絕擋不住漢廷的兵鋒。請大王務必堅定決心,據不出兵,並派出使臣聯合吳越準備抵抗蘇道夔可能的進攻。還有,特別要去越國的使臣再去拉攏幾個諸夷部落,讓他們牽製蘇道夔兵力。”
“那便依王叔所言。”
蕭栒剛到宮門口,梁莊就迎麵走來,兩人話不投機,也不理對方。
梁莊尋到梁王,梁王擺了擺手。“國相不必多言,寡人已經決定,不出兵。”
“哎呀大王!大王怎能聽信上將軍一人之言?大王有所不知,複國時,上將軍雖然四處奔走,有些戰功,但大王畢竟才是先王嫡係,可如今國中百姓都說,上將軍複國有功治軍有方,應當讓上將軍來做梁王。大王,上將軍之所以不出兵,就是怕打了敗仗,失去軍權,軍權一直由上將軍把持著,若上將軍真有二心,我等豈不危險?而且大王,楊大人帶來了李存鄴的旨意,若拿下吳越,李存鄴願與大王在成邑會盟,尊大王為梁帝,與大王為友邦,整個江南路都劃與梁國作為國土。大王,梁國複興,就在眼前,不能不把握啊。”
梁王的心弦被撥動了。他確實是梁哀王的嫡係血脈不假,但蕭栒一樣也是梁國王室,滅楚複梁時,蕭栒四處奔走,帶兵征討,聲望在整個梁國都是數一數二的,而他自己則更像是一個被推出來的象征,就算是現在蕭栒尊重自己,那蕭栒若死了蕭栒的後人會不會覬覦王位呢?
“大王若今日聽了蕭栒一言拒不出兵,不就是在告訴天下人我大梁事事都要聽蕭栒的嗎?”
梁莊又一句話插進了梁王的心窩子。
“國相,你先迴去,寡人會下令先準備糧草人馬,出兵與否,寡人再考慮一二。”
梁莊迴府後沒有閑著,他又在酒樓宴請了幾個梁國大族的話事人。
“諸位,我們出錢出兵恢複梁國,但如今,兵權全在蕭栒一人手上,不過蕭栒確實有統兵才能,又是宗室,梁國需要這樣的人才。不過,蕭栒卻要仗著自己的軍權斷了我們的財路。蘇道夔聯合我們討伐吳越,事成之後,梁國就能雄踞東南,到時候,諸位都是有功之臣,吳越的田土稅賦都是我們的,又何必坐困在小小的梁國。況且軍權都在蕭栒手裏,百年之後蕭栒後人會不會仗著兵權除掉我們自己獨占梁國?到時候若蘇道夔領大軍來攻,蕭栒的聲望將無人能及,國中還有誰知道複梁也有你我的功勞?”
“國相想要如何?”
“一時後日朝會隨我一起進言出兵,二是讓自己族裏在軍中的請戰!”
……
此時梁王還在宮中糾結。
突然有人來報楊文墨進宮。
梁王慌忙出迎。“楊大人深夜進宮是為何事?”
楊文墨瞪著梁王。“大王,外臣聽說上將軍建議大王不要出兵?”
“楊大人,這是上將軍的建議,寡人還沒有采納。”
“那為何大王還不讓上將軍準備軍資糧草。”
“兵者國之大事也,寡人要慎重考慮,楊大人見諒啊。”
“無非就是出兵不出兵,大王猶豫什麽?出兵,梁國雄踞東南,與我大漢並立,分治天下,不出兵,視為抗命,我大漢就要立馬征討以儆效尤!”
“楊文墨!你不要放肆!”
“是大王放肆!出兵是大漢之命,梁國作為大漢臣屬,理應遵命行事,何故猶豫?”
梁王氣勢矮了三分。
楊文墨上前一步抓住梁王的胳膊,另一隻手抽出了佩劍。
“大王若不出兵,是為抗命,臣屬抗命,當斬之!”
“你!”梁王目瞪口呆。“你先迴去,明日朝會,寡人就宣布出兵!”
……
第二日朝會。
“吳越兩國身為臣屬,卻在平叛之時抗命,拒不出兵,寡人決定,出兵征討,以為懲戒。”
梁王一句話引得四座喧嘩。
梁莊等幾個梁國大族都跪在高唿大王聖明。
蕭栒則麵色陰沉。“大王!大王三思啊!出兵是自斷臂膀,請大人收迴成命!”
“蕭栒!”梁莊指著蕭栒。“你身為上將軍,大王下令出兵,你遵命就是,在這裏讓大王輕易收迴成命,是要折損大王權威嗎?”
“我是為大梁國祚考量!請國相不要忘了,我是上將軍,我也是大梁宗室的臨兆侯!我有權規諫大王!”
朝堂上又吵了起來。
突然幾個寺人跑進大殿。“大王!左軍將士在都城外集結,高唿請戰!”
眾人停下了爭吵,蕭栒尤其震驚。
“蕭栒!你身為上將軍約束不住你的士卒,威脅國都,死罪!”梁莊說。
蕭栒對梁王說:“大王,將士是受人蠱惑,請大王讓我去遣散士卒!”
梁王猛地一拍椅子扶手。“寡人已經下令出兵,叔父為何不按寡人之命行事?士卒請戰,說明軍心可用!你不用去了,寡人親自去!”
出兵吳越,一夜之間被定為事實。
半個月後,梁國上將軍蕭栒出兵討伐吳越。
因為楊文墨昨夜宴會出兵的話,朝堂上的氛圍有些奇怪,儼然以梁莊、蕭栒兩人為首分為了兩派。
梁王眉頭擰在一起。
“諸位,今天也就一個事情了,要不要拒絕荊州伯的出兵要求。”
“大王不可。”蕭栒直接站了起來。“大王,吳越梁三國一體,互為唇齒,唇亡則齒寒,梁國出兵攻伐吳越,也會損傷梁國實力,到時若蘇道夔對我梁國發難,該當如何?!”
梁莊冷笑一聲。“嗬,吳越梁此前就和李存鄴有約,三國是為漢廷臣屬,楊文墨來提出發兵,代表的是蘇道夔,蘇道夔的背後就是漢廷,我們若不出兵,就有違臣屬之職責,到時候蘇道夔一樣要對我梁國發難,與其如此,不如出兵吞並吳越,然後坐擁東南積攢實力,到時候就算是蘇道夔再來,他也要掂量掂量了。”
殿上吵成一片。
梁王斜靠在椅子上揉著腦袋。
“好了,諸位,出兵與否,本王再做考慮。上將軍,你先集結一部分兵馬,算是給楊文墨一個交代。散了吧。”
散朝後,蕭栒徑直去找梁王。
“大王,大王萬不可出兵攻打吳越,吳越城破之時,就是我梁國滅國之日。不出兵,就算是蘇道夔要來攻我大梁,我們也可以聯合吳越抵抗,蘇道夔未必敢對我們動手。”
“可,王叔,吳越會出兵……”
“大王不必多慮,百年前我大梁能吞並宋陳兩國稱霸一時,就算是如今,我們也要比吳越強大,吳越若不來幫我們,等我們被滅了,吳越也絕擋不住漢廷的兵鋒。請大王務必堅定決心,據不出兵,並派出使臣聯合吳越準備抵抗蘇道夔可能的進攻。還有,特別要去越國的使臣再去拉攏幾個諸夷部落,讓他們牽製蘇道夔兵力。”
“那便依王叔所言。”
蕭栒剛到宮門口,梁莊就迎麵走來,兩人話不投機,也不理對方。
梁莊尋到梁王,梁王擺了擺手。“國相不必多言,寡人已經決定,不出兵。”
“哎呀大王!大王怎能聽信上將軍一人之言?大王有所不知,複國時,上將軍雖然四處奔走,有些戰功,但大王畢竟才是先王嫡係,可如今國中百姓都說,上將軍複國有功治軍有方,應當讓上將軍來做梁王。大王,上將軍之所以不出兵,就是怕打了敗仗,失去軍權,軍權一直由上將軍把持著,若上將軍真有二心,我等豈不危險?而且大王,楊大人帶來了李存鄴的旨意,若拿下吳越,李存鄴願與大王在成邑會盟,尊大王為梁帝,與大王為友邦,整個江南路都劃與梁國作為國土。大王,梁國複興,就在眼前,不能不把握啊。”
梁王的心弦被撥動了。他確實是梁哀王的嫡係血脈不假,但蕭栒一樣也是梁國王室,滅楚複梁時,蕭栒四處奔走,帶兵征討,聲望在整個梁國都是數一數二的,而他自己則更像是一個被推出來的象征,就算是現在蕭栒尊重自己,那蕭栒若死了蕭栒的後人會不會覬覦王位呢?
“大王若今日聽了蕭栒一言拒不出兵,不就是在告訴天下人我大梁事事都要聽蕭栒的嗎?”
梁莊又一句話插進了梁王的心窩子。
“國相,你先迴去,寡人會下令先準備糧草人馬,出兵與否,寡人再考慮一二。”
梁莊迴府後沒有閑著,他又在酒樓宴請了幾個梁國大族的話事人。
“諸位,我們出錢出兵恢複梁國,但如今,兵權全在蕭栒一人手上,不過蕭栒確實有統兵才能,又是宗室,梁國需要這樣的人才。不過,蕭栒卻要仗著自己的軍權斷了我們的財路。蘇道夔聯合我們討伐吳越,事成之後,梁國就能雄踞東南,到時候,諸位都是有功之臣,吳越的田土稅賦都是我們的,又何必坐困在小小的梁國。況且軍權都在蕭栒手裏,百年之後蕭栒後人會不會仗著兵權除掉我們自己獨占梁國?到時候若蘇道夔領大軍來攻,蕭栒的聲望將無人能及,國中還有誰知道複梁也有你我的功勞?”
“國相想要如何?”
“一時後日朝會隨我一起進言出兵,二是讓自己族裏在軍中的請戰!”
……
此時梁王還在宮中糾結。
突然有人來報楊文墨進宮。
梁王慌忙出迎。“楊大人深夜進宮是為何事?”
楊文墨瞪著梁王。“大王,外臣聽說上將軍建議大王不要出兵?”
“楊大人,這是上將軍的建議,寡人還沒有采納。”
“那為何大王還不讓上將軍準備軍資糧草。”
“兵者國之大事也,寡人要慎重考慮,楊大人見諒啊。”
“無非就是出兵不出兵,大王猶豫什麽?出兵,梁國雄踞東南,與我大漢並立,分治天下,不出兵,視為抗命,我大漢就要立馬征討以儆效尤!”
“楊文墨!你不要放肆!”
“是大王放肆!出兵是大漢之命,梁國作為大漢臣屬,理應遵命行事,何故猶豫?”
梁王氣勢矮了三分。
楊文墨上前一步抓住梁王的胳膊,另一隻手抽出了佩劍。
“大王若不出兵,是為抗命,臣屬抗命,當斬之!”
“你!”梁王目瞪口呆。“你先迴去,明日朝會,寡人就宣布出兵!”
……
第二日朝會。
“吳越兩國身為臣屬,卻在平叛之時抗命,拒不出兵,寡人決定,出兵征討,以為懲戒。”
梁王一句話引得四座喧嘩。
梁莊等幾個梁國大族都跪在高唿大王聖明。
蕭栒則麵色陰沉。“大王!大王三思啊!出兵是自斷臂膀,請大人收迴成命!”
“蕭栒!”梁莊指著蕭栒。“你身為上將軍,大王下令出兵,你遵命就是,在這裏讓大王輕易收迴成命,是要折損大王權威嗎?”
“我是為大梁國祚考量!請國相不要忘了,我是上將軍,我也是大梁宗室的臨兆侯!我有權規諫大王!”
朝堂上又吵了起來。
突然幾個寺人跑進大殿。“大王!左軍將士在都城外集結,高唿請戰!”
眾人停下了爭吵,蕭栒尤其震驚。
“蕭栒!你身為上將軍約束不住你的士卒,威脅國都,死罪!”梁莊說。
蕭栒對梁王說:“大王,將士是受人蠱惑,請大王讓我去遣散士卒!”
梁王猛地一拍椅子扶手。“寡人已經下令出兵,叔父為何不按寡人之命行事?士卒請戰,說明軍心可用!你不用去了,寡人親自去!”
出兵吳越,一夜之間被定為事實。
半個月後,梁國上將軍蕭栒出兵討伐吳越。